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陇县电光河污染及治理调查报告
报告调查人:文学院2005级11班 姜自成
调查时间:2006年8月
调查方式:实地考察,部门走访
调查目的:1、通过本次调查,为仪陇县对电光河的治理工作做出应有的努力,促进仪陇环保事业的发展,还仪陇电光河的一片水绿波碧;
2、通过本次调查,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促进自己社会实践能力的加强,促使自己综合能力的发展和完善。
一、仪陇电光河的概况
仪陇县电光河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多山丘陵地区,其主要流经仪陇县金城镇所辖区域。该河发源于位于仪陇县北部的红岩水库。其在上游的河段被称为红岩河,在流经金城镇电光区域时被更名为电光河,它流经达州地区后,汇入了嘉陵江。该河对金城镇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作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上个世纪,该河的源地红岩水库及该河的电光区流域曾是金城镇的主要供水源,承担着全镇近四万人的生活及生产用水;另外,该河在金城镇的农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为流经地区的农业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使以水稻为主要农作物的该镇农业得到了有力的保障。
二、仪陇电光河的污染情况及原因
仪陇县电光河流经金城镇郊,该河的污染程度从此段开始加重,无法自净。对该河的污染情况,可以分为一下几类:
1、建筑垃圾的污染。在污染现场,可以看到,在河的西侧,是成堆的建筑垃圾,包括半截的砖头,破碎的瓷砖、陶片和玻璃、混泥土块,泥灰,还夹杂着建材包装用的编织袋,塑料绳索,泡沫等白色垃圾。成堆的建筑垃圾多半已经倾入河道之中,严重阻塞了河道。同时,也使得河床升高,已经导致该河的流量大减,净化能力进一步削弱。在该段河道,最窄的地方已经不足2米宽,最浅的地方也不足1米深了。近年来,仪陇县金城镇城镇建设开始加速,城镇中硬件基础建设较多,随之而来的是成山的各种建筑垃圾。由于城镇管理没有跟上城镇建设的发展步伐,导致没有相关部门对建筑垃圾的处理作出相应的限制和规定,使得建筑垃圾被建筑工程队为节约生产成本而随意处理,而他们的一贯做法就是倾倒在电光河边。
2、城市生活垃圾的污染。在离城区不足2公里的电光和东岸,有一座巨大的垃圾场,其面积有数千平米,高达10米,而在该垃圾场旁边就是流经的电光河,在现场,垃圾堆散发的气味让人臭不可闻,成群的苍蝇在上面萦绕。据周围居民透露,每天仍然有城中清管所的清运车辆往该垃圾场倾倒垃圾,而且该垃圾场还在逐年扩大。每到多鱼季节,暴雨就会将垃圾场中的大量垃圾冲入不远的电光河中,而住在该垃圾场下游的农民,往往不在这个时节让牲畜在电光中饮水,更不用说人饮了。
3、工业废水和养殖场的废水污染。金城镇的电光区,是该镇的工业集结地,在这块区域,有铸造厂,酿酒厂,屠宰场和养殖场。其中,由于这些企业属于乡镇小企业,其规模小,资金少,利润薄,根本没有能力对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三废”进行有效的净化,而监督部门为了本地区的经济,对此也是能放不抓。在某养殖场,笔者以参观为由,对其内的情况进行了观察,该场有数十头奶牛,场主通过水泥渠道将各头牛的粪便集中到一混泥土池内,场主介绍说,该池乃发酵池,通过对粪便发酵杀菌,在转卖给附近农民作肥料。笔者在该池池壁上发现一不知去向的管道,而在不远处的河边的一团水草中,也发现了一管道出口,并还在吐着浑浊的粪便。这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做法,在其他的养殖场和屠宰场也都存在。这些含有大量细菌、病毒的污水对河水的最大污染是导致河水中的大肠杆菌大幅度超出了我省对排水中细菌含量所划的标准。同时,也使该河水体严重富营养华,水中的动物也因缺氧或中毒死亡,乃至灭绝,而水中生物尸体的腐烂,有进一步加重了水体的污染,使得河水的污染进入了一个恶劣的循环之中。
4、生活废水的污染。仪陇县金城镇位于金城山和南图山交界的鞍部,城镇的东、南、西、北方沿两山的两侧延伸。其中,其东、南部的城区处于两山的同侧,因此,这两部分城区的废水流向都是流经同侧山脚的电光河。该两城区的生活废水除有日常生活废水的成分,还夹杂着位于城南县人民医院排除的废水。在该医院下水道的一处破裂处,还可以看到随废水流动的一次性注射器具、医用绷带等医疗器具。在电光河的这一段河道,笔者发现了三个直径在1米左右的排污管道的出口,另有数处排污的水沟,这些废水混浊,乌黑,散发着恶心的臭味,白水沫中也有不少的固体废弃物。
另外,由于该城镇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变更了水源地,相关部门放松了不再是水源地的电光河的管理,从而加速了原本清澈的电光河的污染速度。
三、电光河治理建议
为了还该河一片清澈,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电光河亟待整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及污染状况,在此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该河的污染情况,制定出具体可行的治理方案,严格落实。
2、相关部门完善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起好检查,指导,督查的作用,并接受群众的监督。
3、投入专项资金,科学合理地规划,建设废水,垃圾处理场所,做好硬件设施的配套工作。
4、转变自身对环保的陈旧观念,具有忧患意识,同时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共同做好该镇的环卫工作。
四、对此次调查的感受
1、此次调查用时数天,对电光河进行了实地考察,走访了当地居民,该城环保局,清管所等部门,首先是加强了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再就是提高了自己的社会交际能力,收获颇丰。
2、对电光河的污染有深刻的感受,也对电光河的前景担忧,希望为该河的治理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在整个调查中,自己的环保意识也愈发增强。希望将来为社会的环保做出自己的贡献。
你可以通过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http://johnj.bokee.com/viewdiary.12996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