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各位顶帖。
以前到过西方国家,这次虽然时间不长,只有几天,但是回国后还是感觉中国好。起码语言是通的,呵呵,在巴里岛的时候,晚上住酒店,有对老外吵架,只听到一人带着哭腔,声音比较大,但是由于不懂鸟语,所以不知道吵的什么,只是觉得,很多老外是追求浪漫的, 居然出来享受美景也要吵架,哈哈。。。那天我住的房间上下左右都是老外,房间内没有晾衣服的地方,晾衣架固定在了衣柜上(我晕,可能是为了防止晾衣架丢失什么的)。于是想了个招招,就把什么T恤、小裤裤之类的放阳台上搭在椅子上晾着,哈哈,一推阳台门,居然隔壁(阳台相距就半米不到)一个外国老太太也和我们同样的处境、同样的处理方式,在那朝我不停的“HI”,我除了跟到“HI”,再也就挤不出什么。不过,感受了老外的热情。反身进屋的时候,看到两边的阳台上都晾晒的小东东,那真是犹如万国旗一样,多么壮观啊。在酒店条件不足的情况下,为了共同的目的大家挤到一起来了。。。。不幸的是,由于海边湿度大,加上下了不长的雨,居然第二天晚上回房间的时候,那些玩意儿还没干,可苦了我们第三天仍然穿着汗汗的行装。。。后悔没有多带几套备用。
我敢说,国外的语言环境,只要上几个月,英语再差憋都要憋出来。而且感受到我们当初老师教的口语有些不知道是我们没学好还是没有教正宗,那发音还真不是那么回事情,哈哈,有时候给人家憋出几句不太流利的鸟语,人家倒是听懂了,回答我们的时候,我们就只有大眼瞪小眼,很多时候老外耸耸肩、我们也耸耸肩并且一不注意还要整几句中文出来,当然对“三克油”“索尔类”“倩儿蓝”之类的,我们还是能运用至如,不过感概实在对不起老师啊,学几年英语都还给老师了,什么时候让老外普及中文呢。印尼语和英语字母都一样,但是发音有些不同,国外大街上,广告牌、路标很多都是大写,习惯开头大写后头小写的我们,往往要在心里翻译成小写再来识别,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