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364|评论: 6

竹之韵茶文化中心盖碗茶艺 教你一套盖碗茶泡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0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竹之韵文化中心盖碗茶艺标准

流程

台词

操作

评分标准

实际得分

一、

致欢迎词

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到此品茗赏艺。今天为大家献上一套盖碗茶艺。

二、备具

盖碗茶艺发展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共有十三道技法。每一道都有其深厚的内涵,通常是文人雅士们所为之爱慕的茶性世界。有关茶的诗词歌赋太多,但几乎都出自这一茶事领域,以下便是盖碗茶艺的全部道法、艺名。

1.
将煮水器放在右下方煮水台,打开煮水器。(1)

2.
将两个盖碗呈“一”字形摆在茶盘正前方,标示正对观众,盖碗三才不分离。(1)

3.
第三个盖碗置于表演者正前方与前面两个盖碗呈等腰三角形。(1)

4.
第三个盖碗正前方呈内围式置三个品茗杯。(1)

5.
茶盘左面呈“1”字型,分别放置香炉、茶叶罐、茶荷。(1)

6.
茶盘右面呈“1”字型分别放置茶道组、茶壶。茶壶与茶盘呈45°角,茶道组要求五具齐全,茶漏套于茶针之上。(1)

7.
茶巾放于茶盘正下方。(1)

7

三、

开始泡茶

1.
将茶巾放在茶盘正下方。(表示泡茶开始) (1)

2.
起身敬礼,以微笑方式环视在场所有客人。(泡茶者尊重在场所有的客人,并由此拉近彼此的距离,消除主泡手的紧张情绪,缓和现场气氛,正所谓“茶和天下”。)(2)

3

四、

开春迎客

第一道:开春迎客。茶是春天最早成熟的果实,今天我们就用茶来迎接各位贵宾的到来。

1.
左手握住茶荷,归于胸前,以外旋转方式交予右手。(外旋转表示在品茶之前放空一切,以一颗纯净,平常及感恩的心来品茶,交予右手体现只有平衡,不顾此失彼。(1))将茶荷放在茶盘右下方,然后右手手指并拢放于肚脐上方。(1)

2.
左手拿起茶叶罐置于胸前。(不能走对角线,那样不尊重自然规律)(体现主泡人在做任何事情时都在用心而做)(1)

3.
用右手将茶叶罐盖子逆时针旋转打开,将盖子反置于茶巾上。(1)(避免盖子放在茶桌上时发出多余的声音,影响观瞻,并反置是从卫生角度考虑。)

4.
右手拿起茶则并横向从右到左展示一圈。(1)

5.
左手自然地将茶叶罐倾斜45度,用右手分三次将茶叶置于茶荷中(根据所泡杯数合理取茶)。然后将茶则归位。(1)

6.
盖上茶叶罐,双手将其归位。(体现人对自然的尊重并注意标识或是图案正对观众)(1)

7.
双手以兰花指姿势,抬起茶荷与肩同高。同时将茶荷往外倾斜45度,从右到左,再从左到右展示茶叶(让所有在场的茶人都能直观地看到我们所要冲泡的茶叶并且可以初步“目品”于茶)(2)

8.
然后将茶荷放在茶盘右下方原处。(1)

10

五、

三峰酿泉

第二道:三峰酿泉。好茶还需好水泡。这是特意为此准备的峨眉山的山泉水。

1.
身体上身略微往右转,同时头部跟着转,右手提起煮水器,并在正前方停顿半秒,体现运器之美。用左手中指以兰花指姿势护住其盖子,将壶嘴尽量对准自己。(1)(壶嘴对向客人不礼貌,有赶人走的意思)。从右到左,再从左到右来回3次将水注入品茗杯,水量以刚溢出杯沿为准。(1)(试水,矿物质含量过高的水在杯面上突起,并且此时也可以观察到所有水中是否含有杂质。)

2.
右手将煮水器放在煮水台上,并用手掌将壶嘴拨向自己。(1)

3

六、

焚香除妄念

第三道:焚香除妄念。俗话说“泡茶可修生养性,品茶如品味人生。”古今品茶都讲究平心静气,“焚香除妄念”就是通过点燃这支香来营造一个和谐的气氛。

1.
双手将香炉抬起放置于茶盘左前方(香炉中的香早已点燃),然后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双手交叉合拢在肚脐之上(双手归位)(1)

2.
当台词讲到“点燃”这支香的“点”字时,用右手手掌指示香炉然后右手归位。(1)

2

七、

涤净尘埃

第四道:涤净尘埃。茶,致清致和。是天涵地育的灵物。泡茶要求所有器皿必须致清致洁,所以用开水再烫一遍。本来就是干净的玻璃杯,做到让茶杯一尘不染。

盖碗茶艺始于晋元帝时期的西蜀武阳(今四川彭山),见《华阳国志·巴志》。到唐代中期又改名为荡碗茶。(见五代时期张正的《蜀水记》)。到了宋朝盛世年间,盖碗茶艺发展为巴蜀地区与长壶茶艺平分天下的格局。且被文人称颂为茶艺的文派,长嘴铜壶被划分为武派。同时盖碗茶艺还是日本茶道和乌龙茶道的先祖。据前明书院静尘大师所著,《问茶品佛》中所述“唐巴蜀地内联外引,得文武茶艺,复年同月入闽教法,后日东渡,教法无茶,久无种植,沿僧引,茶广。”

1.
双手同时以兰花指姿势将左右两个盖碗的盖子翻出并插于杯、托之间,这时先将盖子往上提,然后在下降时外翻。(2)

2.
双手归位。(1)

3.
右手以兰花指的姿势以上述方式翻开主泡手面前的盖碗。

4.
双手归位。(1)

5.
用右手提起煮水器,此时左手不动,煮水器在胸前停顿半秒,左手中指按住煮水器的盖子,身体前倾15度,从左到右将水注入三个盖碗中,煮水器的壶嘴不能对着客人(3)水量为盖碗容积的1/3为宜(1)注意每次注水时煮水器在胸前停顿半秒(1),之后用同样侧身方式放好煮水器(1)(让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且有始有终,并且每个环节自然有间隔。)

6.
身体前倾15度。(1)(表演者的姿态不会显得僵硬,同时随处体现茶人对茶的尊敬和对大自然的感恩。)

7.
双手分别同时以兰花指的姿势将前面两个盖碗的盖子盖好。这时以刚才打开盖子的方式先向上提起,左右手的高度一致,下降时再翻。(2)(前后呼应,行云流水)

8.
身体归位,左手归位。(1)

9.
右手以同样方式把面前盖碗的盖子盖好。(1)

10.
双手归位。

11.
身体前倾15度,用左手将左前方的盖碗抬至胸前。(这时手的方向不能走对角线,要绕茶盘而行)(1)。右手接起,调整左手的中指垫往杯托正下方,食指和无名指护住杯托的两侧,拇指则轻扣杯托上沿(让茶杯在你手中稳重如山),小指微翘。(2)右手以兰花指的方式护住盖碗的盖子,双手配合,从左到右将盖碗转三圈(2)(不能从右到左,这样会赶人走之嫌,为了不让盖碗在此时发出声音而影响我们品茶的环境与心情,建议右手不动,只用左手转,意思就是盖碗的下面转。)然后让盖碗在胸前停顿,左手不变,右手调整杯盖,将杯盖口往右下压,将身体往左稍转一点(只是上身转),将盖碗往右翻90(双手保持完整的兰花指),将水倒入茶盘左侧(3),倒完以后,双手将盖碗上下抬动三次(三次的高度一致并且用手腕的力量同时上下翻转)(1)

12.
翻转完毕将盖碗归于胸前,一边递一边将盖碗翻正。(1)

13.
左手不变,右手用兰花指的姿势将盖子调整好。(1)

14.
用左手将盖碗放在茶盘原处(1)同时右手放于肚脐上。(1) 双手归位。

15.
以同样方式将其余2个盖碗烫干净。(4)

32

八、

玉壶养太和

第五道:玉壶养太和。我们今天为大家冲泡的茶是,“悟之道妙品”,因为其特别细嫩,若用滚烫的开水冲泡,会破坏茶芽间的维生素并造成熟汤失味。只宜用75—80度的水温冲泡,“玉壶养太和”就是把开水倒入壶中养一会儿,降低水温。

1.
右手打开茶壶盖子。(1)

2.
将盖子放置于茶壶正下方,双手归位。(1)

3.
右手提起煮水器,将其先置于胸前。左手中指护住其盖子,身体前倾15度,壶嘴不对着客人,缓缓将水注入壶中,注水量为茶壶的满水线。(1)

4.
侧身双手将煮水器归位,用右手拨正,身体归位,左手归位。(1)

5.
用右手将茶壶的盖子盖上,手归位。(1)

5

九、

清宫迎佳人

第六道:清宫迎佳人。苏东坡有诗云“戏做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恰如我们将茶叶投放到冰清玉洁的玻璃杯中。

1.
双手以兰花指姿势将盖碗的盖子插于杯、托之间。(1)

2.
右手拿起茶荷,以旋转方式交予左手,置于胸前。(1)

3.
右手提起茶拨,从右到左横向展示一下,归于胸前,停顿半秒。(1)

4.
身体前倾15度,左右手同时对向左边第一个盖碗,将茶叶分三次拨入盖碗中,之后用茶拨绕茶荷口一周(从外向内),停顿半秒(2)。以同样方式分茶入其余三个盖碗(在分面钱盖碗的茶叶时身体归位)(1)。两具归于胸前。(1)

5.
将茶拨放进茶道组中,双手将茶荷归位。(1)

8

十、

甘露润莲心

第七道:甘露润莲心,乾隆就把茶芽称作“莲心”。这时,我们先向杯中注入少许热水,起到润茶的作用。

1.
右手提起茶壶并在胸前稍作停顿。(1)

2.
左手中指护住茶盖并保持两手同时兰花指姿势。身体前倾15度,往盖碗中一次注入四分之一热水润茶。(壶嘴不能对着客人,而要尽力对着自己)(1)
(
每倒一个盖碗的水时,将壶适当上提---加大水的下冲力,让茶叶在水中适当翻滚,避免部分茶叶没有浸到水。)(1)(倒每个盖碗时都有半秒停顿。)(1)(倒面前盖碗的水时身体要站正。)(1)

3.
右手将茶壶归位,用右手掌拨正茶壶。(1)

6

十一、

凤凰三点头

第八道:凤凰三点头。冲泡绿茶时讲究高冲水,在冲水时有节奏的三起三落,好比是凤凰向客人点头致意。

1.
一分钟以后(茶叶初展开,同时也充分润茶),身体前倾15度,以同样方式将水注入盖碗。水量为八分满,茶水不能溢出盖子(1)

2.
茶壶要有节奏的三起三落,好似凤凰向客人点头致意(2)

3.
壶嘴尽量不对着客人,每个盖碗间要有半秒停顿。(1)

4.
注面前盖碗的水时,身体要归位,右手将茶壶归位,用右手掌拨正茶壶。(1)

5

十二、

天地人合

第九道:天地人合。盖碗又叫三才杯,我们把杯盖喻为天,杯托喻为地,杯身喻为人,天地人合,乃三才。

1.
用左手取出面前盖碗,置于胸前,交予右手,调整左手的手势并换成兰花指。(1)

2.
右手以兰花指拿出盖碗的盖,茶盖外翻,从左到右展示杯盖,再内翻,从右到左展示一遍,之后杯盖归位。(2)

3.
用手掌分别指示杯托、杯身。双手将盖碗放于茶盘之上。(1)

4

十三、

春波展旗枪

第十道:春波展旗枪,杯中的热水有如春波荡漾在茶与水的融合下,茶芽如春笋慢慢展开,在青碧澄净得茶水中千姿百态的茶芽在玻璃杯中随波晃动,好像生命的绿精灵,十分生动。

1.
双手兰花指抬住盖碗从左到右展示一圈,回归于胸前。(1)

1

十四、

慧心悟茶香

第十一道:慧心悟茶香,品茶时要一看、二闻、三品味。绿茶的香味清幽淡雅,必须用心灵去品悟,才能闻出春天的气息,以及清远而难以言传的生命之春。

1.
双手抬起面前的盖碗并置于胸前,右手兰花指将杯盖下压、口向外,向上抬起盖碗,品饮一口,归于胸前,停顿一下,放于原位。(1)

1

十五、

淡中品其韵,茶里悟之道。

第十二道:淡中品其韵,茶里悟之道。茶汤清醇甘鲜,淡而有味,有着天地间至醇、至真、至美的韵味。

1.
右手置于左手之上,拇指交叉,其余四指合拢,放于肚脐上方,闭上眼睛,细细品味。(1)

1

十六、

心静自然

第十三道:心静自然。随我们深吸一口气,慢慢呼出,同时让我们的心也慢慢平静下来。

1.
慢慢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气并缓缓呼出,随后张开双眼。(1)

1

十七、

茶礼十一忌

第一忌:杯盘口向外,表示茶水足。

杯盘口向外(1)

1

第二忌:杯盘口向内,表示请勿打扰。

杯盘口向内(1)

1

第三忌:杯盖靠于杯托上,表示暂时离开,别收茶杯。

杯盖靠于杯托上(1)

1

第四忌:杯盖插于杯和杯托之间右侧,表示需要茶水

杯盖插于杯和杯托之间右侧(1)

1

第五忌:杯盖叩击杯身三下,表示谢意。

杯盖叩击杯身三下(1)

1

第六忌:杯盖面向正前方插于杯和杯托之间,表示需要笔和纸。

杯盖面向正前方插于杯和杯托之间(1)

1

第七忌:品茶时不得盖、杯、托分开,没盖表示不尊敬天,没托表示不尊敬地。

品茶时不得盖、杯、托分开(1)

1

第八忌:手把一单杯,表示唯我独尊,是对他人的不礼貌。

手把一单杯(1)

1

第九忌:杯盖绕杯身一周,表示茶水好,请收小费。

杯盖绕杯身一周(1)

1

第十一忌:杯盖平放茶桌上,表示我要走了,请买单。

杯盖平放茶桌上 (1)

1

第十忌:杯盖倒放杯中,表示茶水不好,请换茶。

杯盖倒放杯中 (1)

1

最后得分

100

成都青羊区竹之韵文化中心

2009-11-30

http://www.tea028.cn/News/1010.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0-5-12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支持

发表于 2010-6-6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

发表于 2010-6-6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victory::victory:

发表于 2010-6-6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盖碗茶的泡法

发表于 2010-7-14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支持!!!!!!!

发表于 2010-7-14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支持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