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四川有野人 .
前些时看到有科学家欲重启“神农架野考”,觉得是好事。
突然联想到县志上确切提到“秦始皇时有长人二十五丈见于宕渠”一句。当时皆作野史而未多作理会,而且乾隆版(1786年)县志编撰时在这里犯一个错误,将古代宕渠直接等于同后来的盐亭。 明未县府遭兵灾,纵焚县城。对盐亭县的文化传接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很多县史人文资料便毁于此役,再无消息,盐亭再无清朝以前的县史资料,就是这个原因---这点上我们要汲取教训,以后凡编县志,分送市图、省图、国图、邻县图书馆等多地保存。
乾隆版1786年县志,编辑时就直接摘抄《华阳国志》中旧州志中有关宕渠的内容。其实我们知道:盐亭只是在,南朝刘宋文帝元嘉十九年(442),由于贵州一带少数民族北上占据川东北一带,宕渠县府撤退,才于今盐亭县毛公乡侨置宕渠县。
因此,这以前的宕渠当然是指今渠县一带。 . 当然我今天要说的是“秦始皇时有长人二十五丈见于宕渠”。翻译一下就是:秦始皇的时代,在今天川东渠县一带,出现有二十五丈那么高的人! 秦朝时一尺为今23厘米左右,一丈也就是两米余。但二十五丈不就是今天的五十余米高的人?就等于说有十五层楼那么高的人了? 这究竟是野人?还是外星人?是当时看到的人因为害怕描述错误?还是转述时记载错误?我们今天都不得而知。 . 假设应是二丈五,即今天的四五米,则和我们想象中的野人类似。今天的神农架向西越过大巴山不就是川东地区?说明随着人类的活动,野人的活动范围只能是越来越小!野人的生存空间小了,他的个头和数量也越来越小。 假设它是二十五丈,那就出现了电影金刚中的情景,人在那种巨形动物面前,是在他手掌中就能睡觉滴。这种可能性当然也还是有的,以前的老虎就比现在的老虎大得很多很多倍。由于巨形动物食量很大,生存相对困难, 慢慢也就淘汰了。 与一般人个头相差那么大的人形动物,没见过其它地方有记录,难道他是外星人,来一下,又走了? . 不管是上面那种可能。至少让我们知道了一个确有记载的事实:秦始皇时在川东一带,出现过比当时一般人更高大的人形动物。
九龙闲人
2010-1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