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939|评论: 23

崇州市崇平镇歇马台庙会演出图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2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00_0120.jpg 100_0124.jpg 100_0126.jpg 100_0093.jpg 100_0094.jpg 100_0105.jpg 川剧部分图片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1#袁花脸

   复件 100_0094.jpg 复件 100_0105.jpg

发表于 2010-11-12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江搞得好!好热闹的场面啊!頂起!

发表于 2010-11-12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川剧观众啊!省川剧院,成都川剧院为何不面向他们呢!

2017年川剧奖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0-11-12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热闹!袁会长搞得好!

2017年川剧奖 2014年度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网友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0-11-12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剧部分图片

  
袁花脸 发表于 2010-11-12 14:47 http://www.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罕见的川剧盛况!何为人山人海!这就是 !!顶!!!

袁花脸辛苦了!

顶-3.gif

发表于 2010-11-12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川剧观众啊!省川剧院,成都川剧院为何不面向他们呢!
老戏迷 发表于 2010-11-12 16:05 http://www.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川剧演出团体当前的确应该到农村地区去演出正宗的川剧,在那里培养出大批的川剧爱好者,使川剧得以振兴。

发表于 2010-11-12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观众场面太吓人了!!1

发表于 2010-11-12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老戏迷


    温江区文化馆川剧团经常活跃在各个区镇乡村,深受广大观众欢迎。我今天去连二里看演出,那里古镇风景很好。

发表于 2010-11-12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观众场面太吓人了!!1
秋天飞 发表于 2010-11-12 19:10 http://www.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温江区文化馆川剧团面向基层民众,这样的“吓人”场面以后多给大家传几张,让那些曲高和寡的大川剧团及省市主管文化的官员看看。
1011121450440f0ed728146f2b.jpg
这是演出《雷打张继保》,很多观众深受感动,到台前给台上的“讨饭老人”捐钱。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长歌悠悠


    谢谢梨园春,长歌悠悠,長穗太极,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梁工


    谢谢梁土、老戏迷、秋天飞、谢谢。

发表于 2010-11-13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袁花脸

  
袁花脸 发表于 2010-11-12 15:01 http://www.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现在而今眼目下,农村观众还是喜欢〈〈雷打张继保〉〉这样的教化剧。

2022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0-11-13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袁花脸


    川剧天天谈振兴
   不知何时才成行
   出路究竟在哪里
   请教温江袁志明
       ---- 赠与空喊口号者

              五六十年代川剧演出盛况再现.温江文化馆川剧团送戏下乡功不可没.

发表于 2010-11-13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江川剧演出盛况,应谢袁会长!祝你们越演越红火!

2024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0-11-13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江经验值得推广,向袁会长学习!

发表于 2010-11-18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人呀!温江川剧真正好!

发表于 2010-11-18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此地看川剧的时候大概已是50年前,当时的太平乡有姓朱的(人称朱端公)一家人,父亲、两个儿子、女儿、媳妇都唱戏,一家人撑起大半个业余剧团,我的一个老辈子在此当鼓师,我就站在老辈子身后,不买票,看欺头。至今记得看过他们父子两的《卖画拍门》。县剧团也经常到此演出。演出场地在公社的剧场内,设施比照片上的好。还记得那时就看过严正宗主演的《盗官袍》、还有《八件衣》等。看到楼主发的照片颇有感慨。成都平原上的乡亲,是川剧最忠实的守护者,本应充分享受川剧的精神滋养。可不知他们有好多年没有看过川剧了。但愿川剧这只迷途的羔羊,能回到你真正主人的怀抱。

发表于 2010-11-19 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何谓“歇马台”?传说中城隍菩萨出行时驻马歇脚的地方。是民众心中的一个宗教圣地。以成都平原的人口密度,信众覆盖范围达10平方公里。自古以来,这里的庙会就庄严隆重。我小时后曾经路过此地,庙堂虽已变成小学校,但仍见其巍峨壮观。紧邻庙宇的太平场是公社(乡、镇所在)。这里也是川剧窝子,能打会唱的人很多。
      我的老辈子是个川剧名人(是地方上的人尊崇的,还是真有那么得行,未考证),说是出自崇庆县某科班,工文小生,会演的戏有200多出,解放前在川西红极一时。曾被宋书田看重,欲收之为徒,反被谢绝。可见或许真有几分本事,不然咋会如此傲慢。他又会司鼓,连最拿手的《红梅阁》都打得下来。
      我见到老辈子时,他正在太平乡的业余川剧团打鼓。那时刚刚集体食堂下放,作为鼓师,他的优厚待遇是,自己每天揣半斤米去交到街上的一家馆子,中午剧团招待一个炒菜,算是酬劳。就是在那样的困难环境中,川剧经常不断的演出,为仍在饥饿线上挣扎的民众送来精神粮食。
      现在,社会进步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但精神生活反而贫乏了。特别是川剧爱好者们更感到悲哀。长久以来,是他们呵护着川剧,爱护着川剧,而川剧却背他们而去,甚至好多年难得见上一面,真为他们惋惜。好在温江的川剧给他们带来久旱云霓,也为他们高兴。

发表于 2010-11-19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人们从生产队收工回来,忍着半饥半饱的无奈,徒步4公里到太平场看夜戏。我跟着大人跑,大概和鲁迅《社戏》中描写的差不多,兴趣不大,看热闹。经常不买票,被大人夹杂着带进场内。
       剧场是公社修建的,平时开会用,晚上唱戏,逢年过节也唱戏。戏台很宽大、正规。没有电灯,用三个煤气灯把戏台照得明亮亮的。剧场是木结构穿斗牌立,屋面用麦草遮盖。虽简陋但不失格调。
     回来的路上,大人们边走边讲戏中故事、评价演员。我也才从中了解一点剧情。
     夜晚中的平原上本就有几分阴森恐怖,特别是经过有坟地的路段,个别恶作剧者,或装鬼叫,或高喊“鬼来啦”吓大家的一阵猛跑,难免跌跌撞撞,摔成一团。
     回想起来,总感觉到,人类抗拒自然的力量是多么强大,任何物质的困难在精神的力量面前都是那么不堪一击。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