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总统张辉

总统张辉专栏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7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震惊了,湖南郴州皇家钱柜KTV残忍挑断顾客手筋(真实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zMTkxMTIw.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0-6-28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来,看守所在押的公民死法各式各样,在秉承执着创新“名”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指引下,广东湛江继躲猫猫、鞋带自杀和喝开水事件后,又出现了惊世的“发狂死”!著名时评人李绍章推陈出新,早有预料地编写出了《看守所26种新死法指南》,哪里的看守所再死了人,主管领导可以登门拜访,寻求解决之道。

■熬死。关押公民A因犯事闹心,往日一流的睡眠质量,在一间之间骤然下降,辗转反侧,孤枕无眠,通宵熬夜。次日,小A眼珠乱滚,导致双眼皮打架,盹得不行,刨根问底熬不住,鼻涕流血,最终活活熬死。
■憋死。关押公民B因饮水过度,尿液过量,在看守所里只顾玩游戏(如“躲猫猫”)、吹牛皮,将那份难得又厚重的尿意狠心抛在耳门之后。小B宁愿憋得流鼻血,也不肯去厕所。不料,裤桶再大也不顶用,最终活活憋死。
■撑死。关押公民C因看守所提供高级营养食品,使其有生以来见到头顿大餐,胃口倍增,食欲提振。小C便狼吞虎咽,吃得流鼻血,食物外溢,在大腿、胳膊、后背、胸膛、颈部、生殖器等多个部位留下食物残渣的划痕,最终活活撑死。
■吊死。关押公民D在看守所想到他进来之前看到的一篇文章:“胶水能沾大桥,纸币能开手铐,鞋带还能上吊”,文章说的是关押公民邢鲲在云南某派出所的死法。小D从没见过这种死法,半信半疑,为了验证真伪,效仿这种死法,用纸币打开手铐,解下鞋带上了吊,鼻子出血,果不出所料,最终活活吊死。
■饿死。关押公民E对看守所提供的高档饮食,完全没有狱友C那样贪吃,而是选择了绝食,以对所犯错误进行自我惩罚。民警好言相劝,灰常人性化地告知:人是需要食物的,没有食物是不行的。可惜,忠言逆耳,小E坚持深度醒悟,谢绝请吃,饿得鼻子出血,最终活活饿死。
■烦死。关押公民F在收押之前,热恋了自认为“世界上最好的女人”,不料因犯事进局子之后,初恋女友断然提出分手,小F心情郁闷,“烦得要死”。民警一再劝说,好女人有的是,出去之后满街上的都是你的。可是,劝说无效,鼻子出血,最终活活烦死。
■灌死。关押公民G因和狱友饮酒,有缘相识,你一个,我一个,干;聊起来,干的又是同样的事儿,缘分啊,干;再聊,又发现同年同月同日生,缘分啊,干;再聊,发现都是男人,性别竟然出奇地一样,缘分啊,干!再喝,小G招架不住了,狱友猛灌硬灌,灌得他鼻子出血,浑身青一块、紫一块的,最终活活灌死。
■喝死。关押公民H因口渴要水喝,感觉“开水比较热”(唉,有的开水确实比较热),民警以人为本,将自己用的感冒冲剂倒进去拔凉,结果在押公民喝得鼻出血,这个小H就是河南鲁山县公民王亚辉,不幸,最终活活喝死。
■爽死。关押公民I因关进看守所,长达半天没性生活,导致空前性饥渴。看守所尚未配备慰安设备,小I便自作主张,采用传统自助方式,疯狂手淫,因动作太大,叫得太狂,射得太乱,爽得鼻出血,全身上下是液痕,发情之后又发青,最终活活爽死。
■急死。关押公民J因偷菜偷情,偷睡、骗睡、炕睡、露睡,违反传统睡法,被传统老婆发现,被现代单位通报,被现代公安逮住,感觉有眼看人,却没脸见人,百般羞愧,万分焦急,急得鼻子出血,急得屁股长疮、胳膊流脓,最终活活急死。
■克死。关押公民K 因生辰八字与同押狱友相克,但民警事先已明确交代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并建议相克者分居。但小K明知狱友克他,却一意孤行,坚持同房。不料,狱友自身五行的阻抑作用强劲,克得小K鼻青脸肿,鼻子出血,最终活活克死。
■辣死。关押公民L生性好吃辣,狱友也有同样偏好,并自恃无人能比,小L压根不服。于是,进餐时便比谁能吃辣。狱友果然不是省油的灯,连喝一脸盆重辣辣椒酱,小L不甘示弱,也倒上满满的一脸盆,孰料,头一口就辣得鼻出血,肋骨也被辣断两根,最终活活辣死。
■闷死。关押公民M进入看守所后,悔恨自己作为小干部,找事不到老、犯事不老道、惹事不牢靠、出事不犒劳,对不起老党员身份,对不起老狐狸智商。小M关押之后,麻将不能打了,按摩不能耍了,性爱日记的精神头垮了,只能和同命相连的狱友拉拉呱了。抑郁愧疚,闷得鼻子出血,闷得到处骨折,最终活活闷死。
■溺死。关押公民N灰常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澡,每天不下10次。洗澡时一个习惯:耸着肩,闭着眼,昂着头、张着口,享受温暖的水流身上走。不料,人有旦夕祸福,水流突然发力,霎时喷满浴池,小N又不会游泳,淹得直流鼻血,呼喊救命,民警闻声赶来,抢救无效,活活溺死。
■吓死。关押公民O因夜间看到女鬼的身影窜入看守所暗访,女鬼拍打小O肩膀,柔声细气叫大哥,但小O吓得直哆嗦,狱友也集体失语。此时,女鬼轮起电警棍,朝小O的头部、颈部、胸部、腹部、臀部、裆部、腿部等多处要害部位温柔按摩,虽然电量只有50万伏,但也吓出鼻血,吓得骨折,最终活活吓死。
■碰死。关押公民P和狱友一起玩“躲猫猫”游戏,连碰带撞,撞到墙上导致“重度颅脑损伤”,流鼻血,浑身是伤痕,这个小P就是盗伐林木的云南玉溪公民李乔明。躲猫猫游戏,小孩玩的话,喜洋洋;要是大人玩,就得硬碰硬了,最终活活碰死。
■呛死。关押公民Q喝水不按生理常规,不用嘴吮却用鼻吸。民警事先已经对喝水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专门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培训,还进行了喝水方法理论考试和技能测试,但小Q违背喝水规范,一再劝说不听,呛得厉害,鼻子出血,浑身疼痛,最终活活呛死。
■热死。关押公民R明知晚上睡觉不盖被会着凉感冒,但在夜间睡眠时却一丝不挂,一毛不盖,不料感冒发热。看守所极为重视,以人为本,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切为了在押人员的利益着想,免费为小R配送感冒药白加黑,但发热达到44度,一个灰常不吉利的体温数字,热得鼻出血,热得骨折,最终活活热死。
■睡死。关押公民S在看守所期间,未发现遭受同监在押人员的虐待,也没有发现监管民警的体罚现象,这个小S就是浙江武义县公民何舍彪。他睡觉时表现太好,睡得太香、太响、太像,结果睡到了一定境界,心脏骤停,鼻子是否出血,未知,但最终活活睡死。
■烫死。关押公民T因口渴,看守所民警以人为本,及时提供开水,“开水比较热”,小T应正常感知到开水的热度,等待冷却一下,或用嘴吹上几口,但骄傲自大地以为自己是死猪,愣把开水当凉水,结果烫得鼻出血,最终活活烫死。
■笑死。关押公民U在看守所里,生活充实,自由娱乐时间,无聊透顶,便和狱友相互讲故事、开玩笑,故事情节滑稽绝顶、幽默至极,隔十堵墙也能听到牢房里爽朗的笑声。笑得小U直流鼻血,笑得骨折,最终活活笑死。
■痒死。关押公民V几个月不洗澡,满身是灰,藏污纳垢,滋生了虱子、跳蚤,它们成群骚扰,轮流上阵,导致小R皮肤瘙痒,抓挠无效,难以忍受,痒得鼻出血,痒得屁股淤血,最终活活痒死。
■捂死。关押公民W因盗窃世博会吉祥物收押,本已蒙羞,又恰有蒙头睡觉的习惯,夜间空气稀薄,厚被捂住全身,埋住贼头,呼吸自然不畅。不料,小W夜间身体出现异常,心脏病突发,鼻青脸肿,也是流鼻血,最终活活捂死。
■熏死。关押公民X从不吸烟,但狱友烟瘾灰常大,一支接着一支猛抽,烟雾缭绕,熏得小X鼻青脸肿,浑身是血,最终活活熏死。
■晕死。关押公民Y在看守所和狱友聊天,听到上述24种死亡新法,吃惊诧异震撼,连喊三声“我晕我晕我晕”,附加一声“我不信”,再附加一声“怎么会这样”,顿时晕倒,鼻子出血,最终活活晕死。
■撞死。关押公民Z听狱友说了上述25种死亡新法,顿时感到无比好奇,好玩极了,于是不想活了,产生了死亡念头,又不想重复以往的死亡方法,本着开拓创新的原则,便到处乱撞,试验一下究竟是头壮还是墙壮,撞击结果显示:还是墙壮。小Z撞得鼻子出血,连忙认输服输,连声称墙为大哥,但最终也是活活撞死。
很遗憾,字母表的容量有限,只有26个。要不然,死亡指南还可以继续。顺便提醒,从今以后,哪里的看守所再死了人,主管领导可以登门拜访土生阿耿,求教死亡新法编写技巧。反正都是中国人,热衷于“现场直编”。凭我这才气,既然有能耐一下编出26种死法,就可能再编出260种、2600种,编就是,“接着往下编”。   

 楼主| 发表于 2010-6-28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乡党委书记刘兴旺得知周市长要来乡里视察工作。
     为接待好周市长,刘书记专门开了个党委会。
     首先讨论的是周市长吃饭的问题。乡里上档次的只有仙湖大酒店,周市长来了,自然在仙湖大酒店吃。可当讨论到上什么菜上什么酒时,意见就有了分歧。张乡长说:“凡是酒店有的菜,全都上,还可加一些特色菜。”
     刘书记心里就冷笑:哼,你想让我也同南山乡的何书记一样,被周市长就地免职?据说周市长是个两袖清风的好市长,反对铺张浪费。去年他在南山乡检察工作时,南山乡的何书记上了二十多个菜,水里游的,天上飞的,山上跑的,树上蹦的,洞里钻的,全都有。喝的酒是“五粮液”,酒一上就五瓶。周市长的脸色极难看,后来周市长把桌子掀了,何书记的“帽子”当场被周市长摘了。刘书记想到这,就说:“我想周书记吃的很随便,越简单越好。周书记是南方人,我从他秘书那儿探听到他喜欢吃南瓜糊。”
     张乡长说:“我们这儿哪有南瓜?”
     刘书记说:“可到南方去买呀。”
     “那来不及,周书记三天后就来乡里。”
     刘书记说:“这个我自然有办法。”
     散会后,刘书记叫来杨秘书,说:“你马上坐飞机去南方,买几个南瓜回来。”
     “坐飞机去南方,买几个南瓜?”刘秘书以为听错了又问了一句。
     刘书记说:“没错,越快越好。”
     杨秘书立即去了省城,花1500块钱买了张飞机票。杨秘书第二天就到了南方,买了几个南瓜,就往回赶。
     杨秘书说:“可我们不会做南瓜糊呀。”
     刘书记说:“县委黄书记的爱人是南方人,她做的南瓜糊极好吃。”
     黄书记的爱人自然不会白做一天厨师,刘书记给了黄书记一个3000块钱的红包。黄书记的爱人开初不肯收,刘书记说:“我这就不是行贿,这是你的劳动所得。该收。”刘书记这么说,黄书记的爱人就收下了。
     周市长来乡里时,已11点多钟了,自然先吃饭再谈工作。先上的几个菜都是家常菜,周市长吃得津津有味。当一大盆南瓜糊端上桌时,周市长的眼睛亮了:“想不到在这里还能吃到南瓜糊。”周市长吃了一勺匙,咂咂嘴,连说:“好吃,真好吃。我就这贱命,小时家里穷,吃不上米饭,餐餐以南瓜充饥,吃了十几年,还没吃厌。”
     刘书记见周市长吃得这么高兴,心里也高兴:“周市长喜欢吃,那多吃一点。”
     周市长笑着问:“小刘,你怎么知道我喜欢吃南瓜糊?”
     刘书记说:“我是在南方长大的,后来考上了大学,就留在这里了。我小时候也总吃南瓜,那时吃厌了,总希望吃白米饭,可如今许久没吃了,又很想吃南瓜。南瓜有很多种吃法,可拿油炒,当菜。也可同米饭一起蒸,也可做南瓜稀饭,还可以放在油锅里炸。我觉得最好吃的还是南瓜糊。”
     周市长说:“想不到你同我一样喜欢吃南瓜糊,来,你多吃一点。”周市长拿公共匙子盛了一勺,放在刘书记碗里。刘书记有点受宠若惊,忙说:“我自己来,我自己来。”
     周市长又问:“你这南瓜哪来的?”
     刘书记说:“我父亲知道我喜欢吃南瓜,他扛了一麻袋南瓜来。”
     周市长吃得很满意:“像小刘这样的书记,才像个书记,不铺张浪费,不像北山乡的那个书记,吃一桌饭,花2000多块钱,相当于一个农民一年的收入。”周市长哪儿知道他吃的南瓜糊可是杨秘书坐飞机买来的,来回的飞机票就3000块钱,还有给县委黄书记爱人的3000块钱劳务费,周市长一餐就吃了6000块钱,吃掉了三个农民一年的收入。
     两天后,周市长回市里了。刘书记把吃剩的四个南瓜让周市长拿走。周市长说 :“还是留下你自己吃。”
     刘书记说:“我家里还有。”
     周市长笑着说:“那我就夺你所爱了。你心里准笑我是个‘南瓜市长’。”
     刘书记说:“那我就是乡党委的‘南瓜书记’。”
     第二年换届时,刘书记进城了,当上组织部部长。刘部长当了三年组织部长后,再换届时,当上县长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6-28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都是假的除了本身是假的以外
                                                      中国江西网 作者:侯金亮  
 
我们已经进入“被时代”,或者说,早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而没有像今天这样让人感慨和无奈。从“被自杀”、“被自愿”……到“被就业”,一路走来没有什么不可以“被如何”的,除了还没有想到的。当“被自杀”走红网络时,有网友戏言,这是中国第五大发明可以获诺贝尔发明奖。
中国和发达国家相比,在这种匪夷所思的网络新词的发明上已经走在前列。什么都可以是假的,除了本身是假的以外。
  说到“被自杀”要追溯到,阜阳“白宫”举报人的事件,举报人离奇死亡却被认定为“自杀”,然后不了了之。于是很有才的网友发出了“被自杀”的感慨;瓮安事件中,17岁学生的不明死亡虽经三次尸检,但依然被有关部门认定为“自杀”;前不久的石首事件,虽经中央出面事态得以平息,可死者也被有关部门认定为“自杀”。这一连串让人质疑的事件都已“自杀”的结果落幕,而公众的心里仍然有很多问号。
  说到“被自愿”,前有重庆铜梁县教育局要求孩子读小学缴纳9000元的“慰问金”,教育局长称这是家长的“自愿”行为;后有宁波教育学院要求毕业学生向学校缴纳“孝敬费”,校方称这是学生的“自愿”行为。
  “被就业”是近几天走红网络的新词。有应届大学毕业生在网上发帖称,自己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就业了,就业协议书上赫然是一个从没听说过的公司名称和该公司的公章。他“太兴奋了”,发帖庆祝自己“被就业”。找不到工作的学生都“被就业”了,所以才有了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已达68%,同比持平”的荒诞结论。
  笔者曾经问过一个美国人,问他美国人对中国人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是什么。他的回答让我感到吃惊,他没有说中国的经济发展如何的快,人民生活水平如何的好,中国长城有多么的伟大,而是简单两个字:造假。仔细反思也不难理解,有些人的造假水平让中国人自己都感到惊愕,更别说单纯的美国人了。这两个字背后流露出来的是中国之殇,道德之殇,诚信之殇,社会之殇,经济之殇……
  审慎分析,那些所谓“被如何”的人基本都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一个社会的弱势群体不但没有收到应有的呵护,反而受到强势一方的强迫。说到底,这无异于丛林时代。当前中国人解决问题的方式都或多或少的有丛林时代的痕迹。去年,轰动一时的找法官决斗的彭北京一案足以说明问题。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了,而社会生态还停留在丛林时代。这种定论并不极端,社会上人们打官司比的是人脉、金钱、权势,谁的关系硬,金钱多,有势力谁就有理。有人常常埋怨那些“闹事”的人为什么不诉诸法律,可是如果法律能走的通,谁还去做付出更大成本的事?
  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标准不是GDP,而是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如何。可是,就业率,贫困率等等这些有重要的意义的指标,早就进入了造假行列。都知道,有关部门在统计失业率的时候,农民是不包括在内的,进城务工人员找不到工作也不是失业。只有那些有城镇户口的人员失业才被统计为失业率,还有一个前提是必须自己去登记。贫困率也存在问题,我们用的贫困线是自己“制造”的,用的还是几十年前的标准,按照联合国给出标准中国有2.5亿人口在贫困线以下,而不是有关部门自己标榜的1500万。油价天天喊着要与国际接轨,而贫困线标准怎么就不与国际接轨呢?
  中国荒诞的事情不胜枚举,大部分极具中国特色。那么多法律制度没有约束强权者,保护弱势者,某种程度上,一些法律制度异化成为压迫弱势群体的利器。为了完成各种形式的“指标”,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在“制造繁荣”、“制造和谐”。我们似乎已经生活在一个“被繁荣”、“被和谐”的完美社会中。
  

 楼主| 发表于 2010-6-28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张辉的照片  呵呵  POSE是摆着好玩的  是为了照相特地才摆的   (当时和朋友们在爬山)  

 楼主| 发表于 2010-6-28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判断一个政党是个什么样子,其实很简单,就如我们判断一个人一样,不是看它说了什么,而是看它到底做了些什么。

                                                             ------张辉

 楼主| 发表于 2010-6-28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年12月14日的《南方都市报》BⅡ40版面,刊登了一位基层官员的网上帖文,贴文如下,“我是一个基层官员,大家骂我们不为人民服务,只为领导服务……但问题在于,现在权利是掌握在领导手中,人民给不了我们权利,得罪了百姓,他们顶多骂我们几句,得罪了上级领导,我们的前程就没有了”,《南方都市报》敢登这种东西,真有胆量,所以我的确认为《南方都市报》真的是目前中国大陆最有勇气、最敢说真话的报纸。
                              

                                                  -------思想之王、未来中国领袖张辉

 楼主| 发表于 2010-6-28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为何农民懂法律,政府有压力?

文/知风
怎么会知道农民懂法律,政府有压力的?是因看到了一条新闻:重庆一区政府发公函要求法院驳回村民索赔请求。其实这条“人咬狗”的新闻也许算不了什么新闻,政府干扰法院判决可以说是见怪不怪的事了,能值得一说的仅仅是重庆市涪陵区政府把常用的“招呼”变成了“公函”,并因“可能是法院的人不小心弄错了,被编进了正卷”(该院办一负责人语),才落下了话柄。但在笔者看来,“招呼”和“公函”是没有什么原则区别的,只是潜规则的玩法不同而已,所以本文不作特备关注。引起我注意的是,从记者对这一事件的采访中,有关政府官员所表现出的思想观念,倒是让人耳目一新的。
事件本身其实很简单:重庆农民付强的蛙场被划入了工业园区,在补偿没谈好的情况下,施工者放炮开山,大批蛙在炮声中死去。付强由此与爆破公司展开了诉讼。不过,原以为胜算在握的付强,却等来了一场打输的官司。今年6月,付强的律师查阅卷宗时,发现了一份当地管委会发给法院的“公函”,要法院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并警告法院不要“一意孤行”。 (06月28日《新京报》)
按理来说,涪陵区政府干涉司法公正的行为,因“公函”而露馅,自当深刻反省或落实处理措施,但该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却很不以为然。李渡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刘生荣向记者承认,该函是他组织人写的,代表管委会,并认为:“我们只是表达政府意见而已,有何不可?”“听不听是法院的事”。 刘生荣副主任的说辞虽然荒谬,但在法律意识普遍淡漠,甚至有法不依的语境下,我们也不能苛求一个区管委会副主任有很强的法律意识,这也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嘛!问题在于,不是很懂法律、或者说不是很讲法律的李渡新区管委会干部,这次碰上了会“在法律上钻了空子”的“刁民”付强,竟然还“敲诈勒索政府”。
这就引出了一个尴尬局面,一方是“不懂法律”的政府部门官员用“公函”威胁法院,一方是“横霸一方的刁民”,“在法律上钻了空子”,“敲诈勒索政府”——引号内的三句话都是出自当地政府官员之口。一个可以用“公函”威胁法院的政府部门,会在“横霸一方的刁民”面前产生了被“敲诈勒索”的压力,而且是一个很懂法律的农民——否则他怎么有本事“在法律上钻了空子”?这大概是让这些政府官员非常意外的。
公民普法教育已经提倡了很多年了,但从涪陵区政府部门干部对农民依法维权感到压力和意外的表现来看,普法只是要求老百姓知法,知法是为了守法,守法是为了让他们在利益受到侵犯时也不能犯法,这还是说得过去的。但知法必然懂法,用法律武器去对付违法行为,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也是法律赋予的权利,如果一个农民能把法律运用到“在法律上钻了空子”的程度,那绝对是律师的水准了,政府官员应该感到高兴才对,怎么反而说人家是“刁民”,还害怕他们“敲诈勒索政府”?
这个问题是不难找出答案的。根据有关官员的“屁民”之说,在某些政府官员眼里,老百姓确实是什么也不懂的“屁民”,所以他们在行政过程中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当遇到付强这样的“刁民”时,政府就猝不及防,以至于“政府只能打掉牙齿往肚子里吞”( 李渡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语)。也许此时他们才拿起法律武器来招架——要挟法院不让付强胜诉。原来法律在某些政府部门手里,就是这么回事。
通过这个事件,笔者还是希望某些权力部门看清形势,不能再一意孤行,就像李渡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邓中亚意识到的,付强利用法律规则“玩得滴水不漏”,所以他认识到:“如果农民都这样善于利用法律,无疑将对政府依法行政提出更高要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28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巴车在湘潭县石潭镇街上停靠或经过,不交钱,城管就锁你的车!”最近,湖南湘潭多名客运中巴车主向记者投诉称,石潭镇城管队向他们收了多年的“服务费”。车主们对其合理性提出质疑。对此,石潭镇一副镇长解释,石潭镇城管队收费是有依据的。他们每年都要与政府签订《目标责任状》,收取的“服务费”除一部分上交外,其余返还给城管队。(据6月25日京华时报)
  尽管这镇的城管负责人将此种行为解释为:“这不叫承包,而是签目标责任状”。但实质上城管队现有8个人,并且完全是自收自支,财政没有拨款,每年都要签“合同”,每年还要上缴7.3万元给城建站。而该镇副镇长更是直言不讳的说,城管队承包给了私人,队长由在当地有影响、责任心强的人担任。谁都知道,城管队虽然是政府的一个部门,却是名正言顺的行政执法部门。而这种样式的“责任状”,无疑是把国家的法律法规作价7.3万元给出卖了,政府部门省心了,还能得到一定的“承包费”,可老百姓还能指望这种承包出去的法律法规保护吗?
  不用说,城管队的负责人“在当地有影响、责任心强”, 因为这种办法实际上已经把法律和权力的颜色变黑了。负责人没有一定的势力就无法“镇得住”一个地方的社会,而且承包人不仅要养活手下人,更要拿出一定的款项维持自己头上的“红顶”。在这种外有全力支持,内有经济压力的情况下,可想而知承包人会想出什么办法,利用什么手段去“完成承包费,提高经济效益”。而处于收费对象的那些中巴司机又会怎么样?又能够怎么样呢?城管承包人向政府缴纳了费用,手里也就有了政府的“授权”,无论他们怎么样显然都是“合法”的。权利一旦用来寻租就会产生无尽的恶果,更何况在这里权利和法律一起被人家购买了呢?

 楼主| 发表于 2010-6-28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英雄是民族的瑰宝!表彰英雄既是对英雄们可歌可泣事迹的肯定,同时也可以有力的促发普罗大众人人力争上游,促发整个国家和社会有更多的英雄人物出现。如果我是国家领袖,我一定下令把各领域英雄豪杰的头像印在中国的钱币上(当然还有其它很多褒扬先进的事情要做),比方说民族英烈赵登禹将军、张自忠将军、科学泰斗钱学森院士、袁隆平院士。
                                                   
                                    --------天地雄才张辉

 楼主| 发表于 2010-6-28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小心毒西瓜,西瓜也不敢吃了……(转载)
炎热的夏天,吃上一块又甜又红的西瓜,既解暑又解渴。就在人们为这天然的水果啧啧称赞时,谁又承想到,这些又红又甜的西瓜,竟是瓜贩为了赚取昧心钱,注射糖精与色素水炮制出来的呢!昨天,一名瓜贩向记者抖出了这其中的黑幕。 
    昨天上午8时许,记者应这名瓜贩之约,来到南京市热河路广场,见到了这名自曝内幕的瓜贩。高高瘦瘦的他,自称是山东菏泽人,姓武。今年42岁。一番简单地介绍后,武某就带着几分愧意打开了话匣子。
    “我10年前就开始做水果生意,一开始,我和街头卖西瓜的小贩一样,摆个地摊或者是开一辆农用车,走街串巷做生意。桃子熟了就卖桃,西瓜熟了就卖西瓜,一年下来,风里来雨里去也没挣到多少钱!”
    “直到3年前,我随老乡送了一卡车西瓜到南京后,我的命运就改变了。3年不到,我家就建了小洋楼,
    “也许,你觉得很奇怪,赚了这么多钱,应该再继续把生意做下去,怎么来自曝黑幕呢?我实在不能这样继续下去了,因为我赚这样的钱越多,我心里就越难受,因为这些钱都是昧心钱!”
    说到这里,这名山东汉子显得有些激动:“反正我决定不干了,也没有什么顾虑的了,眼下是西瓜的旺季,我就让你看看怎样赚西瓜的钱吧!”
    生瓜都要打一针
    言毕,武某叫了一辆出租车,要记者上车去看他表演。出租车顺着热河路穿过长江大桥,来到金陵小区停了下来。下车后,记者在武某的带领下,走进了金陵小区8村附近的一个阴暗的地下室里。
    十几个平方米的房间里,亮着一盏昏暗的灯,房间的角落里,摆放着一大堆西瓜,旁边还放着几个小铁桶。武某取来一只小桶,拧开自来水龙头,放了半桶水丢在一边,然后从西瓜堆下面取出一个红色塑料袋,并从里面取出一些红色粉末状的东西。
    记者:“这红色粉末是什么?”
    武某:“这就是给西瓜上色的色素粉。”说着,他就将色素粉一边往小桶里倒一边不停地搅拌,并不时地把搅拌的小勺提上来看。“调汁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颜色淡了打进西瓜里,到时剖开不好看,浓了会使人闻出色素的味道!”
    几分钟后,武某又取出一包白色颗粒晶状物体,一边放一边品尝。“你们经常吃到的那种非常甜爽可口的西瓜,就是由它来帮忙的。”
    这一切准备工作完成以后,武某遂挑出一个西瓜,一刀下去,西瓜变成两半。这是一只明显的生瓜,瓜瓤微红。“这种西瓜.是贩瓜人最怕见到的赔本货。有时候进一车瓜都会是这样,怎样让这些瓜卖得掉,而自己又不受损失呢?等会儿你就知道了。”
    武某随即拿来一只针筒,他先将兑好的色素糖精水吸进针筒,然后套上又长又细的针头。“要使这些生瓜扭亏为盈,那就要把这些水给注进去,为了不使顾客发现破绽,针头要顺着瓜脐插进去,这样既没有痕迹,色素水又能很快渗入瓜体!”说话间十几个西瓜被他逐一打过了针!
    最多一次销10吨
    记者:“这样就可以拿出去销售了吗?”
    武某:“现在还不行,必须要等色素水全部渗入整个西瓜体内,才能上市。这要根据西瓜的生熟程度来定时间的长短。”
    记者:“你是用什么方法来测定西瓜能否上市呢?”
    武某:“一开始。是不停地切开验看,等找准了感觉才敢上市,时间久了,摸出了其中的规律,就万无一失了。”
    记者:“你这样做西瓜生意多长时间了,是不是把批发来的生西瓜集中到一起再作处理?”
    武某:一开始是这样的,刚入行时,对技术掌握不过关,另外还有点害伯,这样赚不了多少钱的!   记者:那你是怎么通过贩水果发家的呢?
    武某:那是一个机会,大约两年前,我在山东枣庄进了10吨货,由于贪便宜,进了一车生瓜,当时将货运到了南京,瓜卖不去,心想这次损失可大了。正在发愁时,几个老乡来帮忙,一个晚上,这些西瓜全部都做了“手术”。3天后,切开这些西瓜我都要跳起来了,西瓜个个瓤红味甜,一车瓜很快销售一空,那一趟不但没赔钱,反而狠狠地赚了一大笔。从那以后,我就专门以低价在山东、安徽等地采购价格低的生瓜,加工后上市热销。两年来,我摇身一变成了西瓜大王。
    手脚从瓜田做起
    记者:你这样做有没有被查到过?
    武某:没有,一次都没有。贩瓜季节南京对运瓜车辆提供了很多优厚的待遇,再加上在地头采摘时,就开始对瓜动“手术”,等运到南京时,西瓜已经“成熟”了。再说,西瓜又不像其它食品,做了手脚能查出来。就是查也查不了许多,有时为了安全起见,我们也会进少量的好西瓜夹杂在里面以掩人耳目。
    记者:所有瓜贩都会这样赚钱吗?
    武某;在我认识的瓜贩当中,大部这样做过。不这样做肯定赔本。最赚钱的是西瓜刚刚上市那会儿.为了早上市卖个好价钱,有的直接到瓜农那儿,将整个瓜地包下来,在西瓜还没有摘下来时就开始注射糖精和色素,这样效果会更好。
    记者:二道瓜贩知道这种瓜后,他们会进你的货吗?
    武某:进!肯定进,一开始他们也有所顾虑,后来由于这种瓜味甜瓤红,买的人多,瓜贩们也熟悉了,这就成了西瓜市场的一个公开秘密了。但是,小贩们卖瓜时绝不会说这是有色素的,再说老百姓只顾好看味甜,谁又想到有这样的手段呢?
    说话间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武某剖开了一只西瓜,原先的生瓜,已开始变红了。“这些瓜如果摆一天时间,打开后你绝对不会认为这是‘手术’过的西瓜。”
    当记者还想再了解一些情况时,武某告诉记者,他今天是凭着良心才自揭内幕,但他也不想给自己带来麻烦,这间地下室就正好到期,下午他也离开南京了,改行做其他生意。
    西瓜果肉水分较多,且味甜,是人们夏季消津止渴的佳品。但是购买西瓜不慎,也可导致人体中毒。通常,人们称这种西瓜为毒西瓜。
    毒西瓜的毒性来源于瓜农施用过量的激素(催熟剂、膨大剂)和农药。人们吃了这种西瓜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所以,人们选购西瓜时要注意识别毒西瓜。
    识别毒西瓜要从以下几点加以注意:
    
    1.瓜皮上的黄绿条纹不均匀,切开后瓜瓤特别鲜艳,但瓜子却是白色的,吃起来没有甜味。
    
    2.施用了膨大剂的西瓜个儿大,一般可达6~10公斤。一般重量在4公斤左右西瓜是正常的。
    
    3.施用过激素的西瓜,由于喷洒农药和吸收不均匀,易出现歪瓜畸果,如两头不对称、中间凹陷、头尾膨大等,表面有色斑或色差大,这种歪瓜畸果不要买。正常的西瓜的外形应是球形或椭圆形的,且表面平整光滑。
    
    4.人们食用西瓜时,若发现口感不好,尤其是舌头有麻感时,应立即停止食用,不可心存侥幸 .

 楼主| 发表于 2010-6-29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健身体育,不要竞技体育,竞技体育是个花架子,中看不中用(专业运动员身上有几个没带伤的,体育的目的本来是为了健身,如果不是,就违背了运动的本意了)。
                                                  
                                         ---------张辉

[发帖际遇]: 总统张辉最近新开的卤粉店,今天赚了小米椒11个.

 楼主| 发表于 2010-6-29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竞争就等于失去了制约,而失去制约的权力早就有公论,它必然走向腐败!


                                      ------张辉

 楼主| 发表于 2010-6-29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城市管理问题,我的看法主要有二:首先我要强调的是,政府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把城市的表面形象看得高于老百姓的生存权,人常说“民以食为天”,认真解决好每个人的吃饭问题就是天大的问题,人世间再没有什么问题能比这个问题更大更重要了,第二,我希望政府有些人能认真的想一想,那些没在指定区域按指定方式摆卖的小摊贩,他们到底是被生活所迫这样,还是本身就喜欢这样,让衣食无忧的人去执法饥寒交迫的人,本身就带有强烈的饱汉不知饿汉饥的不公色彩。先生们,真正说起来,我当然并非完全反对城市管理,我只是希望城市管理人员在实际处理各种事情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更文明、更理性、更注意方式、更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同时各种公务执法比方城管执法、交警执法等等坚决不能搞什么“罚没返还”以致利益驱动的事情。
                                

                                             --------张辉

发表于 2010-6-29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思想还可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9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思想还可以
919191 发表于 2010-6-29 21:46



    呵呵   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0-6-29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共政权认为,“体育”和“政治”分属两个不同的范畴,不要把政治观念、意识形态等方面的问题带到体育事物中来。对此我的观点完全相反,我认为政治影响一切,决定一切,任何领域的事物都应该而且必定会服从、服务于政治大局(或者这一边或者那一边,完全的中立状态是不存在的)。这也正符合中国党和政府(党永远排在政府的前面,这既是中国特色,也是社会主义阵营共有的特色)常教导、常强调的“讲政治、顾大局”。很搞笑,我们想达成自己的目的想让别国的运动员来中国参赛(比方说奥运)就说体育应该和政治分开,我们怎么不想想,假设现在是抗战期间,日本军国政府或伪满洲国或汪伪政权要举办个“大东亚共荣运动会”并且邀请蒋管区或延安方面的运动员去参赛,打的口号也是:“不要把政治的问题带到体育中来”,大家想想,抗日同盟内的运动员会去参赛吗?!


                                                   -------张辉

[发帖际遇]: 总统张辉去成都保路运动旧址瞻仰,获得精神奖励小米椒15个

 楼主| 发表于 2010-6-29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战争爆发的最常见原因是发动战争者自认为通过直接掠夺所获得的物质收益要大于自我劳动生产所获得的物质收益(在物质缺乏并且又存在不同集团发展不平衡的年代想避免战争绝无可能),因而,避免战争最好的办法就是要让人们确实感受到在和平的旗帜下彼此文化合作、科技共享能给自身带来更多更大的实际利益,一句话,避免战争爆发最好的办法就是要让战争可能的发动者觉得发动战争不划算或没有必要。
                              


                                                        -------中华名将张辉

 楼主| 发表于 2010-6-30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个苏联笑话:
主持人要求听众分左右站立;支持社会主义站左,支持资本主义站右。
某人说我支持社会主义,但是我过得是资本主义生活。
主持人急忙说,那请您上主席台来。

 楼主| 发表于 2010-6-30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张三与李四

张三尿裤子了,立马翻出来晒晒,虽然被人笑,干了就没事了。
李四也尿了裤子,却捂的紧紧的,导致细菌滋生,皮肤溃烂,身体苦不堪言,不得时不时的抹点药膏止痛。张三看不过去了对李四说:“方法不对,赶紧翻出来晒晒吧”,李四勃然大怒,对周围的人说张三恶意侵犯自己的内部事务,而自己身体的溃烂只是极小范围内发生的事情,已经采取措施,目前情绪稳定,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同时还不忘借机嘲笑一下张三尿裤子的事实。
背地里,李四却不得不花更多的钱买来衣服包裹住已经蔓延到全身的溃疡。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