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小院里,墙角花丛里的栀子花开了,远远就能闻到阵阵幽香,我采了4-5朵带着绿叶的花,分别放在办公室与家里,用一透明玻璃杯养着,洒下几粒盐,居然也可以让她们多盛开几天,点点的幽香布满房间的每一个角落,暗香,浮动,长留…… 每天走到镂空栅栏似的围墙前,就能远远地闻到阵阵花香。走进小院里,终让人忍不住停下脚步,站在花丛前静静地观赏,偶尔也会蹲下身子,细细地欣赏她们的美丽。这是比市场上略小的点的栀子花,因此,她的枝叶也与栀子不一样。非树非杆非藤的绿色草丛里,洁白的花开了,星星点点般洒落在花丛中,格外的清新。有的是完全绽放,有的含着花骨朵儿,全开的花瓣厚实,约有5-6瓣,里面偶尔透着显显淡黄的药芯,已露却含,似含却露的羞怯,总是让人心生许多爱怜与疼惜。然后遗憾的是,这类小栀子花期也就3天,第一天半开,第二天全开,第三天就全部变黄。尽管如此,幽幽馥香仍还在整个院落里弥漫,让我忍不住摘取几朵,喜欢她的纯洁,喜欢她的香味,喜欢她的美丽。当我试着将充满“犯罪”的手伸向她们时,旁边有兄弟戏言“莫采花也---”;我温柔地辩解到“我在摘,好不好。采是多么粗鲁的词,我在温柔地摘,懂吗”,随后又传来戏言“啊,采花大盗!”,我再辩解“自家院里的花,能算是盗吗?”虽然我自己自己摘花的行为不对,但也得这些而找个好听的借口吧。 说到此时,我忽然想到了孔乙己先生,多少年前,他也曾为自己辩解“读书人窃书,能算偷吗?”想来,真不能算是偷,读书人因为懂得书的精华所在,懂得书的本身意义所值,所以才会把书窃过来,让其体现真正价值;我也一样啊,我把花摘过来,放在盐水里,好好地护养着,让她们本就3天的花期变成5天,多绽放她们的清香,多维持她们的风采。不行吗?当然行,因为他们的戏言也只是戏言,没有人真正制止我们这种行为,尽管我觉得有一点点的自私,可是一想到清水绿叶白花香的风景,我就忍不住想让这道风景多保留些时间。 小时候,我家里没有栀子花树,自然在乡下也没有买花这样的行为。哪家的月季开了,我们总会偷着去摘几朵;哪家的栀子花香了,我们这些调皮鬼也会趁机摘几朵。乡亲是非常的纯朴,虽然心疼自家的花被摘偶尔斥责几声,但也不会大骂我们。在7队有一同学,他们有一株大的栀子花,于是整个夏天,我们会借着各种各样的机会,寻着各式各样的借口,在他家房前屋后打转,明着要,暗里采。然后臭美地把花压在头上的橡皮筋下,顶着幽幽的清香,随着自己的一转一跳让芬芳散开,在那个单纯的夏季里,那是头上上最美的饰品;偶尔,也会将其插进最上面衬衣的纽扣缝里,仿佛整个清香会顺着衣服的纤维而蔓延至自己的血液里,然后一身的臭汗仿佛也是清香了。一天下来,失去了水份滋养的栀子花也由洁白变成了淡黄色,可是不到她枯萎我们是觉不会丢弃的,因为泛黄的栀子花也会散出淡淡的香味,那时,这香味是全世界最高档的香水了。舍不得丢弃,舍不得放弃,于是待到确实花黄叶枯时,才心疼地取下来,放在一本厚书(如字典类)里,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压干,做成标本。等到过了一段时间,发现,标本也只是标本了,找不到一丝栀子花的感觉。但是,仍就珍惜着,乡下的孩子,这一些自己亲手制的东西都是最珍贵的玩贵与纪念品。 办公室里,家里,都这样放着几朵栀子花,清香,幽香,馥郁……布满了我的空间,将我包裹得严严实实。烦恼时,拿着杯子,狠狠地吸一口清香,不悦随着散去;疲劳时,缓缓地放在鼻前,轻轻一嗅,眼前豁然开来.或许,这一个夏季,我都会让她们陪着我。陪着我。陪着我。 末了,查了一下栀子花语——“永恒的爱与约定”,好美的花语。看了一下注解,大意是指花从冬季开始孕育花苞,直到近夏至才会绽放,含苞期愈长,清芬愈久远;栀子树的叶,也是经年在风霜雪雨中翠绿不凋。于是,虽然看似不经意的绽放,也是经历了长久的努力与坚持。或许栀子花这样的生长习性更符合这一花语。不仅是爱情的寄予,平淡、持久、温馨、脱俗的外表下,蕴涵的是美丽、坚韧、醇厚的生命本质。 看似不经意的绽放,也是经历了长久的努力、等待与支持。如此可爱的栀子花,不让她陪着我度过炎热的夏天, 我,还能,舍她取谁呢? DSC00590.JPG (56.02 KB)
下载次数:1
2010-6-8 21:51
http://img.mala.cn/month_1006/1006082151018938550458c9cc.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