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727|评论: 0

闲居丹棱特供小预言两则(摘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8 23:58 | |阅读模式

廿一、2010——2020年,会有大量硕士博士到基层机关单位工作。2005年之后,硕士研究生迅猛扩招,致使各大城市硕士博士满天飞。硕士博士数量众多,无奈大城市的好职位有限,因此,未来十年必定有大量的硕士博士分流到二线地级市,乃至三四线县城、乡镇。由于当局贯行消极对待就业问题的政策,硕博扩招多半继续疯狂,不过考生们自己会日益回归理性。硕士、博士不过是理论知识水平的表达,在实践能力上没有多少证明意义。实用主义不是坏事,如果连实用性都没有,为事立业哪还有存在之必要呢?一切都应当从实际出发。从四川公务员考试的角度考虑,地级市以上的法检单位会越来越难进,道理很简单,硕士博士太多了,几乎每所学校都开设了法学、中文、哲学专业。市场上的买家只有固定少许,而卖家越来越多,甚至井喷式增长,那么自然而然卖家的价值就越来越低。具体来说,硕士可能会充斥到县级法院、检察院,比如在洪雅、仁寿、彭山等县法检充任书记员、侦查员一职。别人读了多少书,拿到了多高的学位并不可怕,关键是实践能力有多强,能担当多大的任务,做得好多大的事情。比如争取资金,某人是大专生,甭论学历高低,人家的公关能力就是强,轻而易举拿下大项目,那就是本事。而所谓高学历者,多是一些高分低能之徒,空有一张文凭,却啥事办不了,拿来何用?“硕博下乡”为社会前进之必然,如同当代之日本,村长也多由品、能皆优的资深博士担当。当然,学生们也无选择之余地。大量的硕士、博士“知青”到县、乡,于其本人而言实属不幸,于社会而言则为福音。


四十五、大城市会在未来十年内日显挤出效应。为什么不留大城市?今非昔比,中国急剧城镇化,征地、建房、拆迁如火如荼,住房、就业商品化,户籍制度渐趋宽松,大量农村、中小城市人口蜂涌进入大城市。中国的大城市在建立初期本身在软硬环境各方面都存在严重问题,各级主政者能力水平也极为有限,在“金钱至上”观念的泛滥之下,大城市更是严重漠视民生。普通人买不起房、看不起病、出不起行,没钱接受初高等教育,却在畸形的就业压力下累死累活。大城市是月入五万者以上的天堂,其幸福指数与普通民众无关。因计划经济年代长期在利益分配上偏重大城市,中国人普遍存在一种“大城市迷恋症”,认为大城市什么都好,小地方什么都不如人家。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所谓“小地方”却拥有更多更重要的发展资源——土地、水源、森林、矿产,因此,市场经济时代,大城市并不有利。而涌入大城市者,多为想以青春搏一把的年轻人,届时成功还是不成功,达到期望还是未达到期望,留下还是离开,大多数年轻人会在五到十年左右的时间作出进一步选择。大城市知识分子多,学习的氛围浓,是读书的地方,体会一下即可,不宜久留。中小城市才有普通民众生存的空间,生活之要旨,莫过于轻便灵活。大城市,原来喜欢,现在尽量避开。大中小城市民众皆为城里人,但可以预计,中小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会渐渐超越大城市。论生活,大城市只会越发糟糕。大城市会像它在交通上的地位一样,在各个领域起中转站作用,众多人来到此地,只为求学,跑跑生意,不会把它当成一个长期发展、长期生活的地方。大城市的挤出效应会日益彰显,因此,选择在小城市生活、创业无疑是明智之举。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