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403|评论: 6

那些人 那些事 那些感动——援川手记·写在告别援川之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8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那些人 那些事 那些感动——援川手记·写在告别援川之际
时间:2010-11-17 14:34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晚报


http://www.qz828.com/pic/0/10/20/71/10207131_605115.jpg

  编者按
  两年前,34岁的祝建辉以记者和援建干部的双重身份参加了援川建设。他和331名浙江援川干部一起,带着浙江人民的期望和嘱托,远赴因地震而支离破碎的巴山蜀水——四川省青川县。在七百多个重建的日子里,浙江人民的无私奉献、四川人民的自强不息和川浙人民的真挚情感,都被一位新闻记者用眼睛、耳朵和心灵真实记录和认真感知。在他热情细腻的笔触下,我们读到了67期援川手记,读到了艰苦,读到了拼搏,读到了温暖,读到了希望,读到了一座新城诞生的每一个细节。
  2010年10月,浙江援川工作已基本结束。重新回到新闻岗位的祝建辉带着一种别样的感动,写下最后一期《援川手记》。两年来,前方记者与后方编辑部频繁互动,这个浙江省媒体中惟一为援川记者开设的固定专栏一直坚持与读者见面。今天,牵动读者两年多的《援川手记》将与读者告别,让我们共同回味这个让我们感动的小小专栏,因为它纪念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大事件,纪念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大精神。
  种出美好生活
  2010年10月14日是马公乡朝阳村李远华的40岁生日。
  山里人不注重生日,但李远华还是很看中这一天,这天刚好是他加入合作社一周年。
  架着深度近视眼镜的李远华,第一眼给人的感觉是见过世面的人。的确,身为深山中人,李远华出过远门,到过离四川很远的山西。地震前,他一直跟同乡的亲戚在山西黑煤窑打零工。黑煤窑多矿难,对于来自贫困偏远山区的矿工们来说,生存大于生命。说起那段经历,李远华说想想都后怕,明明早上还在一起谈娶媳妇、造房子的工友,晚上收工时,就再也见不到了。这是在鬼门关讨生活。早在几年前,李远华就说不干了,但到了第二年还是又去了。因为,在家里,面对着大山,他找不着挣钱的路。
  地震了,李远华回了家。也是因为地震,李远华下定决心不再去那个鬼地方了。“不能再跟以前一样的过日子。”这是他最初的想法,但一段时间后,李远华又陷入了困惑。到底做些什么好呢?这时,村里和乡里传来了一个好消息:乡里要培训“江山白菇”的种植技术,这是援建马公乡衢州指挥部引进的。听到有新技术学,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既然下了决心,就要好好干,李远华把一家四口搬到了技术示范园区,他和妻子在园区里学技术,每月每人还有1000元的工资。
  技术学会了,市场销售到底怎么样?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今年1月底,援建指挥部与马公乡政府一起,在广元市东城门市场摆起了摊,推荐“江山白菇”和马公土鸡。仅一个多小时,一千多斤白菇和一百多只土鸡就被热情的市民一抢而空。这一下子,不仅在广元市民心中打响了“江山白菇”的品牌,更主要的是给李远华吃了一颗“定心丸”。这件事,让李远华看得更远,想得更远了。他计划着,以后挣到更多的钱了,全家就迁到桥楼乡,然后买辆车,主要种白菇,平时跑跑运输。这些想法,是他以前从来没有过的。
  经过一年的实践,江山白菇培育发展成功了,李远华不仅是见证人,也是参与人,更是受益人。在接受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浙江日报、浙江卫视、四川日报、四川卫视、广元日报、广元电视台、青川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采访时,李远华十分真诚地向援建指挥部表示感谢,他说这是一门真正能让自己富起来的好技术,他还要带动更多的乡亲一起致富。如今,在李远华的影响下,马公乡又有近10户农民加入到了合作社。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xu-----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qctzb


   
http://www.qz828.com/pic/0/10/20/71/10207133_472109.jpg

  援川指挥部在广元市组织产业推荐,洪晓勇代表指挥部写请帖,邀请广元市相关部门参加当天的活动。祝建辉(中)与同事赶紧用手中的照相机记录下这一幕。
  味蕾里的四川烙印
  作为援建指挥部综合组的主要成员,郑雪良分管后勤保障一摊子事,大家都管他叫“大总管”。要照顾好大家的生活起居,这个工作可不简单。在灾区工作,大家每天外出忙碌,拖着一身的灰尘和疲惫回到“家”,最希望的是有一口热乎乎饭菜。
  但那时的马公,余震不断,公路时常中断。指挥部驻地不通公交车,不通广播、电视,不通电话、网络,手机信号也没有,并时常停电。加上马公地处偏远,周边也没有饭店、商铺,每天吃的菜要么等流动菜贩上山,要么就是到10公里外的集镇采购。
  郑雪良和乡里协调后,指挥部和乡里的“食堂”合二为一。所谓的“食堂”就是在路边支顶帐篷,中间摆张桌子。指挥部和乡里的干部就围在那里吃饭,轮不到位子的,就站着吃。站着吃,说起来也不算什么,大家最怕的就是吃土豆。
  刚到马公,第一餐吃到的主菜是炒土豆,大家吃得很开心,并纷纷加以赞赏;第二天,早上是炒土豆,中午是炒土豆,晚上还炒土豆,赞赏声没有了;第三天,一天下来还是炒土豆,有人摇头了;第四天,还是炒土豆,有人吃吐了;第五天,还是炒土豆,有人饿肚子了;第六天,再见到炒土豆,整盘的上来,整盘的端下去;第七天,除了炒土豆,餐桌上多了一些辣椒酱、豆腐乳等;第八天,炒土豆只动了几筷子。考虑到当地人的饮食习惯,乡里的条件大家都清楚,但为了大家,郑雪良还是“厚”着脸皮找烧菜的阿姨谈了。之后,炒土豆也不再像原来的频率出现了。
  伙食品种单一是个问题,但郑雪良没想到,辣麻也是个问题。阿姨每个菜都要放大把的花椒,都说衢州人能吃辣,到了马公才知道祖国各地的辣是不一样的,任你平时再喜欢吃四川火锅,夹一口菜,麻麻的花椒辣味入口,吃到最后,嘴里只剩下一种麻麻的感觉,很难适应,但这个郑雪良也没办法,只能靠大家慢慢克服了。
  衢州援建指挥部的伙食条件困难,很快省指挥部的领导知道了,于是就有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是省指的领导去马公乡调研指导工作,都要带一些新鲜猪肉和蔬菜表示慰问。猪肉是半爿的;蔬菜则多选择容易储藏的,如整麻袋的包心菜、花菜、冬瓜。
  这样的生活条件一直持续到去年9月,才有了比较大的改观。随着援建项目之一的马公乡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大楼建成,指挥部的13名干部,终于迎来了第一次搬家,住进了援建期间的第二处临时居所。房间尽管不大,但至少两个人一间,基本的生活设施也都有了保证,甚至还可以看电视、上网。而且进马公的路经过修整后,只要不是遇到连续的下雨天气,外面卖蔬菜的货车,都可以直接开进马公乡。
  上个月,告别马公前在食堂聚餐,大家吃着可口的饭菜,很享受每个菜里都有的浓浓花椒味。援建干部们平时交流时,会谈到两年来大家的变化,有一点变化是共同的,大伙都爱上了麻辣的花椒。我们的味蕾发生了变异,甚至有些担心,回到衢州会不会不适应家乡菜的味道,这算是两年来援建给我们留下的另一种烙印吧,它将会永远伴随着我们。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qctzb


   
http://www.qz828.com/pic/0/10/20/71/10207132_996872.jpg
“衢州市援建指挥部”旗帜在山坡上飘扬

  不是13个人在战斗
  为纪念两年来的马公援建,指挥部编印了一本援建画册,里面记录了每一项援建工作的变化及成果。摩挲着一页页画面,总会闪现出许多场景和故事,我突然想到一句话:不是13个人在战斗。
  不是13个人在战斗:我们13位援建干部在青川的每个日夜,背后有250万的衢州人民作坚强后盾,援建青川马公的一砖一瓦都出自衢州人民的无私奉献,一分一厘皆取自衢州人民并不宽裕的地方财政。
  不是13个人在战斗:马公乡援建两年多来,仅市级领导就曾十余次跋山涉水,来到援建一线现场视察,他们用真情的指导实践,真切的话语温暖了每一位援建将士,给我们带来更多做好工作的智慧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不是13个人在战斗:2008年11月,在马公乡留守村民担心冬夜难捱时,来自衢州红十字会捐赠的1500条毛毯及部分毛巾、衣服等价值22万元的物资,满含着衢州人民对灾区的关爱,以最直接的方式传递到村民手里、身上和心里。
  不是13个人在战斗:马公中心小学建设工程的监理小余,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三衢男儿的真性情。援建项目要建成精品工程,这是责任与使命,也是他的工作标准。在马公工作期间,每天早上,这位来自常山的汉子总是第一个提前到工地察看。工期紧张的时候,身为监理的他,还要操心工地上进度安排。
  不是13个人在战斗:洁净漂亮的马公中心卫生院里,齐全的药品和崭新的器械,是衢州市卫生局的捐赠。他们先后捐赠了B超、心电图等诊疗设备等药品器械,而这些设备原来只有在青川县城的人民医院才有。因为有了我市卫生系统的关心与帮助,马公乡卫生院硬件设备有了大幅提升,马公人民的医疗条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
  不是13个人在战斗:在和马公乡产业对接中,江山市的3位食用菌专家通过网络为村民们开设空中课堂,为他们解疑释惑,解决实际生产难题。江山市的农业部门,还专门到青川县马公乡进行考察,派出了专门的合作社进行技术传授和产业帮扶。如今这已经是浙江援建青川产业富民的一个精彩亮点,也是浙江务实援建的一个缩影。
  不是13个人在战斗,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可以说在灾区的每一个日日夜夜都有后方亲友的牵挂,每一项工作顺利推进都应该归功于前方的一致努力,每一项荣誉也应该属于大家,青川和马公人民的这一声感谢也同样属于大家。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激励一生的感动
  援川手记最初落笔记下的是“青川县马公乡”。时光匆匆,往事如昨,蓦然回首,援建已有700多个日日夜夜,翻寻字里行间的记忆,思绪翻涌,感慨万千。
  700多天里,在青川这片土地上,上演的是怎样的感人画面:那是感天动地的人间大爱,那是灾难中重生的人间奇迹,那是悲壮中生长的希望,那是坚强奋进的民族精神……只要你用心,就一定能感受到那如火激情与赤子之心。天无情,人有爱,灾难中青川人民用意志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让我在震撼于大自然的力量同时,更感受到了人间真情的力量。虽然青川的条件艰苦,但来自后方领导和亲友的支持,更让我这个新青川人身怀感激,有了一股无畏艰险的底气;青川干部群众上下同心,众志成城,让这里有了旧貌换新颜的巨变,这些我不仅见证,也并将铭记一生。在感恩中再思奋进。这是我两年援建中最大的收获,也因此给了我直面生命真谛的勇气:在自然大灾面前,每个生命是何其的渺小脆弱,但精神可以凝结,人定可以胜天,众志可以成城!
  700天里,特殊的经历,无疑成为我人生的一笔财富。结识了原本不相识的衢州12位同事,还认识了很多省援建指挥部的领导和同仁,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正直的人品魅力、成熟的政治智慧、民本的执政理念、清晰的工作思路、高远的眼光胸怀、科学的运筹帷幄等。两年援建使我开眼界、长见识、启人生、明方向。
  “行千里路胜读万卷书”,巴蜀文化博大精深。剑门蜀道传诵千年,昭化古城魅力至今,千古女皇武则天的传说,阴平古道的令人怀想,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的奇丽与独特,这一切毫不逊色于素有“东南阙里”、“南孔圣地”的三衢人家。自古以来,川浙两地文化名人交往不断:大禹治水,苏东坡西湖留名,“衢州铁面御史赵抃一琴一鹤入川”都载入史册,如今川浙两地的商人、学子交流更是频繁紧密。所有一切,再次说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大家庭,川浙两家亲如一人、不分彼此。
  700天里,我见证的是人间奇迹,我感受到的是人间大爱,我铭记的是民族重生的伟大精神力量。曾经,我是一名和平兵,在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守边3年,从此埋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热血情怀;如今,我成为浙江300多名援建队伍中的一员,见证了这一脱胎换骨的人间奇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对组织的忠诚。
  回到心中牵挂的故乡,我常有这样的感悟,在以后的路上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风雨坎坷,两年援建历练所带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必将给我坚强与勇敢的力量。(记者祝建辉)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衢州援川大事记
  2008年9月5日上午,衢州市援建指挥部首批成员及卫生医疗队成员正式进驻青川县马公乡,在海拔1450米的马公乡人民政府临时所在地正式挂牌,开展对口援建工作。
  2009年2月,马公乡历史上第一次开通了程控电话和互联网。
  2009年6月15日,马公乡全面完成了永久性农房重建维修任务,通过广元市考核验收。
  2009年8月17日,马公乡中心小学校、马公乡卫生院项目通过竣工验收。
  2009年9月1日,马公乡中心小学校交付使用。
  2009年9月24日,马公乡卫生院交付使用。
  2009年10月,马公乡农业科技服务中心通过验收并交付使用。
  2010年1月30日,衢州市援建指挥部与马公乡党委政府联合,在广元市东城门市场举办产业援建项目成果宣传推介活动,帮助农民开拓市场。
  2010年3月31日,马公乡道路应急工程通过验收。
  2010年4月,马公乡供水工程项目竣工。

发表于 2011-4-17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完~~~~~~ 先顶,好同志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