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三台县最“牛”的路 乡村公路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修建乡村公路。提出的在5年内实现村村通水泥公路或柏油公路,为广大农民生产和生活修通致富路的措施,深受群众关注和期待。 光柳路(光辉到柳池)是连接绵盐公路的乡村公路,最宽的地方有6米、最窄只有4米,长达7公里。两边分布着两个镇乡的4个自然村,每年约有20000常住村民日复一日在这条路上走。这条路现在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印证了“一年修,三年垮,五年成了坑洼洼”的车晃人怨这句话。 要想富,先修路。在三台县光辉镇和柳池乡,通过国家财政拨款和群众集资,新添了不少硬底化村道。条条水泥浇筑的村道,犹如纽带一样,把村与村连为一体,使广大老百姓与外界联系有了安全、便捷的通道。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光辉镇到绵盐路的公路却是“下雨满身泥,天晴一身灰”的烂路。无数坑坑洼洼,成了豆腐渣工程;有的路修的特别窄,而且大小坑特别多,只能单车通行,每遇两车交会,只有一方靠边停车,另一方才能勉强通行;遇到下雨天气,路上行人、车辆更难通行,而且这些路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这长约7公里的乡村公路,还是在2001年修过一次,当时的柏油路现在却成了三台最“牛”路,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在刚出光辉场镇不到100米的地方,由于下雨的原因,路面已经坑坑洼洼,有的地方还有积水。底盘低的小车难已通行,农用车或者客车从上面经过时,左右摇晃颠簸让人提心吊胆。光辉镇两个自然村的孩子每天都经过这条路去镇上读书。即使是晴天,孩子们再干净漂亮的衣服也被灰尘染成了黄色,更不用说雨天了。用“体无完肤”一词来形容糟糕的路况再贴切不过!
在光柳路沿途乡村之间大大小小有十多个村庄,许多村庄都有光滑的水泥路相连,村村通公路比光柳路好了几十倍。在离光辉镇约一公里左右的公路段上,一个下雨形成的水坑摆在公路中央,每次客车经过这里司机都会提心吊胆,害怕翻车,特别是摩托车和小车等底盘较低的车更是祸福难测。象这样的路面,在光柳路约7公里的路上就有40多处,平均分摊1公里至少有6处。 光辉镇这条与外界连接的乡村公路,政府历年来不闻不问。因为光辉镇另一端是老马乡,那边的路全是水泥路面,可以直接进入绵三路。镇政府领导进县城全是走的那条好路,一年中难得走光柳路两次,除非要陪上级领导检查。 天下雨,光辉镇到绵阳的客车车主最头疼、最伤心的事情。因为路面太烂,下雨后就会形成很多大的水坑或路面下陷,造成交通隐患。不但影响客车班次运转,还经常导致交通事故发生。路面凹凸不平导致汽车颠簸厉害,给车子造成了很大损失。单是车子每个月进修理场都至少有三四次,而且都不是小问题,换得最多的要数板簧钢和轮胎。每月的盈利有近一半都用来修车了。多次找到镇政府请求进行维护,镇上的领导都推来推去,最终也没有结果。车主次数找多了,觉得求政府还不如靠自己,只好自己忍气吞声用砂石简单对路面进行维护,以保证交通顺畅,不耽误外出老百姓办事。 我们老百姓的期盼 镇政府领导在大会小会上常常说:政府工作人员就是给老百姓办实事的,要相信共产党的政府,问题迟早都要解决。但是,从我们无数次对政府反映情况到现在,这条路依然是三台县境内最“牛”的烂路。老百姓不知道这些政府当官说的迟早解决是好久?10年?20年?还是下一辈人? 老百姓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政府领导看到文章后,能到现场考察,最终给我们一个解决!把乡村公路建设好、管理好,把党的惠民政策落实好,让“村村通路、路路通”工程真正成为民心路、致富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