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8727|评论: 74

四川户籍制度又变化了 住哪里必须落户哪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4 09:14 | |阅读模式
看了下要求,“以合法固定住所或稳定生活来源为进城落户的基本条件,比成都从前的“买房必须超过70平才能落户”的要求放宽了很多。
又再仔细研究了下,好像是说买房了就必须落户,否则就是人户分离,有个疑问是:如果我买了房子,或者有稳定的工作收入,在成都落户了,那我原来在家的土地怎么办?
如果我的房子又卖掉了,我是不是户口就要被赶出成都,而原来的土地也没有了?

惆怅啊,大家愿意落户在居住地么?

--------------------------------

    具体户籍改革内容包括:建立以居住地登记户口的管理制度,以合法固定住所和稳定职业为基本落户条件;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等等。
  (记者 阮长安 实习生 倪承英)根据今年四川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要求,我省今年将建立“以居住地登记户口”的管理制度,以合法固定住所或稳定生活来源为进城落户的基本条件。
  昨天,省政府网站发布了全省2009年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进展情况和2010年工作安排。今年我省将由公安厅牵头,制定下发《四川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户籍制度改革相关配套措施。
  据省发改委相关人士介绍,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是我省城乡统筹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年我省将进一步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
  具体户籍改革的内容包括:建立以居住地登记户口的管理制度,以合法固定住所和稳定职业为基本落户条件;打破城乡户籍制度壁垒,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进一步放宽农民工进城落户、引进人才户口迁移、亲属到城镇投靠落户、离退休人员下岗职工户口迁移等的限制条件,等等。
  此前,成都先后3次对户籍制度改革进行调整,率先在全国实行了城乡一元化的户籍制度,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规定农民在城镇租房即可入户,促进了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德阳、广元、自贡三市也进行了户籍制度改革试点。
  从全国范围看,目前已有河北、辽宁等12个省区市相继统一了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取消了农业与非农业户口划分,统称为居民户口。此前我国实行的户籍制度,是以出生地登记户口的。这种“出生地登记”制被认为是造成“城乡二元化”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人户分离

房屋已出售户口要迁出

在成都市行政区域内的户籍人口,居住地(拥有合法产权的,下同)和常住户口所在地不一致的均为“人户分离”,都要进行清理整顿。在成都市有多处住房,应将户口迁往经常居住地;成都市集体户人员(不含大中专院校学生集体户),已经在成都市购买了住房的,应将户口迁往住房处;原住房已经出售但户口未迁出,若另有住房的,应当将户口迁往住房处,无住房的,可将户口迁往直系亲属处;住房已拆迁或小城镇户口人员,若另有住房的,应当将户口迁往住房处,无住房的,可将户口迁往直系亲属处。

特别提醒

这类人员须在7月底前持相关证明材料到入户地公安办证中心办理户口迁移。后两类人员如果在规定时限内未办理户口迁移,公安机关将其户口迁入街道、乡、镇政府所在地门牌号的集体户中。

★关键词:户口簿

7月底前换领“红本本”

本市流动人口,拟暂住7日以上的,必须按规定到暂住地派出所申报暂住登记或申领《暂住证》。李璟还介绍,外籍人士入境后,须在24小时内到所在地公安机关办理登记。此外,按照公安部统一规定,凡未换领由公安部统一制发的《居民户口簿》(1996年版,酱红色)的居民,均须在7月底前到户口所在地公安办证中心换领新的《居民户口簿》。


《《《点击进入新闻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49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0-7-14 09:35 |
有官部门是该管管这个问题了!:lol

发表于 2010-7-14 09:43 |
就是想把农民的土地骗出来嘛

发表于 2010-7-14 09:45 |
把农民没稳定收入的和市县干部赶出去吗?

发表于 2010-7-14 09:52 |
我户口读书出去在外省,但我现在每周末都回农村的家里住,上班又住成都租的房子,那我户口该上哪儿呢?

发表于 2010-7-14 10:14 |
搞不懂

发表于 2010-7-14 10:22 |
回复 1# 藤蔓植物


    :shutup:

发表于 2010-7-14 10:28 |
什么意思啊?房子买在外地就一定要把户口迁走么?如果在两地各买一房,迁哪?

发表于 2010-7-14 10:28 |
满天飞吧

发表于 2010-7-14 10:31 |
就我所知,长期在城市租房住的外来小商小贩几乎是全家出动,他们在城市里从事的职业就是每晚路边烧烤、电三轮拉客、白天转手倒卖副食品蔬菜肉类禽蛋、小百货、做小工、做收荒匠、.有实力的就开饭馆.拉面馆...他们在家乡早就盖有自己的瓦房、小楼房、只留老人看守、田地租给别人种植每年还可收租金.....这几年的“城市化进程”就是农民涌进城居住,荒废家乡农田、占住宅基地今后好卖钱。:lol

发表于 2010-7-14 10:34 |
就我所知,长期在城市租房住的外来小商小贩几乎是全家出动,他们在城市里从事的职业就是每晚路边烧烤、电三轮拉客、白天转手倒卖副食品蔬菜肉类禽蛋、小百货、做小工、做收荒匠、.有实力的就开饭馆.拉面馆...他们在家乡早就盖有自己的瓦房、小楼房、只留老人看守、田地租给别人种植每年还可收租金.....这几年的“城市化进程”就是农民涌进城居住,荒废家乡农田、占住宅基地今后好卖钱。

发表于 2010-7-14 10:43 |
好政策,请在全国推广。

发表于 2010-7-14 10:44 |
城市犯罪率上升就是因为人户分离!给恐怖分子、诈骗犯、传销组织、黑恶势力提供了便利..........

发表于 2010-7-14 10:48 |

发表于 2010-7-14 10:48 |

发表于 2010-7-14 10:48 |

发表于 2010-7-14 11:17 |
;P:shutup:

发表于 2010-7-14 11:17 |
浙江义乌市“开除”200余公务员“村籍”事件追踪

公务员“争当农民”为哪般——浙江义乌市“开除”200余公务员“村籍”事件追踪

  新华网杭州7月13日电(“新华视点”记者 李亚彪 华昶)在就业压力增大、无数人争考公务员的今天,浙江义乌市却出现部分公务员把户口迁入农村,愿意回村里“当农民”的怪事。

  前不久,义乌市200多名拥有农村户口的公务员,被市纪检委、市委组织部等部门要求从农村迁出户口、办理农转非、退出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

  义乌市为何“开除”这些公务员的“村籍”?公务员“争当农民”怪事背后有何猫腻?“新华视点”记者对此事进行了追踪。

  巨额利益驱动 公务员“进村分钱”

  今年初,义乌市委组织部接到多封群众来信,举报了一件怪事:一些公务员为“当农民”,把户口迁到农村。公务员为何愿意“当农民”?义乌市一位干部说:“不要小看了这个农村户口,它在农村涉及的经济利益十分巨大。”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在义乌市拥有农村户口关系到旧村改造补偿等利益。据义乌市纪检委副书记胡爱芬介绍,如果本人户口在农村,旧村改造能分到108平方米的宅基地,可以盖起4层半的房子,这中间有巨大收益:一方面,宅基地可以参与流转,当地市场价每平方米都超过2万元;另一方面,盖起的房子可以利用地处义乌小商品城附近的区位优势,开展物流运输、物业租赁等业务,每月可以获得比许多城市居民还要高的收入。
“除获得宅基地、盖房子外,农村户口还可以拿征地补偿费,并每年从村集体资产出租、物业等经营收入中获得分红。”一位村民说。

  据浙江省农业厅经管处处长童日晖介绍,全省已推行了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集体所有的资产清产核资,量化为股权,均摊到村民身上。目前,已有千余个农村完成了这项改革,去年人均分红500多元,有的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分红则更多。

  一纸农民“名分”,关系巨额“钱途”--既身为公务员在机关获得相应收入与待遇,又可以作为农民在农村获得征地补偿、参与村集体分红、享受旧村改造政策……不少公务员“争当农民”的背后,是巨大的利益驱动,可损害的是农民的利益。“以土地征用补偿费为例,集体土地被征后全村拿到的补偿总额是固定的,可村里多一户,大家均摊时就会少分一部分钱。”义乌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缪永法说。

  官清畈村党支部书记何国峰认为,农民收入低,公务员有固定收入,他们既拿纳税人的钱又来挤占农民的资源,侵害了百姓利益。稠江街道的一位村民说:“公务员每月有工资,生活有保障,有的享受了集资建房,凭什么逢年过节还要到村里来分钱?”

  童日晖认为,过去农民曾长期承担上缴农业税与统筹提留款义务,与城里人相比同命不同价;现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农民到了该享受集体资产收益的时候了,绝不能允许“伪农民”侵蚀百姓利益。
更多真相在调查中浮出水面:一些公务员长期拥有“双重身份”

  “农民公务员”怪事引起义乌市委高度重视,从3月到4月间,义乌市多个部门联手对全市4000多名公务员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开展户口调查清理工作。

  根据调查,近年来共有94名公务员把户口迁入农村,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次调查还让更多户口始终在农村、一直拥有“双重身份”的公务员浮出水面。据缪永法介绍,他们先后把195名“农村籍”公务员户口迁出,还对40人办理了农转非、退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等手续。

  清理行动之迅速非常罕见。义乌市纪检委、市委组织部、市公安局等部门在发出户口调查清理工作通知的同一天,就出台《义乌市公务员户口迁移暂行规定》,文件明确提出,公务员必须将本人户口迁至所在单位集体户或城市社区居委会,不得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这次清理太突然了!”稠江街道办一位自小在农村长大的公务员,被机关录用后并未把自己的户口从村里迁出。两个月前,他与同事都被要求填写了一份“公务员户口情况调查表”,如实地写下了自己的户籍所在地,结果就被要求将户口迁出,并办理了农转非手续。

  “填写这张简单的调查表,让我‘丢掉’了上百万元的资产。”这位公务员说。据他介绍,家里在义乌国际商贸城附近有一套旧房子,今年下半年可能要参与旧村改造。他算过,自己妻子也是农村户口,按政策可以分到126平方米的宅基地盖新房,而且最高可以盖4层半;现在自己的户口迁出,只能分到108平方米地,加上其他一些潜在的利益,自己至少损失了上百万元。

清理行动在机关干部中引起震动的同时也带来争议:一位政法系统干部表示,这种强行迁转的办法不够人性化;有一个局的局长户口被从农村迁出后很不理解:“我天生就是农民,为什么非要把我从农村赶到城里?”胡爱芬对此表示,开展这项工作是得罪人的,而且得罪的多是熟人,可为了解决问题不能怕得罪人。

  对拒不配合者 先免职再清理

  把公务员户口迁出农村涉及巨大的经济利益,虽然多数干部比较配合,可有的人并非心甘情愿。对此,义乌市委书记黄志平明确表示,绝不允许与民争利的情况出现。

  缪永法介绍,公务员同时拥有农村户口,有一定的历史原因。这些干部的来源中,一部分是上世纪80年代初乡镇招聘的干部,转为公务员后户口未迁出;另一部分是村里的毕业生或村干部考上公务员,但没有强制他们将户口从农村迁出;还有一部分依据公安户籍部门“三投靠”规定,把户口迁转到农村。

  无论什么原因,不能成为妨碍清理的理由。义乌市委领导表示,对拒不配合者,先免职再清理其农民身份;今后如果再出现这种情况,市管干部一律免职。新出台的《义乌市公务员户口迁移暂行规定》要求,今后原为农业户口或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被录用为公务员的,自收到录用通知书之日起,在规定时间内把户口迁出、退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逾期不办理者视作自动放弃录用资格。

  为建立长效机制,义乌市还建立和完善公安部门公务员户口调查平台,定期向办证中心提供公务员进出的有关数据,同时建立固定举报受理热线,严肃处理隐瞒相关信息、逃避户口清理工作的公务员,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市公安局办证中心负责人徐丽芳等人表示,在浙江省这样的发达地区,“农民公务员”双重身份的现象不只在义乌出现。由于很多利益都依附在户口上,只有多个部门共同努力,在户籍改革中将农村户口和其背后的巨大利益脱钩,才能真正堵住漏洞。

  有的干部认为,公务员把户口迁到农村,反映出一些“潜规则”:为什么公务员迁户口这样容易?因为有的公务员掌握了相当多的资源,完全有办法操作;同时,有的村干部由于看中一些公务员手中的权力与资源,也比较欢迎公务员户口“下乡”。真正让这些“追逐利益者”出局,还有赖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把一些权力部门手握的垄断资源逐渐取消。





2010年07月13日 08:49:39  来源: 新华网
 原文链接:http://www.55188.com/viewthread.php?tid=3696462

发表于 2010-7-14 11:24 |
现在四川的户口薄上还标注:“城镇居民户口”或“农村居民户口”字样吗?

发表于 2010-7-14 11:55 |
户籍管理要跟上时代,现在已经是网络信息时代,大部分居民也拥有了二代身份证,但在各地还有很多暂住证、居住证、啥子证等等,反正地方政府为了方便自己管理,就会想啥招,中国人暂住在中国的现象成为一大怪事。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