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5546|评论: 3

在希望的田野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8 10:52 | |阅读模式

在希望的田野上

——岳池县排楼乡立足边远山乡走发展之路纪实


一直以来,在不少边远乡镇存在着这样一个观念:山高皇帝远的方,能做好安全维稳工作,就是最大的功劳了。也正因如此,一些边远乡镇的发展意识不强,致使当地长期落后。

然而,5月18日,记者走进同样是边远乡镇的岳池县排楼乡,却有另一番不同的感受。

该乡地处岳池县西南角,与武胜县接壤。全乡13个行政村,竟有12村在高丘台地内,该台地与周边相比,海拔平均高出100余米,是一个典型的靠天吃饭的地方。但该乡党委、政府却不等不靠,千方百计为群众解决民生和致富难题,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来。

13条泥泞路变致富路

都说要想富先修路,尤其对住在偏远农村、交通不便的人们来说,这路就显得更重要了。在十一五期间,该乡开展了农村联网公路工程,帮当地村民修起了一条条致富路。   

在石龙河村,一些村民正在新推出的村公路上开沟安装过水涵洞,从他们的干劲和表情,可隐约看出他们对这条公路是多么的期盼。正在搬石头的76岁村民蒋厚礼颇有些感慨:“以往们祖祖辈辈就是靠村里的一条稀泥巴路通向外面,以前是不敢想,想了也没用,现在有了这条路,们可有了更大的想头,儿孙们聚媳妇也不再愁了!就是送肥猪、买肥料,就要方便得多!”

说起这条路,乡干部兼石龙河村村支书的胡兆辉有些惭愧:“这条路是全乡十一五规划中的最后一条路,我们村可是拖了全乡的后腿了。”

胡兆辉介绍,石龙河村是排楼乡唯一一个不在高丘台地之内的村,也是全乡地理条件最好的一个村。在十一五规划中,包含石龙河村级公路在内,全乡13条村级公路被纳入了规划,但其他12条村级公路均在2008年底前便已竣工,而石龙河村的公路却迟迟无法动工。

村公路主要是由国家给予补助,由村民一事一议的方式进行解决。但由于村级班子不团结,个别村干部把方便自己放在了首位,导致绝大多数群众不理解、不支持,无论讨论多少次,均无法形成统一的实施方案,致使村公路建设问题长期搁置。

今年以来,修通石龙河村的村级公路被乡党委、政府作为头等民生工程来抓。党委书记胡修林多次找到个别的村干部谈心,终于纠正了该村干部的错误思想,同时,亲自带队一家一户地作群众思想工作。

今年5月上旬,经过一番努力后,村公路终于顺利开工。

为了支持村公路建设,村民纷纷作出了所占土地、青苗均不需赔偿的承诺。9组村民粟泽芬说:“修公路占了我家1个人的田和10多棵果木,我没要他们赔一分钱。仅是那棵桃树,一年就要挂果一两百斤,一年便可收入三四百块。”

目前,该公路进展顺利,有望在7月底前,全面建成泥结碎石公路。

5000亩荒山坡变“聚宝盆

“尽管巨桉还没有产生经济效益,但现在已经成林,很快就会变成钱了。现在一吨可卖750元。可以说,我们村家家都有座‘绿色银行’,养老问题不愁了。”面对记者采访,云盘村村支书陈龙如是说。

   该乡属高台地,坡陡面广,四周低中间高两边低的地形,土质较差,荒地成片,自然水源不好,干旱特别严重,加之全乡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老弱病残,农民长期靠肩挑背磨种庄稼为生,难以脱贫。2005年,乡党委政府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在对周边地区进行考察后,决定在全乡发展巨桉,并决定在云盘村试点。

  陈龙回忆道:“刚开始我们的群众并不接受种巨桉,很多村民认为,种巨桉还不如种红薯,种红薯一年还可以挑很多挑,买些钱,但是种树长得又慢,又不能吃、不能用没有任何好处。于是,乡党委政府多次做工作,给老百姓算经济账。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我们才开始种植了巨桉。乡党委政府接着积极寻找市场,聘请专家到村里来进行科技指导,并与成都的林业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该公司进行技术指导,并按照市场价回收砍伐后的巨桉,有了销售和技术保障,群众种植巨桉的积极性得到大大提高。并采取“公司发展+农户管理”及“公司3成、农户7成”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如今,全村已栽植巨桉1500亩。

  在村内的一座山梁子上,记者看见,连片的巨桉仿如森林,吸引了一些游客竟在巨桉林里游玩。

陈龙还告诉记者,种这个巨桉林硬是划算,这个树是速生树,长得快。平均算下来,一亩巨桉每年可为农户增收4000元左右。

目前,排楼乡现以云盘村为中心,全乡已发展巨桉5000亩,多数已经成林。

300元的亩产变30000

近年来,国内各式各样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层出不穷,其名字也是大同小异,但记者听到排楼乡折耳根专业合作社时,竟顿感耳目一新。

折耳根属野菜,又名鱼腥草,由于其根茎叶均可入食,并可起到疏肝理气的功效,故颇受人们的欢迎。但排楼乡农民竟把野菜当作一项产业来做,的确让记者大吃了一惊。

排楼乡折耳根专业合作社位于该乡洪恩寺村,当记者来到村内时,几位村民正在进行田间管理,田里的折耳根已长有六七公分。“这些田都是今年才下的种,苗子才长起来不久。一般情况下,现在的市面没有折耳根这个菜,但我们这折耳根却正是上市的时候。”村支书刘陆军如此说,“前几天,重庆盘溪市场的商贬打电话来,想批量购买我们的折耳根,一要就是3吨!原来我们种传统农业亩产最多只有300元钱,现在通过种植折耳根亩产可达3万元!”

规模种植折耳根的技术,是合作社技术员付小林从绵阳引回来的,去年他试着种植了5亩,今年春节前后,通过卖根和春芽,总共收入了6万多元,除去成本,获纯利5万余元。今年,在乡党委、政府的引导下,村上成立了折耳根专业合作社,也就是洪恩寺鱼腥草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10户,折耳根种植面积达到了80亩。

付小林说:“现在主要是我们的规模还不够,并且,第一年种植的田块,重点是为了发展根,同时为明年扩大规模作准备,我们还不能急着卖茎叶。到茎叶老的时候,我们将它割掉,作中药材卖。年底时,便可卖根了,一亩折耳根可产根5000公斤左右。若按市场批发价2元/公斤算,一亩可实现产值1万元左右;从第二年起,每亩每月可采一次茎叶约1500公斤,直到立冬时节,若按每亩每年采茎叶8次、批发价2元/公斤算,每亩折耳根的茎叶便可实现产值24000元,再加上卖根的收入,每亩折耳根便可实现产值3万元以上。”

目前,该合作社在乡党委、政府的引导下,正在不断完善章程,争取让更多的农户参与进来,力争明年的种植面积达到300亩以上,打造名副其实的折耳根之乡。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24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0-6-8 19:51 |
不切实际的新闻,浮夸吧!
离开排楼10几年还是哪个10年前的老样子。
特别哪个泥坑路,还是20年前的老路,每次开车回老家就得小心谨慎。

发表于 2011-5-24 00:13 |
顶顶 改变不是速变

发表于 2013-11-28 16:22 |
去年好不容易回趟老家。那些喜欢我的长辈和邻居都没看到。小组里的人越来越少!有的是些老人和小孩:很心酸!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