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713|评论: 16

怀旧探古之旅----中江、三台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3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江、三台游记
  从旅游的角度讲,在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四川德阳市的中江县和绵阳市的三台县是两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但它却较长时间吸引着我的目光,其原因是:三台县有一个春秋战国时期的郪国国都故址------郪江古镇,还有一个与它相邻的,始建于南宋,曾被称为蜀中第二大道观的云台观。受到政府保护而有册在案的的文化遗址倍受冷落,却引起我的某种好奇心。几次经过三台都想绕道前去,由于一些客观原因而未如愿,于是它成了我的一个心结。不久前看到一则四川第二个杜甫草堂在三台建成开放的消息,决定了我的三台之行。
  从成都到三台必经中江,中江虽谈不上有我特需追寻的旅游点,但对中江却有一种独特的怀旧情节:四十多年前在中江经遇过的几件事一直沉于心底,说起来己经是四十多年前的事情了,但每次经过中江,或有人提到中江,这几件事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
第一次听说和目睹老夫少妻的故事。
  当时我还是一个艺术学校的学生,出于好玩,以实习的名义跟隋省内一个著名演出院团的演出队去到中江,在骑车去贴演出海报的过程中不小心将脚踝摔伤,朋友把我介绍到当地一位最有名骨伤医生处,去到正亍医生那里,宽敞的店堂上方和四周墙上挂满了病人病逾后赠送的锦旗,据说有不少是当时省、部级干部送的嘞,由此可见医生名气之不一般。店堂左边是一排供人们等候时坐的太师椅典雅精美,店堂中央摆的是供案,供的甚么神我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神案两边耳门进入内堂,这是病人看病的地方。而店堂的右边是一个L形的
黑漆柜台,柜台内是一排反L形的同样是黑添的高大的药柜,二者正好形成一个正方形,把店堂的功能范围清楚地划分开来。我来到这里的时候病人并不多,医生带着徒弟正在柜台里忙着给病人楝药
黑漆柜台的外面,靠着柜台坐着一个年轻妇女,白晰的皮肤、园园的脸蛋,黝黑的头发没有刻意的梳理显得蓬松自然;穿着一件兰底白花、手工绣制中式衣服,怀里抱着一个白白胖胖的婴儿。娴静而有些与众不同的她对于前来看病的人熟视无睹,却漫不经心地注视店堂外那些匆匆忙忙的路人 ……,不知什么原因,婴儿忽然间大哭起来,妇女一边抖动摇晃哐哄婴儿,一边解开衣裳露出雪白的胸脯,亳不在意地掏出奶子塞到孩子的嘴里,孩子衔着奶子不哭了,她依然坦荡、安详、若无其事地敞露着胸怀 ……
  这一幕,对于当时受着传统礼仪教育的我来讲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奇事。因为当时学校的教育中,女生的文胸和内裤等都是绝不充许在公众地方凉晒的 ……,所以我才表现出了一种少见多怪的诧意。
这时旁边人的窃窃私语断断续续地飘边我后的耳里:那婆娘是哪个?”“掌柜的婆娘得嘛那么年轻!”“是呀,才20来岁那老头至少50多了呀!”“才止,60多了。”“啊!资格的老配少哟,60多岁还添丁?”“那是人家福气管到的嘛 ……这番议论让我惊讶,
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和见到关于老夫少妻------老配少的事。在医生给我上药的时侯情不自禁地、怀着某种好奇心理仔细地打量着这位掌柜的掌柜的个子不高,皮肤白晰,小串脸胡刮得干干净净,理了一个小平头,身穿一件白色对门襟中式汗衫,上衣兜里揣着一支怀表,一条金色的表链与纽扣袢相连格外耀眼。当他给我按摩伤处时,我感觉到他是一个身体结实而精力充沛的人……。加之医技精湛、家景殷实,难怪哟!……
   
在以后几天时间里,每天换药时都看见这一幕,每次我都会不由自主地、不停地打量着这对老夫少妻,可我那小小年纪能读出什么呢?其实甚么也没读出来。不过,从那时起我便开始知道早己存在的社会事实…….
在一个民风未开的年代,小小年记的我,第一次接触到这样的事实、这样的场景、这样的话语,能让我忘记吗?
第一次贪馋尝鲜。
  离开中江县城转台至离县城约20公里的龙台镇。龙台镇不大,除正亍外有几条小巷,镇的四周是一望无际的碧绿的稻田,稻田间穿插交织着与农田灌溉相关的大大小小的沟渠。从高处放眼望,它就象镶嵌在碧绿的地毯上的一幅画卷;加之当时没有汽车、拖拉机、摩托车等机动车的穿梭轰鸣,甚至连自行车的铃当声都难听见,所以它显得格外宁静。用现在的景趣标准看,、真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其实,用现代人们的景趣观标准看,当时四川农村村镇家宅世外桃源无处不在。)
  放下行禳、吃过午饭,从小便浸透着小资情调的我便迫不及待地邀约小伙伴们钻进那绿油油的田间、溪流间漫步戏嬉。纵横交错的溪流中,各种鱼儿成群集队欢畅地游曳,田原野趣赏心悦目。在一条小河的转弯处,忽然看见一群鱼儿钻进了河边浅水处的水草里,在那里拼命挣扎着。哇!好让人兴奋呀!不知深浅的我不加思索,扑通一声便跳进河里,从水草中抱起一条三斤多重的大鲤鱼(如果多几支手的话,可以轻而易举地抱起好几条大鱼嘞)。在伙伴们的怂恿下我们把鱼抱回镇上,请饭馆大师傅加工做成了一顿至今让人回味的、资格的生态鱼美攴。……
   
现在想想:这条鱼儿也真够可怜的,在鱼儿们本无被捕杀、垂钓伤害,可自由自在地生存的年代,却活生生的落在我们几个馋嘴顽童手里,冤呀!
这是我生平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特殊而快乐的经历,怎么忘记得了啊!
第一次见奇人。
  在龙台镇还有一件奇事:这里隐居着一位武林高人-----海登法师的师傅-----朱老道。人们不知道他的真名实姓,都叫他朱老道。可我们都知道海登法师是佛门中人,为什么他的师傅会是老道?由於当时年纪太小,压根没想到去刨根问底,真遗憾。
海登法师当时己是武林界名人但还不是公众人物,我知道和见到海登法师是在当时的成都市青年川剧团(当时的八宝亍影剧院内),他率众徒弟来这里与该团武行交流、施教时;海登的传奇故事也是由此而知,所以对它的师傅更是顶礼膜拜了。
  在当地人的指引下,我跟随一群武行演员来到偏僻的小巷,在一间普普通通的民房里见到这位师傅。只见年己九旬的朱老道是童颜白发、高大魁伟,挺着己经发福的大肚,盘脚坐在一张靠墙的、像小方桌一样大的木凳上,面容和蔼慈祥,真象一座活的弥勒佛。但由于他年岁己高、白内障严重到几乎看不见几米以外的东西了,所以不能给我们作武术示范,不过他的徒弟徒孙们的示范己让大家无比惊叹了。在那里,我们听他讲述了不少武林中的有趣故事,比如海登法师的二指禅、历史上飞檐走壁功夫的训练、刀枪不如的真谛等等。最后,为了表示他待客的诚意,满足一下我们想看他功夫表演的期望,他坐着不动,让前来的武行们不要顾忌,可使用全身力气、施展全身解术、可用任何方式、选用任何方向徒手向他进攻。……最后的结果是:这一帮年轻气盛的武行们使尽了浑身解术,没有一个能靠近他身边触击到他。……真奇人哟!
  生平中见到这样的奇人能忘得了吗?!
  在中江之行中还有一些难忘事情:比如从仓山镇到赵镇下那十多公里徒陂时汽车刹车完全失灵,险些撞车和随时有翻车危险时那种提心吊胆的惊恐等。其实这一次中江之行也是我第一次离家远行…….
少年时期在中江县的经历使我有一种强烈的怀旧情结,古老的郪王国遗址所持有的神密的吸引力,二者的纽集促使了我中江、三台的怀旧探古之行。
经过考虑,我决定还是采用我中、短途旅游最喜欢的方式,不邀约朋友而单独成行。在我看来这种方式的最大优点是:目的性和散漫的随意性相结合,到此一游和深度体验游相结合,节险游与奢侈游相结合,没有顾忌没有怨言,尽显自我意愿的最隹旅游方式。
  九月十号,骑上随我旅行了数万公里的爱车------大阳150小型太子型摩托车开始了这次行程。
成都出发经成金快速通道至金堂县后向中江方问前行,到兴隆后转向直接到龙台的村道,大约十点左右便到了龙台镇。(现代交通发展真快,过去,汽车都需要半天多的时间哟。)可是它却让我大失所望,它早己失去了夕日的宁静,现代人们的生活己完全撕碎了那优美浪漫的画页。邻公路的广场车水马龙人头传动,汽车、摩托车、三轮车横七竖八地摆在公路上,飞场的尘土与炎炎烈日相映,让人烦燥、使人窒息 ……。我骑着车在镇里兜着圈子,希望能找到我记忆里的地方,那怕是蛛丝蚂迹。可一切都枉然,我连问的信心都没有了:在那里即便是本地人,50岁以下的根本回答不了我的问题,50岁以上的人未必能理解我的问题……。我失望极了,怏怏不乐地骑着车驶出镇子。现代的龙台给我泼了一盆冷水,它让我清醒了许多:让过去的一切都留在记忆里吧,无须克意追寻 ……
接下来还是走我的寻古探迹之路吧。
第二个目的地是距龙台镇20余公里(距中江县城约50公里)的广福镇,这里又称为铜山古文化风景区。据介绍:这里是前汉邓通造钱鼓铸的地方,在唐贞观二十二年又在此置铜监署采铜铸钱,古称铜山,又称古铜山。铜山境内有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柑桔梁岩墓群,距今约两千多年;有玉江摩崖石刻群(其中美女晒秋图尤为罕见和珍贵),分别产生于唐、宋、明、清各代。景内的古药师院,光禄坂、梅坡以及铜山八景吸引各朝文人游览凭吊,留下大量碑碣、诗文、题辞以及石刻石雕。计有司马光书的风火家人卦古训;有初唐书法家虞世南书写的金门题辞;有唐代诗圣杜甫途经药师院时写下的名篇《光禄坂行》等。这里既是古代金石遗迹较集中之地,又是人文景观胜地。

  在大路边猛然看见这块明显新建不久的状元故里牌坊,孤陋寡闻的我便想探个究竟,可车马挡道不能前行,老乡告诉我从亍上可以绕过去。在古亍上一边吃午饭一边打听有关景点的情况,可当地老乡们除了向我介绍了巨幅观音外,所知道的东西比我所了解的还少。甚至有位蹬着三轮车,整天在玉江河往返卖小吃的年轻人连古铜山都不知道。无奈,我只得骑着车在玉江河与场镇间转来转去,终于找到了古铜山遗址、看到五块神道碑、状元桥、号称为全国最大的坐式观音。……其实它们就在我转来转去的玉江河沿岸。



  广福境内最有历史价值的,可能就是邓通鼓铸造钱之遗址以及相关的文化遗存。古铜山位于玉江和古镇之间,现为五粮春希望小学校址。登上两百余米高的山顶,除见到教室和校舍,与鼓铸造钱有关的旧事痕迹星稀未见,好在还有一些以宋代状元、宰相苏易简为首的,多位历史上有名的本地文人名士的塑像和介绍,给它点缀了星稀人文的气息。
  千年古刹铜山寺,始建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宋末元初毁于兵乱。相传元朝尚书赵世卿根据他家现有福不可享尽,未来福不可不修的家训,创建广福院,有广种福田之意。明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重修,改称铜山寺,古铜山亦称广福院。至今香火旺盛,而端坐于玉江崖岸的号称全国最高的坐式观音,仪态庄严慈祥,造型美观,护佑四方,使铜山佛文化更上一个层次,
  广福境内历代名贤辈出,从唐代至明清,进士以上有记载的著名人物就有23位。如五代时历任五代的司天监赵延义;北宋四川第一状元、政治家、副宰相苏易简;爱国诗人、文学家苏舜钦、苏舜元、苏耆、苏伯起;地朝两台御使张国宝;著名清官王惟贤及王锡、王杰等一大批古代名贤。唐宋时期铜山名人中,光苏门就有十三人,由于苏门文人崛起,再兴铜山一代文风。人文景观中亦有稀世珍品美女晒秋图反映出铜山文化极高境界和其深层的精髓;文官下轿进谒,武官下马参拜的五块神道碑;古今文人墨客会集的千秋亭;肃穆宏伟的文庙;奇特的千人下跪;古朴的苏公笔、状元桥、文昌阁、乡贤祠、斑竹山古墓、观音坐听松涛等。铜山美景,首推玉江,松林。清澈碧绿的玉江河蜿蜒境内30里,两岸绿树成荫,郁郁青青。山花烂漫,鸟语花香。不过此地尚未开发,若不是象我这样骑着摩托在河沿、田间、山间小路孜孜不倦地反复探寻,其美景实在难寻。
  离开广福镇南行约20余公里便到了万福镇,这是中江和三台县交界的地方,由此到三台郪江古镇只有56公里,不过它却让我受尽了颠簸,刚刚铺筑的路基被车轮碾压得凸凹不平,坑坑洼洼中横躺着大大小小的乱石头,我的车一会在深约340公分的车辙中,一会又得爬上路埂上行驶,路面找不到一丁点平坦的地方,要是雨天这路是根本没法行走,要是开汽车来也只有重新绕道而行了。庆幸的是我两者都不是,一没有开汽车去,也没有碰上雨天,艰难之路仅仅考验了一下我的车技。经过十多分钟的艰难行程终於到达闻慕己久的郪江古镇



郪江在春秋战国时期是郪王国国都所在地,於汉高祖六年(前201年)没置郪县,历代相沿。至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设置三台县时,县城由此处迁至现三台县址,郪江亦改设为镇。
现在的郪江古镇规摸不天大,就一条长约一公里多长、十多米宽的主亍,它保留了很多来自闽,粤,赣的客家人留下的会馆建筑遗迹,同时也保留了很多完整的民居,体现出了四川川西北独有的历代民居风貌。同时境内还有战国时代郪王城和传说的郪王墓和遍及全镇的,汉代至两晋时期的崖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宋时代摩崖造像等;它们与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民、街道、寺庙和石桥相互印证着郪江的悠久历史和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
郪江是一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镇,但是它也经不住岁月的煎熬,在无可奈何中渐渐"褪色"(照片)


封火墙还在,不过是断墙残壁。
  老屋还在,已然破旧不堪。
   古街还在,坑坑洼洼,阻人快步。石桥还在,却仿佛驮不动世道的沧桑。
  戏楼还在,更难承载百态人生……
  出门前曾有一个浪漫的设计,在郪江古镇找一个条件不错的客栈住上一个晚上,尽情体验古镇韵味。可是一进古镇,脏乱的环境、满亍的建筑灰尘、不知从哪里冒出的、空气中密布香、蜡、纸熏人的味道,在灼人的骄阳下使人窒息,刹时间一切兴致全给捣没了。浏览了必须参观的主要景观后便匆匆地向云台观奔去。


   据<<云台观碑记>>:距郪江古镇二公里云台观为赵肖庵开创。原名佑圣观。南宋嘉定七年(1214)九月九日,赵肖庵于此升隐(去世),后钦封妙济真人。明清两代在朝庭的支持下曾培修过十余次。数百年来,云台观为一方之胜景,也是道教活动中心,许多文物尚保存完好,有明颁诣书、太监的象笏、官员诸子送的铜钟、铜炉、墨稿以及颁赐的各类经书30余种1000余券。
     云台观古树参天郁郁葱葱,诗文楹联笔走龙蛇,殿宇楼阁鳞次栉比,在一条中轴线上,延绵约一公里多长的主体建筑由坐南向北延伸,三重四合院相连贯穿其间,严谨而别致。现存的明代建筑有玄天宫,青龙白虎殿、
圈拱门、三合门、石华表和玉带桥,清代的建筑有香亭
钟鼓楼藏经楼与朝经阙、降魔殿、灵官殿、九间
房、城隍殿、观音阁、长桥亭、云台胜境坊和三皇观,结构严谨,工艺精湛。云台观风景秀美,有奇洞、泉眼、池塘、古墓等。小桥流水,古柏参天,百年以上老树比比皆是。观内香烟缭绕,称巍巍胜境类蓬莱茅屋云台天下无
古朴的寺院,清洁幽静环境也曾让我产生就此下塌一晚的动念,可当我前去打听有关住宿情况时,道士的冷漠和住宿条件的简陋不能不让我又打消了这个念头,直奔距此40余公里的三台县城。
到达三台己是下午五点左右了,但天色却非常地好,匆匆安排好住宿,便直奔四川第二大杜甫纪念堂——三台杜甫草堂



史载,公元762年,弃官入蜀的杜甫又遇战乱,无奈之下,诗人只好从西川节度使治所的成都流亡到东川节度使治所的梓州。"世乱郁郁久为客,路难悠悠常傍人"。在这里,杜甫度过了他寄人篱下的又一段困苦生活。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流寓梓州(治地今三台县城)1年另8个月,写下了包括不少名篇的100余首诗,其中有被后世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些诗篇构成现存1400多首杜诗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据说:杜甫寓居梓州的草堂及后人修建的草堂寺、工部祠等原本在城里,且早已不存。现在的梓州杜甫草堂是依据杜甫多次登牛头山咏吟故事,於1987年在县城西郊梓州公园牛头山顶,明代工部草堂遗址上重建的仿古园林建筑群。草堂前院,绿竹小径环绕,亭台回廊勾连,小巧而典雅的莲池旁,建有杜甫生平纪念馆。游览了生平馆,瞻仰了中院宏伟的诗史堂,最后来到花木扶疏的后院。碧绿的荷池中伫立着一尊杜甫的全身塑像,诗人抚袖昂首,满含忧患的双眼遥望着远方。这情景使你想起杜甫在离开四川后,终因病痛缠身,穷困潦倒而客死于湘江上的一艘小船上那令人不堪回首的一幕。……

  步出草堂回首看,大门两旁郭沫若夫人于立群手书的一副对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道出了世人对这位千古诗圣的高度评价和崇敬。
游完草堂,己是华灯初上时,晚缮、回旅店休息。(待续)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0-6-23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由於取消了原定在郪江(或云台观)住宿的古镇之夜的浪漫计划,於是将原定的三天游压缩为两天,不过时间却有此紧迫。所以第二天一大早便起床了。漱洗完毕便直奔计划中的大佛寺
  城西大佛寺,原名叫回銮寺,位于三台县对面西南二里的盘寺山麓。来到大佛寺的时间尚早,寺院内除几位居士在忙於扫地外并无任何香客或游人。也许我是到达的第一人的原因,居士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打量着这位一大清早骑着摩托,轰着油门冲上陡陂,打破了寺院早间宁静的不速之客。打过招呼径至各行其事了。大佛寺背靠大山面向平原,站在大殿前宽大的平台向前望,眼下是一马平川,山台县城全景亦印入眼帘,其景可观可叹。靠山的大殿内有坐地石佛一尊,高十二米;头盘螺髻,面长二、九米,宽二米,为长方形;佛身着鎏金仙衣,胸口袒露,衣褶流畅逼真;赤足长一点八米,踏于莲花之上;左手复膝,右手向前曲伸,中指与姆指微恰;一双凤眼,眼帘低垂,高鼻、大耳,嘴唇微合,神态庄严、慈祥。整个造像不失壮美、雄浑,具有宗教传统石刻艺术之魅力。殿堂内富有肃穆的气氛;佛前有水升井一口,据说其水清味甜,佛教僧徒尊为圣水。佛像上部,建有三层阁楼,檐飞角挺,顶盖筒瓦。中阁为道教天神昊天金阙至尊玉后大帝(玉皇)尊位。意为玉皇在此休息。回銮寺亦因此得名。

在正殿右边有一个以海登法师为名的殿堂。名海登法师纪念堂,内塑海登法师坐像一尊。这在我所见到到的寺院中应是独一无二的了。
游过大佛寺直奔东山公园。
    东山
公园位于县城东郊涪江东岸,始建于唐代,始称普惠寺东山寺,以有东林晚钟之景而有寒山寺之称,民国时期更名为东山公园。公园内园林绿地绿化率达942%,覆盖率达83%,参天古树富含岁月印迹,枝繁叶茂、蓊翳如盖,鸟语花香沁人心脾。

  自唐宋以来,东山公园便是文人荟萃,诗人兴会的圣地,留下了许多名词佳赋,胜迹遗踪。唐代李白、杜甫、薛涛等都曾在此留下足迹及诗赋;公园内有明代万历年间兴建的东塔、塔门铭刻的楹联;南宋时期苏公泉、流杯池,以及新建的景点临川阁、故池、薛涛塑像、碑林、东朴阁、苏母教子雕像等,古今景观相映成趣,构成具有欣赏价值的流畅怀古景区,东林晚钟景区。……漫游於山林古迹之中,品茗那清、幽、静、雅古朴灵秀之味,无比惬意。
离开东山公园便直奔中江了。到达中江大约是十一点左右,这时出发前的初衷之一:怀旧的情愫己荡然无存。我己肩清楚知晓怀旧情节只能是一场梦,现实生活是不会重复它的。所以我也不准备再去寻觅而直奔首先需要游览的地方——北塔寺

中江县白塔寺座落在城水北塔山脚下,是佛教中白衣观音应现道场。(照片)进入山门,老远就能看见寺内乳白色的露天大佛。一条宽18,400的仿古大街直达白塔寺的彩色照壁。照壁正面,浮雕是由四条腾飞的金色巨龙守住大海四角。大海中,两头威猛的金色麒麟保护着巨大的金色法轮。法轮上方是斗大的南无阿弥陀佛八个红色大字;法轮下方是释海空上师篆写的如意轮金刚法祖庭;法轮的左右各有两个大字,一边是显密,一边是圆通,标志着该寺是一个显密兼修的道场。穿过天王殿,越过地藏殿或伽蓝殿,登上宽大的条石保坎就可看到迄今称为中国一绝的大佛殿。大佛殿的屋顶上是我们在远处就看到的,一座二十多米高的乳白色露天大佛。大佛的莲花座下是白塔寺藏经楼,莲花座下正面与两侧是供居士和游人们仰瞻大佛的平台。平台后面是造型别致,专为大型会期提供演出的戏台。平台的下面,正中是大佛殿,内供缅玉诸佛菩萨、十八罗汉和一千六百四十尊佛像;平台的周围是白塔寺的碑林。碑林的入口处和出口处,两座天桥将居士和游人接上平台再送到观音殿
  观音殿是一座高大的双层建筑物,远看如飞阁流丹,金黄色的琉璃瓦光彩夺目。
三楼上是大威德金刚殿和金刚法佛学院的多功能大教室。宽敞的殿堂里,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面目清秀圆润,神态极其庄严。大殿西侧的84尊大悲菩萨群像,以及千手观音菩萨左右的汉白玉白衣观音、文殊菩萨、背后的西方三圣、十二圆觉,个个雕塑得精致细腻,形态独特。有的轻顰,有的微笑,有的威严,有的慈祥,有的在凝视,有的在沉思。所塑之像活画人间百态,尽现菩萨胸怀。
白塔寺内不仅观音塑像精美绝伦寺内对联、匾牌林立,雕梁画栋、,宋代千年古塔屹立山顶。所有建筑错落有致,造型优美,布局合理,工艺精巧,无不让人感叹。



  南塔公园:在中江县城南又有南塔,为中江八景之一,历来称为中江的著名风水宝地,亦是中江古城历史的象征。据说这座始建於明神宗万历37年(1610年)的南塔建成后从未经过修萁过。故被收录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名胜古迹条目中。

  与南塔相对的东溪河畔,有玄武山,此山有两个峰峦,左山蜿蜒如蛇,右山形状似龟,故有玄武之名。

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在玄武山建乾昌寺,又名玄武观。宋治乎二年(公元1065),朝廷诏天下避”“武,J讳,玄武观改名大雄寺。大雄寺曾几度由佛、道两教分别管辖。玄武观殿宇宏丽,林木苍郁。前后两座大殿,山门,禅房,厢房和其它神龛。
据说:这里历代都有高僧或道士住持,香火不绝。山下有圣泉纹石,周围有万柳逵龙”“三苔续脉等名胜,四季游人不绝。唐宝应元年(公元762),著名诗人杜甫游乾昌寺观壁画,写下著名诗篇《题玄武禅师屋壁》玄武观殿前尚存南宋嘉定年间真武画像碑,画像披发按剑,脚踩龟蛇,神态飘逸,额篆大雄真武像五字,下面还有小字20行。雕刻精妙。它与东山寺及寺后的圣泉,组成了一副清净、和谐、淡雅的自然图画。由于环境优美,千百年来,曾吸引过无数文人学士,墨客骚人至此观赏游览。如南北朝的大画家顾虎头,唐代的王勃、卢照邻、杜甫、宋代的苏轼,都曾在这里留下作品。


在南、北塔间又有文庙和寿宁寺寿宁寺位於四川省中江县城西侧,北靠葱笼陡峭的楼妙山,而监清澈明净的凯江河,与县城南北二塔争辉,同城东魁山相映。寺后楼妙山北有古迹玉局洞,寺前有中江八景之一的楼妙飞韦,吸引着拜佛参观的群众来此登高眺望。寿宁寺原名圣寿寺,建於隋朝皇泰二年(619年)。寿宁寺历代几度重修。明崇祯壬申年(1632年)邑人宋兴祖(大理寺正卿)捐资新建观音殿。清乾隆壬申年(1752年)修建大雄宝殿。清道光十年(1830年)修建天王殿。寺庙现存明、清古建筑观音殿、大雄宝殿、天王殿已维修一新,同时修建了正果法师纪念堂。大雄宝殿经过维修后仍然保持明、清只叠檐式建筑结构。建筑雕刻精细美观,人物、动物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殿内正中供有四川省佛教协会转赠的缅甸玉佛一尊,工艺精巧,造型端壮;大雄宝殿后塑有阿弥陀佛,左右塑有文殊、普贤像。殿堂两侧壁间塑有姿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十分引人注目。
  中江文庙座落在县城下南街,占地一公顷有余。红墙围护它与其它地方的文庙建构相同,由万仞宫墙,东西石坊,棂星门、天池,泮池,大成殿,崇圣祠,名宦祠,乡贤祠,藏经阁,钟鼓楼等部分构成,是一个结构完整、宏伟庄严的建筑群。
匆匆结束了历时两天的怀旧探古之旅,从怀旧的角度看是以遗憾而告终,不过它却告诉我一个真谛:人的一生中会有很多值得回味的东西,但决不可在现实中重寻,回味中的美好滋味只存在於回味之中。从探古的角度看却收获不少,至少在一个地域、从一个角度增加了我对巴蜀文化的新的认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3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23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100_6582.jpg 100_6583.jpg 100_6585.jpg    100_6579.jpg 100_658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6-23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24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100_6621.jpg 100_6634.jpg 100_6645.jpg 100_6650.jpg 100_6671.jpg 100_6659.jpg

发表于 2010-6-27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想不到坐在沙发上慢慢欣赏楼主的佳作,游记详尽,写得耐人寻味,景点收录,谢谢提供。

发表于 2010-6-27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
发表于 2010-6-27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帖子,学习了

发表于 2010-6-28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佳作,游记详尽,写得耐人寻味,景点收录,谢谢提供。

发表于 2010-6-28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玲子版主出行,强!

 楼主| 发表于 2010-6-28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下次一起去耍哦
我来听你 发表于 2010-6-28 16:54



    要得,有空联系嘛!:lol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100_668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100_669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104_118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104_118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104_1187.jpg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