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596|评论: 44

【极度诱惑】在周子古镇码头偷窥性感的洗衣妇、旱地划船的怪人及打捞嘉陵江沉船的奇闻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0-11-20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套话和各种废话就难得说了。一张清晰的图片胜过千言万语。
       大家也都是买得起电脑上得起网的人,也都是聪明过人的人,四平哥拍摄的照片浅显易懂,大家一看都懂的。

                                 2010年11月20日星期六摄于国家AAAA旅游景区蓬安嘉陵第一桑梓
2010年11月20日照片 095.jpg
2010年11月20日照片 095.jpg
2010年11月20日照片 095.jpg
2010年11月20日照片 095.jpg
2010年11月20日照片 095.jpg
2010年11月20日照片 095.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4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0-11-20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蓬安义工组织正在组建中,招募会长,付会长,会计,宣传委员,队长等,没有工资,奉献爱心。欢迎你的加入山水如画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0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山水如画
2010年11月20日照片 095.jpg
2010年11月20日照片 095.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0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蓬安义工组织正在组建中,招募会长,付会长,会计,宣传委员,队长等,没有工资,奉献爱心。欢迎你的加入山 ...
周大炮 发表于 2010-11-20 14:43 http://www.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谢谢周大炮先生的号召。   
     没有工资没关系,反正这辈子是穷人,有没有工资都无关紧要了。2010年11月19日补发事业单位人员绩效工资,我刚领到了补发的事业人员绩效工资8000元人民币,再差2000元现在我也是接近万元的万元户了。
     我是万元户我还怕谁呀?
     奉献爱心是好事,我也喜欢搞这些事情。这个是为下辈子成为富人积阴德,支持你。
     有事情尽管吩咐就是了,邓大炮的联系电话:15908275137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0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山水如画
2010年11月20日照片 095.jpg
2010年11月20日照片 095.jpg
2010年11月20日照片 095.jpg
2010年11月20日照片 095.jpg
2010年11月20日照片 095.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0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神奇的蓬安紫石坝 
  文 / 邓四平
  从蓬安县城附近的周子古镇码头登船,沿江逆流而上,过嘉陵江大桥,经小泥溪,到大泥,至金鸡口,龙泉庙水观音,乌马奔江等地,大约船行一个小时左右的航程,便可到达风光秀美的蓬安紫石坝了。
  紫石坝村,又名曹家坝村,现属蓬安县金溪镇管辖。船到紫石坝,老远便可看见一个新建不久的混凝土码头,码头靠左树着一块高约一米水泥镶框黑色石碑,正面书“曹家坝”三字,走近石碑,见石碑背面书刻“渡口守则”等规章。问码头上或坐或立等船的村民紫石坝方位,回答说曹家坝就是紫石坝,因坝上曹姓人家占据多数,所以将原先的紫石坝改称了曹家坝。其实,紫石坝的村名比起曹家坝这个名字来,不知要好上多少。紫石坝,叫起来响亮悦耳,听起来诗情画意,更给人无限美妙浪漫的遐想。在色彩的世界,那如梦如幻的紫色,不就是浪漫美妙的代名词吗?
  站立码头,放眼望去,传说中的紫石坝仿佛并没有看见地名中所说的紫色的石头,一碧如洗的嘉陵江边一望无际的便是宽大的河坝和沙滩,当地村民直接就在河坝的沙滩上种上了菠菜、莴苣等菜蔬,依稀可见几个农人正忙着在沙滩地里点种着麦子,河坝沙滩地的尽头是葱翠的竹林和各种高大的树木,竹林深处的广柑果园依稀可见,鲜艳的广柑挂在枝头,仿佛小小的红色灯笼,河坝的沙滩地上几头老水牛自在悠闲地吃着草,穿过河坝沙滩地间行人天长日久走出的小径,当地正在河坝里劳作的农人热情地告诉我:传说的蓬州古八景之一的“犀牛望月“的“犀牛”和有“扁鹊”“华佗”之称的绰号蓬安“曹害死人”之墓就在上面的广柑园的不远处。
  穿过硕果累累青翠碧绿的广柑果园,在一户人家门前葱茏的广柑树林地里,我见到了传说中的蓬州古八景之一的犀牛望月的石犀牛,那牛石头雕刻而成,躺卧地上,憨态可掬,栩栩如生,青黑色的牛身,滚圆的牛臀,蓬松粗短的牛尾微微上翘,仿佛正在调皮地左右甩打,尤其是石头雕刻而成的牛头尤为奇特,牛角弯弯,卷曲似羚羊角一般,牛头向后,呈蓦然回首仰望之状,那石年俨然正在静谧的月夜躺卧美丽的嘉陵江畔仰望天空中正冉冉升起的明月一般。石牛旁边人家的农人闻讯而出,他们纷纷说道,这石牛也不知是什么年代雕刻而成,传说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据说蓬安的县志里都有记载。这石头犀牛原先在嘉陵江的河坝沙滩里,他们的祖上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后来不知什么年代被江水淤泥所淹,近些年重又被江水重新冲出水面得以重现江畔,因怕被人盗窃,村里人找了七八个壮汉费尽力气才抬到现在的这户人家门前地里看护,据说村里有个电工不信邪,竟趁人不备,不知用什器物将石牛的牛角敲掉一只,事隔不久,那电工竟在作业时候不慎触电身亡,因此,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只石牛竟然少了一只牛角,令人遗憾不已。村里人称这石牛非常神奇,至今村里人每到逢年过节还要自发地到石牛面前烧纸、敬香、祭拜老爷等,以祈求石牛保佑全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看完这人们传说中蓬州古八景之一的“犀牛望月”胜景,沿着一条乡间小道继续前行,走过几根田埂,穿过几户人家前葱茏的广柑园子,跨过林间缀满星星点点青苔的几条干枯的水渠,大约再行十余分钟路程,老远便可以看到一座小土山半山坡上的两座坟墓,左边的坟墓尤为显眼,掩映在高大茂盛的林木森森之间,墓上几乎挂满来祭拜许愿之人献上的红布,墓前石上祭拜用过之后的广柑、香蜡等供品依然尚存。
  走近古墓,只见墓前石碑上醒目地镌刻着如下文字:“曹氏门宗第十三世祖讳开屿老大人之墓”,碑左镌刻:“忆尊翁为屿公,生于清朝嘉庆年间,逝殁不详。自幼聪颖,习读医书,深究古代医术,宛如华佗扁鹊,济世扶危,方圆百里,民众仰慕。为人正直幽默,遗闻趣事颇多,众人以讹传讹,取绰号乃“害死人”也,是为序。”墓碑乃曹氏十八世孙募捐于2006年重立。
  其实,未来拜谒此墓之前,我便已经听闻了被誉为“华佗扁鹊”的墓主人“曹害死人”的许多遗闻趣事了。
  相传,清朝嘉庆年间,被誉为“华佗”“扁鹊”的“曹害死人”便居住在蓬州嘉陵江畔的紫石坝村里,从小聪颖过人,自幼便深研各种医书,深究古代医术,济世扶危,方圆百里,民众仰慕。由于,在研读医术的过程中,“曹害死人”不慎误读了天书《木经书》,导致知晓了天机,精通了各种法术,因此导致绝后。精通法术的曹害死人生性幽默风趣,因此也常常和人开些不大不小的玩笑。传说有一年春天,乡里人正在田间栽秧,行医回家路过的“曹害死人”便对田间正在栽秧的四五个庄稼壮汉开玩笑说:“现在已是下午时分,离天黑还有一两个时辰,你们这块秧田还剩下饭桌大小的一块地没栽完秧苗,我可以和你们打个赌,你们到天黑的时候也栽不完这桌子大小面积的一块田的秧田!”四五个庄稼汉壮汉根本不信,当场戏噱“曹害死人”吹牛皮。于是,“曹害死人”趁几个庄稼壮汉不备,将自己脚穿的一只草鞋脱下甩进田里,顿时,整个秧田里竟然满是鲫鱼、鲤鱼、草鱼等等四处乱蹿,众庄稼汉顿时停下栽秧,便在田里四处逮鱼,直捕到天黑时分,众人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可一个鱼也没有捕捉到,这时,站立田边的“曹害死人”弯腰拾起田里的草鞋哈哈大笑而去,就在“曹害死人”弯腰拾起田里的草鞋的同时,那秧苗田里的鲫鱼、鲤鱼等等居然全部不翼而飞了。众庄稼汉再转身一看,剩余的桌子般大小面积的秧苗田依旧还空在那里等着大家栽秧。
  又有一年,嘉陵江上游一广元放排人驾竹排经过蓬州紫石坝,路过的广元人刚好看见“曹害死人”家中的仆人正在江中用麻篮挑水,亦懂法术的广元人便故意使法作弄曹家仆人,曹家仆人挑起两麻篮子水一路走一路洒,走到家里时,水也洒完了。于是,曹家仆人便很生气地将这个情况告诉了主人,“曹害死人”慢条斯理地对仆人说不用着急,并吩咐仆人取一个养蚕的箦子拿到江边去洗,仆人一边拆箦子,“曹害死人”在旁边一边默念《木经书》的咒语,仆人每拆一根蚕箦子,那江中的广元人的竹排的竹子竟散架一根。当蚕箦子快要拆除完了的时候,那江中的竹排散架的竹子竟然也几乎飘满了江面。情急之中,那广元放排人不知从哪里摸出一把铁耙子来,一铁耙子爪在竹排最后的几根竹子上,顿时,岸上的“曹害死人”口中大喊一声“哎哟!”,便仰天跌倒在地。
  广元放排人告诉曹家仆人,若要救你家主人性命,必须得将“曹害死人”放进大木桶内架上柴火连续蒸上七天七夜,曹家仆人于是依照广元放排人的指点照办,当放进大木桶内的“曹害死人”被蒸至第六天的时候,救主心切的曹家仆人害怕主人被蒸死在大木桶内,便自作主张地揭开木桶盖子查看,只见主人“曹害死人”面色红润地端坐大木桶内,头顶上却插满了九颗钉耙的铁齿,那九颗钉耙的铁齿正徐徐而出,只剩齿尖尚插在颅顶骨内。由于,曹家仆人提前泄露了大木桶内的真气,导致铁耙齿没有全部被蒸气逼出颅顶骨,“曹害死人”因此不幸逝殁。
  “曹害死人”和广元放排人斗法虽然失利,甚至失去了生命,但“曹害死人”生前医术高超,宛如华佗扁鹊,济世扶危,方圆百里,民众仰慕。因此,当地村民自发厚葬了“曹害死人”,并世代祭祀。那“曹害死人”也仿佛在天有灵一般,但凡前来许愿之人,无论远近,几乎都能了愿,至今三百多年来,“曹害死人”墓前香火鼎盛,前来拜祭之人,竟然络绎不绝。
  
  2010年11月18日记于司马相如故里蓬安嘉陵第一桑梓
2010年11月20日照片 095.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0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简介一、景区名称:嘉陵第一桑梓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二、地址: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相如镇三、门票:景区为开发式景区,无门票四、咨询电话:0817—8608996五、网址:xrgl.gov.cn 和jldysz.cn六、周边交通:达成铁路通过蓬安,318国道线贯穿蓬安,成南高速、南广高速、南渝高速均距离蓬安30公里左右,南梁高速已开工建设,高坪机场距离蓬安约40公里,嘉陵江流经蓬安,上可至广元,下达重庆,景区离小平故里、朱德故里、罗瑞卿故里、阆中古城距离100公里左右。七、周边食宿:景区位于蓬安县城嘉陵江畔,与县城融为一体,食宿方便,景区内除有周子客栈、周子茶楼、刘家大院、临江客栈、江梓楼、嘉陵春等食宿点外,县城内还有三星级饭店—相如饭店、宏炜商务宾馆、瑞泰商务宾馆、抚琴商务大酒店、明峪大酒店、罗马假日数码酒店、白云宾馆及相如琴歌川菜坊、知竹轩中餐馆、德庄火锅、火辣空间火锅、齐齐火锅等一批社会宾馆和餐饮店。八、娱乐节庆:每年举办有桃花艺术节、河舒豆腐节、春节街头文艺巡演等,举办有大型历史歌舞剧《相如长歌》展演、国际相如文化研讨会、嘉陵江放牛节等,景区常年有川剧座唱、嘉陵江船工号子、坐歌堂、抬花轿、登财神楼拜财神、夫妻树祈福等民俗文化活动。九、特色商品:姚麻花、吴馓子、曹氏豆干、相如香兔、利溪粉丝、河舒豆腐、杨家手工面、锦橙100号、石孔贡米、葛根粉等。十、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简介蓬安是汉代大辞赋家司马相如的故里,地处四川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北与朱德故里仪陇相邻,东南与邓小平故里广安毗连。境内嘉陵第一桑梓国家4A级旅游区,汇集了嘉陵江流域最经典的诗画田园、巴蜀文化独具影响力的发源地、千古浪漫爱情圣地、天地人合一理念的展示台、嘉陵江农耕文明等五大品牌资源,被专家学者誉为“最浪漫的休闲家园”。景区分为“一江、两岸、三段、四功能片、十三区”,面积达20余平方公里,是四川省新五大旅游区中嘉陵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区的核心景区。目前,旅游区已建成了滨江文化休闲区、周子古镇、龙角山和马电景区4个景区,其中周子古镇被评为四川省十大风情名镇和中国十大最美小城,在首届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上,被纳入“城南旧事原味古镇之旅”精品线路。同时,景区已开通了周子古镇风情游、百牛渡江生态观光游、舟游嘉陵江休闲游等旅游经典线路等。
2010年11月20日照片 095.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0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山水如画
2010年11月20日照片 095.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0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山水如画
2010年11月20日照片 095.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0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山水如画
2010年11月20日照片 095.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0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山水如画
2010年11月20日照片 095.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0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山水如画
2010年11月20日照片 095.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0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山水如画
2010年11月20日照片 095.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0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山水如画
2010年11月20日照片 095.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0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山水如画
2010年11月20日照片 095.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0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山水如画
2010年11月20日照片 095.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0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山水如画
2010年11月20日照片 095.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0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山水如画
2010年11月20日照片 095.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0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神奇的蓬安吴馓子    文 / 邓四平
“金馓子,银馓子,蓬安有个吴馓子!”在司马相如故里蓬安周子古镇下河街,有一道闻名遐迩的特色小吃——吴馓子,她也是相如古县一道具有传奇色彩和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靓丽风景。
“点心香,月饼美,回回的馓子甜又脆。”馓子本是回族群众的传统食品之一。古称“环饼”、“寒具”。据史书记载始于北朝,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馓子的制作采用的原料为红糖、蜂蜜、花椒、红葱皮等原料和适量的鸡蛋、清油和面,然后反复揉压,搓成粗条,捻成面团,搓成粗细匀称、盘连有序的圆条,构成环状物,放入油锅炸至棕黄即可。宋朝大文学家苏轼曾写诗赞美馓子的作法:“歼车接成正教导,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剪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成碧金。”明朝伟大的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炸馓子:“以糯粉和面,入少盐,索索扭捻成钏之形,油煎食之。”
馓子的制作,原本源于宁夏回族,香脆甜酥,金黄亮润,轻巧美观,1985年,阿拉伯国家友好人士访问宁夏在回族家中做客,盛赞宁夏馓子酥脆。1982年,西北五省烹饪比赛表演,宁夏馓子誉满西安。
而蓬安下河街的吴馓子,则更是有着源远流长的传奇色彩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相传,唐朝开元年间,嘉陵江沿岸洪水肆虐,庄稼颗粒无收,百姓伤亡惨重,嘉陵江中一恶龙乘机兴风作乱,百姓为保平安,便虔诚设坛以鲜蔬瓜果祭祀,但江中恶龙贪得无厌,须以谷雨之日以童男童女祭之,自此,蓬州城内,但凡有幼儿人家,日日惶恐,夜夜啼哭,哀声恸天。
一日,画圣吴道子奉旨画嘉陵江风光图卷游历至蓬州城,惊悉恶龙危害蓬州百姓之事,画圣毅然斋戒三日,沐浴更衣,酣饮烈酒数坛,临江而立,吴带当风,取浩淼嘉陵江山水之精气,以天为纸,以地为砚,挥墨为线,弯弧挺刀,植柱为梁,运笔如飞,泼墨如网,困恶龙于浅滩并缚之。从此,蓬州城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事罢,画圣于龙角山画江楼观千里嘉陵江,将蜀中山川形胜尽藏于胸,飘然而去,后为玄宗皇帝即兴而作《锦绣嘉陵三百里风光图卷》,名动天下。
从此以后,蓬州百姓感念画圣救民于水火之恩德,便以糯米和面,加进清油、鸡蛋,反复揉压,索索扭捻成环状,仿造画圣困恶龙之形状,入油锅炸至金黄,定型捞出再食,居然格外香脆酥软,一为示威于恶龙,二为纪念画圣拯救蓬州百姓之恩德,从此,世人皆称此物为“吴馓子”。
当然,这只是神奇而美丽的传说故事,其真实性如今已无从可考。但画圣吴道子于千年相如古县龙角山画江楼观江作《锦绣嘉陵三百里风光图卷》倒是不可置疑的真实历史。神奇而美丽的传说故事更增加了人们对风味独特、闻名遐迩的吴馓子的无限喜爱和青睐程度。
蓬安下河街的吴馓子,距今已经历数代传承。如今吴馓子的传人叫做吴继华,其爷爷吴安全从承接两只大船起开始经营,上至甘肃壁口,下至重庆朝天门,沿途做馓子、麻花生意,兴盛至极。1933年10月吴继华的父亲吴吉松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革命胜利后,吴吉松复员回到了故乡蓬安,在蓬安县航运公司工作直至退休。后来,年幼的吴继华随二爸吴志友展转到陕西继续做麻花、馓子生意,直到前不久听说家乡蓬安创建嘉陵第一桑梓国家4A级旅游区的消息时,吴继华才叶落归根,又回到家乡开始了吴氏祖传三代的“吴馓子”的发扬和广大。
如今下河街的“吴馓子”,既继承了祖传传统手工精工技艺,同时也做到了传承创新,更因蓬安山水的钟灵毓秀和得天独厚,吴继华在采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做工更为考究,采用精细面粉、水砂糖、黑芝麻、核桃仁等为原料,并取当地嘉陵江畔独有的原生态神龙泉水调制,做出的馓子,香甜酥脆,入口化渣,回味无穷。
如今,在周子古镇游人如织的下河街,观看德艺双馨的吴馓子现场表演制作馓子的精彩场景更是古镇的一大盛景。
只见青青的石板街沿前,老远便可望见古色古香的吴馓子店铺,当街摆上一张又宽又长的案板,案旁置一竹篾泥糊半人高的篾灶,灶上架一口两耳的铁锅,灶下零星堆满劈细的干柴。生火,洗锅,烧辣之后,便倒进大半锅绿莹莹的菜油,让火贪婪地舔着锅底熬。
吴师傅头戴白帽,穿着干净整洁,于宽大的案板前端正肃穆地站立,神情自若,只见那案板上头天夜里便已揉制好的面团金黄光亮,蓬松酥软,仿佛鸡蛋清一般嫩滑。接着吴师傅便将大大的面团变魔术似的搓成一根长蛇般粗细的面条,反复揉搓,然后又继续拉长。接下来,便一手提起面条,一手迅速拉扯,那面条中神龙喷水似的飞速吐出,案板上便重重叠叠堆满了面绳,但那面绳却又并不粘腻一起。吴师傅又将案板上的面绳两头捏住,摇动手腕,甩跳绳似的甩动,然后迅速地右手朝上,左手在下,将面绳绕圆,一环又一环地对折,在案板上搓上一搓,又提起面绳,再对折,最后将面绳成一个椭圆的圆盘,就这样一把馓子就制作好了。
与此同时,柴灶里的菜油也已熬得翻天覆地香气扑鼻了,吴师傅便起身往油锅里一把一把地丢馓子,那馓子在油锅里,上下翻腾,“嘶嘶”地吐着气泡,最后几经沉浮之后,就漂浮在油面了,吴师傅便手执一双长长的竹筷将那炸好的馓子夹出油锅,顺手熟练地丢进案板上一个大大的竹筲箕里,那炸好的馓子比起案板上没炸的馓子,体积大了一倍,颜色变得金黄,极像一朵秋日怒放的菊,很是诱人和神奇。旁边看热闹的人不住地“啧啧”称好,早已忍耐不住,纷纷抢购,往往是一边炸,一边卖,筲箕里的馓子便已被排成长龙的人们一抢而空了。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0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山水如画
2010年11月20日照片 095.jpg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