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山水如画

【开元盛世 龙游天下 感恩圣地 千古名寺】唐玄宗入蜀与蓬安龙云寺千古奇观黄杨共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10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拥抱沧桑,厚重的历史文化依然眷恋与沉淀、、、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0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拥抱沧桑,厚重的历史文化依然眷恋与沉淀、、、
消水白鹤飞 发表于 2010-10-10 15:28 http://www.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值得一去的好地方——蓬安龙云寺!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0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0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度里的蓬安龙云寺:http://baike.baidu.com/view/962229.htm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0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龙云寺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4abae5ed0d383a5c78f055d4.jpg

  位于蓬安县巨龙镇与龙云镇交界的龙云山,因地势险要、形如“龙盘云海”而得名。而建于辽金朝代的“龙云寺”,屹立于山顶,无言地见证了近千年的沧海桑田.
  龙云寺——沧桑千年的传奇古刹.
  龙云寺在蓬安县十分有名。从蓬安县城出发,乘车约一个小时,便可抵达寺庙的山脚下。“五一”期间,记者驱车20余公里,前去参观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传奇古刹。
  趣:千年寺庙三易其名
  顺着弯曲的进山公路,车行至寺庙的大门,但见几年前翻新的庙门已被风沙侵蚀,庙门前的广场上星星点点滴落着香蜡、祭纸,间或响起的钟声悠悠扬扬,传至五里开外。
  据当地人介绍,这座规模不大的寺庙修建于辽金朝代,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寺庙香火旺盛,据庙内一位僧人描述,每逢大年初一、农历2月19日、农历6月19日、农历9月19日,前往寺庙烧香祈福的善男信女是人山人海,在那狭长的山间小道上,人头攒动,远远望去,就像一条长龙,在山间蜿蜒游动。
  龙云寺位于的龙云山两侧排列着9条支山,好像9条龙缭绕在它的四周,当地人传说为“九龙捧圣”。千年古刹龙云寺因其年代久远,吸引多位官吏前往拜祭,并因此三易其名。相传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冬,汉中王李瑀贬为蓬州刺史时,来游此寺,将寺庙称为龙潭寺。后因李瑀系唐朝皇帝李宪(玄宗长兄)之子,为龙子龙孙,遂对龙潭寺大兴土木扩建,改名为龙游寺。上元初年(760年),颜真卿(刑部侍郎、书法家)被贬为蓬州长史时,来游此寺,亲书“龙云寺”三字,自此,“龙云寺”的名字便一直沿用到今天。
  奇:动人传说的神仙古树
  “神仙夫妻树”是当地人对寺庙后门外两株紧贴生长的黄桷树的特别称谓,据称已生长了500余年。树干十分粗大,需5人合抱方能围住。古树枝叶茂盛、浓荫如盖,向上延伸20余米高。树干底部有一个碗口粗的大洞,里面长年积水不涸。站在树下向上探望,令人惊奇的是,从古树的中段起,竟然生长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枝叶。
  据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两次驾鹤仙临此地,感此地民风纯朴、人人皆拜佛行善,遂在山间石缝丢下两粒树种,谁知竟然相拥长出如今的两株大树,“神仙夫妻树”因此而得名。至今,寺庙里还刻画有吕洞宾驾鹤云游的图像。
  叹:三次火烧愈加兴旺
  据庙内一块残存的碑文记载:“龙云寺修建于辽金,兴盛于唐代,衰落于清末,历史上曾先后被火烧过3次。几经大火劫难的龙云寺不但没有被烧毁,反而越烧越兴旺。”据当地一位老人讲,每次火烧之后,各地的善男信女便四处募捐,筹资重修庙宇,且寺庙规模一次比一次扩大。
  中午时分,记者准备走出龙云寺时,庙里的钟声开始响起,还有那悠然的木鱼声、念经声,让人顿觉心平气定,领悟出人世间的诸多事理。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0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龙云寺位于的龙云山两侧排列着9条支山,好像9条龙缭绕在它的四周,当地人传说为“九龙捧圣”。千年古刹龙云寺因其年代久远,吸引多位官吏前往拜祭,并因此三易其名。相传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冬,汉中王李瑀贬为蓬州刺史时,来游此寺,将寺庙称为龙潭寺。后因李瑀系唐朝皇帝李宪(玄宗长兄)之子,为龙子龙孙,遂对龙潭寺大兴土木扩建,改名为龙游寺。上元初年(760年),颜真卿(刑部侍郎、书法家)被贬为蓬州长史时,来游此寺,亲书“龙云寺”三字,自此,“龙云寺”的名字便一直沿用到今天。

发表于 2010-10-10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0# 山水如画


    比我工资好高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1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山水如画


    比我工资好高
蓬安霸天 发表于 2010-10-10 21:27 http://www.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还有比我工资更低的人?我不大信。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1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龙云寺在蓬安县十分有名。从蓬安县城出发,乘车约一个小时,便可抵达寺庙的山脚下。“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1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相传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冬,汉中王李瑀贬为蓬州刺史时,来游此寺,将寺庙称为龙潭寺。后因李瑀系唐朝皇帝李宪(玄宗长兄)之子,为龙子龙孙,遂对龙潭寺大兴土木扩建,改名为龙游寺。上元初年(760年),颜真卿(刑部侍郎、书法家)被贬为蓬州长史时,来游此寺,亲书“龙云寺”三字,自此,“龙云寺”的名字便一直沿用到今天。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1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凤石乡97社尿毒症患者张群英渴望龚仓兆局长、黄达书记、姚本和校长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救助

http://www.mala.cn/thread-2090523-1-1.html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1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8d158aeea12d153a2df534e2.jpg

  



浮屠就是佛塔,是音译过来的。 佛塔起源于印度。在公元一世纪佛教传入我国以前,我国没有“塔”,也没有“塔”字。当梵文的stupa与巴利文见Thupo传入我国时,曾被音译为“塔婆”、“佛图”、“浮图”、“浮屠”等,由于古印度的Stupa是用于珍藏佛家的舍利子和供奉佛像、佛经之用的,亦被意译为“方坟”、“圆冢”,直到隋唐时,翻译家才创造出了“塔”字,作为统一的译名,沿用至今。
  我国的佛塔按建筑材料可分为木塔、砖石塔、金属塔、琉璃塔等,两汉南北朝时以木塔为主,唐宋时砖石塔得到了发展。按类型可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塔、喇嘛塔、金刚宝座塔和墓塔等。塔一般由地宫、基座、塔身、塔刹组成,塔的平面以方形、八角形为多,也有六角形、十二角形、圆形等形状。塔有实心、空心,单塔、双塔,登塔眺望是我国佛塔的功能之一。塔的层数一般为单数,如三、五、七、九、十一、十三层…
  七级浮屠指的就是七层塔。在佛教中,七层的佛塔是最高等级的佛塔。佛家以为七层的宝塔约为百公尺来高的大佛像,建了如此的大佛来供养,功德是很大的(注:这在许多的经典中都有提到,你可以翻翻地藏菩萨本愿经,内中就有提及)。假使你救了一个人的性命那么你所获得的功德是比建宝塔礼佛还要伟大的,这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1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1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让大家以及在外的乡友们尽可能地多了解家乡的美景和美女,乃至发展变化,旅游必须大力和强力进行宣传才行。
因为蓬安旅游起步晚,旅游作为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希望产业,旅游是最需要大力与全力以赴地向外宣传和推介的,也必须通过宣传才可能让资源吸引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效果来。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3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3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3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进蓬安,牵手浪漫                                                                               
                                                     
                                                                                                                  文 / 邓四平
  蓬安是司马相如故里,地处四川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北与朱德故里仪陇相邻,东南与邓小平故里广安毗连,幅员面积1332平方公里,总人口68万。奔涌不息的嘉陵江,宛如一条玉带纵贯蓬安89公里,造就了蓬安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孕育了厚重悠久的历史文化,形成了山、水、城相融一体的独特美景。嘉陵第一桑梓,汇集了嘉陵江流域最经典的诗画田园、巴蜀文化独具影响力的发源地、千古浪漫爱情圣地、天地人合一理念的展示台、嘉陵江农耕文明等五大品牌资源,景区突出“最浪漫的休闲家园”主题定位,以嘉陵江为轴线,分为“一江、两岸、三段、四功能片、十三区”,面积达20余平方公里,体现了相如故里独特的浪漫风情,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成为了四川省新五大旅游区中嘉陵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区的核心景区。
  走进蓬安,就走进了嘉陵江流域最经典的诗画田园。
  嘉陵江蓬安段被众多专家学者誉为“嘉陵江最典型、最具代表性、最有诗情画意的江段”。在这89公里中,江面时而宽阔,时而曲折,形成了典型的曲流、浅丘、湿地等奇特地貌,保存了最完好、最原生态的江上田园风光。旅游区拥有7000余亩天然湿地,江心绿洲太阳岛、月亮岛上,绿草茵茵,白鹭翻飞,野鸭成群,牛鸟和鸣,恰似一幅美不胜收的山水画卷。天下第一奇观——百牛渡江,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行走在司马相如故里的灵山秀水之间,仿佛置身瑶池仙境,让你流连忘返。
  走进蓬安,就走进了巴蜀文化独具影响力的发源地。
  赋圣、情圣司马相如,是古巴蜀诞生的第一个大文人,被学界专家誉为“巴蜀第一文人”,其出生地就在蓬安的相如故城中。司马相如“卓绝汉代”,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南朝梁武帝以其出生地置新县,以其名命县名,以其故宅为县治。相如县在历史上存在了近900年,至今留有长卿祠、相如故宅、洗笔池、卓剑水、琴台、相如里、文君里等遗址遗迹。司马相如的成就和名声,吸引了众多名彦俊杰,或出仕为官、或传道讲学、或游历采风,唐代诗人元稹、书法家颜真卿、画圣吴道子,宋代大文豪苏轼、理学家周敦颐,清代思想家姚莹等,在蓬安留下了众多的墨迹和显赫的政绩。相如文化对巴蜀文化的影响,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影响,至今广博深厚。
  走在相如故里的土地上,欣赏着史诗歌舞剧《相如长歌》的大气华美,你会深深地体会到汉唐雄风。
  走进蓬安,就走进了千古浪漫爱情圣地。
  秀美山水,孕育了司马相如的浪漫才情,造就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凤求凰”的伟大爱情。浪漫千古流传,追求世人景仰。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内,夫妻树与连理枝,神龙泉与龙角圣水、太阳岛与月亮岛、河流与漫滩构成的阴阳鱼太极图,这些大自然鬼斧神工创造出来的自然奇观,无不展示着魅力十足的浪漫情调。
  走在相如故里的土地上,你将震撼于大自然的奇妙,感受到自然界的人文关怀。
  走进蓬安,就走进了古人天地人合一理念的绝妙展示台。
  已有1500余年历史的相如故城,是南北朝梁代以后嘉陵江二级台地上仅存的、全国唯一的一座州县同治的太极太玄城:从东北至西南纵贯全城的玉环溪,把古城分为鱼形的两半,犹如小太极;古城与嘉陵江之间的漫滩湿地和形如玉带绕城三面的嘉陵江,又形成了天然的大太极。相如故城颇具匠心的设计,是古人天地人合一理念的绝妙体现。相如故城至今肌理和格局保存较为完整,古建筑群和古街区犹存,被专家誉为“巴蜀风水太玄城”、“天地自然之图上的秀珍古城”、“太极图相如故城”。与相如故城隔江相望、依山而建的坡形码头古镇——周子镇,是嘉陵江流域仅存的原味码头古镇,至今仍保留了约一公里长的四条古街区。相如故城和周子古镇已是省级文保单位、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省级卫生城市,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文保单位、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
  步入两座古城,你会感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惊叹古人遵循自然、天地人和的建筑理念。
  走进蓬安,就走进了中华农耕文明的历史长河。
  耕、桑、渔历来是嘉陵江流域传统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它们至今活在相如故里。沿江林盘聚落的树庄,漫山催牛劳作的农民、江中撒网捕鱼的渔夫,以及古镇上的打铁铺、剃头铺、药铺、米铺等,构成了情趣盎然的原生态农耕生活情趣图。船工号子、蚌舞、水龙草龙舞、婚嫁风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嘉陵江流域农耕文明的活化石。河舒豆腐、曹氏豆干、相如香兔、利溪粉丝、葛根粉等名特小吃,会让你品尝到相如故里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
  走进这里,既可感受远去的农耕情调,又能享受徐徐古风,美味佳肴。
  走进蓬安,就走进了年轻的千年古城。
  借助专家独特的慧眼和智力支持,我们发现了宝贵的不可替代的旅游资源,确立了建设“充满实力的丘区经济强县、充满魅力的文化旅游名城”的奋斗目标,开启了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征程,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已建成了龙角山、周子古镇、滨江文化休闲区三个核心景区,其中周子古镇被评为四川省十大风情名镇,在首届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上,被纳入“城南旧事原味古镇之旅”精品线路。
  古老的蓬安,正显现出不竭的青春活力,向着光辉灿烂的明天阔步前进!http://img.mala.cn/month_1009/10092816332197605678428993.jpg






http://img.mala.cn/month_1009/1009281854aad5f94f72b9809b.jpg




http://img.mala.cn/month_1009/1009281856b7a42b6613134f36.jpg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