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住在下半城的人永远体会不到下半城老城区,老房子里生活的艰辛,生活在21世纪,过的是6,70年代的日子。用他们的话说,没厨房罢了,用根凳子也可以放个单灶具,烧罐罐气,再用个蜂窝煤烧开水。胆子大的,就在家烧电,殊不知,平房用电,隐患多大;落雨天漏雨也罢了,大不了,晚上睡着了雨水漏到脑壳顶顶上戴个帽子,或者换个方位,甚至换几个方位;灰尘大也无所谓,一天擦20次+,家里还是灰尘满布,窗明几净是天方夜谭;吸毒的多,小偷多,也习惯了,兔子不吃窝边草,偶尔吃一吃,基本上可以防备。最恼火的就是没厕所,没地方洗澡也算了,趁没人提一桶水,在家就洗了;拉屎拉尿就糟糕了,厕所的距离用“远近”是无法丈量的,反正要是早上起床内急,尤其是有点拉肚子的话,从穿好裤子到跑拢厕所,这个时间绝对是要拉裤子上的,家住大东街,厕所在学院街,太折腾了。
很多稍微有一点点能力的人都不在自己的房子住了,自己有房子,却投靠在亲戚家,或者租房子。有人不禁要问:“为什么不买房子?”我也曾问个这个问题。为什么呢?
早在90年代,大东街就说要拆,2002年开始有四桥的说法在坊间流传,说要拆,2005年又一次热传要拆。期间登记过几次,都作罢了。房价也从400元一平到现在的4000一平。善良的人们以为自己有房,而错过买房的大好时机,如今想买,都只有望房兴叹。自己的房空置,在亲戚家寄人篱下,在外租房,租金年年看涨。而老房子,在下中坝大桥顺利施工的今天,仍岿然不动。
今年3月份,我那熟人很兴奋的和我说,要拆了,要拆了,叫我们登记了。前不久又焦头烂额,和我说,哎,可能又要明年去了哦,有的还说要三年后……我也不知道怎么安慰他,望着头上朽掉的屋椽子和随时都有可能掉下来的瓦片,脑海里只浮现那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民生,最最贴切的民生,请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