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为媒 游客神往南充 昨日,《相如长歌》在首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节上展演。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千古爱情佳话迷醉海内外游客,也让观演的海内外游客 记住了南充、记住了蓬安---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一曲《凤求凰》让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流传千年。昨(2)日,蓬安县精心打造的大型歌舞史诗剧《相如长歌》再次走出南充,走出四川,走向世界,在湖南省风景名胜区张家界正式亮相首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节精品推介展演活动,一段激荡千年的传奇爱情故事和出神入化的演绎,让现场数万名游客陶醉其中。 《相如长歌》亮相首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节,是四川唯一一个被选中的大型节目,这成为了南充文艺剧团走向市场的又一代表作,这对于宣传和展示南充厚重的历史文化、提高南充知名度大有益处。 亮相张家界 《相如长歌》醉游客 昨日10时,《相如长歌》在张家界“水绕四门”景区开演。随着扣人心弦的音乐响起,演员们身着绚丽多彩的华服登场。美轮美奂的舞美、声情并茂的演出,当即将过往游客的匆匆脚步留住,看得如痴如醉。 36名演员演出了《相如长歌》精华版,共有《凤求凰》、《大赋惊天》、《凤凰情缘》、《当垆卖酒》四个精华片段。曲折的情节、精美的道具、精彩的演出,不仅给现场观众很强的视觉冲击,贯穿其间的爱情故事还将观众带入唯美浪漫、如诗如画的境界,博得现场观众的满堂喝彩,吸引了上万名游客观看。 《相如长歌》让观众记住南充 作为四川唯一获准参演的节目,《相如长歌》在首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节上大放异彩、大受欢迎,不仅为前来张家界的世界各地游客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还把南充“文化牌”借势打了出去。 “我只能用美轮美奂来形容,我从中感受到了舞台史诗剧的魅力。”现场看完该剧后,来自成都的游客陈艳女士说,自己以前知道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但一直以为司马相如是成都人,看了演出才知道,司马相如是南充蓬安人,只是后来才到的成都。“不过,两人也跟成都有关系,毕竟在成都卖过酒。”陈艳说。 “流传了2000多年的‘凤求凰’爱情故事,使我加深了对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爱情故事的了解。”一名来自美国的游客说,自己没想到在南充、在蓬安还有这么一段美妙的爱情故事,以后有机会一定到南充看看,到蓬安走走,感受这美好的爱情故事。 南充文化“走出去”成常态 近年来,南充文艺团体频频走出南充到外地演出,成了南充一个突出、鲜明的文化现象。比如,市杂技团在上海演出,四川大木偶剧院不仅多次出国演出、还在峨眉山有一个演出基地,南充歌舞剧院也常常受邀外出演出。 “如今,南充的演出团体,正在逐步走出去,并且已经探索出了一套成功的机制和办法。”国家一级导演李翎说。 “在将来,南充还要把本土创编的优秀剧目更广泛地推向全国、推向世界,让南充文化走出去形成一种常态。”南充编剧黄纯光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