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委、政府提出雅安是“生态天堂、熊猫首都”,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雅安人开始还有些质疑,因为常常说起雅安只知道“三雅”(雅女、雅雨、雅鱼),可是最近参加了天全县生态文化研究会后,逐步搜集了些历史资料发现:雅安在各个时期都出现了众多的生态“名片”,为世界了解中国、中国了解四川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将部分生态“名片”整理如下: 熊 猫 公元1869年法国生物学家让·皮埃尔·阿曼德·戴维(PereArmandDavid)在宝兴发现了第一只大熊猫。这位自幼酷爱自然,又对探险活动一往情深的年轻人,36岁时便被法国天主教会派到中国来,他最为卓著的就是在四川雅安市宝兴县的生活科考阶段对属于全世界的自然财富“稀世珍宝大熊猫、金丝猴”等物种的发现,使其科学成就达到了顶点。
中国“鹅莓” 一封20世纪60年代英国女王写给新西兰政府 信中提到:“你们送来的中国鹅莓十分美味。”这里用的英文单词正是“Chinese gooseberry”。威尔逊之路,包含著名的“茶马古道”(雅安至康定),从1899年至1911年,威尔逊先后多次到中国收集植物,足迹遍及四川、云南、重庆等省市,尤以在雅安境内搜集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前后12年里,他收集了4700种植物,65000多份植物标本,将1593份植物种子和168份植物切片带到了西方。威尔逊收集的植物中,最著名的要数被称为“中国鸽子树”或“手帕树”的珙桐、“高傲的玛格里特”黄花杓兰、“帝王百合”岷江百合、“花中皇后”月季、“华丽美人”绿绒蒿,以及后来成为新西兰重要栽培水果的“中国鹅莓”猕猴桃等。他一次次回国,一次次带回神秘的中国西部地区植物,被西方人称为“打开中国西部花园的人”。 茶 叶 公元前53年,相传西汉的茶农吴理真在蒙顶山上种下了七株“仙茶”,开创了全世界人工种植茶叶的先河。此后又传说,吴理真种的茶“二千年不枯不长,其茶叶脉细而长,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蒙其上,凝结不散。谓曰仙茶。” 时间到了唐朝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蒙顶茶随着远去的马帮铃响,第一次走进了皇家的苑囿。“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现实生活中,流传千古的对联,又把蒙顶茶叶推向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而黎阳王的“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诗句,则对蒙顶山茶及茶文化的称颂无以复加。明末歙县人汪伯龄(歙县古代为徽州府治,是徽州文化及国粹京剧的发源地,也是文房四宝之徽墨、歙砚的主要产地)曾贷资入蜀“榷茶雅州(今四川雅安)”,不久成了大富商。他家“坐客日集百余曹,四座常满。推牛结客以为常”。清朝康熙时,歙人李遴入川贩茶,后来成茶商首领,众商纳课办引都由他统一办理。目前雅安仅存的唯一一处保护完好的徽派建筑“古茶仓”位于雅安市天全县始阳镇新中村老乡政府处,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
川 牛 膝
别名天全牛膝、都牛膝、米心牛膝、家牛膝、肉牛膝、大牛膝、拐牛膝、甜牛膝、甜川牛膝、龙牛膝。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清代叶天士的《本草经解》、近现代的.《药材资料汇编》、《中药大辞典》、《中药志》、《中药材手册》、《中国药典》均有记载。 四川省雅安、乐山、凉山等地市均有分布,以天全县栽培历史较久,产量大,质量好。天全开创了牛膝中药产业化的历史。据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民俗学家、藏学家任乃强先生所著《民国川边游踪之天芦宝札记》记载:天全虽产牛膝,量原不大。其能大量输出品者,陈筱然提倡人工栽培之力为多。悠然名鼎荣,倡种牛膝,逐普及于天全邑焉。兹读《寝樗室文集》云骑蔚陈公墓志,又知倡种牛膝者为谁,顾节传其行事。愿后之食此利者,知而怀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