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大部分精彩图片由:水吉尔郎提供,感谢!】 7月23日上午8时许,南江县下两镇江口村文书王强在例行巡查时发现青龙咀山坪塘堤坝内坡出现一个大漩涡,大量浑水从大坝外侧距坝顶4米处直径约20厘米的孔中喷涌而出,漩孔周围的坝体开始随着水流下塌。 “不好,堰塘大坝出问题了。”他一边组织村民紧急抢险,一边将情况向下两镇党委、政府作了报告,镇党委、政府立即将险情向县水务局作了汇报。 险情就是命令!县政协副主席、水务局党委书记、局长郑琼立即派出4名工程技术人员火速赶赴出险现场,汇同下两镇党委政府研究布署抢险工作。 ●发现险情,村民积极自救 “我当时带领5名村民赶赴出险现场,从周围搬来40多方石头去堵漩孔,可根本就不起任何作用。当看到漩涡越来越大,内坝不断下塌,大家都吓出了一身冷汗。便立即叫70多岁老父亲通过村里高音喇叭向周围村社村民求助……”村支书冉开军说起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半小时内, 40余名村民先后赶到出险现场,经过简单分工后,一部分人砍树抬石头,另外一部分人就挨家挨户收集编制袋,共收集编制袋200余条,搬运石料70余方,收集稻草40余捆,砍伐树木10余根,一并填入漩坑。看着水位不断下降,涌出的水流渐渐变小,大家便松了一口气。 “当时简直什么都顾不得了,看到材料供应不上,我一口气跑回家把自家垫床的谷草都抱出来用了。”村民王兴秀一边擦着汗水一边说。 ●现场勘查,制定抢险方案 上午12点左右,县水务局工程技术人员经过3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冒雨赶赴事发现场,对出险现场进行了初步查勘、分析和必要处理后,将情况向水务局进行了详细汇报。 青龙塘正常蓄水量近10万方,坝体长30米,属土石混合坝,经过洪水的冲刷,目前内坡大坝已形成一个约深8米,宽5米,长7米的漩坑,属于典型管涌。在对周边地质勘察时发现,距青龙塘上游不到一公里的中咀村还有一口蓄水量达3.5万方山坪塘,经过前几次强降雨,现塘库水位离坝顶不到50公分,去年该塘大坝曾出现横向裂缝,如果发生溃坝,将冲毁青龙山坪塘下游22户住房400余亩良田,危及278名群众生命财产。 时间就是生命! 郑琼指示:一是立即拓宽两口山坪塘的溢洪道,降低塘中水位,打开放水底孔,减少大坝压力;二是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下游群众进行疏散;三是紧急调运5000条编织袋等防汛物资,采取一切措施控制险情扩大;四是成立以县水务局副局长为组长的应急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大坝抢险的技术指导;五是加强对大坝及周边山体的巡查,发现异常,立即报告。 3点26分,县水务局应急技术指导组赶到现场。同一时间,巴中市水务局纪委书记刘显荣带领专家亲临现场指导,并作了重要指示,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排除险情,确保下游群众安全。 ●熬战两天,大坝顺利脱险 在县水务局应急技术指导组和下两镇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下,23日下午6点47分,外坝涌出的洪水逐渐变小,险情终于得到了基本控制;晚上7点,成功打开放水底孔,使灾情得到进一步控制。抢险队员连夜冒着雷雨,采取“先堵再加固”的方案对塘库大坝进行突击除险。 24日下午1点,山坪塘大坝脱险;5点24分, 140余名干群经过33小时的连续奋战,共填充石料150余方、木材10余方、稻草60余捆,堆砌砂袋3000多袋,青龙山坪塘完全脱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