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636|评论: 42

《白庙乡裸晒账本两月 未争取到一笔资金》严重失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10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人民网强国论坛

请看6月9日《成都商报》第31版的相关后续报道:   



项目资金没有流向白庙乡?是否与乡政府的”裸账“有关?昨日,记者就这一核心问题,实地采访了各类民生项目的多个主管部门。被采访的相关主管部门声称,巴中市巴州区项目资金的拨付和使用是按全区的统一规划进行,与“裸”账无关。



巴州区水利局:

项目资金多少与裸账无关


“张映上反映的情况是否是事实,我们不计较。我们一直按照规划来实施项目。”昨日,巴州区水利局副局长喻毅文声称,张映上确实持巴州区委书记廖伦志、区长张平阳的签件,要求解决场镇的饮水难题问题,我们到白庙乡调查后认为,白庙乡的饮水至少属于基本安全范畴,张映上等人的想法与实际有差距,他们要求在白庙乡甘沟河筑一个河堤,建一个饮水工程,但至少要投入100万元以上,如果按这样高的成本搞饮水工程,老百姓的水费将非常贵,这样浪费了国家的钱财。


喻毅文说,因张映上的这个想法与实际不符合,他们没有采纳,而是准备在当地建一个水库。去年我们给白庙乡解决了28万元。张映上有他的要求,但项目必须按总体规划来安排。考虑到这个乡偏远 ,我们将对这个乡予以照顾和倾斜。 喻毅文称,5月18日,巴州区水利局已安排了白庙乡两个村的水利项目,可能白庙乡党委书记张映上还没知情。“项目资金的多少与裸账没有关系,要是有这层关系,咋个还可能给这个乡安排两个村的饮水项目?” 喻毅文反问道。

    巴州区扶贫办:

裸账根本不影响项目实施


“白庙乡裸账后,我主动到这个乡去了一次,主要是去督查扶贫项目的落实情况。”巴州区扶贫办计划科科长李涛称,2000年的时候,白庙乡有3个村纳入了10年扶贫规划,其中两个村已验收合格,今年柳林村没有审批下来。


“项目资金是高压线,对于项目的实施,我们有一整套严格的程序,所有的项目我们是分年度分批实施,先由当地政府写项目申请报告,然后由巴州区委区政府组织专家对各个乡镇报上来的项目进行审批。” 李涛表示,白庙乡政府裸账根本不影响项目的实施,也不存在对哪个乡格外倾斜。


   

本文转自人民网强国论坛

巴州区交通局:

村村都有项目,不需要“跑”项目


“交通局的项目跟裸账根本没有关系,因为每个村都有项目,只要当地村民同意实施项目,同意集资。”昨日,巴州区交通局纪委书记张彬说,白庙乡所有的村都在规划范围之内,但要实施需要100%的老百姓同意,同意实施项目、同意集资,然后以乡镇的名义向交通局打报告。上报项目的时间是每年的11月份至第二年的2月份。


“白庙乡的乡道公路2008年就立项了,因没有协调好,所以一直拖到现在才实施,我们准备在6月底招投标,这个事情白庙乡党委书记张映上是晓得的。”张彬称,至于张映上提出要将道路加宽,因按政策规定,资金缺口无法解决。



张彬透露,白庙乡的村道路硬化至今只有两个村上报了项目,其中一个村仅砌了800米长的公路,另一个村的项目款已拨付,但不晓得是啥子原因村上还没有实施。“乡政府裸账对项目的实施没有影响,我至今不认识党委书记张映上和乡长欧明清,我们这些项目不需要跑,只要以文件的形式打报告就可以了。”张彬说,他们的项目没有跟乡上打交道,都是在村上实施,至于白庙乡多个村为什么没有上报项目,“责任在村上”。


    巴州区发改委:

按规划办,“裸不裸”都一个样


巴州区发改委副主任黎孝斌村昨日说,“乡政府裸账后,项目资金是否就难以争取,白庙乡党委书记张映上的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说明他在思考问题嘛。”黎孝斌说,实际情况并非他想象的那样。


“他作为党委书记,裸账后是否会影响项目资金,他自己应有个正确的认识。作为项目的主管部门,难道就是那一顿饭、一包烟,一个项目就要过来了吗`?“黎孝斌说,所有的项目应符合国家政策,你这个乡有没有项目,关键是靠这个乡上报给主管部门,然后按整个巴州区的规划来下达,与这个账务“裸不裸”没有关系。“当然,对诸如白庙乡这样的偏远乡镇,应该优先考虑项目的实施,但是乡镇应该与主管部门衔接好。”黎孝斌说。

    白庙乡党委书记:

这些解释证明政务公开更有必要


昨晚10时许,记者电话采访了白庙乡党委书记张映上。他说,“白庙乡裸晒账本两月,未争取到一笔资金”见报后,反响很大,已有人在和他联系一些投资捐资方面的事宜。在得知各个部门的解释以及一些部门的项目运作情况后,张映上称,“我不晓得各个部门的这些情况,这说明他们没有公开(项目情况),这证明更有公开的必要性。”“我感谢巴州区委区政府对我们做法的肯定,这说明巴州区委区政府的一系列做法是正确的,老百姓会更拥护。”张映上说。



巴州区区长:

白庙乡应摒弃等靠要思想


巴州区区长张平阳昨日表示,巴州区的项目不存在“跑”,都是全区结合实际,统筹安排,系统规划,分步实施的;白庙乡的乡道公路,2008年就已立项,因为当时中石化在进行油气勘探,有关部门要求暂缓硬化,待勘探结束后予以实施;关于饮水的问题,区水利局已两次到白庙乡调查研究,形成了具体方案,安排了项目。对于白庙乡来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才是最终目的。只有摒弃“等、靠、要”的思想,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0-6-10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州区区长张平阳昨日表示,巴州区的项目不存在“跑”,都是全区结合实际,统筹安排,系统规划,分步实施的;

我父亲就一村干部,我了解的事实情况是,某局某科长为我们村跑了一批体育器材:一套篮球架、两个乒乓球桌,好象价值**万左右,要了*000回扣。这个是事实,我不想点名,因为我们村希望跑更多的项目到手,假如你捅穿了,谁还再帮你跑项目?不跑项目,书记、村长怎么拿提成,村里的经济(精神)文明怎么建设?还不如花点钱打通关系,为村里多争取点资金呢,建设成的项目放那虽然没用,但也算为村里做了些实事。
书记、村长、文书工资已经从300多涨到500多了,混满三届,还有退休工资拿,虽然钱少,但又为各村各户做了多大的贡献?我父亲是一退伍军人,当了5年兵,在部队身体有了毛病,开始没想要什么补贴,没当一回事情,现在老了,想找人批下,跑来跑去,都没有用,请客吃饭也花了钱,一点效果没有,说白了还是关系不够硬。不是我发牢骚,这都真实事件。

 楼主| 发表于 2010-6-10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映上关于“知情人士‘裸’白庙乡项目账”的回复
淡定心情      http://bbs.mala.cn/thread-1889779-2-1.html   2010-6-10 10:26   21#  
http://bbs.mala.cn/viewthread.ph ... %3Bfilter%3D2592000

      各位网友,我是张映上。
    白庙乡受到众多网友的高度关注,我深受感动,非常欣慰。  
    一、巴中市委市政府、巴州区委区政府及各部门对白庙非常赞同,十分支持。
    二、“知情人士‘裸’白庙乡项目账”的项目,虽然大多是过去的,但我们会认真对待。
    三、成都商报“白庙乡裸晒账本两月未争取到一笔资金”的报道没完全准确表达我本来意图:
    1、“…这笔资金至今没着落…”一句,我没说“至今没着落”。道路硬化资金已在2008年到位了,道路加宽部分和农网改造不属于部门项目。
    2、“…他于是拿着巴州区主要领导的批示到相关部门争取项目”报道失真。领导的批示是谁拿到相关部门的,我不知道。
    3、“…张映上说,‘裸账’后他到各个部门部门苦苦跑了两个月,却没有争取到一笔资金。”这句话是记者写的话。我没到“各个部门跑项目”。
    4、“当争取项目资金碰壁时,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我回答的 “这不叫碰壁”没报道;“资金的流动应该是有规律的:企业家的资金要流向最大利润的地方,而白庙偏远成本大,资金流进难;项目资金有申报、审查、筛选等程序的。所以,这两个月内没有资金流进白庙是正常的。”没有完整报道我的原话。
    5、我所到的部门都是有回音的。
    在摆谈和采访中有些交流不甚准确,可以理解。
    四、水电路等相关部门都很重视。水利局局长在“裸账”后两次到白庙现场办公(没报道),正在论证和规划中;交通局在区分管领导的要求下,召开了专题督查会(我本人在区交通局八楼会议室参加的),正在和中石化衔接协商。
    各位网友,白庙老百姓对民生改善的期望确实比“裸账”前明显增高,要求更加强烈,我深感责任重大。所以,我们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把白庙的实事尽最大努力给老百姓办好。请网友继续关注。



张映上:我没有这样说过!
http://bbs.mala.cn/viewthread.ph ... %3Bfilter%3D2592000

    6月10 日上午10点26分,白庙乡党委书记张映上以网名“淡定心情”在四川新闻网麻辣社区巴中论坛发了一篇题为《关于“知情人士‘裸’白庙乡项目账”的回复》的帖子,公开否认“自‘裸帐’以来未争取到一笔资金“的说法。
    张映上在帖文中指出,巴中市委市政府、巴州区委区政府及各部门对白庙公开帐目的做法非常赞同,十分支持,“我所到的部门都是有回音的”,交通、水利、农网改造等民生工程项目正在陆续到位,不存在“未争取到一笔资金”的说法。
    帖文中,张映上以“没有准确表达我本来..意图”、“道路硬化资金已在2008年到位了”、“我没去‘各个部门’”、“这不叫碰壁”等言词,否定“争取项目资金碰壁”的报道,强调记者所发报道与采访的内容有很大出入,报道不准确,“没有完整报道我的原话”。
    张映上在对网友和媒体的高度关注而深受感动、非常欣慰的同时,指出媒体对他的报道断章取义,字里行间里对记者“没有完整报道我的原话”表示出不满的情绪。

发表于 2010-6-10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很有压力啊!

有些话不能点穿,要靠理解。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发表于 2010-6-10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凤凰网——张映上:原来只“映上”不俯身
地址:http://bbs.ifeng.com/viewthread.php?tid=4735263



  今年3月,偏远的四川巴中白庙乡一“裸”出名,而开创中国“全裸”乡的党委书记张映上也着实火了一把。近日,笔者再次在成都商报看到这位名人的大头照,颇有斩荆披沥的大家风范。可是,出名书记跑了两个多月却一无所获,没有拿到一分钱。张映上施展拳脚的平台被压缩,他的抱负将如何实现?媒体再次聚焦白庙,纷纷同情这位因为“被钱规则而潜规则”的改革书记。
  可是,笔者搜索近日的一些报道,换个角度,突然发现张映上其实只“映上”而不俯身,华而不务实。
  先看“全裸”之初始。当全国纷纷颂扬这一“全裸”举措,细至1.5元钱的信签纸都要公示后,但“记者在白庙乡实地采访时却意外发现,大多数当地群众对此并不知情。”中国青年报揭露,所谓“全裸乡政府”原来是个行为艺术!“全裸乡政府”是裸给谁看呢?张书记表示主要是为了方便给在外打工的白庙乡民看,好一个“出口转内销”。而作为这个仅有1.1万人的小乡镇,乡场街道上约有50户人家或单位有电脑,乡场上也仅有一家网吧,能上网者少得可怜,就更别奢谈能有几人网上“看账本”了。原来他们是裸给外人看的,疑似在打造一场行为艺术。该乡即为一个典型的贫困乡,其“全裸公示”不排除穷则思变下以作秀吸引眼球!张映上坦承:在这个伪作账务公示以后,他们焦灼地等待进入白庙乡的第一笔资金或第一个投资项目,并希望有更多的资金和项目来到他们白庙乡——理由尽管苍白,但也可能是乡政府的一个心愿。(中国青年报,3月18日)账务公开的目的是接受监督,监督的主体应该是当地老百姓,最有监督权、最要知情权,最有直接关系的,是“近在眼前”的当地老百姓,而不是“远在天边”的外地网民。张映上半遮半掩地承认是为了吸引眼球,但这背后真是为了“第一笔资金或第一个投资项目”?抑或另有目的?
  近日,笔者在成都商报上看到了这样的报道:“走在白庙乡街道,记者随机询问了近10名当地村民,他们的回答如出一辙:账务公开是好事,既然政府有勇气把账务‘全裸’了,为什么就不能实实在在地做几件实事,把我的吃水问题、道路硬化问题、用电问题给解决了?”看样子,村民和老百姓关心的是“实实在在地做几件实事”。可是一想,张映上当了几年的书记了?难道就没有“实实在在地做几件实事”?
  笔者在《百度百科》中搜索到这样的词条:张映上:中国第一个全裸乡:白庙乡党委书记。男,汉族,1974年11月生,四川省巴州区人,大学本科,研究生在读,1992年8月参加工作。2002年1月—2003年6月,巴州区白庙乡纪委书记;2007年9月至今任中共巴州区白庙乡党委书记、人大主席。那么在白庙任书记已经两年多了,在8年前就在白庙工作,情况也应该熟悉了,那实实在在的工作如何呢?笔者进入到白庙乡网站,看到了该乡2009年度政府工作报告。该报告也沿袭了张映上书记财务“全裸”的“细致入微”的作风。在“农村经济持续增长”一栏中,我们看到该乡“狠抓了以畜牧、林业、特色经济、劳务、优质粮油五大产业为的乡域经济。一是狠抓以猪、牛、羊、鸡等为主的畜禽业发展,年内新建养猪大户9户。二是狠抓林业经济。以白蜡、黄柏、杜仲、银花为主的中药材稳定发展,退耕还林中的经济林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抓好了林权制度改革,共发放林权证2871本,完成林改56000多亩……”连发放林权证2871本都总结到位,可见总结成绩也应该是事无巨细,无一遗漏。
  于是,笔者我将张书记2009年在该乡作出的成绩进行了梳理:
  1、年内新建养猪大户9户;
  2、发放林权证2871本,完成林改56000多亩;
  3、务工人员达到3500多人次,实现总收入近亿元(张书记出力多少,不得而知);
  4、共发放各类民政和低保补贴资金107.3万元;
  5、灾后重建中,完成了场镇5户居民的灾后重建,全乡65户C级,26户D级的农房排危加固,投资80万元的中心校食堂宿舍楼建设,投资100万元的乡政府综合办公楼主体工程;
  6、完成了中白公路硬化的基础工程(但“硬化前的养护和交路硬化前的路基由中石化负责”,张书记恐也没事做);
  7、新建社道路和院户路23条(不知道社道路有几条,是否全是老百姓自建的院户路);
  8、完成了照山村公路硬化(据《知情人士“裸”白庙乡项目帐》贴文中称,几公里规划只硬化了800米。);
  9、争取立项,投资20万元,完成了场镇自来水的改造;
  10、争取资金7万元,解决干沟村2、3、4社的人畜饮水难(但据爆料,成都商报文中白庙乡5村村主任李万重呼声“现在最着急的是5村4个组的村民没水喝”就是该村);
  11、投资50万元,完成了院坝梁村的新村建设。(据《知情人士“裸”白庙乡项目帐》贴文中称,院坝梁村于2008年实施新农村项目,到位资金50万元);
  12、利用宣传车在场镇和公路沿线宣传27次,清除广告牌、纸300多条,遮阳棚54处;
  13、全乡共受理民间纠纷97件,成功调解96件。
  14、积极开展综治宣传,法律知识竞赛8期,参加群众达1100余人(次);
  15、上交参合金18.1万元,群众报销10.5万元。
  以上恐多有遗漏,但我们不难发现,张书记一年15项有成绩的工作基本是从上面领来并发下去,习惯执行上级的安排。在促进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少有建树,为一方百姓谋福祉的主动作为和干事本领也很难窥见。那么,难怪村民抱怨,不如“实实在在地做几件实事。”
  导致张书记不能做实事的原因是什么呢?很多人都会同意张映上通过成都商报道出的苦水:“‘裸账’后他到各个部门苦苦跑了两个多月,却没有争取到一笔资金。我简直是哀叹,这‘裸账’究竟怎么啦?我们把每笔账都‘裸’得清清楚楚,不贪不占一分钱,全部用来解决民生问题。按照我们的预想,应该有很多企业来投资和捐赠,但至今没有人来。”没有钱,当然张书记不能办事。
  可原因真是这样吗?在《知情人士“裸”白庙乡项目帐》一贴中,我们看到巴州区在扶贫新村、交通建设、灾后重建、水利建设等项目方面,已经为该乡规划资金近600万元,已经拨付84万元。说明不是没有钱,比起张书记去年的政绩,钱也不少了。在刚刚出现的文章《“全裸”前后多个项目走进白庙乡》,我们发现了几个细节:
  1、项目非但“跑了不来”,而是根本没“跑”。“巴州区水利局已白庙乡安排了2个村的水利项目,可能白庙乡党委书记张映上还没知情。”“(村道路)老百姓同意实施项目、同意集资,然后以乡镇的名义向交通局打报告”,“在白庙乡只申报2个村道路硬化项目的情况下,巴州区交通局已先后为该乡申报下达村道路硬化项目5个。”
  2、来了项目却不能实施好。“巴州区交通局已先后为该乡申报下达村道路硬化项目5个,但该乡仅在照山村硬化道路800米,其他村因当地原因未予启动。”5个项目,仅能实施1个,还大幅缩水。09年政府报告中实施了的安全饮水项目,“解决了饮水困难”,在2010年5月村主任在却说最要紧的问题是要解决饮水困难。恐怕也没有实施好。
  3、招商也是有其名而无其实。我同意《没有资金,“裸晒”不是理由》的观点。“但要招商,必然编制招商手册,或者至少要从市场潜力、政策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为客商进行全面而详实的分析。我们不去分析这2000多吨白蜡可否让客商动容,是否有市场利益,但我们看到,白庙乡在公示栏中,就简单以上述数字来招商,其中投入的精力和诚意也会在客商心目中大打折扣,这样能吸引客商的几率太小了。”
  4、不深入实际,作风漂浮。张映上最关心的水利项目,在成都商报《白庙乡裸晒账本两月,未争取到一笔资金》后续文中,我们看到,就水利工程方面,“张映上等人曾计划在山下甘沟河筑堰,但光管道就要8公里,估算投资100多万元,而且扬程高,老百姓很难承受高成本的水,所以,投资效益不大,而且明显浪费国家钱财。为解决问题,我们在06年、08年先后投入28万元,在该乡建立了山泉供水站,运行以来,该乡饮水已经达到基本安全范畴。”张映上所说的无人理会可能就是这件事。但看出其主官想法明显不切合实际。巴州区发改委副主任黎孝斌说,“所有的项目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你这个乡有没有项目,关键是靠这个乡上报给主管部门,然后按整个巴州区的规划来下达。”我想,张映上可能也没有研究国家产业政策,没有研究当地的经济发展突围方向,没有深入基层去摸清情况。
  胡总书记曾说,领导干部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努力把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落到实处。要切实按照客观规律谋划发展。要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察实情、讲实话,鼓实劲、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张映上呢?想借助媒体力量,扩大影响力,多要资金,多要项目是好事。可白庙乡能要哪些项目和资金?最有效最能实施的项目和资金是什么?拿到手的项目和资金怎样发挥最大的效益?看样子张映上没有去认真研究,而是只想伸手,只想大呼大喊。他根本不具备艰苦奋斗、勇克时艰、俯身为民的***员品格。张映上,仅仅是一个喜欢四处吼叫、抛头露面(笔者称之为“映上”)的漂浮书记,虽能名噪一时,但毕竟缺乏根基,光环过后必定被历史遗忘。
  实践表明,漂则摇晃,浮则不深,停在表面,高高在上,这种“漂”风之下,实践难以深入,事业难以成功。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老老实实,实事求是,方能有条不紊,百战不殆。我奉劝张映上之类的漂浮之人,应以多学习、少应酬,不断地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切实掌握实践的本领;以多些调查研究、少些主观主义,去摸清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发展规律,切实取得实践的成果;以多办实事、多办好事,去身体力行科学发展观,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

发表于 2010-6-10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胜于胜辩,光靠行为艺术不能拉动发展

发表于 2010-6-10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糊涂了,是在演戏吗?

发表于 2010-6-10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作为党委书记,裸账后是否会影响项目资金,他自己应有个正确的认识。作为项目的主管部门,难道就是那一顿饭、一包烟,一个项目就要过来了吗`?黎孝斌说,……

这些领导回答得很经典啊!“难道就是那一顿饭、一包烟,一个项目就要过来了吗”“难道你不送上个千儿八万红包就想要得来吗”给人的感觉是不是这个意思哦。

发表于 2010-6-10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政府裸账后,项目资金是否就难以争取,白庙乡党委书记张映上的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说明他在思考问题嘛。”……。“当然,对诸如白庙乡这样的偏远乡镇,应该优先考虑项目的实施,但是乡镇应该与主管部门好。”黎说。

张映上啊张映上,别个都在说你在思考问题了,不知道你现在找到孝斌同志衔接好没有,衔接好了就优先考虑你哈:lol

发表于 2010-6-10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回_回


    我读起来也是这个意思。

发表于 2010-6-10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网友,我是张映上。

白庙乡受到众多网友的高度关注,我深受感动,非常欣慰。


一、巴中市委市政府、巴州区委区政府及各部门对白庙非常赞同,十分支持。

二、“知情人士‘裸’白庙乡项目账”的项目,虽然大多是过去的,但我们会认真对待。

三、成都商报“白庙乡裸晒账本两月未争取到一笔资金”的报道没完全准确表达我本来意图:

1、“…这笔资金至今没着落…”一句,我没说“至今没着落”。道路硬化资金已在2008年到位了,道路加宽部分和农网改造不属于部门项目。

2、“…他于是拿着巴州区主要领导的批示到相关部门争取项目”报道失真。领导的批示是谁拿到相关部门的,我不知道。

3、“…张映上说,‘裸账’后他到各个部门部门苦苦跑了两个月,却没有争取到一笔资金。”这句话是记者写的话。我没到“各个部门跑项目”。

4、“当争取项目资金碰壁时,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我回答的 “这不叫碰壁”没报道;“资金的流动应该是有规律的:企业家的资金要流向最大利润的地方,而白庙偏远成本大,资金流进难;项目资金有申报、审查、筛选等程序的。所以,这两个月内没有资金流进白庙是正常的。”没有完整报道我的原话。

5、我所到的部门都是有回音的。

在摆谈和采访中有些交流不甚准确,可以理解。

四、水电路等相关部门都很重视。水利局局长在“裸账”后两次到白庙现场办公(没报道),正在论证和规划中;交通局在区分管领导的要求下,召开了专题督查会(我本人在区交通局八楼会议室参加的),正在和中石化衔接协商。

各位网友,白庙老百姓对民生改善的期望确实比“裸账”前明显增高,要求更加强烈,我深感责任重大。所以,我们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把白庙的实事尽最大努力给老百姓办好。请网友继续关注。
发表于 2010-6-10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李仲彬书记是党的好干部,巴中人民的好书记;张映上书记是党的好干部,白庙乡人民的好书记。

发表于 2010-6-10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对改革,有激进派,有保守派,所以有争议,很正常。看来张哥把事情说清楚啦,但是误解会持续的。

发表于 2010-6-10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对改革这说三道四

发表于 2010-6-10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荷花精神-----出污泥而不染李仲彬书记是党的好干部,巴中人民的好书记;
张映上书记是党的好干部,白庙乡人民的好书记

发表于 2010-6-10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皇帝的新衣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0-6-11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起来再次评论
发表于 2010-6-11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白庙裸奔哥阅!

发表于 2010-6-11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