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10-30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9# 梁工
做完了报道总觉得还没有完,还有几句话想说一下.
许老师 徐老师 谢老师他们都是高龄老人了,为什么还不顾车马劳顿跑那么远去讴两句?图的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我背起摄像包跟在他们屁股后头跑,
所见所闻让我一直没搞懂,他们在做什么?他们为了啥?
接待我们的场所是眉山川剧团内的极其简陋的小茶馆,每杯茶只卖一元钱.中午吃饭是在三苏祠外的一个饭馆,照相是饭馆内一个小院坝.三苏祠就在隔壁都没进去.(遗憾啊)晚上是住在一家私人小旅馆,总共十几个人共计旅馆费165元.我和谢花脸住一个房间.其中设施太简单了.我们两人整晚上都没睡着,被子太厚了,盖又热,不盖又冷,翻来覆去只盼天明.我在想啊,隔壁八十多岁的许老师该是如何?她睡着了吗?
第二天的聚会许老却是那样的高兴,见着那么多的川剧观众她就越发兴奋起来了.本来当天她还有个高级的会议都没去参加,偏要跑来受罪,为的啥啊?
徐德贵是川剧学校的教授级老师七十余岁了,为吃一顿饭跑到眉山来?辛苦不说,还奉献一大批礼品.他又为的什么?
谢花脸本来当天要到重庆去的,听说到眉山基层会川剧朋友,马上改期.难道就是为了讴几句川腔吗?
孙倩茹是从来不唱玩友的,十几年都没上过台了.这次到眉山把嗓音打开了,接触到基层川剧爱好者,如此的热情,看到广大观众对川剧的极其喜爱,回家后一整晚都没睡着,由此激发了她重上舞台的欲望.把自己的青春献给川剧事业.
蒋万海是川剧学院的声腔教师,那天下班后匆匆忙忙晚上六点过才赶到.为的是什么?
这些问题一直让我解不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