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中,绝大多数属于轻微违章行为。根据对城市游商走贩的跟踪调查发现,城市轻微违章者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违章群体、违章地点、经营商品都相对固定。为此,执法管理中要对症下药,对这部分经营者实施档案管理和第一次违章不处罚的措施。凡是发现经营者轻微违章,立即对其建立档案,要求其签订《不违章保证书》,记录其第一次的轻微违章行为并不予处罚,第二次违法则按照相关规定依法对其进行处罚。
多数社会人认为,城市管理藏着许多猫腻,有许多见不得人的事情。为此,城管执法必须
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执法原则,全面推行“阳光执法”,将执法程序、执法标准、执法要求、执法结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既打破个别管理相对人的“特权”,又打破人们对城管的恶性惯性思维。
推行“执法五步曲”
文明的城管形象需要执法队员在执法过程中用良好的言行表现出来。为此,规范城管执法队员在执法过程中的执法行为显得尤为重要。在执法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文明执法,严格按照“一敬礼、二亮证、三指违、四教育、五处罚”的执法步骤。
如何让社会公众随时都能看到城管队员的良好形象,让城管队员随时都能解市民之困?市城管执法局实施“徒步执法法”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徒步执法法”,即:城管执法人员在城市重要街道、路段,或三个一群,或两人一伍,身着统一制服,当街徒步巡查执法。如此一来,一旦发现问题或群众现场举报问题,能够处理的及时处理;处理难度大的,用对讲机呼辖区大队接手处理。这样,既能增强城管人员与社会公众的亲和度,又能增强城管部门在市民心目中的公信度。
认真探索城市管理领域违章行为频发性强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除了城管执法对象多为弱势群体的原因外,还有重要的原因:部分管理相对制止违法行为发生的工作滞后。为此,我们推行了“关口前移执法法”,实施与沿街经营户签订《城管责任书》,不间断地约束并提醒他们遵守城市管理规定。同时,有的放矢,重点监控,坚持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的原则,增加巡查密度,强化执法责任,及时将各类违规问题发现和解决在萌芽状态,避免群众因违章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推行“四先四像”法
城管部门不仅仅要求执法队员在执法过程中遵循法律程序、依法办事,按文明执法步骤执法,还要求执法队员在工作中发挥城管执法艺术性,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在长期的城市管理工作中,我们总结出了对城管队员的“四先四像”的形象要求。“四先”即:在对行政相对人实施处罚前,必须做到“先行敬礼、先行表明身份、先行指违、先行宣传教育”;“四像”即:要求执法人员必须灵活做到“像雷锋一样温暖如春、像教师一样苦口婆心、像包公一样铁面无私、像军人一样纪律严明”。
真诚服务,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
搞好城管执法工作,必须树立“执法就是责任、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 通过长期的执法实践工作,我们总结出了以人为本的“亲民管理六式”
实施分类式管理
城市管理涉及了市容卫生、交通秩序、规划建设、市政设施等方方面面。城市,是一个区域文化、商业、政治等方面的综合性活动中心,因为城市街道与城市相对的文化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政治中心等的距离远近不同,人民对城市街道的面貌要求也有所区别。为此,我们对城市建成区所有的街道进行了归纳和分类,即严管街、一、二、三类街。严禁在城市严管街、一类街占道经营、占道宣传;凡是严管街、一类街的临街商铺,必须入店经营,必须按照相对统一的标准设置店面招牌;城市二类街道可以规划设置部分报刊亭、擦鞋区,城市三类街道允许占道经营并实施规范管理。
实施五定式管理
城市管理,归根到底是人对人的管理。如何有效激发城管执法队员的工作积极性,达到城市管理最优化的目的?笔者认为,应该严格落实责任制,对城市薄弱环节和重要管理口岸按照“五定式”实施管理:定街道、定人员、定标准、定责任、定奖惩。
实施网格式管理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被管理者多而管理者太少。为此,城管部门提倡的“网格式管理”方式,解决的是城市层面上的管理问题。
,就是把城市区域划分成区成片的若干个网格单元,实行一级抓一级、层级负责制。市城管执法局对整个城市建成区宏观负责,各执法分局对所辖城区具体负责,分局所辖大队对片区直接负责,队员则对包干街道负责。严格按照“一类街美化、二类街规范、三类街有序、严管街示范”的标准落实各级管理责任,实施定点分片定责任、责任街道连成片,做到责任区域管理无盲区、无空挡、城区全覆盖。
实施堵疏式管理
如何做到城市市容管理与经济繁荣的和谐统一,做到城市环境与弱势生存的和谐统一?说到底就是如何正确解决堵与疏相结合的问题,解决谁主谁次、谁先谁后的问题。堵疏结合,应以疏为主,先疏后堵,切实做到“五疏四堵”。一疏,在城市科学规划并培育新兴市场,协调市场经营主让利于经营者,让部分弱势群体有摊可摆;二疏,在城市二、三类街道合理规划设置再就业摊区,解决弱势群体就业难、生存难的问题;三疏,多为弱势群体找生存门路,多搞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的一对一帮扶活动,通过帮扶,积极为其想法子、找路子,使困难群众能够用合法的手段谋生;四疏,在城市沿街商店门前划定自行车、摩托车停放区域,将乱停乱放的车辆摆放整齐,帮助沿街业户规范门前自行车、摩托车停放秩序;五疏,在市区主要道路划定机动车停车泊位,协调临街单位及院落设置收费停车场,对乱停放的车辆予以疏导,解决市民出行难、停车难问题。一堵,严禁在城市严管街、一类街占道经营和商业宣传;二堵,严禁城市临街铺面出店经营;三堵,严禁二、三类街道的占道经营小商贩随意丢弃废物,污染城市环境;四堵,严禁城市街道点(场)外停车。实施统一式管理
在坚持“堵疏”结合的基础上,对流动无证摊点进行限量疏导,具体作法是“四定四统一”,即“定点、定时、定量、定摊点种类,统一经营工具、统一服装、统一摆放标准、统一卫生管理标准”。如规范营运“三轮车”“定区位”经营。城市大部分“三轮车”都支撑着一家人的生计,短期内取缔人力三轮车不现实也不可能。因此,对“三轮车”管理中,统一更新“三轮车”外包装,并按照车主居住地原则,就近确定其营运区域,规划候客待运停放点,同时实行“单双号营运”措施,严禁驶入严管街、一类街。
实施“三走进”宣传式管理
为了加大城管宣传力度,除了利用媒体的大众宣传功能外,笔者认为,在城市管理宣传领域实施“三走进”宣传式管理,是将城市意识植入每位市民心中的一剂良方。“三走进”,就是“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机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