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绵阳人来讲,长虹集团开发的地产项目“长虹世纪城”和“长虹国际城”,在绵阳可谓是耳熟能详众人皆知,销售也是如火如荼。老绵阳人都知道,这两个项目原来正是长虹集团的生产厂区,每天下班时候,在跃进路口、高水片区,长虹厂工人熙熙攘攘,一派热闹与繁华。随着房地产在大江南北的搞得红红火火,长虹也与时俱进,将这几个原本是工业用地的地块转变为住宅用地,修起高楼盖起大厦,聪明地搭上了这趟高速向钱的造富快车。
有人说现在的房地产就像是“唐僧肉”,谁都想来吃一口。民企想,国企想,长虹这样的制造业也想。其实长虹倒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家电制造企业,之前海信、格力等都有涉足。但问题是这些本来有自己主业的大型企业,进入到房地产之后,他们的主业会不会受到影响呢?
答案很简单,就像一个普通工人本来踏踏实实在做技术,虽挣钱不多但收入稳定,突然有一天发现炒股可以获得成倍的收入,而且这个股市好像一直只涨不跌,你说这个工人还会安心于做技术工作吗?当然不会了,以更轻松的方式挣更多的钱,每个人都会这么选择。长虹也不例外,面对16%左右的彩电业务毛利率,35%的房地产毛利率,更让长虹心动,这也是众多制造业巨头纷纷脱掉工作服,戴上建筑帽,雄纠纠地向房地产进军的根本原因。这样的例子在今天中国比比皆是,海信、海尔、格力、康佳、TCL……几乎所有的家电巨头都在房地产市场布下了自己的棋子,甚至连雅戈尔这样的服装企业也加入了地产开发大军,放眼望去,中华大地,烟尘滚滚、机器隆隆,好一派动人热闹的繁华景象。
然而,这表面的风光无限与财源滚滚,却掩盖不了中国制造业转型方向的集体迷失,近几年来,中央一直强调产业升级,产业结构调整,而这些都应该要以资金和人才为基础的。为什么我们的商场里还充斥着大量日本家电、数码产品?为什么我们几乎所有高科技高技术含量的东西都要进口?为什么我们只能依靠为别人代加工赚取那一点零头?这一切不正是需要我们制造业加大资金投入、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加大品牌建设么?然而,在房地产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看到的却是大量资金和精力都流向了房地产,中国制造,正在沦为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代名词。制造业的迷失,为日本这样的技术型国家提供了振兴的绝好机会,也使庞大的中国市场沦为别国倾销其高科技产品的绝佳市场。
当我们还未沉沦的热血青年将支持国货运动进行得轰轰烈烈的时候,长虹们在地产盛宴的餐桌上喝得满面红光之余,是否应该清醒清醒,毕竟,这个社会除了房地产,还有更多有意义的东西。
来源:绵阳淘房社区,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