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下载
四川手机报读者讨论区
请
[登录]
或
[注册]
[去市州]
阿坝
巴中
成都
重庆
达州
德阳
甘孜
广安
广元
乐山
凉山
泸州
眉山
绵阳
南充
内江
攀枝花
遂宁
雅安
宜宾
资阳
自贡
搜索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首页
Portal
论坛
教育观察
问政
云养一棵树
网红四川
版务
四川手机报
本版
用户
管理日志
社区银行
版务
最新主题
最新回复
管理日志
最新图片
社区银行
积分商城
问卷调查
活动中心
群众呼声
麻辣杂谈
新 时 代
生态环保
律师在线
舆情监测
成都
绵阳
德阳
巴中
南充
乐山
内江
达州
广安
广元
遂宁
泸州
宜宾
凉山
资阳
眉山
雅安
自贡
营山
南江
新都
南部
摄影
楼市
旅游
川剧
汽车
桌游
招聘
教育
航拍
彩铃
健康
装修
美食
租房
论坛
›
麻辣时政论坛
›
麻辣杂谈
›
四川通江县烂尾桥致多人坠亡 政府百万建景观桥
麻辣社区小程序
麻辣社区APP
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麻辣社区微博号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群众呼声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返回列表
阅读:
979
|
评论:
4
四川通江县烂尾桥致多人坠亡 政府百万建景观桥
四川通江县烂尾桥致多人坠亡 政府百万建景观桥
[复制链接]
伪装心情
伪装心情
当前离线
积分
19054
发表于 2010-5-23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核心提示:四川省通江县解放后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早在1998、1999年间,通江县刚刚落成不久的彭坎岩大桥垮塌后,连续造成十人死亡的重大事故。令人不解的是,沙溪的群众呼吁、期盼十多年的危桥没人维修,政府却投资100多万建天桥,不能走车行人,而被种草种树。
横架在通江县北环路上的“天桥”
沙溪大桥桥面距河床约20米,废弃10多年间已有2人坠桥身亡 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 张宏伟 摄
华商网5月23日报道
风水桥:四川通江县政府耗费120万元建成,桥面上种树种菜
伤心桥:群众集资80万,通车三年成危桥,十余年间多人坠桥
漫水桥:花费百万建造,但进入汛期就会被淹没,无法通行
断塌桥:彭坎岩大桥1998年垮塌,随后又发两起事故10人亡
赞
打赏
下载APP打赏
打赏列表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回复本楼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伪装心情
伪装心情
当前离线
积分
19054
楼主
|
发表于 2010-5-23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省通江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当年的红四方面军总医院就设在此,近8000红军英烈忠骨就葬在沙溪镇,解放后该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
5月12日,通江县委、县政府处分了包括主管交通的副县长在内的多名干部,其直接起因是有媒体报道了该县沙溪镇沙溪大桥为“史上最牛的烂尾桥”,该桥由当地政府组织群众集资而建,自1995年建成后于1998年被鉴定为危桥。
本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早在1998、1999年间,通江县刚刚落成不久的彭坎岩大桥垮塌后,连续造成十人死亡的重大事故,当年责任人所受的处分,也在两年后被发文取消。
令人不解的是,沙溪的群众呼吁、期盼十多年的危桥没人维修,而通江县有关部门却对“知名文化人”的建议惟命是从,在县城北环路上投资100多万实施“山脊连接工程”,这座看似天桥的桥却不能走车行人,而被种草种树,因此被当地群众称为“风水桥”。
如今,通江县委、县政府正在规划耗资数百万元,在沙溪镇另修一座新桥,又一轮的群众集资在一年前就紧锣密鼓启动,但至今群众仍在观望中。
■从危桥到废桥4万群众集资80万建了座“伤心桥”
5月14日下午,在沙溪镇沙溪大桥桥头,镇长程参等人守在此,周围的群众也在三三两两议论纷纷。此时桥头分别用水泥墩和木牌书写警示,严禁人车经过。一根细绳上绑着一串红线拦在这端,一丛丛杂草分布在凹凸不平的桥面上,桥的北端是一道水泥墙,墙中间的窟窿不时露出人影。
很快一行领导模样的人到达,工作人员举起拦桥的绳子,一行人从危桥上一边走一边查看,见领导前面已过,旁边几个背着背篓的村民也忙不迭地钻过。
来宾带队的是通江县分管交通的副县长蒋豪雄,陪同四川省公路局技术人员到此勘察,一同介绍情况的还有当年的交通局副局长谢大志。两天前,通江县委责令蒋豪雄就此危桥作出深刻检查,而在11年前,谢大志曾因彭坎岩大桥残体垮塌事故导致6人死亡而遭撤职处分。
记者看到,在这座宽约8米,长约200米的双拱石桥上,桥面的栏杆早已全部拆除,桥面也被人为挖得凹凸不平,镇长程参对此的解释是,一是减少桥体负重;二是以此告诫群众此桥是危桥。
谢大志说,虽说是危桥,但承载行人还是没有问题。但作为负责任的政府,在没有百分百把握的情况下,也不能轻易允许群众走在危桥上。
通江县外宣办主任李刚坦承,此桥曾被群众称为“红军桥”、“幸福桥”,而今却成了周围数万乡亲们的“伤心桥”。
18年前,由通江县沙溪片区4万群众集资80万元,加上沙溪籍老红军傅崇碧从各方争取的40万元,于1995年国庆节在沙溪河修建落成“红军桥”,成为盐井、凉风垭、胜利三乡镇通往沙溪区以及通江县城的必经之路,老红军傅崇碧欣然提笔命名其为“幸福桥”。之后的两年多,由于该桥多处桥拱先后脱落石料,桥面下落约30厘米。1998年10月3日,通江县交通局认定该桥为危桥,镇政府拆除了护栏并挖毁桥面,以减轻桥体负荷同时也为警示群众。
但这座桥是连接沙溪河两岸的捷径,否则必须走三座桥,会绕30分钟的路。此后的十余年中,共有多名群众因走捷径而坠落近20米高的桥下。
据谢大志介绍,由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与现在不同,修建大桥过程中并没有路桥公司参与,而是由当时的区工委组织群众自己设计、自筹资金,自己打石头建造,是政府组织的群众运动。事后经过有关专家勘察鉴定后确定,是施工中几块拱石的石质太软,而石桥的墩子是好的。拱石的石质太软,而石桥的墩子是好的。
副县长蒋豪雄询问“当年是哪个机构鉴定出具的鉴定报告?”谢大志答复说“没有检测报告”,“是市上的廖总(音)做的外观鉴定”,还有“重庆的王教授”的鉴定意见,“上世纪90年代修桥的时候没有监理,后来始终拿不出钱来检测鉴定,所以无法确定可不可以维修”。谢大志将该桥成为危桥的原因归结为“双面石拱桥,不稳定”、“施工不严密”、“石质报关不严密”。
但沙溪镇党委书记刘德文对谢大志的部分说法不予认可,他说当年修桥的施工方就是交通局下属的路桥公司,只是后来改制不存在罢了。
该县外宣办主任李刚说,沙溪大桥已不是“危桥”而是“废桥”,这一点已委托专家形成了鉴定意见。2007年通江县委县政府就开始规划另修一座桥,当时的预算投资为739万元。县委县政府经过调研之后,拟采取资金筹集办法为“四个一点”,即“受益群众筹集一点,在外工作(务工)人员支持一点,向社会各界募捐一点,政府按工作成效捆绑项目匹配一点”。
为什么不在原桥基础上加固维修?镇长程参对此的答复是修建新桥是最优化的方案,目前已从各方基本争取到近500万的建桥资金,“但3年前预算的739万如今肯定不够了”。
据当地的《巴中日报》报道,2009年5月25日,通江县委书记范申华就重建沙溪大桥事宜进行了现场办公。之后通江县委决定,自5月下旬到6月中旬,沙溪、胜利两乡(镇)干部分片包干,下到村、组去,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动员群众集资建桥。
时过一年,群众等到的答复依然还是“力争启动大桥建设”。而沙溪群众对此意见颇大,不少村民抱怨说,这座伤人致命的危桥就是当年大家集资修的,“集资款是我们的血汗钱,可到头来桥废了,人死了,却没有一个人出来承担责任!”
■山脊连接工程
政府耗资120万元建的桥种树了
群众集资80万元建了一座废桥,让4万多乡亲们伤透了心,而县政府耗费120万元投资建设的山脊连接工程,却也让市民看花了眼:说不是桥吧,却横跨北环街道;说是桥吧,却无处可上,而且桥面上种树种菜。
5月15日,记者在通江县北环路看到,这座“天桥”横跨街道,南端是列宁公园的院墙,北端是阴龙山大约60米高的山体,而“天桥”南北两端都没有正常的道路可以上桥。顺着北端一条蜿蜒小路爬到半山,可以看到“桥面”大约12米宽,30米长,间隔着种植了约50棵树苗,街道旁小店的主人讲,他也找不到上桥面的路,只是听说有人还在桥上种了菜。
公开的报道称,2003年通江县修建北环路时,由于经由的阴龙山山脊高度不足以修建隧道,于是将山体凿开缺口。道路通畅之后。文化界知名人士认为阴龙山是县城的“龙脉”,纷纷向政府来电来函要求恢复山体。当时的县委、县政府领导对该项工程高度重视,经过多次论证后,最终由规划建设局实施景观恢复工程,设计桥身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初预算为86万元。后来因为桥的高度增加和附属工程建设,被迫追加预算。根据规划,将来要在这座“桥”上垒土、栽树,直至两端山体浑然一体。该项目于2007年开建次年竣工,2009年结算显示,整个工程总计耗资近120万元,这笔款项由县财政承担。
对于此“天桥”的“风水”说,李刚予以否定,他称其为“恢复景观工程”,同时他表示,此山脊连接工程是上届县委县政府所为,具体情况并不了解。
■百姓过河难题100万元修的“漫水桥”汛期会被淹
据现任沙溪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副主席的杜福兴介绍,为了方便当地老百姓过沙溪河,在上游一个叫二郎庙的地方修建了一座钢筋水泥桥,由于那里河水较浅,修建花费100万元,远小于重新修建沙溪大桥的花费。
杜副主席说:“因为过往的人很多,沙溪镇有7000多人在河对岸、上游胜利乡和并入的梁凤有接近1万人,几个乡镇约有1.7万人需要过河。”
老百姓把100万元修的这座桥叫作“漫水桥”。因为如果进入汛期,山洪暴发,水位上涨几十米,这座桥就会被淹没,无法通行。“要是连续六七天水不退,那老百姓要去医院、要上学,就一定得走现在的危桥。低水位的桥只能满足临时的通行,真正解决问题还是要修个大桥。”杜副主席说。
■重大伤亡事故10年前彭坎岩大桥断塌致10人亡
据《通江大事记》记载,1998年7月27日凌晨2时许,通江城西彭坎岩大桥70米长的主拱齐整断塌,当时无人员伤亡,包括谢大志在内的施工、监理和建设单位的4名有关责任人分别受到法律和纪律处分。
1998年12月13日晨,两辆万源籍运送水泥卡车在路标、路障不明显的情况下,误入彭坎岩大桥垮塌路段,两车先后翻入断桥之下,酿成4人死亡的重大事故。
1999年4月17日,彭坎岩大桥处再次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彭坎岩大桥垮塌后,在新建方案尚未批复情况下,县道路桥梁公司总经理和项目经理擅自作主,请县公安治安科民警爆破大桥残端,并与私人包工头达成施工协议,最终在施工过程中导致6人死亡,11人受伤。
据了解,谢大志因此被关押49天,释放后被撤职,但在两年后,通江县有关部门解除了先前对谢大志的行政处分。
伤心桥
由4万群众集资80万元修建的沙溪大桥,在通车三年后于1998年10月被认定为危桥,随后十余年间,有2人坠桥亡、3人终身残疾。
风水桥
县政府耗费120万元投资建设的山脊连接工程,让市民看花了眼:说不是桥吧,却横跨北环街道;说是桥吧,却在上面种树种菜。
漫水桥
在沙溪河上游,有一座钢筋水泥桥,花费了100万元,但进入汛期,山洪暴发,水位上涨几十米,这座桥就会被淹没,无法通行。
断塌桥
1998年7月27日,通江城西彭坎岩大桥70米长的主拱齐整断塌,后来导致发生两起重大伤亡事故,共造成10人死亡,十余人受伤。
政府声音重建大桥“财政困难太大了”
难道一镇三乡人民的大桥就只能这样烂尾下去?
沙溪镇人大主席团副主席杜福兴介绍,1998年,沙溪区委曾请重庆的桥梁工程专家到现场勘察,确定这座桥不能恢复了,但是老百姓不大愿意拆。工程专家初步估计,拆桥、重建一座,共要花费700多万元。
700万元!这个天文数字横在现在沙溪镇政府面前,他们坦言,“困难太大了”。“我们逐年争取,前年上级财政下拨了190多万元,去年拨了110万左右,共300万元,准备用于重新建设这座桥,现在都保管在通江县交通局。但是始终不敢动手开工,这个钱也一直不敢动。因为资金缺口太大,不能做了一半又摆个问题在那里。”杜福兴说。
沙溪镇曾是红四方面军的总后勤根据地,留有红军烈士陵园。三年前,国家拨款修建了平坦的山区公路。“我们也曾经想把这座桥纳入规划,但是它的资金要求太大,我们争取几次,都没办法纳入进去。”
而且现在指望老百姓再次集资,也成了“不可能”。“我们这个地方原本就比较穷,过去是沙溪区六个乡集资,一人20元也能有80万。2005年,撤区并乡后只有一个镇,镇上只有两万人,去年开人代会要求集资,老百姓通不过。”杜福兴说。
他说:“我们这里,在整个四川省来讲还是比较困难的,一年本镇、上级配备的财政收入,共计4000多万元,但花费要几亿元,只有亏空没有盈余。”
他介绍,镇上有1.7万农业人口、3000个非农业人口,但公务员仅有18人。“即使加上农业服务站、水利服务站等事业单位人员,也才40多人,效益工资也还没到位,工资相当低。”
记者对话“有事故,那是老百姓自愿要过的”
杜福兴坦承沙溪大桥上“摔死过好几个人”。“也不拦着吗?”“拦了,拦不住啊。”杜福兴说。
他介绍,遇到山洪、下暴雨的时候,政府还会出动安全保卫人员去把守桥两边,防止群众过桥。“这样在两头看着,能防止得住吗?”记者问。
杜副主席承认“很难看得住,就是要过啊,没办法啊,但是也要看啊。因为老百姓没有别的路可以走,船也没办法放”。“有人掉下来那怎么办?”“掉下来,那政府买单啊。”杜副主席说。“既然实际上人们一直在通行,能不能考虑先修上护栏?”“还是不能修护栏。因为专家核实这个桥是危桥,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塌,按理说是不能通行的。设了护栏,就等于政府变相允许老百姓可以过这个桥了,那样又怕发生事故。”杜副主席说。“现在不就已经造成事故了吗?”记者问。“有事故,那是老百姓自愿,自觉自愿要过的。如果政府围了护栏,允许群众大量通行,出了问题,我们担不起这个责任,不好交待。比如那位骑摩托车出事的村民,其实他完全可以绕路从漫水桥上过,原因不在我们,在他自己愿意图方便走危桥。所以我们政府只给了他家5000元安葬费。”杜副主席说。
最新进展沙溪镇现任多名领导受处分
5月10日,《中国青年报》用较大篇幅报道了这座屡出人命的“伤心桥”,很快中共通江县委做出决定,“对沙溪镇分管交通和安全工作的副镇长进行停职反省、限期整改;责令接受采访时称‘群众自愿过桥’的沙溪镇人大副主席公开道歉;沙溪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向县委、县政府作深刻检讨;对通江县交通局局长给予行政告诫,要求县政府分管交通工作的副县长向县委作出深刻检查。”
记者了解到,即使沙溪大桥曾造成2亡3伤的事故,但先前确实未曾有人因此而受到处分。去年3月,两名村民骑摩托车过桥时,不慎坠入桥下,其中李新安身亡,而当李新安亲属去与镇政府理论时,某镇领导在说了一声“对不起”后,随后反手就给对方一个嘴巴说:“哪个让你们走危桥的?”
谁是这座危桥的责任人?责任人又该受到什么样的惩处?李刚表示,当年并没有“建筑质量终身负责”这一说,那时组织建桥的区工委领导如今都已退休,“要追究也应该追究当任县级领导的责任,但这些人调离的调离,退休的退休。”
网友发帖沙溪大桥是当今“最牛烂尾桥”
来源:华商网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13981695974
13981695974
当前离线
积分
76
发表于 2010-5-23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这样的景观桥有什么用?浪费纳税人的钱,通江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是一群猪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大铲车
大铲车
当前离线
积分
1829
发表于 2010-5-24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官为钱。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濛山船长
濛山船长
当前离线
积分
4219
发表于 2010-5-24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要下课了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返回列表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
详情请点击此处>>
浏览过的版块
营山论坛
蓬安论坛
遂宁论坛
恩阳论坛
麻辣摄影
绵阳论坛
江油论坛
广安论坛
巴中论坛
都江堰论坛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