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从办公室的窗户看出去,都能看到这位老人,看起来应该80多岁了,走路的时候一晃一晃的,有时候真担心什么时候她什么时候会摔在地上,一个人弯着腰在垃圾桶里翻着什么东西,听同事说,她年轻的时候由于不能生育, 被婆家赶了出来,后来收养了一个女儿,本来以为老了能有个人照顾,可是这个收养的女儿却在她生病以后就在也没有看过她一眼,政府每个月会给她几百块钱的补助,可是对于一个常年需要吃药的老人老说,无疑是杯水车薪,于是她每天都到垃圾箱里拣点东西,好带回去吃!“不是亲生的怎么着都不行啊。”同事最后补了这么一句! 听到同事这么说,我摇了摇头,给同事讲起一个我邻居的故事,邻居的家庭其实非常特殊。男主人叫贾忠华,女主人人叫毛天晴,一个是前妻早逝,独自抚养年幼的4个儿女,一个则是离异后与儿子相依为命。30年前,这两个家庭合二为一 大概24年前的时候,贾忠华从车站带回来一个刚出生才1周左右的弃婴,取个名字贾艳。回到重庆,贾忠华和妻子毛天晴商量,家里人太多,条件太差,怕委屈了这个可怜的小生命。于是,他们将小贾艳托付给上海一户人家。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小贾艳12岁那年,收养人病故,小贾艳在上海举目无亲。贾忠华得知后,赶紧把小贾艳领回重庆,然后又托人找了一户富裕的人家。可谁知,小贾艳过去并没有过上好日子,反而吃不好、穿不暖,书也没得读,还天天帮着这家人干活,活脱脱成了一个小女佣。后来夫妻俩实在看不下去,决定把小贾艳领回家自己养,再苦再穷,也不至于饿死。 夫妇俩十分疼爱这个苦命的孩子,视如己出。后来,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下,贾艳的户口问题解决了,还有热心人与她结对助学,小贾艳的学业也大有长进。高中毕业后,她上了重庆爱知日语培训学校。贾艳知道家里的钱得来不易,努力学习,日语培训期满后,贾艳的日语水平突飞猛进,成了学校里的佼佼者。,现在上海一家日企工作。昔日的弃婴如今成了大都市的白领。 最近由于快到父亲节了,贾忠华接到在上海工作的小女儿贾艳打来的问候电话,“爸爸,您辛苦了!您为我付出那么多,可现在我能给您的回报还太少,真抱歉……”同时收到的还有通过邮局汇来的500元。尽管钱不多,可孩子的这份心意却让贾忠华非常的感动!经常跟我们这些邻居说:“我们家贾艳从小就特别乖巧、懂事,很有孝心。知道家里困难,从不乱花一分钱。记得她刚到上海的时候,连菜都舍不得买,就吃家里带去的咸菜。别的孩子钱都不够花,向家里要,可她硬是省下2万元钱带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