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juanke

喜欢楹联的朋友请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8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搞啥名堂哦?流水对也不是这么流的吧?“白”对“戎”、“陇”对“关”?不讲基本规则了,就不是对联了……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0-7-28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群贤毕至
————我站远点看,顶起!

发表于 2010-7-28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分春色,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我一向反对太难的联,觉得无甚意思了。格律和谐、句式优美有意境,就好,难度低点好。

发表于 2010-7-28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顾,三次探访,“探访”也是可以看成一个名词性的概念,所以能对“两朝”。我质疑倦客老师的对句,是因为音步点上的“发”、“头”二字出律,与是否流水对无关。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7-28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搞啥名堂哦?流水对也不是这么流的吧?“白发”对“戎马”、“陇头”对“关山”?不讲基本规则了,就不是对 ...
程派青衣 发表于 2010-7-28 11:38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转帖一篇以正视听:关于流水对说法多多,尚无专门的权威人士定格,我取上下联相关成句作对,用词虚对虚实对实,名词(包括词组)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包括词组) 副词对副词(包括副词),

引文:
一种有影响的观点认为,流水对就是复合句。苍舒先生认为,分析所有的串对,都是以复句要求出现的,所以凡是上下联成复句关系的组合,便可称之为串对、顺对、流水对。串对的模式,便是复句关系成联的模式。常江先生认为,串对是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来说,像语法中的复句一样,构成各种复合关系,每一句都必须与另一句结合,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还有的对联读本用不尽列举的方式说明流水对与复合句的关系,例如《绝妙好联赏析辞典》对流水对的解释是:串对,也称流水对,上下联在内容上或为连贯关系,或为假设关系,或是目的关系等等。如果两联分别独立开来,意思就不完整,或不明白。我们认为,这些说法一方面缩小了流水对的范围,把流水对局限于复合句;另一方面又扩大了流水对的范围,让

流水对覆盖了所有的复合句。



  流水对本是用来讨论诗歌的概念,最早提到流水对的是明人胡震亨。他在《唐音癸签().流水对》中说:严羽卿以刘昚虚沧浪千万里,日夜一孤舟为十字格,刘长卿江客不堪频北望,塞鸿何事又南飞为十四字格。谓两句只

一意也,盖流水对耳。胡震亨的意思是说,沧浪千万里,日夜一孤舟十字共为一意,江客不堪频北望,塞鸿何事又南飞十四字共为一意,所以就称为流水对。流水对者,上下联两句只一意也之意。但是用今天的眼光看,沧浪千

万里,日夜一孤舟一联中,后句是描写的主体,前句是后句的反衬,上下联构成反对;而江客不堪频北望,塞鸿何事又南飞一联中,前句是叙述的主体,后句是对前句的烘托,上下联构成正对。这两个例子尽管也都两句只一意也”(即上下

联表达相同的意旨),但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流水对有很大出入。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7-28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顾,三次探访,“探访”也是可以看成一个名词性的概念,所以能对“两朝”。我质疑倦客老师的对句,是因为 ...
程派青衣 发表于 2010-7-28 11:50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原来青衣君不是说手球,是说越位,那投诉有效:


古:平仄平平仄
今:平仄平平平

  
古:仄仄仄平平
今:平通仄平平

用在五律里合格用在这里差点。算是越位吧。

换这个:如何。

戎马关山北,           ( 杜甫 登岳阳楼)

徒防塞草秋。          (李频 闻北虏入灵州)

此外同意青衣君意见,取消第二联。改为:


无需集句,征下联:

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 玉楼春】

楼主抛砖:

红杏枝头春意闹
绿杨岸上柳烟轻

发表于 2010-7-28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戎马关山北
长河落日圆(王维)

三绝诗书画
一才胆识行

赶热闹,涂鸦耳!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7-28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戎马关山北
长河落日圆(王维)

三绝诗书画
一才胆识行

赶热闹,涂鸦耳!
虚无缥缈 发表于 2010-7-28 13:19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谢谢!虚无先生参与进来就更热闹了。

长河落日圆还待商榷,此联在平仄上合格,但结构上有点问题,关山是【定(语)主(语)】结构;而落日是【动(语)宾(语)】结构,用作对句很难。

此外诗、书、画均是名词原意是分别代表了三种物事不可看做是一个词组的,【胆】和【识】算是合格,但【行】作名词用太勉强,至少对句这三个字相互间词性应该相同;辜望评之,欢迎先生继续,比如:

三绝诗书画,

一贪白黑黄。 (指此公虽然为官【白】但又涉【黑】又涉【黄】)

不知可否?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7-28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联浅说
http://www.qsng.cn/images/cjhd/images/zw/ny_view_002.jpg


    对联的基本要求是符合联律,“词性相当字相等,博采众长求新颖,对联末字仄对平。平仄协调两分明”。词性相当又称词性相对,是指上下联相同位置上的词,其词

性要相同;要出新、有趣、优美,切忌老生常读,陈词滥调;至于对联平仄则是从音调上加以区分的,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古入声字亦属仄声。平仄协

调有两点:一是上下联对应的字词,一般要求逐字、逐词相对。即平对仄,仄对平,但此要求并非绝对,可以“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二是上联末字必须是仄声,下

联末字必须是平声,这一点却不能通融。 结合范例来说.对联的要求是既要有“对”,又要有“联”。形式上成对成双,彼此相“对”;上下文的内容互相照应,紧密联

系。一幅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对联的要求如下: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上下联词组要相同。 上下联词性要相同。上联的词性和下联的词

性,按照词的先后位置,既要相同,又要相对。 上下联句法要一致。上下联平仄要相调。 如:

                   云带钟声穿树去
                   平仄平平平仄仄
                   月移塔影过江来
                   仄平仄仄仄平平
     两字一顿叫“双音步”,一字一顿叫“单音步”。双音步平仄以第二字为主,第一字可不严格要求。如:
                   窗含西岭千秋雪
                   -平-仄-平仄
                   门泊东吴万里船
                   -仄-平-仄平
     上下联内容要相关.如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在东林书院大门上写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上联写景,下联言志,上下联内容


     紧密相关,使人透过字面,很容易理解作者的自勉自励之心。另外对于有多个(两个和两个以上)短句组成的联,要按马蹄云韵的规则,则平仄相顶。上个短句句脚

是平,下个短句句脚字就必须平,反之亦一样……
     

话说回来,论坛之乐在于开心.娱乐之作,为博一快,自是无须拘泥了。如果严格按照联律那还必须是草木对草木、地理对地理、人物对人物等等……当然,沙龙里的高手能做

得到,但按这样要求参与性会减弱,所以倦客的意见不仿稍宽一点,不知沙龙诸君以为然否?

     对联规则-----基本篇

     名对名,动对动,
     实对实来虚对虚,
     数字上下两相望,
     词类相当结构同。
     上下两句字数等,
     之间莫有虫子(重字)现。

     对联规则------平仄篇

     一声二声我说平,
     三声四声他言仄。
     上句我用仄作尾,
     下联他以平来结。
     三平尾,三仄尾,(指上联或下联中,最后的三个字)
     对联忌讳不可要。

     一三五位可不论,(一三五,指上联或下联中,排位是奇数的字)
     二四六字巧分明。(二四六,指上联或下联中,排位是偶数的字)
     一三五,
     天下汉字任我用。
     二四六,
     他说平来我说仄,
     他说仄来我说平。

     细敲平仄费心机,
     朗朗上口成好联。

     对联规则--------机关篇

     偏旁部首设陷阱,
     同音同字当机关。
     巧拆汉字埋地雷,

     人名地名相与难。

发表于 2010-7-28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虚无先生参与进来就更热闹了。

长河落日圆还待商榷,此联在平仄上合格,但结构上有点问 ...
juanke 发表于 2010-7-28 13:57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我是凑幸,自知不及格。不过,“长河落日圆”之“落日”应是名词,才能和前面的“孤烟”相对。

再试:
三绝诗书画
四维日月星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7-28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凑幸,自知不及格。不过,“长河落日圆”之“落日”应是名词,才能和前面的“孤烟”相对。

再试 ...
虚无缥缈 发表于 2010-7-28 16:55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四维日月星。这一联好!

关于落日恐怕先生误会我的意思了落日是一个词组,同关山一样,但至少不是地域名,所以我说值得商确。其实老杜这联太难,一直没有一好对,如青衣君说太霸道了。

问好。先生怎么不试试这一联

红杏枝头春意闹,不必集句。我试了一联但觉得可对还多,我那一对不算工,先生或能出彩的。

拙对:

红杏枝头春意闹,

绿杨岸上柳烟轻。

发表于 2010-7-28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杏枝头春意闹,
绿波水面彩莲香。
又是涂鸦。

发表于 2010-7-28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晚清合川籍举人丁治棠先生的游记,里面有不少好联,估计读过的人不多,占倦客老师一个摊位发来大家分享:

当蜀道三千里,巍然据荆襄上游,想神武之英灵,匹马单刀,掀髯似昔;
别彝陵五六年,好是践江山旧约,问疮痍于父老,瓣香尊酒,按部重来。
——严树森/宜昌南门关帝庙联一
荆州形胜即中原,得之则进取易,失之则退守难,天意苍茫,何怪公犹立马;
壮武大名垂宇宙,生不为曹氏臣,死不为孙家妾,人心维系,遂令我欲登龙。
——长白某(当是指一吉林籍过客?)/宜昌南门关帝庙联二

我本楚狂人,五岳寻山不辞远;
地邻邹氏邑,万方多难此登临。
——彭玉麟/集句题泰山联

老画眉,少画眉,堂堂乎张也,是亦走也;
大傅粉,小傅粉,怅怅乎何之,委而去之。
——(晚清)时人讥讽闽抚张某与船政大臣张某,浙督何某与船政大臣何某败于法国之事

阴阳道理本相同,溟漠因缘,神仙眷属;
祸福权衡资内助,千秋母范,一片婆心。
——陈星槎/题某地城隍夫人联

弃台湾,翁孙同割地;
通日本,父子两欺天。
——晚清时人讽国事联

对酒当歌,去日苦多来日少;
逢场作戏,上太容易下台难。
——某衙署戏台联

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春风风人,夏雨雨人。
——某孤老院联

普天之下皆其子;
元始以来有此娘。
——岳池梁某/讽慈禧联

凡骨从北门损去;
灵根自南海分来。
——晚清定远(今武胜?)彭某/观音像联

百丈岩泉添法雨;
一溪野雾化慈云。
——作者同上/观音庙联

别开松舍留云住;
小拓山凹待月来。
——无名氏撰联

与我有缘,同来福地;
引人入胜,别有洞天。
——作者不详/乾佛寺联

仰之弥高,西当太白;
过此以往,东为中江。
——晚清时中江金堂两县交界处驿站联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7-28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晚清合川籍举人丁治棠先生的游记,里面有不少好联,估计读过的人不多,占倦客老师一个摊位发来大家分享: ...
程派青衣 发表于 2010-7-28 20:43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撰联同写诗一样在明白了联律规则后首先是要读,读前人的名联,多多益善否则关于什么笠翁对韵之类哪怕背得烂熟也撰不出好联。

至于对对子那除了这点以外恐怕还要靠天资了,尤其是在特殊场合随口应对,非一般人可为。

      开这个贴的目的就是交流,青衣君不贴我也回继续再贴上来,何来占摊位之说,这是捧场也,谢谢青衣君分享好联。还需慢慢品读

其中的妙处。

[发帖际遇]: juanke获得医疗补助小米椒6个.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7-28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凑幸,自知不及格。不过,“长河落日圆”之“落日”应是名词,才能和前面的“孤烟”相对。

再试 ...
虚无缥缈 发表于 2010-7-28 16:55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查了许久,没查到四维与三光的关系,不知虚无先生能否赐教?

发表于 2010-7-28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解释不一定准确:一维是线,二维是面,三维是静态空间,四维是动态空间。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7-29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杏枝头春意闹,
绿波水面彩莲香。
又是涂鸦。
虚无缥缈 发表于 2010-7-28 19:07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我 还有一联:

红杏枝头春意闹
金秋苑内桂香浓 

但始终没有宋尚书的原句生动。他那个字占尽先机。

这联勉强:

戎马关山北
芳魂此地穷 【天官崔侍郎夫人吴氏挽歌】李峤

算是无情搭吧,不知青衣君是否判及格?


布置新作业了:

1、旧对求新可用无情搭相对。

五月黄梅天。(注原有对句绝了:三星白兰地)

2、自创单句求对:

荷韵写清波,独领风骚驱暑热

楼主先抛砖:

1、 三春茜草地
     五月黄梅天

2、

荷韵写清波,独领风骚驱暑热

桂香辉玉镜,同邀月魄赏秋凉

发表于 2010-7-29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江碧玉水
五月黄梅天

荷韵写清波,独领风骚驱暑热
柳姿舒翠幔,唯留倩影浴春温
参与人数 1 +10 收起 理由
juanke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7-29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底何为“流水对”,还真是不了解。比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就是我心目中极其标准的流水对。我个人是觉得对联之美,音节和谐尤为重要,所以不管句式句法如何,符合格律是基本的要求。
新作业容我再想了……

发表于 2010-7-29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lol这回整个马屁联,不愁不得高分。对了,倦客老师上回给的卡,是做什么的、怎么用的?

荷韵写清波,独领风骚驱暑热;
联思随倦客,同涵古意赏新凉。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