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岳县坚持以“培育亮点、提升品位,强化管理、搞好服务”为宗旨,大力加强房地产管理,积极推进房屋拆迁和安置还房、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房地产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管引并行
房地产市场更加活跃
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百姓受益”为主线的“2009四川·安岳县首届房地产交易展示会”盛大举行后,安岳县房地产市场进一步活跃。今年以来,全县批准预售商品房面积28.89万平方米,同比增加64%;新建商品房销售1647套,18.12万平方米,同比增加49%;二手房交易953宗,9.26万平方米,同比增加23%。该县在强化房地产市场管理中,在全面落实各项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同时,加大对市场的监测分析力度,积极引导市场健康发展。充分利用“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系统”生成的动态数据,对全县房地产市场的供求总量、结构、价格进行科学分析,并定期形成市场分析监测报告,通过及时发布市场信息,增加市场透明度,引导企业理性投资,消费者理性消费。为了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县房地产管理部门坚持每季度开展一次房地产市场联合执法检查活动,对开发企业未办理预售许可证销售房屋和发布虚假信息、房地产中介企业无照经营和隐瞒价格信息、赚取差价、房地产评估机构随意出具估价报告等突出问题进行整治,并将季度检查与突出检查相结合。通过执法检查、市场监管,完善约束机制,规范市场行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对于产权交易与权属管理,实行交易登记管理过程中的受理、审核、缮证、计费、档案管理、统计分析业务“一条龙”作业,避免了权属登记差错现象发生,大大降低了登记风险,提高了登记质量。同时,提高了档案查询服务和利用效率,2010年初至今,房屋产权发证997件,登记面积9.16万平方米;办理抵押登记2943件,登记面积38万平方米;接待群众查档9200人次,整理装订历年档案5280卷(册),接受各种档案资料12000卷(宗)。
以人为本
房屋拆迁有序推进
随着城市新区、工业园区、两条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推进,安岳县的征地拆迁工作量大面广,如何克难攻坚,有序推进房屋拆迁工作呢?安岳县率先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和会议、信访接待、纠纷调解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让广大群众真正意识到《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是全县房屋拆迁工作的法律依据,是拆迁双方当事人必须共同遵守的准则,是依法保证其合法权益的重要武器。该县还通过对房地产开发单位、部分乡镇村、从事拆迁和评估的公司等单位举办各类培训班,加强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全县拆迁工作者的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在推进房屋拆迁工作中,该县探索了政策、法律文明与社会文明相结合的“两个文明”拆迁机制,继续深入推行了“三同步”运行拆迁机制,并探索出集体土地上农房拆迁补偿安置新办法。积极进行拆迁评估,对被拆迁群众的房屋及有关附属物在实地勘查的基础上进行了公正、公开、真实的估价,为拆迁安置补偿提供了第一手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料。安岳县拆迁部门对每一个拆迁工作点,都明确了一名牵头领导和2至3名责任人员,确保了主要领导靠前指挥,牵头领导以身作则,工作人员下深水工作,形成了从上到下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还采取“5+2”、“白加黑”、“上门服务”等工作方式,依法推进了南山片区、顺城大道北延线、普州大道北延线、柠都大道东段、职教中心建设、内资遂高速公路(安岳段)等项目的拆迁工作,到目前为止,共拆迁1600户,拆迁面积2.5万平方米。与此同时,加强了拆迁安置和启动了拆迁安置还房建设工程。拆迁需要过渡人员落实了临时安置措施,完成了奎安村1、2、10组,红双村2组,新村1、2、9组,桅坝村6、9组,石华村6组临时搭棚点建设,并完善了相关水、电等配套生活设施。加强了奎安村、桅坝村、石华村等点拆迁还房安置建设工作。奎安村2、10组,桅坝村6、9组和石华村6组安置点建设已动工,部分项目正在申请立项。今年以来,共安置被拆迁户1061户。
民心工程
住房保障工作扎实有效
安岳县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抓紧落实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这项“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在加强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设中,着重做好低收入家庭住房补贴资金的发放,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应保尽保,确保补贴资金发放落到实处。在抓好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管理与建设时,采用招投标的办法选择资质优、信誉好的开发企业实施建设,同时聘用监理单位对建设工程实施全程跟踪监理,确保质量优良。还抓好住房分配,出台详细分配办法,严格审核购房条件,确保分配透明、公开、不出差错。到目前为止,经济适用房建设第一、二期已完工,第三期60套住房正在建设之中。廉租住房第一期168套建设已完工,第二期158套房屋正在建设之中。廉租住房租赁补贴户1260户,已发放租金补贴80万元。灾后房改房已维修560户,投入资金26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