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红花山掠影
红花寺就是红花寺,绝对是依山而名,察其形,红花寺位于一面呈钝角三角形的较为开阔的缓坡上,向着牛山(远处的)的这面是悬崖峭壁,当地人叫它为“仙耳岩”,北面是近于九十度的陡峭的坎,坎顶是山梁,西面是主山梁的分支,实际上是一个小山梁,也十分险峻。在大山梁与小山梁脊砌上石头,红花寺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了。 进到红花寺庙内,庙内的主持给我们送来了茶水,要给我们做饭菜吃,我们告诉他,我们已经在下面吃过了。其实,我们自己带了干粮,又何必麻烦庙里呢,再说,我们去的人不多,只有五六个人,即使一个人十元钱,也不过五六十元,还得麻烦他们烧,他们可是自己将菜蔬背上山来的哟。我们告诉他,等下次我们组织一批人来的时候,再和你联系,那样我们就会心安理得的。 休息了片刻,庙里的居士们还为我们在山上拔了很多野葱,给我们摘干净,帮我们装好,还给我们说了庙里为什么把葱定位荤菜,《大佛顶首楞严经》经中所说的“五荤菜”,就是说“荤”是草字头,荤不是肉;肉食是腥。荤,腥要分开。荤跟腥不一样,荤是植物,腥是动物。五辛是:葱,蒜,韭菜,兴蕖(洋葱), 芥头。何况前面我们还听说了这样的故事,庙里的和尚居士自然是不会吃葱的。 走出寺庙,站在山顶之上,你更会觉得红花山确实很难攀登,红花山在清末民初,因为山高峻,所以山民们将它叫“大山”,其实在地图上的标记里,找不到红花山,这里被称作“长垅村”,村子缘山而建,我们来的时候,出租车从社村街到长垅村向南开了约有十公里的路程。车载着十公里的路上,基本上走的都是“Z”字形。短短的十公里的路,车子行驶了将近一个多小时,才勉勉强强地到了长垅山的山脚下的一个村子红光村。进入红光村,就能登红花山了。驾驶员告诉我们,车只能开到这里了,你们自己向前走吧。 看着眼前的红花寺,遥望远山近岭,心中感慨不已:安徽多的就是山,美的也是山,黄山我们就不必赘述了,那牯牛降,乌霞岭,马仁峰,红花山,柏枧山,大青山(李白墓在的地方)还有宣、郎、广地带的山,可以说原始风光应有尽有,只可惜安徽省根本不重视开发旅游,让大好的河山白白的晾在那里啊…… 带着这份遗憾,我们开始下山,下山我们没有原路返回,而是从马坝下山,马坝下山路程少得多,没有多长时间,我们便到达了马坝村,从马坝回芜湖市只是瞬间的工夫了。虽然登山很是辛苦,但出外走走心情却是极度放松的,没有争权夺利的繁琐,没有尔虞我诈的杂乱,心中感受到的就是清净。是的,人那,常出去走走,心胸一定会更开阔的,身体也一定会更健朗的!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