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538|评论: 26

【不敢与河南发现的曹操墓相比】蓬安县海田乡:一马踏飞燕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0-9-12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桥”通古今,一“马”踏“飞”燕———飞马桥





                       故乡飞马桥   



               文 / 邓四平
  
  
  一桥通古今。一马踏飞燕。
  青山入画屏。秀水萦我心。
  山道弯弯九连环。环环弯弯十八湾。
  人生本来多崎路。自古英雄多磨难。
  秀水。青山。白云。蓝天。小桥。流水潺潺。二月的春风剪开故乡轻纱似的缠绵,山水镶古镇,水墨画江南。
  碧树。繁花。芳草。斜风。细雨。马蹄得得。三月的桃花绽开轻烟似的相思梦,春归无觅处,人面已憔悴。
  一桥通古今。一马踏飞燕。
  爬不完的坡坡,上不完的坎坎。挺直瘦弱的身躯,抬望眼,喊一声故乡的爹娘,路漫漫。
  驮不完的泪花,扛不完的重担。咬紧坚强的牙关,惊回首,念一回梦中的伊人,泪闪闪。
  一桥通古今。一马踏飞燕。
  谁说没有桥?让路站立便是桥。男人的身躯便是山。
  谁说没有路?让桥躺下便成路。男人的血性便是天。
  谁说路漫漫?挺直瘦弱的身躯,站成巍峨的山外山。
  谁说泪闪闪?咬紧坚强的牙关,通向广阔的天外天。
  遇水搭桥。遇桥铺路。
  马蹄南去人北望。水路不通走旱路。
  江山如画烽烟起。历来纨绔少伟男。
  明月似钩。何必独上高楼。青灯挑剑,醉里看花花似月。雄关万里真如铁。马蹄声咽。西风烈。
  灯火阑珊。何必衣带渐宽。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心如天。而今迈步从头越。华发早生。酹江月。
  一桥通古今。一马踏飞燕。
  驾一匹故乡的飞马,我却始终飞不出长路的尽头。
  执一管朽烂的秃笔,我却始终写不出传世的名篇。
  读一卷人生的经典,我却始终悟不出尘世的艰险。
  爱一个绝世的佳人,我却始终走不出自己的情感。
  一桥通古今。一马踏飞燕。
  撑一船灿烂的星辉,从飞燕的呢喃里起航,江枫,渔火,青灯,姑苏城外的钟声,将一袭落魄的青衣浸湿千年的江水,张继不朽,涛声依旧。
  撷一片淡淡的云彩,在康河的柔波里荡舟,夕阳,晚霞,金色的水草,挥一挥衣袖,将一朵水莲不胜凉风的娇羞怀揣入梦,志摩永生,云彩依旧。
  日月之行,若出其里。星汉灿烂,若出其中。
  一桥通古今。一马踏飞燕。
  喊一声故乡青青的山,山路十八弯,弯弯又环环。一路一思念,一路一境界。喊一声故乡青青的山,一条多情的相思绳,将天涯的游子的脚步缠进心里边。
  唤一声故乡潺潺的水,波光更潋滟,水声更潺潺。一水一滴泪,一水一世界。唤一声故乡潺潺的水,一泓多情的相思泪,让年年的月明再也走不出故乡最深最深的思念……
  
  2010年9月12日记于司马相如故里蓬安嘉陵第一桑梓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9-12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先自己顶一下我自己。大家觉得这个发现很重要的话,欢迎大家也来顶我一下。先说声谢谢了!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9-12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桥”通古今,一“马”踏“飞”燕———飞马桥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9-12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9-12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9-12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9-12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9-12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帖不回帖,硬是不道德。
非要骟秆阉,大家才回帖?

http://img.mala.cn/month_1009/1009100947f8bd982b2d4653e5.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9-12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9-12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9-12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样子,安阳人比周老虎聪明!他们懂得如何赚取人民眼球的同时,还不忘记去开个场子收门票。
四哥,你完全可以在那儿包个地盘试试看还能挖出什么值钱的东西。比如说:美女!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9-12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样子,安阳人比周老虎聪明!他们懂得如何赚取人民眼球的同时,还不忘记去开个场子收门票。
四哥,你完全 ...
奇尺大乳 发表于 2010-9-12 23:51 http://www.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海田出美女。



    海田是个美人窝,除我以外其他都是好同志。。。。。。。。。。。。。。

                          ——————————邓四平题

发表于 2010-9-13 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以为海田乡得到了国家优秀旅游标志了呢。马踏飞燕。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9-13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以为海田乡得到了国家优秀旅游标志了呢。马踏飞燕。
蓬安霸天 发表于 2010-9-13 01:52 http://www.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在我的帖子里我说过海田乡得到了国家优秀旅游的标志了吗?
    我说的一马踏飞燕与国家优秀旅游标志无任何关连。
    一“桥”通古今,一“马”踏“飞”燕。古时候读书的读法,从右往左读,其中暗含“飞马桥”三字,“一马踏飞燕”其实这也是家乡飞马桥动人的民间传说,欢迎有兴趣的朋友都可以前往考证。
    谢谢关注。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9-13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9-13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9-13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9-13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山水如画


    可我也只说的以为?我说了一定是么?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9-13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乡三月桃花汛 
  文 / 邓四平
  桃树,也许是一种具有神奇魔力的树。传说中,桃木制作的桃木剑可以辟邪,甚至驱鬼。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在桃木板上分别画上“神荼”、“郁磊”二神的图像,悬挂于门首,意在祈福灭祸。
  据《山海经》记载,在很多年以前,有一座鬼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百鬼出没,而且还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在外面作恶的鬼都要赶回鬼城。神荼、郁垒两兄弟神通广大,善于降鬼。他们严格限制鬼的活动,每年岁尾站在一株大树下检阅百鬼,见有害人的凶鬼,就用一种特殊的、无法挣脱的“芒苇绳”将它捆起来,让专吃恶鬼的神虎充饥,为民除害。但是神荼和郁垒的能力是有限的,不能尽除天下恶鬼。也不能保证每家每户的平安。于是黄帝向全国宣布了一道命令,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用桃梗刻制神荼、郁垒像,除夕那天悬挂门前。同时,在大门上端悬挂苇索,二门上要画一只虎,用来避免妖魔鬼怪的侵扰。到后来,人们嫌刻木人麻烦,就直接在桃木上画两个神像,题上神荼、郁垒的名字,于除夕下午挂在门两旁,以压邪祛鬼,这就是最初的桃符。
  儿时的记忆中,我并不知道桃树居然还有这样神奇的传说和无边的魔力,在我的眼里,桃树的花最美,灿若烟霞。而桃树结出的那压弯枝桠的累累果实更是令人沉醉和诱人。
  小时候,在屋后的小山里,撬回一株小小的桃树苗回来,那树苗细若家中的竹筷一般,一尺有余,零星地点缀着三四片青翠稀疏的叶片,仿佛弱不禁风的病人一般,让人看了便倍觉怜悯。于是,我和姐姐便一起动手,拿把锄头,在屋旁最不起眼的岩坡上,随便掏了一个小土窠,将树苗放置进去,再回填了一些土,就算种植完工了,因为,我们心里根本就没指望着这样一株病怏怏的小桃树苗甚至能够成活。
  几番春雨过后,那病怏怏的小桃树苗居然神奇地成活了下来。但是,我们兄妹几人依旧不大看好它。因为,它那柔弱的身子确实太孱弱了,甚至单薄得叫人担心仿佛一阵风来便会折断它似的。
  时光飞逝,转眼之间,那株病怏怏的小桃树苗居然挺过了第一年狂风暴雨的六月天,家中房前屋后几株手臂粗细的春丫树和香樟树居然都被折断了腰身。
  我们不得不惊叹这真是一个奇迹的出现。
  家中父亲哲人似的笑着说:“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在狂风暴雨中,刚硬的东西,往往最容易折断。柔弱的东西,往往生存下来,这就叫智慧!”我们似懂非懂。
  时光仿佛细细的流水一般,让人根本就察觉不到它的流淌和存在。而不经意间,眼角的鱼尾纹,才会蓦然告诉我们时光的远去。
  当三四年光阴不经意地过去,当那株早已长成小手臂粗细人多高的桃树枝桠上突然绽放出第一朵鲜艳的花骨朵的时候,我们兄弟姐妹四人都不由得发出了一声长长的惊叹。
  当太阳渐渐地增加了它的热力,当满树的灿若烟霞的桃花渐渐缤纷谢去之时,那青翠碧绿的枝叶中间,居然神话般的结出了一颗颗小手指头般大小毛乎乎的桃子来,虽然很小很小,但是依旧叫人惊叹不已。
  后来,当那些果实渐渐长大,直到成熟之时,嘴馋的我们便采摘下来丢进嘴里,才发现那苦涩得让人难受,一点儿也不好吃。
  父亲告诉我们,那树还没有嫁接,那结出的果实,叫毛桃子,是根本就不能吃,也是根本就不好吃的。
  第二年春天之时,父亲找来一把锯子,将高大的桃树的一个枝桠齐齐地拦腰锯了,用一把锋利的锯片,切开桃树枝桠,插入一片其他桃树上取来的芽孢,然后,再用透明的亮油纸缠绕四周。过了不久,那亮油纸缠绕的地方竟然长出了青翠碧绿新鲜的枝条来。父亲告诉我们:这叫嫁接,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更好地成长。
  果不其然,后来,那桃树年年春天满树繁花,灿若烟霞。每逢盛夏之时,那树更是缀满累累的果实,青翠碧绿之间,渲染着点点殷殷的红意,随便采摘一颗果实下来,放到嘴边,轻轻一咬,那甜甜的汁液便沾满了舌尖,唤醒了沉睡的浑身的味蕾,舒爽通透,触电一般甜遍了全身。
  后来,搬家到新的屋场上去,老屋地基上的树木大多都没有搬走,因为,新屋场没有更多的空地。但是,这株全家人都舍不得的桃子树却义无返顾地新搬迁到了新屋场去了,桃树就直接移栽在堂屋前大门旁的地坝里,仿佛我家的门神一般,赫然屹立门前,高大威武至极。
  那时候,每到炎热的夏天的夜晚,慈祥的父母便常常顶出家中的一个大竹篮盘,放置在高大青翠的桃子树下,儿时的我们常常情不自禁地躺在大竹篮盘里抬头仰望树上青枝绿叶间那诱人的果实,父亲常常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道:“你们今后长大了,要是都能像这株桃子树就好了,占的地方不大,需的养分不多,但给人们的却是极好的东西!”我们似懂非懂的点着头。
  时光一晃,很多年过去了。如今,家中父母早已作古。我们兄妹四人也早已各奔东西,在茫茫人海中各自谋生,惟有父母生日,忌日,每年清明时节或者过年之时,大家才偶尔相互通知相约一起回到老家去拜祭父母。而老家门前的那株高大青翠的桃子树也因为前几年公社场镇修建混凝土街道而砍伐掉了。现在偶尔回家,看到老屋门前光秃秃的街道,以及残败破损的老屋,斑驳的竹篾墙,鱼鳞似的的青屋瓦片,当风孤寂地抖着,一种说不尽的凄楚,顿时涌上心来。
  每每此时,我便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近三十年前家中那一株我亲手种植下的看似病怏怏的小桃树苗来,它不断地告诉着我一个坚定的信念和刚强的意识:在狂风暴雨肆虐和的时候,柔弱,其实就是一种永不服输的坚强和一种永不屈服的努力,待到云开日出的时候,最柔弱的却往往是最坚强和最具有蓬勃生命力的……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9-13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都市放牛 
  文 / 邓四平
    弯弯的牛角,墙似的身躯,柱子一般粗壮的腿脚,扑闪扑闪通晓人性的大眼睛,仿佛镂空雕塑一般的鼻子,再加上一根晃悠晃悠活泼可爱的长长的尾巴,这便是故乡的水牛镌刻在我心目中挥之不去的难忘的印象和记忆。
乡下农村,对于农家人来说,牛是一种极贵重的家畜,并不是家家户户都能养得起牛,往往一个村里,要四五户甚至十几户人家联合起来共同出资,才能买回一头小水牛犊来,挨家挨户排好时间轮流饲养,待到牛犊长大,一到农忙时节,挨家挨户又会排好时间,牵回牛去帮着主人犁田耙地。栽秧打谷,割麦插禾,一年四季,忙乎到头,牛是很少能够得到休息的,正因为如此,在人们的心目中,牛便也就成为了勤劳辛苦憨厚的代名词了。
“大田四四方哦,牛儿走前方。鞭儿舞得勤哟,打在我心上。”最使人难忘的就是故乡农人赶牛犁田的情形了:青山绿水之间,蓝澄澄的天,明晃晃的水田,无边无际,水天相连。水牛颈上枷一付丁字形担枷,一人扶犁,跟在牛的身后,一前一后,和谐统一,仿佛亲如一家共同劳动的兄弟。
每天半夜时分,天上的月亮星星还没隐去,夜凉如水,别人正在酣梦之中,就要牵牛下地,大多数时候还要到远离人烟的山野沟壑辛勤劳作,山水之间,天地人和,赶牛人便成为了最为出色的歌者、舞者,赶牛人激情飞扬,赶牛歌活力四射,以天为幕,以地为台,宽阔明亮的水田之中,赶牛人口中不断吆喝着“吃打——吃打——”“踩沟——左转——右转——后退——向前——”,手中的长鞭在空中响亮地飞舞,清脆的鞭花宛如青山绿水间柔美的芭蕾,其实那鞭子根本就没落在牛的身上,只在半空中划拉出清脆的声响,便就魔术似倏地迅速收回,或者落在水中,水花飞溅,赶牛的农人疼牛胜过自己。
其实,牛是一种通晓人性富有灵性的神奇的动物。小时侯,看电影《牛郎织女》,那头和牛郎相依为命的老黄牛不但能开口说话,而且还能指引善良厚道贫寒的牛郎娶回美丽的七仙女,甚至,最后天上的王母娘娘从中作梗,强行拆散恩爱的牛郎和织女,死后的老黄牛还能让牛郎担上孩子披上会飞的牛皮,帮助牛郎追撵七仙女,最终成就了一个流传千年万年年年七夕鹊桥相会的凄美传说。有人记住了天庭的凶险和法力无边,有人记住了七夕的浪漫和甜蜜的爱情,有人记住了七夕葡萄架下温柔的呢喃,在我的心中,老黄牛对于主人的忠诚和忠贞,却牢牢地令我感动至今。
小时候,家乡也是常常可以看见黄牛的。黄牛没有水牛一样的弯弯长长的牛角,所以,我们根本不用怕它,甚至常常还欺负它。那时候,公社的供销社就有两架用黄牛拉货物的板板车,一位赶车人叫唐学远,另一位赶车人叫罗满堂,每天一大早,晨曦初露,两位辛苦的赶车人便驱赶着两架黄牛拉的板板车大声吆喝着上路了,赶车人是到20多里远的一个叫兴隆区的地方的供销社去拉货的,来来去去四十几里地,往往直到夕阳西下时,两架载满货物的板板车才会步履蹒跚地老人似的沉重地回到永兴场的街上,于是,儿时的我们,大老远地就去追撵那老黄牛拉的板板车,直到卸完所有的货物,我们又会爬上车去,挥舞着长长的赶牛鞭子,大声吆喝着,赶着黄牛,载着我们像古时候春秋战国里的武士一般耀武扬威地游行。直到玩到两位赶车人来收车的时候,我们依旧还没尽兴,又拣拾起那套在老黄牛脚上赶路的废弃的牛草鞋来,绑在自家门前高大挺拔的桉树上,学着电工爬电线竿的样子,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但是,我们却非常害怕那长着弯弯的长长的牛角的大水牛,水牛是要斗人的,用牛角。马善被人欺,人善被人欺。对于牛而言,居然也是同样的道理。
而生命的轮回,对于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公平和公正的。生和死,生即意味着死,而死也许不一定意味着新的生。小水牛出生之时的情景是非常奇妙的,怀孕的母牛生产之时,小牛犊从母牛的屁股里像拉牛粪一样“哗啦”一声喷射出来,在母牛慈祥的目光注视中,在母牛充满爱怜的“哞哞”的呼唤声中,那浑身湿漉漉的小牛犊居然自己努力地动弹着四腿,摇摇摆摆地挣扎着,竭尽全力地站立了起来,还未站稳,却又马上就向旁边倒了下去,据说小牛犊要真正站立起来之前,先要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倒下去一次,据说这就叫传说中的“牛儿拜四方”,很是有趣和奇特。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杏花村的酒香飘过千年,至今依旧醉人。那是诗情画意的描述。牧童的短笛轻吹,婉转的曲子穿越千年农耕岁月的时光隧道,那是大唐才子杜牧****倜傥的挥洒。
不过,在我的心目中,晨曦初露的清晨,抑或夕阳西下的黄昏,放牛确实是一件非常令人开心的美好回忆。牛是一种怕生的动物,遇见生人,便会警惕地提防。甚至一旦当它觉得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之时,便会如黔之驴一般,愤怒地用自己的牛角来警示对方。但却一般并不主动地进攻。世界上最聪明的动物,其实也是狡猾不过阴险的人类的。人类居然发明了烧红的烙铁,狠心地穿过牛的上嘴唇,活生生地烙出镂空的雕塑一般的牛鼻子来,然后套上粗大的缰绳,一旦缰绳在手,就仿佛捏住了蛇之七寸一般,又俨然抓住了人之把柄一样,那牛无论多么刚烈,便也只好任人摆布了,哪怕是小小顽童,也可轻易驾御高大威猛的大水牛的。那时候,只要我们在前面牵着牛的缰绳,那牛便会老老实实地站在我们身后的草坪上吃草,而且,时常像温驯的宠物狗一般抬起头来,哞哞地冲着我们讨好地叫唤。有时候,我们也常常骑到高大的牛背上去骑牛马儿,挥舞着青绿的桑树枝桠打着牛的身躯和屁股,那大水牛也会温驯地听凭我们的摆布。
犁田耙地,栽秧打谷。各种各样的农活,几乎没有一样是缺少得了牛的参与的。而牛的最后结局,却依旧免不了一种悲惨的死,甚至被血腥残忍地屠杀的死。
杀牛匠的职业比刽子手的职业更残忍,刽子手屠杀有罪的人,当然也有冤死之人。而杀牛匠屠戮的却是辛苦了一生的衰老的牛。当衰老的牛,最后要被屠杀的时候,其实,它是知道最终就会有这样的一天的来临的,往往几天前,那牛它便默然地僵卧在牛圈里,慢慢地咀嚼着牛草,仿佛一个慈祥地老人在回忆着过往的美好时光。从容。镇定。饱经沧桑。待到主人家将粗大的牛缰绳交到杀牛匠手中之时,那待杀的牛的粗大的眼眶里,却会瞬间蓄满晶莹的泪水,甚至,大颗大颗的泪水闪烁,滴答滴答地滚落地面。当牛的四脚被粗大的绳索牢实地捆绑,当瘦弱衰老的身躯被残忍地放倒在地,当结实的板凳卡上弯曲的牛角,当雪亮的杀牛刀残忍地戳进衰老的牛颈,在雪亮晶莹的泪花中,在一声最后的凄厉绝望的哀鸣和哀叹中,辛苦可怜的牛儿竟然就这样走完了一生的尘世之路。
小时候,每每一看见,老家永兴供销社那阴森寒冷的高墙前,那用粗大青绿的竹篙新撑起来的又一张血淋淋的牛皮时,我的眼睛里,顿时就会感到一种刺眼的难受。这样的结局绝对是不公平的,牛的结局和归宿,绝对不应该是这样的。而事实上,人的结局,在某种程度上,或许和牛一样。只是我们芸芸众生没有发现。
如今,很多年过去了。有时候,在故乡的这个秀美的小城,偶而也会看见,两三个赶牛的农人或者商贩赶着几头衰老的牛经过城市宽敞的大道,一路匆匆地绝尘而去。也有时候,看见一辆破旧的卡车缓慢地驶过城市的街道,那车上满满地载着一车用网子笼罩着牛,我不知道,它们将驶向何方,我也不知道,它们的最终归宿将去哪儿,但我只看见,那些辛苦了一生的衰老的牛的眼睛里蓄满了悲愤的泪水。
全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