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江苏省苏州市对口支援绵竹市灾后恢复重建指挥组指挥长沈国芳
9月21日,苏州援建绵竹市灾后恢复重建指挥组开始撤离。绵竹市孝德镇的年画艺人自发创作了一幅新画,取名“援建英雄谱”,画上10位援建英雄中最中间的就是苏州市对口支援绵竹市灾后恢复重建指挥组指挥长沈国芳。
沈国芳,苏州市政府副秘书长。2008年8月6日,他作为指挥长带着苏州及所辖5市6个指挥组39名干部(后增至43名)奔赴灾区,开展为期三年的援建工作。在江苏省222名援建干部中,苏州只有43名,然而在沈国芳的带领下,这支团队却完成了令人惊叹的任务:
绵竹21个乡镇中,苏州援建6个,任务是江苏全省中最重的;江苏援建绵竹资金达112.81亿元,苏州投入援建资金27.92亿元,援建资金占比最多;江苏援建项目达295个,苏州援建项目达103个,体量全省最大;苏州项目获评江苏省“文明工地”28个、“扬子杯”9个和四川省“天府杯”9个,获评奖项总量均居江苏援建首位。
本报记者刘星文/图
出名的急性子
这里的工作更需要我
沈国芳又发火了。“说了4月中旬就要封顶的,怎么现在还不赶工?”在绵竹孝德镇大乘村的农户集居示范点建设工地上,沈国芳很着急。
那天是2009年3月29日,星期天;对沈国芳来说,这天同样是工作日。没人注意到,沈国芳的左臂上多了一块黑纱。这位指挥长头天才处理完父亲的丧事从苏州赶回来,第二天就准时出现在工地。实际上,在这之前的几个月内,沈国芳的大哥突患心肌梗塞去世,岳父、父亲又相继病逝,但他回去料理三位亲人后事的时间加在一起不到一周。
“哪位同志不是上有老下有小,哪位同志家庭没有困难?可援建工作责任重于泰山!”沈国芳语气坚定:“工期要求很紧,这里的工作更需要我。”
沈国芳从自己的建设队伍中抽调70多人作为义务工参与建设,工程如期完成。
沈国芳是出了名的急性子:工作讲求快节奏、高效率,眼里容不得拖拉扯皮。“他早晨就喝一碗稀饭,站着喝完就赶着去工地。午饭只用七八分钟,中午不休息,晚上只睡五六个小时。全心扑在工作上。”指挥组的同事这样评价他。
在沈国芳的带领和严格要求下,苏州援建用“一日千里”形容并不为过:今年8月中旬,由苏州对口援建绵竹6个乡镇的38个灾后恢复重建竣工项目交付使用,包括18所学校、4家医院、12条道路、2家敬老院、1家自来水厂以及一批桥梁修复等工程。
全过程控制
保质保量完成提升式重建
一年多来,绵竹土地上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一个又一个让人惊叹的“作品”,这些美誉全国的灾后恢复重建精品工程始终有一个关键词——“苏州援建”。
在援建人员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苏州援建工作何以能如此高效有力地运转?
“每一分钱都要用在刀刃上,每一个工程都要建成精品!”这是沈国芳常挂嘴边的一句话。为此,他主持制定了苏州援建的两个“全过程控制”。
一是工程造价。组建了苏州援建指挥组财政评审小组,对财政投入资金和社会捐赠资金采取一视同仁的现场跟评,严格杜绝施工单位虚报冒算行为;组建了建材询价小组,对施工单位出具的建材品牌、品质、价格到绵竹周边各市场进行广泛调查、严格比选,确保工程材料性价比最优;同时还实行全程跟踪审计。施行这些措施,累计节约了4000多万元援建资金。
二是质量安全。抓设计,苏州援建的每一个单体都由国内一流的设计单位和资深设计师担纲,并经省指挥部和绵竹市政府组织的专家论证评审通过方才启动建设;抓施工,参与援建项目的施工、监理单位都是苏州建筑市场的王牌之师;抓督查,组建苏州援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小组,全程参与质量安全监督;抓回访,对已交付的项目,主动征求使用单位意见,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精益求精不留瑕疵。在获评江苏省“扬子杯”的首批24个援建项目中,苏州就占了9个。
特殊的“约会”
提升灾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2009年7月底,绵竹首批30名招商人员出发前往苏州集中培训,并将分赴苏州及其他各市各开发区随专业招商人员全程参与招商引资。
这个看似不大的举动,意义却非比寻常:绵竹的招商人员不仅是首次“零距离”接触到苏州招商引资各环节,更重要的是能利用难得机遇抓住更多沿海企业资源。
“援建绝不是简单的建房、修路、造桥,帮助灾区人民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更重要!”沈国芳和他的团队已提前谋划智力援建、产业合作了。
绵竹年画一直以小作坊形式生产。“我们要重点支持绵竹年画做大做强。”沈国芳将绵竹年画与苏州桃花坞年画联姻,拓展市场。很快,有了一次特殊的“约会”——今年3月3日,“同心同行桃花坞·绵竹年画联展”在苏州桃花坞文化创意产业园内举行。不仅如此,帮助绵竹发展年画产业,已被列为苏州援建绵竹的一项重要课题。苏州市区将投入2000万元,帮助孝德镇打造集农村旅游、年画制作等于一体的年画产业基地。建成后基地将与大乘村农户集居示范点连成一线,成为一条精品旅游线路。还计划帮助组建年画股份合作社,切实带动农民致富。
“年画的合作只是个良好的开始。”沈国芳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要积极引导苏州企业到绵竹投资兴业。援建是短暂的,我们共同的发展是长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