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耗资据说达1亿5的新版《三国》最近正在安徽卫视和重庆卫视上映,胡乱看了一下,也就胡乱作一些贻大方之评如何?不谈里面的瑕疵,也不说里面被网友诟病很多的现代化语言,只有两点观后所悟,写出来欢迎指正。
一、曹操“挟天子以令诸候”,迎汉献帝到许昌,真的得到了“挟天子以诸候”的便利了吗?我看是没有,各路割据的军阀仍然我行我素,袁绍、袁术、吕布、公孙瓒、刘表、孙策等等,没有一人因为曹操手头有个汉献帝,就俯首听命。当年孙坚攻入洛阳,得到了传国玉玺,其幼子孙权说它是个祸害,后来果真如此,所以孙策把它献给了袁术,说穿了,那东西不过是块坚硬度很高,刻了几个字的石头而已。而汉献帝和传国玉玺的区别,也仅仅在于汉帝会说话,是个活物而已,曹操又怎么保证他不是个祸害呢?后来的事实是,曹操迎接献帝把持朝政,非但没有得到“令诸候”的实利,反而得了一个“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恶名,给了各路军阀奉诏“清君侧”的口实。从这一点来看,曹操算不得有多么高明。投奔他的英雄豪杰、仁人志士,看不出有哪一个是奔着他手里有汉献帝而去的。也正是这一点,证明曹操是有真才实干的,是有领导力和凝聚力的,其个人魅力应该是很大的,不仅仅是戏剧和演义上面描写的那么简单的一个白脸奸雄。
二、新《三国》里,刘备口口声声:“天下大乱,首先在于人心之丧乱。如欲平定天下,首先在于收拾人心”。我在年轻时草率地看过原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不记得刘备说过这样的话,可能是编导临时发挥的吧。这话从儒家治心治人治天下的角度来说,不无道理。但,人心的丧乱,非一朝一夕而成,人心的收拾,亦非一朝一夕而就。以上天的儿子自居,以高祖临产天降异祥、斩蛇而起义等等虚伪的东西糊弄天下人心的汉室朝廷,最终也必将被天下人所糊弄和抛弃。这样的认识,不好强求于远古的刘备,但编导现代刘备戏的编剧和导演应该是心知肚明的。所以,我认为,最终,不管高希希导演怎么样想把刘备演绎成为一个英雄,一个与传统戏剧和演义里不同的英雄,但最终,还是显得虚伪,普通如我,也能看出其虚伪。难怪戏中,刘备在荆州寄篱于刘表时,荆州将领蔡瑁骂刘备是“假仁假义”,才显得真实,这,也许就是高导演的高明之处吧。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