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791|评论: 8

2010年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和考前网络征文雷同---是否泄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8 18:04 | |阅读模式

一、2010年四川公务员申论考试(11月6日):

42867612.jpg 《申论》是主观性试题,不可能有一成不变的标准答案,但有个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考生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

那如何作答,才能符合命题的基本出发点和要求呢?省公务员考试研究命题的专家进行了支招:

第一题考生应从郭明义助人为乐的目的动机(奉献使人快乐、助人使人幸福)、时间过程(几十年如一日善小而为)、具体表现、效果影响来全面分析归纳。

第二题目的是希望考生思考应该怎样学习郭明义,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为今后工作打下一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作答重点是要阐述什么是郭明义的幸福观,同时简要说明当代青年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幸福观,再从“你”的角度,简要谈谈自己怎样学习、弘扬助人为乐的幸福观。

第三题考生都有话可写,但无论用什么模板都不可能套用的。考生不论从哪个角度写,都必须切合题目规定的“裂变的力量”话题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密切结合社会生活现实和自身实际体会,体现申论以论为主、以理服人的特点。

第三题应该写进什么是郭明义精神裂变的力量;为什么郭明义精神具有裂变的力量;时代需要郭明义精神裂变的力量;作为未来的公务员,自己应该怎样学习郭明义,“被裂变”或者成为裂变的原子,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和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学习郭明义精神。

附《申论》题目:

1.请依据材料简要分析归纳,郭明义的先进事迹从哪些方面体现出“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

2.郭明义说:“有同志说我傻,可我自己并没有一点做傻事的感觉。……为社会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觉得自己被党组织所信任、被群众所信赖、被社会所需要,就会感到很充实、很快乐、很幸福。”你怎么理解郭明义的幸福观?请加以阐述。

3.如材料(八)中所言,“郭明义精神正以裂变的速度传播着”,“郭明义精神裂变、迸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对此你有什么领悟,受到什么启示?请以“——也谈裂变的力量”为副标题,自拟标题,自选角度,联系社会生活和自身实际,写一篇800—1000字的议论文。

二、考前网络征文(11月5日19点):

有一位同志,与我们年年相约于三月,他没有沙场上浴血奋战的经历,更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仅仅凭着一颗朴实无华的心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做了些不平凡的事,他的名字就被人民永远铭记在心里了;有一种精神,它不是一瞬间的光芒四射,也不带有丝毫堂皇的理由,但它却成了我们学习的榜样,它随着春天的脚步一再融入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精神带来崇高而温暖的气息。大家说,他是谁?对,他就是——雷锋!一个普通的共产主义战士,虽然只活了短暂的22个春秋,但他平凡而伟大的事迹都闪烁着灿烂的光芒!他在我们心中竖起了一座高高的丰碑。雷锋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说到并且做到了!在这3月学雷锋的日子里,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呢?我们知道雷锋是个高尚的人,做的也并不是伟大惊人的事。我们学习雷锋,也就应该从身边做起,从自我做起,从关心身边的同学做起。
在我们的校园里,就有着许许多多的雷锋,不信你看:他们伸出勤劳的双手,捡起了遗漏在地上的果皮纸屑,擦干净了一扇扇门窗;他们伸出节俭的双手,主动关掉了教室里、走廊上的“长明灯”,积极回收废品变废为宝。他们伸出灵巧双手,认真地修理着教室里损坏的公物:他们怀着一颗真善美的心,关爱他人,同学问互帮互助之情景时有发生,大家再看,教室里,他的一句提示,让别人找到了走出迷宫的方向:他的一声鼓励,让别人有了继续努力的动力:他耐心的讲解,让别人爬上了获取新知识的阶梯。这些点滴小事都折射出我们可爱学生的闪光心灵。
身处美丽的校园,望着我们可爱的学生,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重温雷锋精神吧: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的岗位?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学校是我家”的主人翁责任感,在学习和工作中刻苦钻研,求真务实。让我们平凡的人生孕育出雷锋般的崇高精神,只有有了崇高的精神我们才能铸就明天的辉煌。老师们、同学们,让雷锋精神成为我们生活道路上的指路标吧!让雷锋精神长驻我们美丽的校园!最后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对待他人要像春天一样温暖,对待学习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困难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不文明行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三、是否泄密?

公务员考试后有人上网,发现网上有人在公招考试前,就在征集‘郭明义,我心中的雷锋’的帖子,是不是泄露考题咯?”

“昨天参加完省上公招考试后,我看见网上有‘专家’分析如何作答才能得高分的内容,是不是我不按照网上‘专家’的思路作答,就拿不到高分了?”

前日,21万余考生参加了我省举行的公招考试。在《申论》考试中,提供的材料是围绕“雷锋传人”——郭明义展开的。昨日,不少网站都出现了《申论》的参考答题简析,还有的网站找出了本月初,一些征集与考题内容相似文章的帖子,一时间,考生在网上感叹自己得不了高分,考题是否泄密的内容多了起来。昨日上午,省人事考试机构有关负责人和我省公务员考试命题研究的资深专家,第一时间对网上的帖子进行了澄清,提醒考生不要相信网上所谓“专家”的参考答案,也一定要相信试题不可能存在泄题的可能。

按网上参考答案 几乎不可能得高分

“昨晚,我就注意到不少网站出现了所谓‘专家’提供的参考答案,基本上这类信息都出现在国内一些民间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的网站上,这明显是为了培训机构招生所做的宣传。”我省公务员考试命题研究的一资深教授说,他曾参加过公务员考试命题,长期研究公务员考题命题的方向和主旨。看见网上的内容后,他与参与命题的其他专家进行了交流,一致对网上的所谓的“参考答案”不认同,网上的答案偏离了题目主旨,“如果考生真按照网上的思路答题,基本上没有得高分的可能性。”

该教授说,公务员热的浪潮也催生了很多培训机构投身到公务员考前培训上来,他们一般会竭力宣传猜中的考题,第一时间对公务员考题进行参考答案解析,以吸引更多考生报名参加培训,达到盈利目的。“不可不信书不可尽信书”,该教授提醒广大考生,《申论》出题目的,就是要检验考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等,这不是写作文,有的考生不分析材料透露的信息,按照材料表象答题,很难拿到高分。

省人事考试机构有关人士说,这几年他们在组织各类公招考试时,发现有部分培训机构,派自己员工参加考试,考完后立即将部分考题内容、试题解析,发布在培训机构的网站上,以暗示考生,他们能拿到最新的公招考题,或者“有背景”,以吸引考生参加培训,

“去年抓住的用扫描笔扫描试卷的考生,最后证实就是培训机构的员工。”

能猜对热点材料 绝不可能猜透命题角度

针对网上在公招考试前,一些关于“郭明义,我心中的雷锋”的帖子的问题,该教授和省人事考试机构有关人士也进行了澄清。

“昨晚一直忙到凌晨两点,就是在查找网上提供与昨天考试几乎相似材料的源头。”省人事考试机构经过连夜排查,命题专家、工作人员绝没泄密的可能性,发现网上征集“郭明义,我心中的雷锋”文章的源头为:11月2日,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开展的“我心中的雷锋——向郭明义同志学习主题征文活动”。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郭明义是全国的典型,央视等媒体连续几天对其进行了专题报道。“《申论》考题的出题原则就是要让考生‘有话说’,要与社会热点话题相联系,所以涉及郭明义的材料,肯定会差不多,不可能有多个版本。”该教授说,即使培训机构猜中《申论》材料,但绝对猜不准命题专家出题角度,“不难看出,试题虽然涉及热点材料,但命题角度是非常有新意、有创造的。”该教授说,题目规定的“裂变的力量”,考生要回答:什么是郭明义精神裂变的力量,应该如何影响和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学习郭明义精神等,而不是单纯阐述雷锋精神,如果按照重庆征文比赛的角度来答题,肯定得不了高分。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18:13 |
我认为有嫌疑呢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18:14 |
为什么第二天考试的题目,头天晚上就有人上网征文了呢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18:14 |
为什么第二天考试的题目,头天晚上就有人上网征文了呢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0-11-9 21:42 |
应该有嫌疑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0-11-9 21:42 |
或许是泄密的嫌疑。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11:23 |
现在的社会复杂求的很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11:23 |
某些当官的做了婊子还要立贞节牌坊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1 17:19 |
可能泄密了哦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