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6309|评论: 26

我的家乡——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3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6.jpg

武胜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广安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四川东部,嘉陵江中游,面积966平方公里,人口83.8万,县人民政府驻沿口镇。其东邻广安35公里,西接遂宁70公里,北上南充86公里,南下重庆110公里,为川北川东进出要道。元世祖忽必烈曾在今武胜县地设武胜军,寓意“以武取胜南宋”,武胜县名来源于此.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21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0-8-3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沿革 ­

商(约公元前16世纪)至南朝宋(公元420~479年),县境相继为巴国、巴郡和巴西郡垫江县(今合川)。 ­

南齐时,析垫江县以北地,始置汉初县,属东宕渠獠郡,县治在今武胜县烈面镇汉初村。 ­

北朝西魏帝三年(公元556年),改楚州新兴郡为合州青居郡(郡治汉初县),又分汉初县地置青居县,属合州。北周因之。 ­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行州、县两级制。并青居县入汉初县,汉初县属涪州(原合州)。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又改行郡、县制,改涪州为涪陵郡,汉初属涪郡。 ­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改涪陵郡为合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合州为巴川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巴川郡复为合州。领汉初县。 ­

五代十国、北宋、南宋,汉初县隶属合州。 ­

元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废汉初县置武胜军(军与县同级),军治今武胜旧县乡,后升定远州。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降定远州为县,意"永远安定",属四川省重庆路合州。 ­

明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县治由今旧县乡迁今中心镇。 ­

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撤定远入合州。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复置,属四川省川东道重庆府。 ­

民国2年(1913年)5月,更名武胜县。属四川省东川道。 ­

民国24--38年(1935--1949年),属四川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 ­

1950年属四川省南充专区(1968年6月改称南充地区)。 ­

1953年6月23日,县治由中心镇迁沿口镇。 ­

1993年7月以后,隶属广安地区。1998年,广安地区改为广安市,辖武胜至今。  ­

­

­

­

­

 楼主| 发表于 2010-8-3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地形与地貌 ­

武胜县地处四川省东部,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5°56′39″-106°26′50″,北纬30°10′46″-30°32′36″之间。南与重庆合川区、西与遂宁蓬溪县、北与南充嘉陵区、东与广安岳池县接壤。全境属华蓥山背斜西麓丘陵区,地势由西北至东南下降,依次为中丘窄谷、低丘中谷、浅丘宽谷和阶地,海拔从426米降到210.3米。 ­

武胜河流众多,河道总长724公里,其中最大最长的为嘉陵江,它贯穿武胜117公里,将武胜分为为河西河东两部分,流经11个乡镇。自县西北烈面入境,与长滩寺河、兴隆河、复兴河、吉安河等四大支流交汇后蜿蜒南出。另外还有其它小溪,因此武胜也有统称“一江四河七十四溪”的说法。 ­

境内无天然湖泊,主要湖泊均为人工水库,有约100余座,包括东西关电站水库(又名太极湖)、五排水水库等。此外,还有将近4000口山坪塘。

 楼主| 发表于 2010-8-3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候 ­

武胜县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全年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全年无霜期长达32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304.6小时,年平均气温17.6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046毫米。 ­

自然资源 ­

武胜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有常见植物种类1000多种。全县森林覆盖率为28.8%,近期的退耕还林使树木恢复很快。武胜县1958年有森林面积15万亩,后在大跃进中大炼钢铁而遭到破坏。80年代初只有林地810亩,森林面积减少了99.3%,基本上成为无林县。 ­

水能资源蕴藏量42.36万千瓦,大型电站有已建成装机容量18.5万千瓦的东西关水电站和装机容量10.8万千瓦的桐子壕电站。矿产资源亦很丰富,已探明地下油田417平方公里,天然气蕴藏量2.44亿立方米,盐卤蕴藏量8098万立方米。

 楼主| 发表于 2010-8-3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行政区划 ­

目前 ­

武胜县下辖16个镇、15个乡,共计515个行政村、29个居委会、5113个村民小组: ­

镇:沿口镇、中心镇、烈面镇、飞龙镇、乐善镇、万善镇、龙女镇、三溪镇、赛马镇、胜利镇、金牛镇、清平镇、街子镇、万隆镇、礼安镇、华封镇。 ­

乡:鸣钟乡、真静乡、猛山乡、双星乡、龙庭乡、石盘乡、旧县乡、鼓匠乡、永胜乡、新学乡、白坪乡、金光乡、八一乡、高石乡、宝箴塞乡[2]。 ­

中华人民共和国早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胜有沿口镇1镇,以及5区(1956年)43乡。它们分别是: ­

烈面区,辖烈面乡(今烈面镇)、西关乡(已并入烈面镇)、礼安乡(今礼安镇)、桥亭乡(已并入胜利镇)、复兴乡(今金牛镇)、走马乡(今赛马镇)、建设乡(已并入赛马镇)、三元乡(今高石乡)、白庙乡(今八一乡)、半边乡(今胜利镇)等10乡; ­

万善区,辖万善乡(今万善镇)、新学乡、黄石乡(已并入石盘乡)、青岩乡(已并入龙女镇)、农林乡(今宝箴塞乡)、龙女乡(今龙女镇)、华封乡(今华封镇)、兴隆乡(今万隆镇)、石盘乡、沙溪乡(今金光乡)等10乡; ­

中心区,辖民建乡(1956年2月撤中心镇并入民建乡,1964年8月复置中心镇,1984年9月撤民建乡入中心镇)、真静乡(今真静镇)、旧县乡、清平乡(今清平镇)、农旺乡(已并入中心镇)、街子乡(今街子镇)、秀观乡(已并入中心镇)、南溪乡(已并入清平镇)等8乡; ­

乐善区,辖乐善乡(乐善镇)、双星乡、仁和乡(今永胜乡)、普兴乡(已并入乐善镇)、中滩乡(已并入沿口镇)、凤凰乡(今龙庭乡)、义和乡(今猛山乡)等8乡; ­

飞龙区,辖飞龙乡(今飞龙镇)、三溪乡(今三溪镇)、泰山乡(已并入沿口镇)、长安乡(今白坪乡)、鼓匠乡、鸣钟乡、沿口乡(已并入沿口镇)等7乡。 ­

清朝 ­

清朝由明朝的十里缩为六里二十五场,它们分别是: ­

恩永里,统县城(今中心镇)、清平镇、真静寺、协和场; ­

德清里,统万善场、兴龙场、复兴场、华封场、龙女寺、新学场; ­

仁化里,统走马场、半边庙、安福场(定远县插入南充县之飞地,今南充市嘉陵区安福镇)、烈面溪、临江寺(今南充市嘉陵区临江乡); ­

升平里,统鼓匠铺、石盘沱、新场(今岳池县新场镇)、三溪铺; ­

长乐里,统飞龙场、沿口场、旧县场; ­

惠新里,统乐善场、双星铺、义和场。 ­

明朝 ­

明分定远县为十里,它们分别是:太平、唐村、清沙、祝受、万安、太山、郁马、沙溪、定远、新兴等。 ­

 楼主| 发表于 2010-8-3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 ­

武胜经济以农业为主,农村人多地少,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态,劳务输出则是农村的经济支柱。2007年地区国内生产总值64.296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9269元。从产业上看,第一产业为19.5429亿元,第二产业为24.9742亿元,第三产业为19.7789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209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7.5751亿元。 ­

农业 ­

武胜是典型的"三山一水六分田"的浅丘农业县,有耕地约42万亩,人均耕地约0.6亩,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和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警戒线。盛产水稻、玉米、小麦、黄豆、油菜、高梁、蚕茧、优质水果等。因出产高粱,武胜因此又有“红武胜”之称。年最高粮食产量40.2万吨,常年出栏生猪250万头,水产品1万吨。近年来由于缺乏劳动力和生产成本提高,大量土地撂荒,约3.2万亩左右,占全县耕地总面积7.8%,对这个人多地少的农业县来说是比较严重的事情。 ­

工业 ­

工业基础较薄弱,主要有能源、食品、丝绸、化工、建材等行业。主要企业有:华西希望集团万千饲料公司、蓝雁食品公司、华润蓝剑啤酒公司、四川安泰茧丝绸集团公司、鑫光电力铁塔公司。 ­

人口 ­

武胜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农业条件较好,历来人口繁密。由于明末清初的战争,包括武胜在内的四川人口锐减,清廷招湖南,湖北,广东等省民实川,史称“湖广填四川”,今日武胜居民多是那次移民潮的后裔。在清政府平定四川后,武胜只剩下男丁7702口。到清嘉庆16年〔1811年〕,武胜人口已达16.88万人。之后的道光22年(1840年)为22.79万人,同治5年(1866年)为25.94万人,民国16年〔1927年〕为28.12万人,1953年为43.69万人、1980年为68.84万人。 ­

2007年,全县人口83.8万,人口密度867人/平方公里,人口出生率6.7‰,自然增长率1.4‰。其中:男性43.9万人,女性39.9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10:100;农业人口73.2万,占总人的87.4%。非农业人口10.6万,占总人口的12.6%。[7]80年代后,由于计划生育与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人口增长放缓。现今随着教育的扩展、人多地少的现实问题、以及人们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等各种因素,出现了一股人口向城市转移的热潮,主要方向是县城,重庆,成都,南充等地。即便是乡村,基本上也只剩下老人和小孩,年青人都外出打工,出现了留守儿童和老人问题。 ­

武胜世居民族为汉族和回族,回族聚居在沿口有大约千人,同时武胜也是嘉陵江流域第大二回族聚居地。 ­

方言 ­

武胜话属西南官话成渝片,就是笼统的四川话,它与川东川北的重庆和南充口的口音近似,与川西的成都差别甚大。生活工作中绝大部分使用方言,只有极少的学校机关使用普通话。总体来说以方言为主,这与语文教育、很少有外省流动人口而缺乏交流、以及人们的意识有关。西南官话具有积强的生命力,在四川说普通话不被人喜欢,会被对方认为故作,也就是俗称的“黄牛骡子学马叫”。 ­

武胜方言中有很多在四川地区很普遍能听到的词汇,例如:提(dia)东西、日白(吹牛)、不张视你(不理你)、根深(一直)、 妹崽(女孩)、细娃(小孩)、家婆(家念ga,外婆)、家公等等 ­

宗教 ­

在宗教方面,回族信奉伊斯兰教,汉族信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民间信仰。其中基督教和天主教近来发展很快,特别是在县城和场镇地区。在解放军入川之前,佛教非常兴盛,有僧之寺四十九,僧侣二百多人。而在清朝咸丰和同治年间,有寺庙一百四十七座,有僧者九十八处,僧侣五百四十三名。[6]不过现今多已败落了,在“破四旧”运动中,很多宗教场所被付之一炬。进入1980年代后,宗教信仰逐步放宽,民众和政府修缮重建了部分庙宇,目前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有千年古刹永寿寺和烈面镇小南海(佛教)、沿口古镇黄家及马家清真寺。 ­

交通 ­

武胜自古为水陆要道,扼川东川北进出之咽喉,踞川渝物资集散之门户。在现代公路诞生之前,嘉陵江航运为重要的交通运输手段,明朝时在今沿口镇太平铺曾设有驿丞。进入民国始有公路,不过里程极少。中华人民共和国后的50年代末至70年代曾大力修建公路,实现了乡乡通。改革开放前,全县有公路309.3公里(其中:国省道83公里、县道121.5公里、乡村公路104.8公里),但全是泥结碎石公路,没有一条油路和水泥路。 ­

改革开放后,交通建设速度加快。1994年,武胜嘉陵江大桥竣工,结束了武胜东西两岸长期靠轮渡过河的历史。1997年,广安地区第一条高等级机拌机铺沥青混凝土公路沿(口)兴(隆)公路全面竣工通车,标志着全县高等级公路建设正式起步。随后,烈面嘉陵江大桥、省道304线、国道212线等又陆续建成通车,打通了东到广安、西到成都、北上南充、南下重庆的大通道。2000年,武胜启动“村村通”工程,2002年,启动通乡公路“半小时通达”工程。 ­

公路 ­

武胜交通以公路为主,截止2007年底,全县公路里程已达1532.278公里(其中:国道30.3公里、省道46.33公里、县道250.323公里、乡道149.46公里、村级公路1055.834公里)。分别建成水泥路124.8公里、油路192.7公里,基本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国、省、县道干线为骨架,连接乡镇,沟通城乡,贯通相邻县市的交通运输网络。 ­

G212212国道:由南充自县西北的八一入境,穿过烈面,万善,金牛,于万隆出县进入合川。 ­

G75南渝高速公路:为兰海高速公路的一段,从北自南穿越武胜,并在街子设一个服务区。 ­

省道304:由蓬溪自西部的胜利镇进入武胜,途径宝箴塞、万善、龙女、华封、沿口、鸣钟、白坪等乡镇,东出岳池县。 ­

武胜县有3家汽车运输公司,分别是: ­

武胜盛达出租汽车公司,拥有60余辆出租汽车,县城内出租汽车起价为2元。 ­

武县公交汽车运输公司,拥有17辆公交车,已开通两条公交线路:1路:华封镇(永寿寺)--武胜中学; 2路:唐家大山森林公园--响水滩,车票价均为1元。 ­

武胜汽车运输公司,位于城南50米大街处,开通了县城至全县31个乡镇的运输线路,可在武胜汽车站乘车到达全县各景点、景区,车票价格均在10元以内[10]。 ­

铁路 ­

武胜现无铁路通过,但规划中的兰渝铁路将穿越武胜26公里(双轨道),并在万善镇羊盛坝建客、货站,建设工期为5年。武胜站设计年货运量45万吨,日均客流量1000人次。 ­

水运 ­

纵贯全县的嘉陵江是县内主要航道,沿口与中心是最大的两个港口。在1962年,首辟了沿口-龙女-中心轮船航运线。之后的1984年,武胜县航运公司开辟出川长航。嘉陵江武胜段经梯级开发渠化后,千吨级船队可由重庆朝天门经武胜直达南充。 ­

文化 ­

武胜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有记载的文明史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先巴文化和巴文化土壤深厚。秦汉为巴郡地,南朝置汉初县,蒙古至元四年设武胜军,后升定远州,历朝历代设置县、军、州、府,建制的历史长达一千五百多年。 ­

南宋末年,蒙哥大汗挟西征欧亚非40余国的威势,分兵三路南下伐宋,在合川钓鱼城受阻,留下一则“上帝鞭折钓鱼城”的史话。在后来的30多年对峙时期,蒙元的前哨据点在今武胜旧县马军山,这里成了与钓鱼城相对峙的军事基地。 ­

今天武胜还有一些历史遗迹,不过今日的人文面貌却成型于清朝,明末清初的战乱对武胜的破坏太大,这从武胜县民的籍贯就可以看出,多是湖广移民后代。而武胜县志最早能看到的信息为少量元朝和部分明朝,古建筑绝大部分为清建筑。下为唐时范成大过汉初县时留下的诗句。 ­

《嘉陵江过合州汉初县下》 ­

­

井径东川县,山河古合州。 ­

木根拏断岸,急雨沸中流。 ­

关下嘉陵水,沙头杜老舟。 ­

江花应好在,无计会江楼。 ­

­

名胜古迹 ­

武胜在清朝就有"定远八景",他们分别是:平洲草色,文笔奇峰,九洞晴岚,龙岭郁青,竹溪涵碧,环江晚渡,书岩古篆,立石干霄。[6]今天的印山公园、唐家大山森林公园、秀观湖、太极湖均为风景优美的地方。 ­

武胜县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宝箴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燕子岩摩崖石刻、宝箴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沿口古镇、宝箴塞、燕子岩摩崖石刻、汉初县故城遗址、马家清真寺、基督教传教士故宅、烈士陵园、中心古镇建筑群、飞龙武庙),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上表文物保护点101处,馆藏文物2000余件。 ­

风俗 ­

武胜的风俗习惯与川东地区大致差不多。在饮食结构上,以大米饭为主,少许面食杂粮为辅。一日三餐,分别称吃早晨或吃早饭、吃赏(念sao)午或吃中午、宵夜或吃黑了(念lao),有时农忙还要在早午之间吃上一点,名吃茶或打腰台。 ­

武胜主要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其中以春节为最重要。每当过春节前都要打扬尘和祭祖,表示扫除一年的阴霾和不忘祖先。在老大三十(除夕)那天晚上,要洗脚、守岁。老大初一早上吃汤圆,全天吃剩菜,寓意年年有余。 ­

武胜以及整个四川将面粉以及大米粉做的蒸炸烤制品统称为粑粑。农历7月15为月半节(中元节),家家户户吃油桐叶包的桐子叶粑粑。其原料用大米稀饭加干糯米或者粘米粉发酵,然后用老嫩适中的他桐树叶子包上,蒸熟后有一股奇特的味道。月半节在武胜以至整个四川是与春节和清明并列的三大祭祖节日,晚上各户在门前向祖先供奉烧纸钱。之后在大路上烧纸钱,并用破碗放上一点冷饭与绿豆,希望过路的鬼不要打搅家人。然后很早就睡觉,并且不准出声。 ­

端午节仍然保留划龙舟,吃粽子等的习惯,在五月初四这天每家人都准备好了糯米,然后用说泡胀,煮的三成熟,在用很宽的棕叶或者芦竹叶子包得仅仅的一直蒸到第二天早上,于是边哟亲戚串门,互相品尝粽子,靠近嘉陵江的人家每年都可以看见龙舟赛 ­

武胜中秋节那天有吃糍粑的习俗。糍粑就是将糯米蒸熟,用芦竹棒冲击,形成很糌糯的食物,然后沾上白糖、黄豆面、花生面、芝麻面等佐料和着吃。 ­

教育 ­

武胜有可考的教育管理始于明代,时设有教谕训导各一名,明以前资料遗失。明有永宁李氏若孙(李永宁、李子邦、李纯朴)暨二张(张一鲲、张登仕)三田(田大年、田大益、田大本),张引,张登杰等十位进士,清代有王清远、胡大存、范元音等三人。 ­

武胜有考证的书院始于明代,当时在封山〔今旧县乡天生寨〕,名忠定书院。后迁至中心,名和溪书院。清代名印山书院,即定远县书院。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重庆知府鄂兰谷札饧将定远县书院改为定远县高等官立小学堂,是为武胜县第一所现代学校。民国十四年(1925年),创办武胜县两年制师范学校。民国十六年(1927年),县立初级中学校(今中心中学)建立。 ­

截至2007年,武胜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2%。全县有小学80所,在校生65222人,教师2382人;中学50所,在校生57051人,教师2603人。[7] 现有五所高级中学,其中武胜中学与烈面中学为省级示范高中,飞龙中学为市级示范高中,高中教育入学率达70.5% ­

中心中学 ­

武胜中学 ­

烈面中学 ­

乐善中学 ­

飞龙中学 ­

万善职业中学 ­

特产 ­

沿口菜刀 ­

麻辣牛肉 ­

松花皮蛋 ­

龙女白酒 ­

飞龙竹帘画

发表于 2010-8-3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全面,把武胜方方面面的几乎都说了,认真地读一读,起码对武胜又加深几分认识。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0-8-4 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

支持楼主!

发表于 2010-8-4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呵

发表于 2010-8-4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整得不错.

发表于 2010-8-6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10-10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家乡现在发展很漂亮呀,还得常回家看看。很想念以前的老同学们。不知他们现好不好。:)

发表于 2011-10-13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太少

发表于 2011-10-16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个,谁不说咱家乡好!但遗撼的是:多年来被无数的贪官整得经济落后,物价高涨。

发表于 2011-10-17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拿分走人

发表于 2011-10-25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安就很小,还什么广安市武胜县!
发表于 2011-12-3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好河山 养肥贪官

发表于 2011-12-3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都贪呀!无语:@:@

发表于 2011-12-4 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55705545 的帖子

支持,武胜是武胜,广安是广安,各是各,为什么总要把广安扯进来?

发表于 2011-12-5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的、就叫四川省武胜县,我们从小就是这样叫的。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