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288|评论: 20

请关注腾讯网友对通江陈河诡异山洪的猜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9 15:38 | |阅读模式
http://comment5.cd.qq.com/comment.htm?site=cd&id=24998138
热门评论http://mat1.gtimg.com/pinglun/images/loading.gif 评论加载中....
腾讯广安市网友 涓涓小溪 2010-07-26 16:41:17

很显然,这是上游塘、库、堰或堰塞湖等蓄水工程溃坝引发的瞬间洪水灾难,相关单位和部门为了隐瞒事实真象,刻意编造谎言,真是自欺欺人。凡是有点水文常识的人都知道,从暴雨到形成洪水,再到洪峰,这其间有一个相当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叫产流和汇流历时。由降雨引起的洪水,不可能在10分钟内就形成3米高的洪峰,只有较大蓄水工程瞬间溃坝才有这么快速和强大的力量。而报道称“当地当晚并没有降雨”,因在晚上3时许还有村民下地...[查看全文]

回复反对[0]支持[423]
腾讯宜宾市网友 Mari.w" 2010-07-26 16:10:45

可能是山洪吗? 我就是通江的 ·那是因为上游的一个水库垮塌造成的·官方说法可信吗?

回复反对[0]支持[116]
腾讯巴中市网友 619878508 2010-07-26 17:10:47

我就在通江,是水库垮了,不敢报道...太虚伪了。

回复反对[0]支持[87]
腾讯绵阳市网友 风里飞雨里走 2010-07-26 20:50:52广安市 涓涓小溪 1

很显然,这是上游塘、库、堰或堰塞湖等蓄水工程溃坝引发的瞬间洪水灾难,相关单位和部门为了隐瞒事实真象,刻意编造谎言,真是自欺欺人。凡是有点水文常识的人都知道,从暴雨到形成洪水,再到洪峰,这其间有一个相当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叫产流和汇流历时。由降雨引起的洪水,不可能在10分钟内就形成3米高的洪峰,只有较大蓄水工程瞬间溃坝才有这么快速和强大的力量。而报道称“当地当晚并没有降雨”,因在晚上3时许还有村民下地劳作。如果只是由暴雨引起的山洪暴发,那么一定是上游较远处,既然是上游较远处,那下游又为什么没有得到预警信息呢?因此,溃坝一说,更符合自然和客观一些。强烈建议,省纪委介入,彻查此事,并严厉追查隐情不报的责任者。


哎!不知道一共被删除了多少条评论啊,你这个还好没被删除啊,这个消息出来后好多通江本地人的留言揭发真相都被删除了,到现在,删不过来了啊!专家就是专假啊,就是这个国情了,我们老百姓到底要听谁的啊???

回复反对[0]支持[86]
腾讯成都市网友 镜中人 2010-07-26 16:08:06

记者学聪明了,我知道他们标题想写成 砖家解密的,结果后来想了想,还是官方吧.

回复反对[0]支持[75]
腾讯成都市网友 韩寒风暴 2010-07-26 19:48:10成都市 雪原 1

官方定性为“突发山洪”!“山洪”何来的“突发”,建议彻查此事。


干脆说是神仙弄的,多好!......

回复反对[0]支持[35]
腾讯四川省网友 诺水人民 2010-07-26 22:17:01

我就是通江城的当天我就去了陈河乡,看到到的是一片狼藉街上和门市内的於泥都有一公尺多厚,门市内的东西基本冲空了的,陈河街道还只是财产损失,还有2个村有七八家连人带房子全被冲起跑了只剩下一个空地基,我下午回来都还有人在草池乡七水村河边掏人

回复反对[0]支持[29]
腾讯宜宾市网友 七彩石 2010-07-27 12:16:22

你们好!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引起陈河洪灾的具体原因,我想大家也是能够明辨是非的,请不要被媒体信息蒙蔽双眼。
一者:谎报实情。新闻媒体说是:“山洪爆发”,问题来了,要多大的暴雨才能引起那么大的山洪啊,并且能在短时间内水位上升数米,冲毁房屋,冲翻大汽车。据村名说:“此次洪灾来水猛烈,消退较快,”这都说明了,不是暴雨引起的山洪,而是上游水库崩溃了。
请问,领导在干嘛!为什么没有预见性,明知暴雨期间有安全隐...[查看全文]

回复反对[0]支持[29]
腾讯成都市网友 greatwall 2010-07-26 17:38:12

豁你们,傻瓜都晓得这个不是山洪,绝对是溃坝,要好好调查一下。

回复反对[0]支持[24]
腾讯四川省网友 阻击手 2010-07-26 16:53:36

四川,多灾多难的四川,不过有时候我作为四川人,我都觉得无奈。停七余分钟的车,收费五元,上个厕所,有两元、一元、五角、两角不等。

回复反对[0]支持[22]

最新评论
http://mat1.gtimg.com/pinglun/images/loading.gif 评论加载中....
腾讯网友 偶一哦 5小时前

灾难,灾难、

回复反对[0]支持[0]
腾讯巴中市网友 七彩石 6小时前

你们好!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引起陈河洪灾的具体原因,我想大家也是能够明辨是非的,请不要被媒体信息蒙蔽双眼。
一者:谎报实情。新闻媒体说是:“山洪爆发”,问题来了,要多大的暴雨才能引起那么大的山洪啊,并且能在短时间内水位上升数米,冲毁房屋,冲翻大汽车。据村名说:“此次洪灾来水猛烈,消退较快,”这都说明了,不是暴雨引起的山洪,而是上游水库崩溃了。
请问,领导在干嘛!为什么没有预见性,明知暴雨期间有安全隐...[查看全文]

回复反对[0]支持[1]
腾讯巴中市网友 文公 15小时前

大家都在说水库跨了,那说说是哪个水库嘛。

回复反对[0]支持[0]
腾讯成都市网友 向阳公社 16小时前巴中市 省省省省不够 1

7.24通江特大洪水的确由山洪造成!为什么这样说呢?此次洪灾降水时间短约强度惊人的大!陈河乡周围的小溪都变成很宽的裸石地,如果是你们所说的堰塞湖引起那么只是河流主干才会受灾!但是每个小溪流都差不多受了强灾!你们看陈河的地形图(GOOGLE)可知在陈河七村是几个大扇形组成尾部都在七村.汇集在此形成灾害,致多处房屋受损,耕地冲毁,河流改道.此次灾害经济损失达亿元.
我还是要代表灾区人民感谢我们的人民政府,父老乡亲,谢谢!


你凭什么代表灾区人民?你凭什么定性的确由山洪造成?你凭什么解释洪水原因?你什么说数据很真实?你凭什么感谢 我们的人民政府?你凭什么感谢饭书记和父母官?
灾区人民凭什么被你代表?数据凭什么你说了算?有胆就把民政部门这些村镇的人口登记的数据,和现在活着的人的数据一一拿出来。为了大帽子和好位置,你们什么事做不出来?什么话说不出口?

回复反对[0]支持[0]
腾讯广元市网友 々风雨来√ 17小时前

不知咋了。怪事太多。

回复反对[0]支持[0]
腾讯网友 西门-小兰 21小时前

晕!不晓得相信谁

回复反对[0]支持[0]
腾讯雅安市网友 枫叶 22小时前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回复反对[0]支持[0]
腾讯成都市网友 singleton 22小时前

6-7米高的水冲过,咋从图片上看还没淹过1楼呢?

回复反对[0]支持[0]
腾讯宜宾市网友 ww 2010-07-28 15:22:33宜宾市 七彩石 1

你们好!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引起陈河洪灾的具体原因,我想大家也是能够明辨是非的,请不要被媒体信息蒙蔽双眼。
一者:谎报实情。新闻媒体说是:“山洪爆发”,问题来了,要多大的暴雨才能引起那么大的山洪啊,并且能在短时间内水位上升数米,冲毁房屋,冲翻大汽车。据村名说:“此次洪灾来水猛烈,消退较快,”这都说明了,不是暴雨引起的山洪,而是上游水库崩溃了。
请问,领导在干嘛!为什么没有预见性,明知暴雨期间有安全隐患,提前在干嘛?找人24小时值守了吗?
二者:谎报死伤人数。据媒体报道4人死亡16人失踪,而真正在陈河下游通江沿岸近几天打捞了一二百具尸体,匀为陈河乡人氏啊。说明媒体不敢报啊。 其实要想知道真是情况只有深入到陈河乡群众中去了解,媒体有假。只有去深入实践,才能了解到真实情况啊!
这些政府官员和相关部门人员应该严肃处理,严肃查办。政府官员现在不任免还等何时,难道还要让他们搞豆腐渣工程去危害人民群众吗?我们要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能让他们这样徇私舞弊,结果遭殃的是百姓。
你们要多为百姓想想


巴中市 省省省省不够 2

二者:谎报死伤人数。据媒体报道4人死亡16人失踪,而真正在陈河下游通江沿岸近几天打捞了一二百具尸体,匀为陈河乡人氏啊。说明媒体不敢报啊。 其实要想知道真是情况只有深入到陈河乡群众中去了解,媒体有假。只有去深入实践,才能了解到真实情况啊!
你去过陈河吗?政府这些事情根本没瞒!数据很真实!感谢范书记和父母官们!


我就是陈河本地人,那为啥当时还封锁信息 啊,设路卡啊,只准进不准出啊

回复反对[0]支持[4]
腾讯巴中市网友 省省省省不够 2010-07-28 14:34:40巴中市 殘蒛 旳汜憶 1

我就是平昌的(挨着通江)是水库垮了23日凌晨5时夸得


你现场去没 不要乱吼!

回复反对[0]支持[0]
腾讯巴中市网友 省省省省不够 2010-07-28 14:32:10宜宾市 七彩石 1

你们好!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引起陈河洪灾的具体原因,我想大家也是能够明辨是非的,请不要被媒体信息蒙蔽双眼。
一者:谎报实情。新闻媒体说是:“山洪爆发”,问题来了,要多大的暴雨才能引起那么大的山洪啊,并且能在短时间内水位上升数米,冲毁房屋,冲翻大汽车。据村名说:“此次洪灾来水猛烈,消退较快,”这都说明了,不是暴雨引起的山洪,而是上游水库崩溃了。
请问,领导在干嘛!为什么没有预见性,明知暴雨期间有安全隐患,提前在干嘛?找人24小时值守了吗?
二者:谎报死伤人数。据媒体报道4人死亡16人失踪,而真正在陈河下游通江沿岸近几天打捞了一二百具尸体,匀为陈河乡人氏啊。说明媒体不敢报啊。 其实要想知道真是情况只有深入到陈河乡群众中去了解,媒体有假。只有去深入实践,才能了解到真实情况啊!
这些政府官员和相关部门人员应该严肃处理,严肃查办。政府官员现在不任免还等何时,难道还要让他们搞豆腐渣工程去危害人民群众吗?我们要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能让他们这样徇私舞弊,结果遭殃的是百姓。
你们要多为百姓想想


二者:谎报死伤人数。据媒体报道4人死亡16人失踪,而真正在陈河下游通江沿岸近几天打捞了一二百具尸体,匀为陈河乡人氏啊。说明媒体不敢报啊。 其实要想知道真是情况只有深入到陈河乡群众中去了解,媒体有假。只有去深入实践,才能了解到真实情况啊!
你去过陈河吗?政府这些事情根本没瞒!数据很真实!感谢范书记和父母官们!

回复反对[0]支持[0]
腾讯宜宾市网友 七彩石 2010-07-28 12:36:56

你们好!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引起陈河洪灾的具体原因,我想大家也是能够明辨是非的,请不要被媒体信息蒙蔽双眼。
一者:谎报实情。新闻媒体说是:“山洪爆发”,问题来了,要多大的暴雨才能引起那么大的山洪啊,并且能在短时间内水位上升数米,冲毁房屋,冲翻大汽车。据村名说:“此次洪灾来水猛烈,消退较快,”这都说明了,不是暴雨引起的山洪,而是上游水库崩溃了。
请问,领导在干嘛!为什么没有预见性,明知暴雨期间有安全隐...[查看全文]

回复反对[0]支持[1]
腾讯成都市网友 随风 2010-07-28 12:25:57

各位不能乱说哈,我岳父母就是陈河乡陈家坝的,事发后一天都没有联系上,在晚上10点多才联系上,特别说明的是挨着他们的水库没有溃堤,但是死亡人数很多,说有15个人。如果是溃堤怕是他们难幸免于难。希望他们能坚持。

回复反对[0]支持[0]
腾讯巴中市网友 省省省省不够 2010-07-28 12:04:13巴中市 619878508 1

我就在通江,是水库垮了,不敢报道...太虚伪了。


的确为洪灾

回复反对[0]支持[0]
腾讯巴中市网友 省省省省不够 2010-07-28 11:54:21

7.24通江特大洪水的确由山洪造成!为什么这样说呢?此次洪灾降水时间短约强度惊人的大!陈河乡周围的小溪都变成很宽的裸石地,如果是你们所说的堰塞湖引起那么只是河流主干才会受灾!但是每个小溪流都差不多受了强灾!你们看陈河的地形图(GOOGLE)可知在陈河七村是几个大扇形组成尾部都在七村.汇集在此形成灾害,致多处房屋受损,耕地冲毁,河流改道.此次灾害经济损失达亿元.
我还是要代表灾区人民感谢我们的人民政府,父老乡亲,谢谢!

回复反对[0]支持[0]
腾讯巴中市网友 省省省省不够 2010-07-28 11:54:11

7.24通江特大洪水的确由山洪造成!为什么这样说呢?此次洪灾降水时间短约强度惊人的大!陈河乡周围的小溪都变成很宽的裸石地,如果是你们所说的堰塞湖引起那么只是河流主干才会受灾!但是每个小溪流都差不多受了强灾!你们看陈河的地形图(GOOGLE)可知在陈河七村是几个大扇形组成尾部都在七村.汇集在此形成灾害,致多处房屋受损,耕地冲毁,河流改道.此次灾害经济损失达亿元.
我还是要代表灾区人民感谢我们的人民政府,父老乡亲,谢谢!

回复反对[0]支持[0]
腾讯巴中市网友 ,凌日星 2010-07-28 11:14:36四川省 阻击手 1

四川,多灾多难的四川,不过有时候我作为四川人,我都觉得无奈。停七余分钟的车,收费五元,上个厕所,有两元、一元、五角、两角不等。


够不错了,上海问个路都要5元呢.

回复反对[0]支持[0]
腾讯成都市网友 Lee~~ 2010-07-28 09:54:22

所以说啊,现在的人们纷纷向大城市跑也是有道理的。
你见哪个省会城市会“突发”山洪啊?

回复反对[0]支持[0]
腾讯网友 绿色心情 2010-07-28 09:48:02

不要让此贴随洪水消退!

回复反对[0]支持[0]
腾讯网友 绿色心情 2010-07-28 09:46:09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0-7-29 15:41 |
希望不要被版主先生和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真理越辩越明,我们想知道的就是真相。

发表于 2010-7-29 16:10 |
{:2_34:}

发表于 2010-7-29 16:26 |
:dizzy:啥子意思哦,吵得象猪圈

发表于 2010-7-29 16:40 |
7月25日,受国家防总委派,长江委副总工程师刘振武,省水利厅副厅长胡云深入我县查看陈河乡“7.24”洪灾受灾情况。
通过深入陈河乡受灾现场进行实地查看和听取灾情汇报,刘振武、胡云认为巴中市和通江县各级党委、政府及时响应,主要领导亲临现场,指挥抢险救灾措施得力,及时安置受灾群众,及时抢通交通道路,及时恢复供水供电,各项救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把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
胡云指出,经过省水利厅有关专家的实地查看,陈河乡“7.24”洪灾被定性为突发性山洪灾害。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时间很短。降雨从凌晨零点到八点结束,但是其中最强的降雨是从四点半开始到六点,六点左右洪峰已经到达陈河乡场镇,降雨的时间很短;二是降雨很强。这次降雨是一次强降雨,从参照附近的降雨情况来看,最大的超过了200多毫米;三是成灾很快,从四点半强降雨开始到五点四十八分,七村村主任从打电话到陈河乡后,通讯中断,六点十分洪峰就到了,同时,很快洪峰又退了,从强降雨到成灾到洪水消退,前后不到三个小时,洪水退的很快;四是十分罕见。这种灾害在巴中从来没有过,在全省尚属少见,完全是由于山洪灾害引起的,是典型的突发山洪灾害案例;五是破坏性极强。虽然它发生在局部,但破坏性非常强,而且损失很大,具体表现在七村房屋大部分冲毁,五村死亡人数比较多,甚至有些河道已经改道了,房子整体冲毁,属于不可抗御性自然灾害。
胡云要求,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水利部门要对水库进行全面检查,对溢洪设施有问题的要尽快修复;要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及时预警,积极完善各项救灾应急措施,加强值班和安全巡查,要特别注意加强预警群测群防的措施,注意防止灾后次生灾害的发生。

发表于 2010-7-29 16:47 |
这是本来就没那么简单,还有论坛一些马甲党扇阴风点鬼火

发表于 2010-7-29 16:48 |
楼主据陈河乡三溪寺村村主任龙成忠介绍说雨大的情形是,“拿着一个盆子,两手端起伸出去,再缩回来,就能接到大半盆水。”六十多岁的老人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雨。”
发表于 2010-7-29 16:57 |
那位记者有时间跑到陈河去把每座水库都看一个遍,照个相回来,不就全部清楚了~~~~

发表于 2010-7-29 17:08 |

在通江县陈河乡“7.24”特大暴雨中,位于陈河乡上游(六村)老鹰嘴村的小(二)型水库工程——红岩水库,毫发无伤,安然无恙!

4.jpg


发表于 2010-7-29 17:09 |
3.jpg
4.jpg
1.jpg
2.jpg

发表于 2010-7-29 17:13 |
——记通江县陈河乡三溪寺村村主任龙成忠



  洪峰袭来,他没有惊慌失措只顾一己逃生,而是抢在电波消失前,打出了报警电话,挽救了1132名群众的宝贵生命,他就是共产党员、通江县陈河乡三溪寺村村民委员会主任龙成忠,面对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的滔滔洪水,他伟岸如青松。
  借着闪电的光 他拨出报警电话
  空气格外闷热,一丝丝风都没有,天黑得枪都打不透。
  2010年7月23日,深夜23时50分,龙成忠从董家岭(村委办公驻地)开完支委会回到家中,饭都顾不上吃,就光着上身到河里洗了个澡。
  “虽然洗了澡,可太热了,根本睡不着。”龙成忠说,“大概凌晨两点左右开始下雨。”
  龙成忠的家就住在河边,老婆陈建生病在县城住院,两个儿子在家照看小卖部。
  凌晨3时左右,雨越下越大,龙成忠更睡不着了,想起乡上的通知(当晚有大到暴雨,上游各村要密切关注防范地质灾害),他第一次起床到河边查看水势。
  凌晨4时5分,龙成忠第三次查看水势后,刚躺到床上,一道雪亮的闪电照亮了半边天,一声惊天霹雳如同在头顶炸响,震得地皮索索直抖,他猛地坐了起来。
  就像天河决了堤,一盆盆的雨水从天空倾泻而下。
  “拿着一个盆子,两手端起伸出去,再缩回来,就能接到大半盆水。”六十多岁的老人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雨。”
  “屋檐水像碗那么粗,飙起七八米远!”坐在街沿里看雨的老太太说。
  “这种雨无法界定等级,雨中能见度不足1米。”正在家里休假的青年教师说。
  龙成忠告诉笔者:“我当时在想,这么大的雨,肯定下不了多久,所以就坐在街沿里看。”
  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借着闪电光,可看到树林被狂风吹得东倒西歪。伴随着不断炸响的霹雳,雨来得更猛烈了。
  突然,轰隆隆的闷响声从河的上游传来。
  那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响。
  又一道闪电亮起,龙成忠抬头一看——
  一道20多米高的洪峰铺天盖地而来。
  拿出手机,时间是5时48分。
  电话铃响了一声就接通了:“何乡长,我是龙成忠,大水下来了,要淹河坝场(陈河街道),我屋边的柏林就像倒麻杆样,马上组织撤离……”
  猛地想起老表蔡成宏家就住在陈家坝河边,龙成忠忙找出电话号码,已经没有信号了。
  他老婆的同学,他老婆的好姐妹,他老表的妻子陈秀英以及两个孩子在这次洪灾中不幸遇难。
  听到这个消息后,龙成忠,这个坚强如青松般的汉子,一下子跌坐在泥水里,泪如泉涌:“我对不起老表,我对不起舅舅,我对不起那两个侄娃子……”
  一转眼,洪峰就逼近他家附近了。
  “伟娃子(龙成忠长子龙翔宇),快带二娃子(龙成忠次子龙翔林)往山上跑,啥子都莫拿,快跑!”龙成忠朝家里喊了一声就冲进倾盆大雨中。
  “向下跑,通知河边的村民快跑!”龙成忠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顾不得考虑十一组、十二组上边怎么样了!
  “张成华,大水来了,快跑啊!”
  “邓发科,快跑啊,齐头水来了!”
  “陈玉学,洪水来了,快往山上跑啊!”
  所有的村民都起来了,所有的村民都撤到了安全地带,所有的村民都安然无恙!
  因为他那个报警电话,下游陈河街道1132名群众在洪峰到达时已全部撤至安全地带,无一人伤亡。
  “他是陈河街道一千多名群众的救命恩人!”劫后余生的陈河街道居民都这样说。
  走遍十二个组 他彻夜不休忙安置  
  当记者见到这个一千多人的救命恩人时,他正在给受灾群众分发救灾食品。
  龙成忠,40多岁,宽阔的双肩使他显得很魁梧,头发中夹杂的白发使他显得很憔悴,熬红了的双眼表明:他真的很累!
  从24日至27日,他已经四天三夜没有好好休息了。
  24日凌晨的洪峰,来得迅猛,去得利落。
  沿河两岸的几百亩良田、成片的柏林、30多户群众的房屋被洪水洗劫得干干净净,还有不少村民的住房因滑坡、泥石流改变河道而永远无法居住,几百名群众转瞬之间无家可归、无田可种、无路可行、无电可照、无米可炊、无水可喝……
  洪水很快就消退了,龙成忠来不及清点自家进水的小卖部和堆放在河边的木材,忙把村文书郭国强和计生专干汪发兵通知来一起去救援受灾群众。
  龙成忠扛起一把木梯子,郭国强拿着一根长竹竿,汪发兵背着一圈粗绳,从八组到十一组到十二组再到七组……
  十二组村民杨在兵等11名群众被困在一幢三层楼房的顶上下不来,龙成忠等三人用梯子把他们一个一个接了下来,大家快速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一路沿河搜索,逐组查看灾情,逐户清点人员,龙成忠一行人来到了七组,碰到从六组一路查看灾情的村支部书记杨逢春一行。
  两股力量融合在一起,所有的年轻党员加入到这支搜救大军中来了,县上派来的应急抢险队员加入进来了,基干民兵加入进来了,其他群众也加入进来了。
  青年扶着老人,干部背着小孩,党员拉着妇女,受灾群众在大家的护送下从各个方向向村委驻地董家岭集中。
  走遍十二个组,转移200多人,天已经黑了。
  望着这些欲哭无泪的乡亲,龙成忠的心情铅一样沉重。
  支部书记杨逢春主持召开了党员扩大会议,商量如何安置这些无家可归的村民。
  最后,党员扩大会议决定共产党员和村干部带头,每人家里安排3名受灾群众,而龙成忠则主动安排了5名。
  “先把无房户的名字统计起来,统计时也把他们在本村的亲戚统计起来!”杨逢春给郭国强说。
  “有亲戚的就安排到亲戚家,邻居房子是安全的就安排到邻居家,剩下的就集中安置到学校。”龙成忠建议。
  安置完这两百多人,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
  顾不上吃饭,龙成忠又忙着到各家各户查看被安置人员的生活、住宿情况。茫茫夜色中,他奔走的身影如青松般挺拔,第一个救灾安置的夜晚就这样度过了。
  统计核查灾情,组织抢运救灾物资,分发救济物品,安抚群众情绪……25日,龙成忠依然在繁忙中度过。
  回望成长历程 他无愧于共产党员称号
  说起繁忙,龙成忠自从被村民选举为村主任后就没有闲过,带领群众修路、治水、发展产业,发挥了共产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龙成忠出生在陈河乡三溪寺村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15岁那年初中毕业,就只身一人前往陕西汉中当学徒、做生意。
  贩猪毛、收药材、种木耳、搞运输……年少气盛的龙成忠凭着大巴山孩子吃苦耐劳的品质,积极闯荡市场,哪样赚钱就做那样,成了村里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25岁那年,他被选为村里的会计兼文书,一干就是10多年。
  作为一个地道的农民,龙成忠深知光靠种地是致不了富的,必须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养殖业才能增加收入。他便与全村100余户农民签订生猪饲养合同,自己先垫支2万元,按照平均每户200元钱的标准买仔猪送给大家饲养,待仔猪养肥后,又按市场价格回收。该村十二组村民杨在兵患了胃下垂,没钱做手术治疗,龙成忠知道情况后,便主动借了1000元钱给杨在兵,让他及时住院治病。杨在兵出院后,龙成忠又给他送去500元,帮他买了5头仔猪搞养殖。一年后,杨在兵不仅还清了龙成忠的钱,还赚了500多元。
  龙成忠不仅积极带领村民增收致富,而且还经常帮助村里的孤寡老人和贫困农户,哪家有困难他都会热心帮助。1998年至2007年,他先后资助该村七组的贾强和八组的龙飞完成了大学学业。
  2004年,在村委换届选举中,龙成忠以全票当选三溪寺村主任。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谈起路,龙成忠体会最深,他说,“希望在路,致富在人,公路不通,致富之路难通。”2007年,经村民代表会议决定,将五村至七村的2.6公里泥碎路改建为水泥路,同时打通全村12个组的组道路,全长21.5公里,工程总造价204万元。虽然群众修路热情高涨,但对于一个集体经济薄弱的村来说,204万元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没钱,龙成忠就跑县里、乡里,找领导、找老板,同时多次召开会议动员全村村民筹款修路。为了少花钱多修路,他发动群众有物出物,有力出力。通过动员,家家户户都积极出款,共筹集现金80万元。当时,有些困难家庭交不起,龙成忠就自己拿钱先垫上,到现在他都还有3500元没有收回。
  龙成忠喜欢把来之不易的建设资金比作“血汗钱”,因此他在动工建设的各方面都精打细算,甘当“老抠”,工程从开工到竣工验收,他几乎没有休息过。在施工场地,抢修现场,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龙成忠坚挺的身影。自家稻子黄在田里,妻子生病住院,他也没有请过一天假。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在龙成忠和全村老百姓的共同努力下,一条长2.6公里宽4.5米的水泥路展现在了村民面前,村民们亲切的称这条路为“致富高速路”。
  想人民群众之所想,解人民群众之所难,是龙成忠深得民心的原因所在。三溪寺村有史以来就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的缺水村,特别是冬季,别说牲畜饮水,就是连人吃水都十分困难。群众多次要求各级部门帮助解决人畜饮水难题。龙成忠暗下决心:一定要解决人畜饮水问题。说干就干,他亲自爬山找水源。功夫不负有心人,水源终于找到了,而且经过卫生部门化验符合饮用水标准,但关键问题还是缺资金。龙成忠又开始奔波于县、乡及水利部门。经过他持之以恒的努力,三溪寺村人畜饮水工程终于立项,并批准建设。三溪寺村群众终于圆了吃上自来水的梦。
  可这来之不易的成果,却被无情的洪水在瞬间毁灭。
  “有各级组织的关怀和支持,我们一定能做好三溪寺村的灾后重建工作!”望着满目疮痍的家园,龙成忠的身板依然挺立,伟岸如松。

发表于 2010-7-29 17:24 |
——记通江县陈河乡三溪寺村村主任龙成忠



  洪峰袭来,他没有惊慌失措只顾一己逃生,而是抢在电波消失前,打出了报警电话,挽救了1132名群众的宝贵生命,他就是共产党员、通江县陈河乡三溪寺村村民委员会主任龙成忠,面对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的滔滔洪水,他伟岸如青松。
  借着闪电的光 他拨出报警电话
  空气格外闷热,一丝丝风都没有,天黑得枪都打不透。
  2010年7月23日,深夜23时50分,龙成忠从董家岭(村委办公驻地)开完支委会回到家中,饭都顾不上吃,就光着上身到河里洗了个澡。
  “虽然洗了澡,可太热了,根本睡不着。”龙成忠说,“大概凌晨两点左右开始下雨。”
  龙成忠的家就住在河边,老婆陈建生病在县城住院,两个儿子在家照看小卖部。
  凌晨3时左右,雨越下越大,龙成忠更睡不着了,想起乡上的通知(当晚有大到暴雨,上游各村要密切关注防范地质灾害),他第一次起床到河边查看水势。
  凌晨4时5分,龙成忠第三次查看水势后,刚躺到床上,一道雪亮的闪电照亮了半边天,一声惊天霹雳如同在头顶炸响,震得地皮索索直抖,他猛地坐了起来。
  就像天河决了堤,一盆盆的雨水从天空倾泻而下。
  “拿着一个盆子,两手端起伸出去,再缩回来,就能接到大半盆水。”六十多岁的老人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雨。”
  “屋檐水像碗那么粗,飙起七八米远!”坐在街沿里看雨的老太太说。
  “这种雨无法界定等级,雨中能见度不足1米。”正在家里休假的青年教师说。
  龙成忠告诉笔者:“我当时在想,这么大的雨,肯定下不了多久,所以就坐在街沿里看。”
  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借着闪电光,可看到树林被狂风吹得东倒西歪。伴随着不断炸响的霹雳,雨来得更猛烈了。
  突然,轰隆隆的闷响声从河的上游传来。
  那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响。
  又一道闪电亮起,龙成忠抬头一看——
  一道20多米高的洪峰铺天盖地而来。
  拿出手机,时间是5时48分。
  电话铃响了一声就接通了:“何乡长,我是龙成忠,大水下来了,要淹河坝场(陈河街道),我屋边的柏林就像倒麻杆样,马上组织撤离……”
  猛地想起老表蔡成宏家就住在陈家坝河边,龙成忠忙找出电话号码,已经没有信号了。
  他老婆的同学,他老婆的好姐妹,他老表的妻子陈秀英以及两个孩子在这次洪灾中不幸遇难。
  听到这个消息后,龙成忠,这个坚强如青松般的汉子,一下子跌坐在泥水里,泪如泉涌:“我对不起老表,我对不起舅舅,我对不起那两个侄娃子……”
  一转眼,洪峰就逼近他家附近了。
  “伟娃子(龙成忠长子龙翔宇),快带二娃子(龙成忠次子龙翔林)往山上跑,啥子都莫拿,快跑!”龙成忠朝家里喊了一声就冲进倾盆大雨中。
  “向下跑,通知河边的村民快跑!”龙成忠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顾不得考虑十一组、十二组上边怎么样了!
  “张成华,大水来了,快跑啊!”
  “邓发科,快跑啊,齐头水来了!”
  “陈玉学,洪水来了,快往山上跑啊!”
  所有的村民都起来了,所有的村民都撤到了安全地带,所有的村民都安然无恙!
  因为他那个报警电话,下游陈河街道1132名群众在洪峰到达时已全部撤至安全地带,无一人伤亡。
  “他是陈河街道一千多名群众的救命恩人!”劫后余生的陈河街道居民都这样说。
  走遍十二个组 他彻夜不休忙安置  
  当记者见到这个一千多人的救命恩人时,他正在给受灾群众分发救灾食品。
  龙成忠,40多岁,宽阔的双肩使他显得很魁梧,头发中夹杂的白发使他显得很憔悴,熬红了的双眼表明:他真的很累!
  从24日至27日,他已经四天三夜没有好好休息了。
  24日凌晨的洪峰,来得迅猛,去得利落。
  沿河两岸的几百亩良田、成片的柏林、30多户群众的房屋被洪水洗劫得干干净净,还有不少村民的住房因滑坡、泥石流改变河道而永远无法居住,几百名群众转瞬之间无家可归、无田可种、无路可行、无电可照、无米可炊、无水可喝……
  洪水很快就消退了,龙成忠来不及清点自家进水的小卖部和堆放在河边的木材,忙把村文书郭国强和计生专干汪发兵通知来一起去救援受灾群众。
  龙成忠扛起一把木梯子,郭国强拿着一根长竹竿,汪发兵背着一圈粗绳,从八组到十一组到十二组再到七组……
  十二组村民杨在兵等11名群众被困在一幢三层楼房的顶上下不来,龙成忠等三人用梯子把他们一个一个接了下来,大家快速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一路沿河搜索,逐组查看灾情,逐户清点人员,龙成忠一行人来到了七组,碰到从六组一路查看灾情的村支部书记杨逢春一行。
  两股力量融合在一起,所有的年轻党员加入到这支搜救大军中来了,县上派来的应急抢险队员加入进来了,基干民兵加入进来了,其他群众也加入进来了。
  青年扶着老人,干部背着小孩,党员拉着妇女,受灾群众在大家的护送下从各个方向向村委驻地董家岭集中。
  走遍十二个组,转移200多人,天已经黑了。
  望着这些欲哭无泪的乡亲,龙成忠的心情铅一样沉重。
  支部书记杨逢春主持召开了党员扩大会议,商量如何安置这些无家可归的村民。
  最后,党员扩大会议决定共产党员和村干部带头,每人家里安排3名受灾群众,而龙成忠则主动安排了5名。
  “先把无房户的名字统计起来,统计时也把他们在本村的亲戚统计起来!”杨逢春给郭国强说。
  “有亲戚的就安排到亲戚家,邻居房子是安全的就安排到邻居家,剩下的就集中安置到学校。”龙成忠建议。
  安置完这两百多人,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
  顾不上吃饭,龙成忠又忙着到各家各户查看被安置人员的生活、住宿情况。茫茫夜色中,他奔走的身影如青松般挺拔,第一个救灾安置的夜晚就这样度过了。
  统计核查灾情,组织抢运救灾物资,分发救济物品,安抚群众情绪……25日,龙成忠依然在繁忙中度过。
  回望成长历程 他无愧于共产党员称号
  说起繁忙,龙成忠自从被村民选举为村主任后就没有闲过,带领群众修路、治水、发展产业,发挥了共产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龙成忠出生在陈河乡三溪寺村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15岁那年初中毕业,就只身一人前往陕西汉中当学徒、做生意。
  贩猪毛、收药材、种木耳、搞运输……年少气盛的龙成忠凭着大巴山孩子吃苦耐劳的品质,积极闯荡市场,哪样赚钱就做那样,成了村里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25岁那年,他被选为村里的会计兼文书,一干就是10多年。
  作为一个地道的农民,龙成忠深知光靠种地是致不了富的,必须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养殖业才能增加收入。他便与全村100余户农民签订生猪饲养合同,自己先垫支2万元,按照平均每户200元钱的标准买仔猪送给大家饲养,待仔猪养肥后,又按市场价格回收。该村十二组村民杨在兵患了胃下垂,没钱做手术治疗,龙成忠知道情况后,便主动借了1000元钱给杨在兵,让他及时住院治病。杨在兵出院后,龙成忠又给他送去500元,帮他买了5头仔猪搞养殖。一年后,杨在兵不仅还清了龙成忠的钱,还赚了500多元。
  龙成忠不仅积极带领村民增收致富,而且还经常帮助村里的孤寡老人和贫困农户,哪家有困难他都会热心帮助。1998年至2007年,他先后资助该村七组的贾强和八组的龙飞完成了大学学业。
  2004年,在村委换届选举中,龙成忠以全票当选三溪寺村主任。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谈起路,龙成忠体会最深,他说,“希望在路,致富在人,公路不通,致富之路难通。”2007年,经村民代表会议决定,将五村至七村的2.6公里泥碎路改建为水泥路,同时打通全村12个组的组道路,全长21.5公里,工程总造价204万元。虽然群众修路热情高涨,但对于一个集体经济薄弱的村来说,204万元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没钱,龙成忠就跑县里、乡里,找领导、找老板,同时多次召开会议动员全村村民筹款修路。为了少花钱多修路,他发动群众有物出物,有力出力。通过动员,家家户户都积极出款,共筹集现金80万元。当时,有些困难家庭交不起,龙成忠就自己拿钱先垫上,到现在他都还有3500元没有收回。
  龙成忠喜欢把来之不易的建设资金比作“血汗钱”,因此他在动工建设的各方面都精打细算,甘当“老抠”,工程从开工到竣工验收,他几乎没有休息过。在施工场地,抢修现场,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龙成忠坚挺的身影。自家稻子黄在田里,妻子生病住院,他也没有请过一天假。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在龙成忠和全村老百姓的共同努力下,一条长2.6公里宽4.5米的水泥路展现在了村民面前,村民们亲切的称这条路为“致富高速路”。
  想人民群众之所想,解人民群众之所难,是龙成忠深得民心的原因所在。三溪寺村有史以来就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的缺水村,特别是冬季,别说牲畜饮水,就是连人吃水都十分困难。群众多次要求各级部门帮助解决人畜饮水难题。龙成忠暗下决心:一定要解决人畜饮水问题。说干就干,他亲自爬山找水源。功夫不负有心人,水源终于找到了,而且经过卫生部门化验符合饮用水标准,但关键问题还是缺资金。龙成忠又开始奔波于县、乡及水利部门。经过他持之以恒的努力,三溪寺村人畜饮水工程终于立项,并批准建设。三溪寺村群众终于圆了吃上自来水的梦。
  可这来之不易的成果,却被无情的洪水在瞬间毁灭。
  “有各级组织的关怀和支持,我们一定能做好三溪寺村的灾后重建工作!”望着满目疮痍的家园,龙成忠的身板依然挺立,伟岸如松。

楼主你看看就知道啊

发表于 2010-7-29 17:30 |
楼主你看看照片就知道啊,如你还不信到陈河去看看就明白了。

[发帖际遇]: 天空一道惊雷,风云变色,天上掉下小米椒7个砸在八月的天的头上.

发表于 2010-7-30 16:37 |
龙成忠,好样的,你是名副其实的抗洪抢险先进个人,是通江人民的骄傲

发表于 2010-7-30 16:51 |
有猜测是必然的,事实胜于雄辩

发表于 2010-7-30 19:03 |
这次灾害中,因为有像龙成忠 王永贵这样的党员 基层干部,有那些从洪水中脱离危险后及时加入到救灾行列中来的群众,有那些不顾个人生命危险,在第一时间就投入到搜救工作中的人们,才使得在洪灾中失去生命的乡亲不是传言中所说的上千人  几百人,而是15人<失踪人员包括在内>。
灾难的无情击不垮灾区人民的意志,愿陈河的父老乡亲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注下,早日走出洪魔的阴影,重建美好家园!

发表于 2010-7-30 21:00 |
希望能还事实一个真相

发表于 2010-7-30 21:12 |
——记通江县陈河乡三溪寺村村主任龙成忠



  洪峰袭来,他没有惊慌失措只顾一己逃生,而是抢在电波消失前,打出了报警电话,挽救了1132名群众的宝贵生命,他就是共产党员、通江县陈河乡三溪寺村村民委员会主任龙成忠,面对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的滔滔洪水,他伟岸如青松。
  借着闪电的光 他拨出报警电话
  空气格外闷热,一丝丝风都没有,天黑得枪都打不透。
  2010年7月23日,深夜23时50分,龙成忠从董家岭(村委办公驻地)开完支委会回到家中,饭都顾不上吃,就光着上身到河里洗了个澡。
  “虽然洗了澡,可太热了,根本睡不着。”龙成忠说,“大概凌晨两点左右开始下雨。”
  龙成忠的家就住在河边,老婆陈建生病在县城住院,两个儿子在家照看小卖部。
  凌晨3时左右,雨越下越大,龙成忠更睡不着了,想起乡上的通知(当晚有大到暴雨,上游各村要密切关注防范地质灾害),他第一次起床到河边查看水势。
  凌晨4时5分,龙成忠第三次查看水势后,刚躺到床上,一道雪亮的闪电照亮了半边天,一声惊天霹雳如同在头顶炸响,震得地皮索索直抖,他猛地坐了起来。
  就像天河决了堤,一盆盆的雨水从天空倾泻而下。
  “拿着一个盆子,两手端起伸出去,再缩回来,就能接到大半盆水。”六十多岁的老人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雨。”
  “屋檐水像碗那么粗,飙起七八米远!”坐在街沿里看雨的老太太说。
  “这种雨无法界定等级,雨中能见度不足1米。”正在家里休假的青年教师说。
  龙成忠告诉笔者:“我当时在想,这么大的雨,肯定下不了多久,所以就坐在街沿里看。”
  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借着闪电光,可看到树林被狂风吹得东倒西歪。伴随着不断炸响的霹雳,雨来得更猛烈了。
  突然,轰隆隆的闷响声从河的上游传来。
  那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响。
  又一道闪电亮起,龙成忠抬头一看——
  一道20多米高的洪峰铺天盖地而来。
  拿出手机,时间是5时48分。
  电话铃响了一声就接通了:“何乡长,我是龙成忠,大水下来了,要淹河坝场(陈河街道),我屋边的柏林就像倒麻杆样,马上组织撤离……”
  猛地想起老表蔡成宏家就住在陈家坝河边,龙成忠忙找出电话号码,已经没有信号了。
  他老婆的同学,他老婆的好姐妹,他老表的妻子陈秀英以及两个孩子在这次洪灾中不幸遇难。
  听到这个消息后,龙成忠,这个坚强如青松般的汉子,一下子跌坐在泥水里,泪如泉涌:“我对不起老表,我对不起舅舅,我对不起那两个侄娃子……”
  一转眼,洪峰就逼近他家附近了。
  “伟娃子(龙成忠长子龙翔宇),快带二娃子(龙成忠次子龙翔林)往山上跑,啥子都莫拿,快跑!”龙成忠朝家里喊了一声就冲进倾盆大雨中。
  “向下跑,通知河边的村民快跑!”龙成忠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顾不得考虑十一组、十二组上边怎么样了!
  “张成华,大水来了,快跑啊!”
  “邓发科,快跑啊,齐头水来了!”
  “陈玉学,洪水来了,快往山上跑啊!”
  所有的村民都起来了,所有的村民都撤到了安全地带,所有的村民都安然无恙!
  因为他那个报警电话,下游陈河街道1132名群众在洪峰到达时已全部撤至安全地带,无一人伤亡。
  “他是陈河街道一千多名群众的救命恩人!”劫后余生的陈河街道居民都这样说。
  走遍十二个组 他彻夜不休忙安置  
  当记者见到这个一千多人的救命恩人时,他正在给受灾群众分发救灾食品。
  龙成忠,40多岁,宽阔的双肩使他显得很魁梧,头发中夹杂的白发使他显得很憔悴,熬红了的双眼表明:他真的很累!
  从24日至27日,他已经四天三夜没有好好休息了。
  24日凌晨的洪峰,来得迅猛,去得利落。
  沿河两岸的几百亩良田、成片的柏林、30多户群众的房屋被洪水洗劫得干干净净,还有不少村民的住房因滑坡、泥石流改变河道而永远无法居住,几百名群众转瞬之间无家可归、无田可种、无路可行、无电可照、无米可炊、无水可喝……
  洪水很快就消退了,龙成忠来不及清点自家进水的小卖部和堆放在河边的木材,忙把村文书郭国强和计生专干汪发兵通知来一起去救援受灾群众。
  龙成忠扛起一把木梯子,郭国强拿着一根长竹竿,汪发兵背着一圈粗绳,从八组到十一组到十二组再到七组……
  十二组村民杨在兵等11名群众被困在一幢三层楼房的顶上下不来,龙成忠等三人用梯子把他们一个一个接了下来,大家快速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一路沿河搜索,逐组查看灾情,逐户清点人员,龙成忠一行人来到了七组,碰到从六组一路查看灾情的村支部书记杨逢春一行。
  两股力量融合在一起,所有的年轻党员加入到这支搜救大军中来了,县上派来的应急抢险队员加入进来了,基干民兵加入进来了,其他群众也加入进来了。
  青年扶着老人,干部背着小孩,党员拉着妇女,受灾群众在大家的护送下从各个方向向村委驻地董家岭集中。
  走遍十二个组,转移200多人,天已经黑了。
  望着这些欲哭无泪的乡亲,龙成忠的心情铅一样沉重。
  支部书记杨逢春主持召开了党员扩大会议,商量如何安置这些无家可归的村民。
  最后,党员扩大会议决定共产党员和村干部带头,每人家里安排3名受灾群众,而龙成忠则主动安排了5名。
  “先把无房户的名字统计起来,统计时也把他们在本村的亲戚统计起来!”杨逢春给郭国强说。
  “有亲戚的就安排到亲戚家,邻居房子是安全的就安排到邻居家,剩下的就集中安置到学校。”龙成忠建议。
  安置完这两百多人,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
  顾不上吃饭,龙成忠又忙着到各家各户查看被安置人员的生活、住宿情况。茫茫夜色中,他奔走的身影如青松般挺拔,第一个救灾安置的夜晚就这样度过了。
  统计核查灾情,组织抢运救灾物资,分发救济物品,安抚群众情绪……25日,龙成忠依然在繁忙中度过。
  回望成长历程 他无愧于共产党员称号
  说起繁忙,龙成忠自从被村民选举为村主任后就没有闲过,带领群众修路、治水、发展产业,发挥了共产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龙成忠出生在陈河乡三溪寺村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15岁那年初中毕业,就只身一人前往陕西汉中当学徒、做生意。
  贩猪毛、收药材、种木耳、搞运输……年少气盛的龙成忠凭着大巴山孩子吃苦耐劳的品质,积极闯荡市场,哪样赚钱就做那样,成了村里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25岁那年,他被选为村里的会计兼文书,一干就是10多年。
  作为一个地道的农民,龙成忠深知光靠种地是致不了富的,必须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养殖业才能增加收入。他便与全村100余户农民签订生猪饲养合同,自己先垫支2万元,按照平均每户200元钱的标准买仔猪送给大家饲养,待仔猪养肥后,又按市场价格回收。该村十二组村民杨在兵患了胃下垂,没钱做手术治疗,龙成忠知道情况后,便主动借了1000元钱给杨在兵,让他及时住院治病。杨在兵出院后,龙成忠又给他送去500元,帮他买了5头仔猪搞养殖。一年后,杨在兵不仅还清了龙成忠的钱,还赚了500多元。
  龙成忠不仅积极带领村民增收致富,而且还经常帮助村里的孤寡老人和贫困农户,哪家有困难他都会热心帮助。1998年至2007年,他先后资助该村七组的贾强和八组的龙飞完成了大学学业。
  2004年,在村委换届选举中,龙成忠以全票当选三溪寺村主任。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谈起路,龙成忠体会最深,他说,“希望在路,致富在人,公路不通,致富之路难通。”2007年,经村民代表会议决定,将五村至七村的2.6公里泥碎路改建为水泥路,同时打通全村12个组的组道路,全长21.5公里,工程总造价204万元。虽然群众修路热情高涨,但对于一个集体经济薄弱的村来说,204万元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没钱,龙成忠就跑县里、乡里,找领导、找老板,同时多次召开会议动员全村村民筹款修路。为了少花钱多修路,他发动群众有物出物,有力出力。通过动员,家家户户都积极出款,共筹集现金80万元。当时,有些困难家庭交不起,龙成忠就自己拿钱先垫上,到现在他都还有3500元没有收回。
  龙成忠喜欢把来之不易的建设资金比作“血汗钱”,因此他在动工建设的各方面都精打细算,甘当“老抠”,工程从开工到竣工验收,他几乎没有休息过。在施工场地,抢修现场,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龙成忠坚挺的身影。自家稻子黄在田里,妻子生病住院,他也没有请过一天假。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在龙成忠和全村老百姓的共同努力下,一条长2.6公里宽4.5米的水泥路展现在了村民面前,村民们亲切的称这条路为“致富高速路”。
  想人民群众之所想,解人民群众之所难,是龙成忠深得民心的原因所在。三溪寺村有史以来就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的缺水村,特别是冬季,别说牲畜饮水,就是连人吃水都十分困难。群众多次要求各级部门帮助解决人畜饮水难题。龙成忠暗下决心:一定要解决人畜饮水问题。说干就干,他亲自爬山找水源。功夫不负有心人,水源终于找到了,而且经过卫生部门化验符合饮用水标准,但关键问题还是缺资金。龙成忠又开始奔波于县、乡及水利部门。经过他持之以恒的努力,三溪寺村人畜饮水工程终于立项,并批准建设。三溪寺村群众终于圆了吃上自来水的梦。
  可这来之不易的成果,却被无情的洪水在瞬间毁灭。
  “有各级组织的关怀和支持,我们一定能做好三溪寺村的灾后重建工作!”望着满目疮痍的家园,龙成忠的身板依然挺立,伟岸如松。

发表于 2010-7-30 21:14 |
本帖最后由 星星眨眼 于 2010-7-30 19:36 编辑

这次灾害中,因为有像龙成忠 王永贵这样的党员 基层干部,有那些从洪水中脱离危险后及时加入到救灾行列中来的群众,有那些不顾个人生命危险,在第一时间就投入到搜救工作中的人们,才使得在洪灾中失去生命的乡亲不是传言中所说的上千人  几百人,而是15人<失踪人员包括在内>。
灾难的无情击不垮灾区人民的意志,愿陈河的父老乡亲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注下,早日走出洪魔的阴影,重建美好家园!

发表于 2010-7-31 00:10 |
{:3_48:}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