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烟靠大家
室内公共场所 3年全面禁烟
尽管禁烟政策的灵活性存在着争论,但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已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共识,3年内,我国将实现这一目标。
北京市爱卫会专职副主任孙贤理介绍说,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是我国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义务的需要。《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是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第一部公共卫生国际公约,也是第一部限制吸烟的全球性公约。标志着烟草控制已经成为全球化的行动,并具有了国际法效力。
公约对各缔约国的具体要求是:室内必须完全消除吸烟、烟草、烟雾,不能设定吸烟室或者划分吸烟区,建立100%的无烟环境。确保在所有公共交通工具或者纯室外公共场所免于接受二手烟雾。
公约要求各缔约国必须立法,防止公众接触烟草、烟雾。各缔约国都应该在公约生效后5年内提供普遍保护。2005年8月,我国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批准了公约,该公约2006年1月9日在我国生效,并于2011年1月9日在我国全面实施,这意味着我国要在3年内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
调查:超三成网民认为罚金太低作用不大
禁烟令规定,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可处以1000至5000元的罚款,个人可处以10元的罚款。媒体报道称,来自北京市各企事业单位的10万名检查员于5月1日正式上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