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生态防洪是当今世界治理城市内河最提倡的一种理念,如成都原治理府南河更多考虑的是防洪,就发生过落水的人 ... 电话22 发表于 2010-7-18 11:13
建筑设计是经专家论证了的,要的就是一年有这么两次景观) ... 小数点2 发表于 2010-7-18 10:37
水好大哟 遮光罩影 发表于 2010-7-18 08:01
7月17日,营山北门河因暴雨导致河水上涨,亲水广场及部分河段沿河步游道被淹,市民们对此十分关注。为此,笔者与两河建设指挥部相关部门衔接,了解到引发河水上涨和步游道被淹的原因:一是根据行业规范,北门河综合整治工程防洪设计标准是:步游道为5年的重现期,滨河路为20年的重现期,也就是说,在常年洪水位下,步游道、生态绿化带和亲水广场是允许淹没的,但这不会危及沿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是北门河的景观打造主要是学习浙江等沿海一带的生态景观设计,亲水广场及部分绿化带被淹都属于正常现象,如果将所有河堤都建同样高,不仅在景观上显得很生硬,而且不利于市民休闲娱乐。三是目前北门河整治工程才完成第一期工程,第二期工程正在实施,第三期工程还未启动,北门河下游的河道还很狭窄,且观音桥、水磨滩的拦河坝还未改造,整个河道排水不畅,导致水位上涨,待北门河综合整治工程全面竣工后水位会自然下降。
莽木匠兄弟,你可知道我们的南北两河不是大江大河,而是城市内河,如果是大江大河绝对应该更多考虑防洪要求,因为大江大河的来水猛、破坏力强。如果我们的两河也按大江大河防洪要求去设计,一味的要求防洪,大家看到的将是北门桥市场处原已修建了防洪堤的效果(这一段原来就只一味的考虑防洪,我们看到的就只有高高的防洪堤,不信大家可以去看看,并好好感受受,比较比较)。莽木匠兄弟,你所发的那张照片是北门河整治一期工程中修建的亲水广场,当时设计者设计这个广场就是为了不涨水时,人们能更好地与水接触,感受到人与水的亲近。真诚希望各位营山的兄弟、姐妹们,特别是在外的营山乡友们,回家乡时一定要到北门河已治理好的一期工程段感受感受她的无限魅力。同时,当时在设计之初,如果一味只按防洪要求,我们的北门河有很多地方还要截弯取真,破坏她那蜿蜒之美,当时设计者正是考虑打造生态休闲景观的需要,并通过充分论证和征求各方意见后(如不信可去问问我县比较有名望的那些老同志,在讨论设计方案时,他们都参与过),没有将那些地方截弯取真(如果那样做了,我们看到的北门河将是一条直线),而是保留了千百年来历史给予北门河的本来身段,这是因为有这样的理念,已治理的北门河一期工程才有这样的效果。真诚希望大家发表更好的意见,莽木匠兄弟也是为了营山更好而提意见,谢谢! ... 电话22 发表于 2010-7-18 20:15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Ctrl + Enter 发送] 在APP内通知他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