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7878|评论: 66

蓬安有没有关于燕山寨旅游开发的规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7 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综合蓬安正史和野史,燕山寨曾经独立支撑抗击蒙古大军18年,要知道蒙古人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横扫欧亚的彪悍民族,俄国人自古就欺负中国人,可俄国王宫贵族被蒙古大军打得躺在地上供军队跨过,以示臣服。燕山寨,小的尚难称弹丸之地的城寨,就是这样抗击当时称霸全世界的军队,而且一扛就是十八年。还有该城寨曾经是周边几州县的首府。这样的历史底蕴当具莫大的魅力。在川北乃至中国历史上亦不属多见,建议蓬安政府及文化、旅游部门重点研究其传奇历史,把河舒桃花旅游片扩招至燕山寨整个地区,(像龙泉山一样),并恢复重建衙门、庙宇、城门等具文化和旅游价值的设施,把自然景观(满山遍野的桃花、深绿植被)和历史景观(衙门、庙宇、城门)有机结合起来,燕沙寨的旅游价值绝不亚于AAAAA级的嘉陵第一桑梓。我的看法,大家可以谈谈看法。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6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0-5-17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发个球的燕山寨,把钱给我们办教育吧,楼主是个锤子。
发表于 2010-5-17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点子不错!!!!!!!!

发表于 2010-5-17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点子不错
发表于 2010-5-17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逛超市 看到一只螃蟹 从18.9元的冰柜 拼命往28.9元的爬。。。
那一刻 我泪流满面 你太TMD的有上进心了!!!

发表于 2010-5-17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有个规划 要不?
收点草稿子的成本费就是了
哈哈`````

发表于 2010-5-17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开发燕山寨。我敢肯定燕山寨的风景绝对比嘉陵第一桑梓的风景要好。嘉陵第一桑梓只适合本地人休闲,对外地游人来说没有什么特别的风景。
发表于 2010-5-17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嘉陵,南燕山!!!!!!!!!!

桑梓为锦,燕山为屏!!!!!!!!!

发表于 2010-5-17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久没到燕山寨了,不知被打石头的破坏得怎样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古雄关燕山寨:抗蒙八柱之一。与合川钓鱼城齐名:上帝之鞭为之折断
合川, 雄关, 燕山寨, 钓鱼城, 上帝
蓬安燕山寨

    早先,燕山寨被叫着云山、披衣山,或叫着天生城、运山城。尔后,才被叫着燕山寨。
    它被叫为云山、披衣山,是因山上终年多云多雾之故;而称天生城、运山城,乃是山势独特则谓之;燕山寨之称,是缘于春燕多而飞驻山寨各处之故。
    其实,燕山是座独山,或称桌状山。孤山耸立,有四面八方。古时建有十门,或说十二门。现在,只有东门保存尚好。门洞还在,门额刻有“天外一峰”字样,为清嘉庆年间所刻。旁边的“移治碑”(即燕山寨东门旁立有营山、仪陇、蓬池、相如和蓬州“四县一州”合署办公的碑文),毁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现只存碑脚石迹。古时,山上建有长街,修有孔庙和武庙等,但都无所存留了。
    东寨门附近石崖间,有三尊菩萨。此处为清平庙原址,庙宇早巳荡然无存。据传说,“文革”中,几尊菩萨被搬掉甩下山去。后来,有信徒抬菩萨安放回原处,时值太阳天,菩萨抬到那里,太阳就阴到那里。其神其灵,成为人们长久的“谈资”。宋末,有蒙军铁桶般围住燕山寨十五年之久。山上守军甩下活鱼之类,令那些马背上善战的蒙人不战自退。因此,燕山这个古战场,以其易守难攻,而成为嘉陵江沿线十几个抗击蒙军入侵的重要堡垒之一,并与合川钓鱼城和青居烟山(宋时顺庆府治迁搬于此,称淳祐故城)等抗蒙堡垒齐名。
    山高水高。山顶平坝之中,有个天生塘,乃全石为底的水塘,终年绿水盈盈。山上是燕山村一组,有25户人家,一百多口人。家家户户,都是单家独院,相互间隔不远。有一百多亩田地耕种,还有水井两口,山塘两口,七八个水田。干田收割后,全是栽秧。我们登山之时,沿途是开放着的金灿灿的油菜花。及至山顶,不少田块里也是菜花染金。纵目山下,那层层梯田,山间地块,流光溢彩的川北油菜花格外惹眼。

    1971年代,在山上建电视微波差转台,修公路上山,毁了西寨门。门寨只剩一堵石墙,显示着南宋时代的印痕。微波站撤销后,遗下的两处建筑:一是机房,一是住宿区(古福寿宫所在处)。这些都是搞旅游开发的一种可利用资源。
2010年3月17日驴行桃花村 020.jpg (107.33 KB)

下载次数:0

2010-3-17 18:01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燕山古寨寻遗踪2007年08月24日09:50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中 小] 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杨晓洪王玉贵本报记者李传君文/图一座普通的山,竟与宋末抗元、明末抗清历史紧紧相系。这就是燕山寨,位于蓬安县河舒镇。不久前,记者前往踏访。

  记功碑、移治碑尘封一段故事历史上因余玠在此率宋兵抗击蒙古铁骑,使燕山寨与合州钓鱼城齐名,成为“抗蒙八柱”之一。





  燕山寨村支部书记唐明山将记者带到一处绝壁前,石壁上硕大的刻字映入眼帘。这就是宝祐记功碑。

  宋末,蒙古铁骑狂扫,烽火烧到蓬州、朗池、相如、蓬池一带。1243年,湖北蕲州人、四川制置使余玠采取守点不守线的办法抵抗蒙古军。燕山寨当时也名运山城,处于利州(广元)、阆中、巴州(巴中)南下的要冲,为兵家必争之地。余玠将蓬州署及蓬池县、朗池县(营山)、相如县署全部迁往燕山寨,余玠亲临落实战备。

  南宋淳祐十年(1250年),蒙古大军穿汉中,克阆中,进逼运山城。运山城军民凭借四壁陡绝、蒙古军无法施展骑术的优势同心固守,击毙蒙军主帅汪德臣坐骑及其兄弟汪直臣,迫退蒙古兵。1253年,利州失守,川北各州宋军皆退守运山。在宋军强力抵抗下,蒙古兵被屡屡击溃。为表彰运山城抗蒙官兵,南宋宝祐四年(1256年)8月,余玠命在运山东门刻碑叙述军民同心抗敌事迹,是为“宝祐记功碑”。

  除了宝祐记功碑,紧邻的东寨门保存尚好,寨门近两米高、一米多宽。据说,燕山寨共建有十二门,现仅遗此门。

  天生池、古石洞充满传奇沿着小路向西上行,开阔的山顶上,一片约1亩左右的水面扑入眼中。70多岁的周明德说,天生池是一个神秘的山顶湖泊,池底如锅底,常年浸水不断,这里的人从没见天生池干涸过。

  神秘的天生池,有一段“放水退敌”的传奇故事。明末张献忠退守四川后,燕山寨成了他抗击清兵的重地。清兵铁桶合围,希望通过断水、断粮迫使守军投降。殊不知,山顶有天生池,不缺水;可种庄稼,不缺粮。清军围攻三年,正以为守军支持不住时,忽见各个寨门鲤鱼飞舞。守军从天生池捞鱼往山下抛,意在显示山上可以支撑。清兵却认为,既然活鱼都抛下来了,表明上面没什么水了,于是决定再合围半年。半年后,驻守燕山寨的军事首领兰道台又令守军将

  天生池的水往山下放。清兵慨叹:山上水源充足,强攻难以奏效,哪里克得了它,于是退兵。

  在西门进山处半山腰峭壁上,有一古石洞。山洞顶部左高右低,与地平线形成约60度左右的夹角,凿刻的痕迹清晰可见。石洞大约10米深,靠悬崖处的墙壁以大岩石垒就,有6个方正的洞眼。唐明山说,这就是张献忠军架设“牛耳朵”炮打击敌人的射击孔。

 楼主| 发表于 2010-5-18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发个球的燕山寨,把钱给我们办教育吧,楼主是个锤子。
稀烂槊 发表于 2010-5-17 11:11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 稀烂泥”朋友,你出口就是脏话,我是不是得罪过你?如真有得罪你,请不要在论坛耍野,免得侮辱蓬安人的斯文,丢你父母的脸,最好找的空坝坝,咱们过两招。不敢上阵的是他妈私生子!时间地点你定!
发表于 2010-5-18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支持支持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  
支持支████████████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  
支██████████████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  
支████████████支持支持支持支███████████支持支持支持  
支████████████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  
支持██████████支持支持支██████支持无███████支持支持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无█████支持支持支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无█████支持支持支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无█████支持支持支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支持█████支持支持支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支持█████支持支持支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支持█████支持支持支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支持█████支持支持支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  
支持██支持无█████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支持支持支  
支持██████████支持支持支██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  
支持支█████████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支持支持支  
支持支持支███████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支持支持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支持支持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支持支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支持支持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10-5-22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部份天德聖教的門人,都很喜歡聽到蕭大宗師的故事,對大宗師的故鄉懷緬,並且敬仰大宗師從小行道的經歷,尊崇大宗師救人救世的偉大願望,大宗師傳奇性中帶有點神秘色彩,更容易引起人們尋根究底的興趣。

回到市中心吃過晚飯,在賓館細看地圖,決定明天到蓬安縣燕山寨洪波寺,然後再找靈泉的所在地。個多小時的火車聲音停止了,離開蓬安縣火車站,問了一位計程車司機,他知道燕山寨在那裏,便開車送我們去。車子先走公路,到達河舒鎮桃花村的牌樓,寫有‘觀桃花、賞大佛、遊古寨、妙趣天成’,然後轉入山路,但不斷的深入山中,道路就越是難行,終於車子在一處深坑前停下來,沒法子前進,大家下了車,眼前只有一座大山、一支發射天線作目標

大宗師當年在燕山寨避暑山莊居住,後來在洪波寺外,搭起求雨台為村民求雨,並且與蓬安縣知縣談論儒釋道合一,推測起來,這個隱蔽的地方相當符合,但對於求雨的故事老人家沒有所聞,因為他是年輕的時候才搬進來。在村的四周和山崖巨石中,都有很多石洞和細小的寺廟,可知從前這些洞穴是修煉的好地方。

 楼主| 发表于 2010-5-22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德圣教的萧大宗师,曾在蓬安燕山寨避暑山庄居住,后来还在山上洪波寺为当地村民求雨,这段经历,为世界各地天德圣教信众所周知。

发表于 2010-5-24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建议很不错,想到我的心坎上了,明天我就和镇党委一班人研究可行性,再上报县委县政府批准!

发表于 2010-5-24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建议很不错,想到我的心坎上了,明天我就和镇党委一班人研究可行性,再上报县委县政府批准!

发表于 2010-5-24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建议很不错,想到我的心坎上了,明天我就和镇党委一班人研究可行性,再上报县委县政府批准!

发表于 2010-5-24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5-24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建议很不错,想到我的心坎上了,明天我就和镇党委一班人研究可行性,再上报县委县政府批准!
抚琴手 发表于 2010-5-24 09:00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尊敬的“ 抚琴手"先生(或女士):不论你是否真有提出此动议的权限,我都感谢你为发掘燕山寨历史和文化宝藏所做的努力。另外,我要特别提请蓬安的邓四平先生,如你有空,去燕山寨拍点照片,在发掘一点关于山寨的历史,总比成天宣传“嘉陵第一桑梓”要新鲜的多,说老实话,我现在都不明白所谓“第一桑梓”究竟指的是什么?也许我文化水平太差,但请不要看不起我读书少哈,谁让当年父母缴不起学费,让我过早辍学呢?但燕山寨抗击蒙古大军18年、曾是周边4州县首府、天圣教宗师布道求雨等文化宗教历史在结合桃花苑自然景观。也许是任何人都能入迷的。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