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3月4日《楚天都市报》报道, 武汉某重点大学一位学新闻的研究生三年级女生日前对记者讲述发论文的苦恼:班里37位同学现在还有10位同学三年没公开发表一篇论文,如果在今年上半年再无论文发表将不能毕业。大家现在给各地的杂志社打电话,寻找发表的可能。部分高校教师为了让研究生顺利毕业,承诺报销“版面费”,鼓励付费刊发论文。
有人对收费刊发论文不以为然。笔者认为刊发研究生论文收费合理之至。
刊发论文收取版面费,其根本原因在于市场经济。刊发研究生论文的载体主要是学术刊物,它并不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诸多学术刊物属于阳春白雪,曲高和寡,注定不受大众青睐,办杂志实际是赔钱的;就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别看人们常常津津乐道,原著没有几人看得懂,其论文小册子要是印多了,非赔本不可;绝不可能像《故事会》《读者》等大众读物能依靠市场发行维持运转或赚钱。政府财政补贴自然是有的,不过非常有限,杂志社常常入不敷出;那么,刊物主办者在囊中羞涩之下,为维持“生计”,不打作者的主意、搞点“有偿论文”又能怎么办呢?!
市场经济也支持收费。一方面,经过近年来的整顿,各种学术期刊大为减少;另一方面,随着研究生的扩招、无论文发表就不能毕业“硬件”的实施,论文稿件多多,要求发表者众。于是,版面有限,稿源“无穷” ,供需矛盾突出。按说,杂志发表论文应当向作者支付稿酬;由于论文供需失衡,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开始对“价格”发挥作用:先是有人主动声明放弃稿酬,接着有人不但不要钱还请吃或送礼倒贴钱……最终论文买方市场形成。各杂志社先后规定刊发论文收取版面费并明码实价,不啻是适应论文市场形势的变化、防止可能发生腐败的明智之举。
当然,刊发研究生论文收费还有一个不便明言原因,那就是多数论文质量平平。倘若阁下真有轰动世界的重大发现,譬如证明出哥得巴赫猜想1+1,杂志社为了刊物的长远利益,哪怕倒贴俩钱儿,想来一定乐于捷足先“登”的。
学术期刊刊发论文收取版面费是大势所趋,也渐获认可。有的导师就代表自己研究生的根本利益,公开承诺报销一次版面费。至于有教授说他的研究生“至少要发表10篇以上的论文才能毕业”还“普遍不觉得发表论文很难”云云则有大可怀疑之处:有人交了上千元还得排队呢!不妨问问他的弟子私下到底向杂志社交了多少“纯利润”;据说如今杂志社收取版面费都是有“法”可依、铁面无私、一概认钱不认人的。
[此贴子已经被成都安可于2004-4-4 9:15:0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