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冲冠一怒为红颜 的帖子
大良城、小良城
大良城又名大良坪,离广安主城约40公里,位于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广安区小井乡,为广安的旅游景点之一。古时因其四周岩石陡峭,周围数千丈,高数百丈,寨形如莲瓣,故名莲花山。原寨有十八门,除东、南、西、北门外,还有小东门、小南门、小西门、小北门、望天门、长土门(长庚门)、太阳门(太乙门)和西门湾门等。 海拔高度429米,相对高度达100米。它是宋端平二年(1235),广安军治响应四川制置宣抚史余(王+介)为抵御蒙军将军治地迁至山寨占据制高点的号召而修建的。城的四周有护卫的小城和寨堡,东有大岩寨、曾家寨,近东门处还有耸立陡峭的“对山”,南有太平寨,西有双鱼城北有号称“一峰插夭”的小良城,为大良城的天然屏障。从西、从北,大良城可控制渠江水路,从北、从南可控制广安通向大竹的陆路,是进可攻、退可守的要塞之地。仅在1258年至1275年短短的17年里,此地就曾在宋蒙两军之间拼死争夺,几番轮回,最后重陷入元。此后至民国军阀混战的700余年间,这里又多次首当其冲地上演了一幕幕的金戈铁马、飞沙走石。军家要塞
据查史:大良城始筑于唐,成于宋,名于南宋末年。时元人南下,四川统冶者倡军(州)、县迁山寨,以抵御元军。淳佑三年(1245),广安军迁大良,钳川东之西,成为川北重镇。宝佑六年(1258),元军至大良城下,宋将蒲元圭降;景定二年(1261),宋收复大良;景定四年(1263),又为元军克;咸淳二年(1266),再为宋军收复,改广安军为宁西军;德佑元年(1275),终为元军所陷。渠州路军的总帅府设大良,后迁浓洄镇(广安区)。宋元时,大良设军、府计三十二年。张献忠洗四川,大良城亦为坚固城堡。解放前,川一军师长郑启和镇广安,曾在大良城建兵工厂。华蓥山地下游击队在四方山、观阁活动期间,大良城是秘密据点。虽历史已经远去,石壁上模糊的枪眼却是永恒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