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受命奔走巴山渝水调研
“重庆直辖,我们一共做了4个方案。”昨天,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副司长孙秀东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讲述了重庆直辖决策的台前幕后。
1995年秋,时任国务委员并分管民政工作的李贵鲜,调孙秀东到一个调研小组工作。当时的孙秀东,是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审核处副处长。
“那时我的工作,就是对新的行政区划进行审核。”孙秀东说。在向李贵鲜国务委员报到之后,他立即和从其它地方抽调的两名秘书一起,进行一项调研:在三峡地区设立一个省级行政机构。
“这在当时是一个机密。”时隔12年,孙秀东在讲述这段历史时,依然忘记不了当时的神秘,“包括时任民政部部长的多吉才让在内,许多人都不知道这个事情。”
在李贵鲜的带领下,孙秀东和两名秘书,一行四人经常以“检查工作”为名,在巴山渝水间往返奔波。
1995年开始的调查,结束于1996年。“相当顺利,我们一共提出了4个方案,但最终选择了设立直辖市的方案。”孙秀东说。
解密历史
第四方案最终定音
孙秀东回忆,设立重庆直辖市有三个原因:
第一,四川人口1.1亿,相当于英、法两国人口的总和,不便管理。
第二,发挥重庆在长江中上游的辐射带动作用。
第三,便于三峡工程的统筹管理,特别是三峡移民问题的处理。
“也许当时很多人有疑问:为什么不把重庆之外的三峡工程部分也划进重庆的范围?”孙秀东说,其实当时也提出过在三峡地区设立直辖市的方案。但这个方案有问题。一方面它与原来的“三峡省”设想差不多;另一方面,新的直辖市本着精简效能原则,要求不设地级市,如果把湖北的一部分划入这个直辖市,能否管得好?这是当时最大的疑虑。
“重庆的人口相当于原有3个直辖市的总和,面积是3个直辖市的2.5倍,如果把湖北宜昌拿进来,整个区域面积太大。”孙秀东说。
第二个方案,是在原来重庆计划单列市的基础上,直接升级成一个直辖市。“这是最简单的办法,也不会触动各方利益。”但这个方案不仅解决不了四川人口过多的问题,也解决不了三峡移民问题。
第三个方案,在现在重庆直辖市的格局上,再加上四川的达州、巴中地区。最后,这一方案也没有通过,因为达州和巴中地区都比较落后,而划归重庆的黔江等地区也比较落后,都划进来会让新直辖市“小马拉大车———累死”。
第四个方案,就是现行的重庆市区划。在决定黔江地区的归属时,中央考虑到,黔江、涪陵、万州地区本来就是一个经济整体,不便分开,同时黔江是少数民族地区,直辖市管民族自治县也符合行政区划的相关法律。因此,黔江被划归重庆。
......
————————————
这是重庆直辖10周年之际刊登在重庆各大报刊上的一则长篇报道。1993年巴中成立地区或许很多人做梦也没想到,历史在那一天会赋予巴中今天这样的角色。但当重庆直辖10年后我们在解读尘封的历史时发现巴中和300多万巴中父老乡亲的命运原来也差点被再次改写。
古代,巴中就与重庆同属于巴国,当代,巴中与重庆的经济联系更是密切。从1964年到1979年,22000多名重庆知青先后来到贫穷边远的巴中,10多年时间里他们与这里的人民朝夕相处,甘苦与共。
重庆直辖若敲定的是第三套方案,那么,巴中恭喜你,历史上就同属巴国的我们,将成为中国直辖市的重要成员。从此你不再称之为四川人,而是重庆人。从此你不再叫川东北,而是简称渝北。经常被成都“遗忘”的历史或将改写,你将被人重视,就如当年重视红色苏区一样的被重视。三峡移民或许有你的一份功劳,重庆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或许也有你的一份使命。重庆打响扫黑肃贪的战役或许你也将积极参战......
巴中一路走来,有些地方跟重庆直辖前似乎有着惊人的相似。
成都由于成为大省的省会,自然备受关注与宠爱,积聚效应立刻得以体现。成都硬是从省内把航天、电子、炼化等企业揽入怀中,工业从无到有,靠收刮和吸血起家,逐步建立起工业体系。这段时期是长期最艰苦的日子,重庆市全国八大老工业基地,财政收入可以说颇丰,但当时重庆的财税收入分配是3:3:4,即向省上和中央分别上缴百分之三十,自己留百分之四十。造成投入严重不足。城市建设跟不上,由于没钱,重庆一座桥修了好多年都没修成,城市建设严重落后。而成都则靠吸血大兴土木,成都的一条路,四川逼着重庆出了很多钱。在1954年到直辖前,四个“五年”计划内,在重庆没有新增一个大型项目。并不是重庆没有立项和向国家申请,而是四川全把这些大型项目全部布置到了成都周围。————摘自网络《写在重庆直辖10周年》http://bbs.classic023.com/thread-246284-1-1.html
从1997年的呱呱降临,再到今天的意气风发,年轻的直辖市一路走来,在发展的道路上充满了艰辛。但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一座崛起的大城形体初具。掐指一算,巴中建地设市已有17个年头,17年过来,巴中的变化写在了每个巴中人民的心中。
西部大开发10年后,当广安主动融入重庆,达州主动融入重庆的号角吹响时,巴中这个远离中心城市的老区也迈出了寻求发展的坚实脚步,向重庆靠拢。达州、广安、巴中这三个城市在融入重庆战略时奇迹般的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谁的体能好?谁又能凯旋?只有时间能告诉我们荣誉最终会属于谁。
广安、达州与重庆接壤,一个是四川的能源大市,一个是伟人的故里、川东重镇。未来在重庆城区奔驰的轨道交通会延伸到广安,达州也已经主动喊出要做重庆的“后花园”。巴中该拿什么融入重庆呢?巴中又该怎样融入重庆呢?希望仲彬书记不辞辛劳的频频奔走能给巴中融入重庆的发展开个好头。
近日,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在会见巴中党政代表团时说“要带着感情为巴中人民做点事”,也真的希望四川能带着感情为巴中人民多做点事。让巴中人民可以理直气壮的说成都没有"忘记"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