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晓风残悦

每日一图,持续发帖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9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各位高手,如何使图片发出来后,不那么大,因为经常一个电脑界面看不完一张图片,郁闷中

[发帖际遇]: 晓风残悦积极参加崇州国际龙舟赛活动,奖励小米椒8个.  

发表于 2010-11-29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要用软件压缩下才行,pp大了紧到打不开还看不完。

发表于 2010-11-29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晓风残悦
晓风残悦 发表于 2010-11-28 20:11 http://www.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楼主这张pp我仔细看了下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个人看法哈。构图太满用光太平没体现出层次感,光圈太小了,这种主题最好用大光圈,达到主次分明的效果,iso偏高光线差200足够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9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1# 晓风残悦


    IMG_1152.jpg

发表于 2010-11-29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晓风残悦
晓风残悦 发表于 2010-11-29 11:12 http://www.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这p构图上有所进步,但是天空过曝了,拍风光片一定要等待时机与光影相结合才算好pp,哈哈,共同努力哈!如果楼主在路中间遇有日出或者晚霞就好了噻。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9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手就是不一样,我拍这个PP时,是上午十一点左右,热浪逼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9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6# 晓风残悦


    工业园的早晨.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9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7# 晓风残悦


    照片 089.jpg

这是一个高ISO的PP,2007年拍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9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8# 晓风残悦


    照片 243.jpg

发表于 2010-11-29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1# 晓风残悦


    印象刘三姐多嘛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9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0# 鸟生鱼汤


    老谋子的印象系列的确很漂亮

发表于 2010-11-30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实说焦点都虚了..要体现一个东西 焦点必须清楚..还有注意构图!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0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0.75网友,我会继续努力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0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3# 晓风残悦


    FILE004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0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4# 晓风残悦


    驾洛国君金首露王.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0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普州太后许黄玉简介
许黄玉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九年(公元33年)7月7日,卒灵帝中平六年(公元189年)3月25日,寿157岁,东汉今四川安岳瑞云许家坝人。
公元48年5月中旬,年方16岁,美如仙女的许黄玉及其弟许宝玉、赵匡、申辅等一行20余人,从古普州安岳出发,乘船经武汉沿长江东下,“张茜旗、挂绯帆”,入东海过黄海,经千涛万浪,九死一生,漂洋过海,东渡韩国,于7月27日到达今大韩民国庆尚南道金海市。这里有一个美丽如画的小国——驾洛国。8月1日,驾洛国君金首露王娶许黄玉为妃。公元189年3月许黄玉逝世,谥号“普州太后”,葬金海龟旨峰,其陵碑刻有“驾洛国首露王妃普州太后许氏陵”14个楷书汉字。
驾洛国(公元42年—562年),开国之君金首露(公元42—199年),是源于金海金氏的开姓始祖,他与王妃许黄玉生育10子,其中长子居登王继承王位;两子赐随母姓许,即孔岩、河阳之许;其余7子随舅父许宝玉仙人入伽耶山学道成仙。所以许黄玉是韩国许姓开始始祖。许宝玉堪称韩国道教始祖。
普州太后许黄玉东渡韩国时,随船带去了“锦绣绫罗、金银珠玉、衣裳疋缎、琼玖服玩”、茶种等故乡特产,带去了汉代先进文化及道家思想,使驾洛国由奴隶制进入封建制,驾洛国迅速成为三韩最强大的国家(562年被新罗所灭),为中韩友谊史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0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6# 晓风残悦


   

近年来,经过中韩部分专家学者的考察,初步认定三韩(马韩、辰韩、弁韩)首露王王妃、金许两姓始祖母、普州太后——许黄玉祖籍是四川安岳。许氏远渡重洋,当上异国皇后,享年157岁,谥号“普州太后”,是神仙还是圣人?

在安岳县瑞云乡许家坝等地方流传着许许多多——

普州太后传奇

                           ——汪思全

早在几年前就知道安岳曾出了一个太后,近几月来,怀着一份崇高的敬意,记者踏上了寻找许太后足迹之旅。许太后距今差不多两千年,加之文献资料、文物和其他一些原因,使得这此寻找工作漫长而无头绪。前段时间,如火的骄阳如毒芒一般刺在身上,几次想取消这次计划,但脑海中始终闪现这样一句话:许太后不仅是安岳人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怀着这样的敬意,记者或顶烈日、或踏泥泞、或沫秋风、或淋秋雨频频往返于安岳和许家坝之间;翻阅资料近十万字,有幸借阅了国内孤本《崇善殿志》,遗憾的是不懂韩文,知之甚微;采访、询问相关人士七八十余人,终于搜寻到一些关于许太后的传奇事迹,这些事迹已在安岳(以许家坝为主)演绎成为神话——

一、育雏凤神鱼显圣

早在中国西汉年间,犍为郡普安州县(即古代的“普州”,现四川省安岳县)发生了罕见的干旱,田地里庄稼颗粒无收,居住在安州县瑞云许家坝的人们纷纷逃荒。

在许家坝有一户叫许开顶的家人,由于妻子身怀六甲,不能随逃荒人群外出乞讨。看着嗷嗷待哺的孩子,万般无奈中,许开顶只身到普经山狮子坡老君岩一口老井去求神保佑,谁知井里竟有鱼儿在游。于是,许开顶便用树枝钓上鱼来。奇怪的是,以后每天都能从老井里钓上鱼,而且只能钓上两条。这种状况持续了一年左右,鱼儿救了许开顶一家,养育了他的孩子。

鱼与许氏情缘深厚,许氏也世代崇奉神鱼。许氏发达后,在缅怀先祖时均想到这个故事,遂以鱼为“图腾”(中国远古社会,认为与本氏族有密切关系的某种动物或自然物,一般用作本氏族的标志,敬奉的神灵,是为图腾)。由于每次钓上的是两条鱼,所以图腾冠以“双”,表示先祖父、先祖母之义。是以,在安岳瑞云乡许家坝老君岩上镌刻双鱼,称老井为神井。现在的安岳许家坝人仍敬奉神鱼,表现在宗教上,“其道用酒一斗,鱼一头,不奉它神”。

公元32年,普安州县钟灵毓秀,林木菶菶,溪流纵横,水源清莹,游鱼可数。92日晚,许正宏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神鱼产金卵金卵裂开飞出一只鲜艳夺目的金凤(这与韩国传说的金首露王出生方式相同:公元42年,一名韩国人下海捕鱼捞上七个金蛋,疑为怪物,砸开第一个露出一男婴,这男婴见风长成壮年男子,后成为驾洛国君,是故称其为金首露王)。

次日,天朗气清,祥云叆叇。他的媳妇许张氏顺利分娩出一女婴,传说这女婴来到人世时,瑞云笼罩,灵光四射,屋顶有只光艳的凤凰盘旋,且久久不离去(有人说,安岳县瑞云乡就是因为许氏出生时瑞云久久不散而得名“瑞云”)……

这女婴就是远嫁异国的普州太后许黄玉。幼年时的许黄玉,家中殷实富裕。他跟父亲学习经国宏略、诗书大道,跟母亲学习刺绣等女活。

许黄玉天资聪慧,心灵手巧,无论是经国大道,还是红绣女工,总能过目不忘,犹有神助。待她89岁时,她对绣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父亲见她如此爱鱼,便下田捉回数条鱼回来放放在盆子里,任由许黄玉观赏。对着游来游去的鱼儿,许黄玉捉起绣花针,竟然将鱼绣得活灵活现,犹如正在游玩一般。许氏家族人预言,此女有神鱼襄助,将来定能光宗耀祖,成就一番伟业。

二、恨僰僮幼凤入海

《汉书.西南夷传》载:“巴蜀民窃,出商贾……僰僮、牦牛,从此巴蜀殷富。”巴蜀富人贩卖僰僮,从战国时起,到北周武帝宇文邕宣布遣散僰僮,这一制度才得废止,但僰僮奴隶制度却延续了千余年。许黄玉的家乡,邻里中颇多僰人。小时候,她多次看到僰人朋友被欺凌、侮辱、殴打、绑架出卖的惨状;也听到偶尔逃回的僰僮朋友血泪斑斑地诉说苦难的遭遇。这一切,在她幼小的心灵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东汉初年,尽管光武帝已完成了统一全国的战争,曾下九道“禁奴令”,并在公元39年(建武15年)下诏各州郡核查垦田顷亩和户口纪年,史称“度年”。但各州郡官吏畏惧豪强,不但不积极推行度田制度,反而借度田之名蹂躏中小土地所有者和农民。

许黄玉15岁时,已是知书明理、才貌出众、广知天下事的少女了。她目睹了朝廷的软弱让步,豪强兵长横行乡里,农民弃业流亡邻里友朋中的僰人经常沦为终身奴隶——僰僮。她对国家和社会的现状倍感困惑,于是邀集乡里敢想、敢为的一批有志青年,仿效先贤游访遍天下,游说取消僰僮。这批有志青年中有赵匡、申辅、媵臣夫妻、其兄许宝山和篙工楫师等20余人。

临行前,许黄玉的父亲极忧虑,但许黄玉的祖父许正宏的一句话打消了他的顾虑。他说:“不行万里路,焉造万代富?”在这动荡不安的时局中,许氏家族只好应允许黄玉等人的请求,并为他们准备好车马、锦绣绫罗、茶种和银两等。次日,许黄玉等踏上了征途。

由于四处阢陧,豪强占地为雄,荒淫无道,强抢民女为妻妾时有发生,为了躲开强盗,许黄玉等决定弃车购船。

进入大海,茫茫无边和风浪的袭击,使得这群年轻人犹鱼游釜中,险象环生。这群年轻人本不善桨船,到海上数天后,他们完全迷失了方向,仍由红帆随风漂流。

传说海中的魑魅魍魉等鬼怪在他们经过的地方掀起滔天大浪,企图将他们的孤舟吞于腹中。他们听见小小的舢船经常发出勾魂摄魄的喳喳之声;小船的剧烈摇晃,让人几乎不能站立于船上。加之食物的短缺,他们之中,有的怆然流涕,有的怨天尤人,有的如桑榆暮景一般郁郁寡欢……

面对同行人各种悲观的举态,年仅16岁的许黄玉经常蹙额不语。她知道,在这群人中,自己无疑是崔巍的大山,虽然五内如焚,但绝不能将这种焦急和忧虑表现在脸上。她一边戡定人心,一边尽力驾船,希望尽早靠岸。

一日,夜寐。她在半清醒半迷糊的之中,看见一条硕大的红鲤从海中跃上船来,化为人形,那人歙风吐雾无所不能。许黄玉正在纳闷中,那人开口了:“吾乃尔等所奉之神,特来襄助。”许黄玉欢欣怡悦,慌忙欲跪迎鱼神。却不料那人面呈惊骇之容,慌道:“汝乃金凤,小神岂能受拜?赠汝婆娑阁石一枚,以镇海妖。”说毕便化着一道祥光,悠然而去。

许黄玉醒后,发现手里多了一块红色的石头(后来,此石头保存在普州太后陵“婆娑阁”内。这种石头也屡见于安岳,被许家坝人称而“鸡血石”。)。许黄玉将昨晚之事告诉同船人听,大家如饮醍醐,无不雀跃。于是,重新振作精神,发挥出前所未有的生存潜能,同舟共济,挑战死神。他们借助西南风,高扬红色风帆,一路乘风破浪……

公元48年7月27日清晨,海雾初散,东方的海平面上,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冉冉升起。在霞光的照射下,许黄玉一行隐隐约约看见,极目之处有座形似馒头状的岛屿。

三、神秘梦龙凤合鸾

许黄玉一行将船徐徐靠岸,岸上早已有大臣留天驾轻舟、持骏马在望山岛等候,神鬼在桑岘等候。见到许黄玉一行,他们竟似重大喜庆一般,不停地抃掌而舞,留天等向许氏拜觐道:“臣等恭候佳人多时,终不辱王命。”许黄玉盱目环视,目光中充满了疑惑——在异国他乡受此礼遇,实则不多见。见许氏生疑,留天又道:“前些日子,吾首露王吩咐微臣,说近日必有佳人在此登岸。此乃天意,吾邦之大幸也。”

许黄玉抚平身上的皱襞,按住心中的欢忭,道:“既然如此,就请引觐贵王。” 遂由媵臣(陪出嫁者尊称)申辅、赵匡和篙工楫师等20余人,将所带锦绣绫罗、金银珠玉、衣裳匹缎、琼玖服玩、茶种等物什卸下船,存放于山灵。

留天等一干大臣不敢久留,匆匆向金首露王报告。首露王按捺不住心中的欢腾,一面命官吏有司在宫西设幔殿迎接,一面亲自随仪仗队,出宫迎许黄玉入幔殿。

金首露王凝眸注视着许黄玉,惊讶其沉鱼落雁之容,一时热汗涔涔、面色苍白,竟忘记了说话。随行武官见此情况,大喝一声:“何方妖孽,竟敢迷惑吾王。”抽刀便向许氏一行扑去。听到武官的高呼,首露王从惊艳中苏醒过来,慌忙俾退武官,道:“佳人远来,寡人失迎,还请海涵。”

许黄玉见到汪洋恣肆的首露王,竟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微微一拜道:“妾从浮海遐寻而来,途中险象环生,用石塔镇之,有惊无险。今承蒙尊王悲悯,荣之不尽。”首露王大笑声声道:“寡人早就知晓今日必有金凤远至,特遣小臣望岛而候。”

首露王亦非神灵,焉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这其实缘于数月来萦绕在他脑海的一个神秘的梦境。在梦中,他看见一艘挂绯帆船泊,从海上西南向北驶来,船上一名二八女子貌若天仙。这名女子绝世惊艳之容貌,着实让首露王迷恋。他觉得在这个女子面前,所有的佳丽都如鲜花下那些卑微的绿叶。从此,首露王饭无味,寝难寐。

九干等大臣见王日渐憔悴,朝拜金首露王时,觐谏:“国王没有伉俪,应选择绝好女子于宫中。”九干等哪里知道,王的心早已被那个如仙子一般圣洁、美貌的女子占据。王回绝了臣子们的忠诫:“朕降生是天命,配朕做后的,也是天命,众卿家应以国事为重,勿挂怀。”

昨晚,他再次梦见那个场景,仿若有神人在梦中指引说次日佳人必将至。所以,当他看到许黄玉时,禁不住失态异常。

首露王向许黄玉道:“尔等受天命,涉海来此,孤王已先知佳人必今日而至,孤有纳妾之请。”许黄玉惊讶不已,赧颜道:“妾乃东土庶民,岂敢觊觎王妃?”在古时,特别是帝王选妃,必定门当户对。许黄玉此语一出,如一枚硬棘梗在首露王的喉中,他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回到宫中,他急召内臣商议。一精通天数的内臣献计道:“许氏翻千山,破恶水,抵我驾洛国土,此乃天意。”遂授首露王诸多机宜。首露王闻之大喜,命内臣择佳日举行婚礼。内臣掐指一算,喜道:“81日,紫微星入宫,正是吾王典纳王妃的良辰吉日。”

次日,许黄玉上朝时,按内臣所授妙计道:“吾乃阿渝陀国公主,姓许,名黄玉,年方二八。5月,父王梦见上天大帝对他说:‘驾洛国君,新莅家邦,未定配偶,宜将公主配之’。因此,妾从浮海遐寻而来……”

众臣皆信此乃天授之意,疑许氏是天人下凡,遂高颂国运昌隆……

四、许太后恩泽千秋

两日后,首露王对篙工楫师15人,各赐粮粳米10硕,布30匹,令归本国。8月1日,媵臣及许黄玉之哥许宝山陪送许黄玉入宫,参加金首露王与许黄玉的盛大结婚庆典。婚后,许黄玉为金首露王生育10子,其长子居登王继承王位。首露王悲许太后于东土客,命老二、老三(孔岩、河阳)俩子随母姓许(是故韩国金许不通婚,金许是一家),其余7子志绝尘寰,随舅父许宝玉(宝山仙人)到伽耶山(今韩国河东郡)学道成仙。灵帝中平六年(公元189年)3月1日许黄玉仙世,享年157岁。葬于驾洛国龟旨峰南,陵碑刻有“驾洛国首露王妃普州太后许氏陵”14个楷书汉字。

随许氏入宫的申辅、赵匡在驾洛国均有官职,泉府卿申辅之女慕贞贵为居登王之王妃,即首露王与许黄玉的儿媳;宗正监赵匡之孙女好丸(左单人旁,右边是“丸”)为麻品王之王妃,即许氏的孙媳。

许黄玉进入三韩后,为古代朝鲜半岛的进步和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古代史》(十院校《中国古代史》编写组编写)的第八章有这样一段话:“三韩的发展水平虽略有不同,但都处于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阶段。它们在东汉王朝的强烈影响下,并没有向奴隶社会发展,而是摹仿汉朝的方式和政治制度,走上了封建化的道路。”许氏是驾洛国的王妃,她熟知东汉的封建制度,仇恨僰僮式的奴隶制度。并且,她拥有参与献策的机遇。

她成为王妃后,辅佐首露王,关心百姓疾苦,取得显赫政绩。她将经济发达的东汉农耕、水利、养殖、编织、冶炼等技术和政治制度,剥削方式都在驾洛国推广和实行,使驾洛国由部落酋长制直接进入封建制时代,驾洛国迅速强盛起来。

她与首露王共育十子,鼓励其中七个儿子随舅舅宝山仙人修道成仙,另两子改姓许,这样有效地避免了兄弟阋墙、王室之争。

二千载之间,金许两姓将相辈出,指不胜数,成为目前韩国最大的姓氏之一,拥有600多万后裔。

…………

近年来,韩国金、许两姓有志之士为了找寻许氏太后的出生地,踏访了世界各地。一个偶然的机会,韩国著名考古学家金秉模教授了解对安岳古称普州,与太后谥号——普州太后相同,经过中韩两国的专家进一步考证,初步确定许氏太后的出生地在安岳县瑞云乡许家坝。

姓名:傅常志

职务:安岳旅游局局长

许太后不仅是安岳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乃至亚洲的一颗璀璨的明星。她是韩国金许两姓的始祖母,其丰功伟绩将永载韩国和中韩友好关系史册。

近年来,安岳县委、县政府把打造许黄玉故里作为安岳旅游的重头戏来抓,力争将其打造成为促进中韩友好关系进一步深化的桥梁和安岳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入境旅游的一个新亮点。正如一位韩国朋友所说,仅在韩国的金许两姓人士就达600万之众,如果他们都到安岳来寻根认宗,将会是中国旅游的一个“闪光点”。

早在几年前,安岳就聘请国内资深专家对许黄玉故里进行了建设性详细规划,并逐步实施。从基础设施入手,斥资200余万元,修通了安大路至许家坝、张公寨、老君岩景点的环形柏油路。逐步完善许家坝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恢复许氏祠堂,建设中韩民俗文化一条街。准备新建许黄玉生平事迹博物馆和游客接待中心。傅常志说:“要修建许黄玉生平事迹博物馆,还需要中韩的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通力协作和提供资料、文物。目前,正在积极联系韩国方面的专家。”

记者在许家坝采访时,充分感受到了这种热火朝天的气氛:许氏老房子附近的一块地皮已破土动工,推土机的轰鸣中已将过去的泥泞小路换成康庄大道;60户仿汉代民居正在紧张有序地修建中,一名冒着腾腾热气的农民告诉记者,他对将来韩国人的入境游充满信心;到老君岩的道路不再坎坷,代之的是平坦的柏油路和泛着青色光彩的墨青色石台阶;老君岩的道教造像群已焕然一新,昔日灰头土脸的石刻披上了“金衣”,正容光焕发地静候来客;巨型石碾、神井、双鱼纹等历史人文景观,正以它博大的情怀见证历史的变更……

“不过,要打造一个令韩国、东南亚、全世界的游客如归的许黄玉故里,任重而道远。”傅常志说,安岳是农业人口大县,财政穷县,在打造上资金无疑是“瓶颈”。目前,正在积极宣传,提升许黄玉故里知名度,希望可以通过包装项目进行招商引资,真正把许黄玉故里打造成为以韩国人为主,面向东南亚乃至全世界的旅游新亮点。

姓名:傅成金

职务:安岳文物管理局局长、中国文博副研究员

许黄玉自称为阿渝陀国公主,这给许氏的生世披上了一层神秘面纱。近年来,通过韩国著名考古学家金秉模、赵兴胤等专家学者的考证,许氏的出生地极有可能在安岳。

傅成金说,韩国人喜欢饮茶,皆信茶种是许太后从其家乡带到韩国的。古印度不饮茶,有文献记载,中国四川是茶的起源地,并且印度的所有文献中没有公主远嫁韩国的记载。从文化上看,许氏七子得道升仙,属于典型的道教文化,当时四川曾有由张道林创建的五斗米道,这否定了许氏自称是“阿渝陀国公主”的说法(印度的宗教是佛教)。从这两点上看,许氏的出生地是四川无疑。

安岳,古称普州。许氏的谥号是“普州太后”。这两个“普州”是一种巧合,也是一种必然,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安岳设普州是北周建德四年,与许黄玉公元48年到驾洛国相差500多年。安岳这个“普州”是行政区划的命名方式,在“普”字后面贯“州”,如目前的在“安岳”后面加“县”一样。在安岳称普州以前,安岳这个地方属“普”管的一个地方,“普”就是现在的安岳(包括乐至、遂宁的部分地区)的地名。那么,在北周建德四年以前(具体是哪年尚不清)安岳叫“普”,这与“普州太后”的“普”应该有相通之处。“普州太后”是许氏的谥号,是许氏的后人对她的称谓,时间可能推至公元189年以后,这缩小了安岳称“普州”和谥号“普州太后”的时间差距。为什么要叫她为“普州太后”现在很难考证,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同根同源的文化背景。

许氏墓碑上的双鱼纹与安岳瑞云乡汉墓的双鱼纹是形状几乎一样,这或许是许氏告诉后人按图索骥的信号(在其他地方的双鱼纹和安岳汉墓的双鱼纹有较大的差别)。

“要证明许氏就是安岳瑞云人,还有一条漫长的路要走。”傅成金说,“出土文物中可供研究的太少,不过,总有一天会‘真相’大白!”

姓名:许平

年龄:41

职务:安岳县瑞云乡园门村党支部书记

住址:安岳县瑞云乡许家坝

许平坚信,韩国普州太后的祖籍就是瑞云乡许家坝。“天下许姓是一家,连韩国许多姓许的知名人士也认可这个观点。”韩国的许氏后裔和安岳许氏的脸廓、眉宇之间和下颔等面部特征基本相似。

他小时候曾听长辈们说过,许家曾出过贵人。到底是谁,他不知道,直到韩国的专家、学者的到来他才知道,原来这个大贵人是大名鼎鼎的普州太后——许黄玉。

许平曾随考察团到韩国去拜祭过许太后,多次与韩国的专家、学者交流。他说,到韩国时,曾受到韩国自民党总裁金钟沁、崇善殿金常助、商界金镇原等韩国朋友的热情接待,韩国金海市市长宋银复、大宗会会长许德行、汉阳大学赵兴胤、考古学博士金秉模等曾多次造访许家坝。数次与韩国人的交流,给他印象最深的是,虽然语言上有些阻碍,但是大家亲如一家人——“身上流淌的血可不会因为语言不通而产生阻碍”。很多韩国的专家、学者也和他一样,认为许黄玉的出生地就是许家坝。

在与韩国人的交往中,他还了解到,韩国政府曾斥资200多万美元在印度修建了一座“许氏纪念馆”。可是,到那里去寻根的人却有一种“上当”的感觉:无论从面部特征,还是从文化背景等方面都感觉“不对头”。后来,他们到许家坝后,才发觉许家坝这个地方跟他们是那样的“亲”,“有种家的感觉”!

许氏带到韩国的“镇妖塔”(由婆娑石——安岳称鸡血石组成),目前存放于太后陵内。到许家坝来访的韩国客人曾问过许平知不知道婆娑石,由于翻译把婆娑石译成了“煤炭”,所以许平说没有。韩国客人认为既然许氏带婆娑石到韩国,那么她的家乡应该产此种石头,听许平这样一说,很失望。后来,许平才知道,翻译口中的“煤炭”就是婆娑石,也就是安岳称的鸡血石,后悔不迭。“偶尔有石匠打石头时打出鸡血石的。”许平说,“我们这里迷信的说法,鸡血石可以避邪。如果下次韩国朋友来,我一定要告诉他们。”

姓名:许大培

年龄:70岁

职务:安岳县瑞云乡许氏族长

住址:安岳县瑞云乡许家坝

70岁的许大培精神矍烁,或许由于是族长的原因,许大培给人的感觉是沉稳而睿智。他向记者讲述了一些许家坝的古老故事:传说许家坝是普州“接官亭”,也就是迎接古时官吏上轿行往普州的地方,是一个物华天宝、钟灵毓秀的肥沃之所。一些风水先生多次在许家坝老房子后面转来转去,他们说许家祖坟地很富态,是一块神仙地,肯定会出大人物。早在1959年时韩国金秉模教授就想找他了解一些情况,由于当时政治运动比较多,他没问什么事就以接洽不便拒绝了金教授的造访。

许家坝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现在很多人修房造屋还能挖掘出古时的砖瓦。虽然无法考证这些砖瓦产于何年何代,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古时候许家坝是一个富裕的地方。

许大培引着记者向老君岩去的路上,不时告诉记者,在许家坝附近有很多双鱼纹。这些双鱼纹形态各异,有长有短、有肥有瘦、有静有动。与许太后墓碑上的双鱼纹极相似的是,汉墓里的双鱼纹,属于瘦长、静止的那种。听专家们说,这种双鱼纹很罕见,仅太后墓碑和许家坝有。在许家坝历来有“尚鱼”情结,大家过年、过节都爱煮上几条鱼,以示年年有鱼(余),大家还爱把吃完的鱼尾贴在大门上。

走到老君岩下,道教的石刻造像鳞次栉比,数百余尊造像在向世人述说着老君岩的前世今生。许大培告诉记者,这些造像有的是古人的杰作,有的是现在才塑造的。老君岩上面这几个山头原本叫张家寨,是许氏家族没落后卖与张姓占山为王的地方,是一块很平坦、很开阔的土地。文革后留下来的古迹很少,仅胜下一个巨大的石碾子。

许大培还向记者讲述了一件离奇的事,在老君岩旁的剪刀石和乌龟石之间盘踞着一条蟒蛇。据他说,能围直径为四五米的竹林绕三圈半,有六七丈长,水桶那么粗,全身呈乌黑色。这条蛇是老君岩和许氏家族的守护神,从不伤人,也不伤禽畜。第一次见到它的是一名捞柴的妇女,蟒蛇没有伤害她,只是使劲“唬”,逼得那妇女绕道而行。在老君岩举行的一次庙会中,这条巨蟒出来与大家见过一次“面”,很多人都看到了它的“尊容”。蟒蛇游动时,两边人一般高的草一个劲地向两边“分”,还夹杂着“呼呼”的风声咧。附近一些农民也证实了许大培的话,有人说:“许家坝出了一只金凤,这条乌龙(指蟒蛇)是回来报恩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0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6# 晓风残悦


    近年来,经过中韩部分专家学者的考察,初步认定三韩(马韩、辰韩、弁韩)首露王王妃、金许两姓始祖母、普州太后--许黄玉祖籍是四川安岳。许氏远渡重洋,当上异国皇后,享年157岁,谥号"普州太后",是神仙还是圣人?
在安岳县瑞云乡许家坝等地方流传着许许多多--
普州太后传奇
                           --汪思全
早在几年前就知道安岳曾出了一个太后,近几月来,怀着一份崇高的敬意,记者踏上了寻找许太后足迹之旅。许太后距今差不多两千年,加之文献资料、文物和其他一些原因,使得这此寻找工作漫长而无头绪。前段时间,如火的骄阳如毒芒一般刺在身上,几次想取消这次计划,但脑海中始终闪现这样一句话:许太后不仅是安岳人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怀着这样的敬意,记者或顶烈日、或踏泥泞、或沫秋风、或淋秋雨频频往返于安岳和许家坝之间;翻阅资料近十万字,有幸借阅了国内孤本《崇善殿志》,遗憾的是不懂韩文,知之甚微;采访、询问相关人士七八十余人,终于搜寻到一些关于许太后的传奇事迹,这些事迹已在安岳(以许家坝为主)演绎成为神话--
一、育雏凤神鱼显圣
早在中国西汉年间,犍为郡普安州县(即古代的"普州",现四川省安岳县)发生了罕见的干旱,田地里庄稼颗粒无收,居住在安州县瑞云许家坝的人们纷纷逃荒。
在许家坝有一户叫许开顶的家人,由于妻子身怀六甲,不能随逃荒人群外出乞讨。看着嗷嗷待哺的孩子,万般无奈中,许开顶只身到普经山狮子坡老君岩一口老井去求神保佑,谁知井里竟有鱼儿在游。于是,许开顶便用树枝钓上鱼来。奇怪的是,以后每天都能从老井里钓上鱼,而且只能钓上两条。这种状况持续了一年左右,鱼儿救了许开顶一家,养育了他的孩子。
鱼与许氏情缘深厚,许氏也世代崇奉神鱼。许氏发达后,在缅怀先祖时均想到这个故事,遂以鱼为"图腾"(中国远古社会,认为与本氏族有密切关系的某种动物或自然物,一般用作本氏族的标志,敬奉的神灵,是为图腾)。由于每次钓上的是两条鱼,所以图腾冠以"双",表示先祖父、先祖母之义。是以,在安岳瑞云乡许家坝老君岩上镌刻双鱼,称老井为神井。现在的安岳许家坝人仍敬奉神鱼,表现在宗教上,"其道用酒一斗,鱼一头,不奉它神"。
公元32年,普安州县钟灵毓秀,林木菶菶,溪流纵横,水源清莹,游鱼可数。9月2日晚,许正宏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神鱼产金卵金卵裂开飞出一只鲜艳夺目的金凤(这与韩国传说的金首露王出生方式相同:公元42年,一名韩国人下海捕鱼捞上七个金蛋,疑为怪物,砸开第一个露出一男婴,这男婴见风长成壮年男子,后成为驾洛国君,是故称其为金首露王)。
次日,天朗气清,祥云叆叇。他的媳妇许张氏顺利分娩出一女婴,传说这女婴来到人世时,瑞云笼罩,灵光四射,屋顶有只光艳的凤凰盘旋,且久久不离去(有人说,安岳县瑞云乡就是因为许氏出生时瑞云久久不散而得名"瑞云")……
这女婴就是远嫁异国的普州太后许黄玉。幼年时的许黄玉,家中殷实富裕。他跟父亲学习经国宏略、诗书大道,跟母亲学习刺绣等女活。
许黄玉天资聪慧,心灵手巧,无论是经国大道,还是红绣女工,总能过目不忘,犹有神助。待她8、9岁时,她对绣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父亲见她如此爱鱼,便下田捉回数条鱼回来放放在盆子里,任由许黄玉观赏。对着游来游去的鱼儿,许黄玉捉起绣花针,竟然将鱼绣得活灵活现,犹如正在游玩一般。许氏家族人预言,此女有神鱼襄助,将来定能光宗耀祖,成就一番伟业。
二、恨僰僮幼凤入海
《汉书.西南夷传》载:"巴蜀民窃,出商贾……僰僮、牦牛,从此巴蜀殷富。"巴蜀富人贩卖僰僮,从战国时起,到北周武帝宇文邕宣布遣散僰僮,这一制度才得废止,但僰僮奴隶制度却延续了千余年。许黄玉的家乡,邻里中颇多僰人。小时候,她多次看到僰人朋友被欺凌、侮辱、殴打、绑架出卖的惨状;也听到偶尔逃回的僰僮朋友血泪斑斑地诉说苦难的遭遇。这一切,在她幼小的心灵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东汉初年,尽管光武帝已完成了统一全国的战争,曾下九道"禁奴令",并在公元39年(建武15年)下诏各州郡核查垦田顷亩和户口纪年,史称"度年"。但各州郡官吏畏惧豪强,不但不积极推行度田制度,反而借度田之名蹂躏中小土地所有者和农民。
许黄玉15岁时,已是知书明理、才貌出众、广知天下事的少女了。她目睹了朝廷的软弱让步,豪强兵长横行乡里,农民弃业流亡邻里友朋中的僰人经常沦为终身奴隶--僰僮。她对国家和社会的现状倍感困惑,于是邀集乡里敢想、敢为的一批有志青年,仿效先贤游访遍天下,游说取消僰僮。这批有志青年中有赵匡、申辅、媵臣夫妻、其兄许宝山和篙工楫师等20余人。
临行前,许黄玉的父亲极忧虑,但许黄玉的祖父许正宏的一句话打消了他的顾虑。他说:"不行万里路,焉造万代富?"在这动荡不安的时局中,许氏家族只好应允许黄玉等人的请求,并为他们准备好车马、锦绣绫罗、茶种和银两等。次日,许黄玉等踏上了征途。
由于四处阢陧,豪强占地为雄,荒淫无道,强抢民女为妻妾时有发生,为了躲开强盗,许黄玉等决定弃车购船。
进入大海,茫茫无边和风浪的袭击,使得这群年轻人犹鱼游釜中,险象环生。这群年轻人本不善桨船,到海上数天后,他们完全迷失了方向,仍由红帆随风漂流。
传说海中的魑魅魍魉等鬼怪在他们经过的地方掀起滔天大浪,企图将他们的孤舟吞于腹中。他们听见小小的舢船经常发出勾魂摄魄的喳喳之声;小船的剧烈摇晃,让人几乎不能站立于船上。加之食物的短缺,他们之中,有的怆然流涕,有的怨天尤人,有的如桑榆暮景一般郁郁寡欢……
面对同行人各种悲观的举态,年仅16岁的许黄玉经常蹙额不语。她知道,在这群人中,自己无疑是崔巍的大山,虽然五内如焚,但绝不能将这种焦急和忧虑表现在脸上。她一边戡定人心,一边尽力驾船,希望尽早靠岸。
一日,夜寐。她在半清醒半迷糊的之中,看见一条硕大的红鲤从海中跃上船来,化为人形,那人歙风吐雾无所不能。许黄玉正在纳闷中,那人开口了:"吾乃尔等所奉之神,特来襄助。"许黄玉欢欣怡悦,慌忙欲跪迎鱼神。却不料那人面呈惊骇之容,慌道:"汝乃金凤,小神岂能受拜?赠汝婆娑阁石一枚,以镇海妖。"说毕便化着一道祥光,悠然而去。
许黄玉醒后,发现手里多了一块红色的石头(后来,此石头保存在普州太后陵"婆娑阁"内。这种石头也屡见于安岳,被许家坝人称而"鸡血石"。)。许黄玉将昨晚之事告诉同船人听,大家如饮醍醐,无不雀跃。于是,重新振作精神,发挥出前所未有的生存潜能,同舟共济,挑战死神。他们借助西南风,高扬红色风帆,一路乘风破浪……
公元48年7月27日清晨,海雾初散,东方的海平面上,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冉冉升起。在霞光的照射下,许黄玉一行隐隐约约看见,极目之处有座形似馒头状的岛屿。
三、神秘梦龙凤合鸾
许黄玉一行将船徐徐靠岸,岸上早已有大臣留天驾轻舟、持骏马在望山岛等候,神鬼在桑岘等候。见到许黄玉一行,他们竟似重大喜庆一般,不停地抃掌而舞,留天等向许氏拜觐道:"臣等恭候佳人多时,终不辱王命。"许黄玉盱目环视,目光中充满了疑惑--在异国他乡受此礼遇,实则不多见。见许氏生疑,留天又道:"前些日子,吾首露王吩咐微臣,说近日必有佳人在此登岸。此乃天意,吾邦之大幸也。"
许黄玉抚平身上的皱襞,按住心中的欢忭,道:"既然如此,就请引觐贵王。" 遂由媵臣(陪出嫁者尊称)申辅、赵匡和篙工楫师等20余人,将所带锦绣绫罗、金银珠玉、衣裳匹缎、琼玖服玩、茶种等物什卸下船,存放于山灵。
留天等一干大臣不敢久留,匆匆向金首露王报告。首露王按捺不住心中的欢腾,一面命官吏有司在宫西设幔殿迎接,一面亲自随仪仗队,出宫迎许黄玉入幔殿。
金首露王凝眸注视着许黄玉,惊讶其沉鱼落雁之容,一时热汗涔涔、面色苍白,竟忘记了说话。随行武官见此情况,大喝一声:"何方妖孽,竟敢迷惑吾王。"抽刀便向许氏一行扑去。听到武官的高呼,首露王从惊艳中苏醒过来,慌忙俾退武官,道:"佳人远来,寡人失迎,还请海涵。"
许黄玉见到汪洋恣肆的首露王,竟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微微一拜道:"妾从浮海遐寻而来,途中险象环生,用石塔镇之,有惊无险。今承蒙尊王悲悯,荣之不尽。"首露王大笑声声道:"寡人早就知晓今日必有金凤远至,特遣小臣望岛而候。"
首露王亦非神灵,焉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这其实缘于数月来萦绕在他脑海的一个神秘的梦境。在梦中,他看见一艘挂绯帆船泊,从海上西南向北驶来,船上一名二八女子貌若天仙。这名女子绝世惊艳之容貌,着实让首露王迷恋。他觉得在这个女子面前,所有的佳丽都如鲜花下那些卑微的绿叶。从此,首露王饭无味,寝难寐。
九干等大臣见王日渐憔悴,朝拜金首露王时,觐谏:"国王没有伉俪,应选择绝好女子于宫中。"九干等哪里知道,王的心早已被那个如仙子一般圣洁、美貌的女子占据。王回绝了臣子们的忠诫:"朕降生是天命,配朕做后的,也是天命,众卿家应以国事为重,勿挂怀。"
昨晚,他再次梦见那个场景,仿若有神人在梦中指引说次日佳人必将至。所以,当他看到许黄玉时,禁不住失态异常。
首露王向许黄玉道:"尔等受天命,涉海来此,孤王已先知佳人必今日而至,孤有纳妾之请。"许黄玉惊讶不已,赧颜道:"妾乃东土庶民,岂敢觊觎王妃?"在古时,特别是帝王选妃,必定门当户对。许黄玉此语一出,如一枚硬棘梗在首露王的喉中,他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回到宫中,他急召内臣商议。一精通天数的内臣献计道:"许氏翻千山,破恶水,抵我驾洛国土,此乃天意。"遂授首露王诸多机宜。首露王闻之大喜,命内臣择佳日举行婚礼。内臣掐指一算,喜道:"8月1日,紫微星入宫,正是吾王典纳王妃的良辰吉日。"
次日,许黄玉上朝时,按内臣所授妙计道:"吾乃阿渝陀国公主,姓许,名黄玉,年方二八。5月,父王梦见上天大帝对他说:'驾洛国君,新莅家邦,未定配偶,宜将公主配之'。因此,妾从浮海遐寻而来……"
众臣皆信此乃天授之意,疑许氏是天人下凡,遂高颂国运昌隆……
四、许太后恩泽千秋
两日后,首露王对篙工楫师15人,各赐粮粳米10硕,布30匹,令归本国。8月1日,媵臣及许黄玉之哥许宝山陪送许黄玉入宫,参加金首露王与许黄玉的盛大结婚庆典。婚后,许黄玉为金首露王生育10子,其长子居登王继承王位。首露王悲许太后于东土客,命老二、老三(孔岩、河阳)俩子随母姓许(是故韩国金许不通婚,金许是一家),其余7子志绝尘寰,随舅父许宝玉(宝山仙人)到伽耶山(今韩国河东郡)学道成仙。灵帝中平六年(公元189年)3月1日许黄玉仙世,享年157岁。葬于驾洛国龟旨峰南,陵碑刻有"驾洛国首露王妃普州太后许氏陵"14个楷书汉字。
随许氏入宫的申辅、赵匡在驾洛国均有官职,泉府卿申辅之女慕贞贵为居登王之王妃,即首露王与许黄玉的儿媳;宗正监赵匡之孙女好丸(左单人旁,右边是"丸")为麻品王之王妃,即许氏的孙媳。
许黄玉进入三韩后,为古代朝鲜半岛的进步和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古代史》(十院校《中国古代史》编写组编写)的第八章有这样一段话:"三韩的发展水平虽略有不同,但都处于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阶段。它们在东汉王朝的强烈影响下,并没有向奴隶社会发展,而是摹仿汉朝的方式和政治制度,走上了封建化的道路。"许氏是驾洛国的王妃,她熟知东汉的封建制度,仇恨僰僮式的奴隶制度。并且,她拥有参与献策的机遇。
她成为王妃后,辅佐首露王,关心百姓疾苦,取得显赫政绩。她将经济发达的东汉农耕、水利、养殖、编织、冶炼等技术和政治制度,剥削方式都在驾洛国推广和实行,使驾洛国由部落酋长制直接进入封建制时代,驾洛国迅速强盛起来。
她与首露王共育十子,鼓励其中七个儿子随舅舅宝山仙人修道成仙,另两子改姓许,这样有效地避免了兄弟阋墙、王室之争。
二千载之间,金许两姓将相辈出,指不胜数,成为目前韩国最大的姓氏之一,拥有600多万后裔。
…………
近年来,韩国金、许两姓有志之士为了找寻许氏太后的出生地,踏访了世界各地。一个偶然的机会,韩国著名考古学家金秉模教授了解对安岳古称普州,与太后谥号--普州太后相同,经过中韩两国的专家进一步考证,初步确定许氏太后的出生地在安岳县瑞云乡许家坝。

姓名:傅常志
职务:安岳旅游局局长
许太后不仅是安岳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乃至亚洲的一颗璀璨的明星。她是韩国金许两姓的始祖母,其丰功伟绩将永载韩国和中韩友好关系史册。
近年来,安岳县委、县政府把打造许黄玉故里作为安岳旅游的重头戏来抓,力争将其打造成为促进中韩友好关系进一步深化的桥梁和安岳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入境旅游的一个新亮点。正如一位韩国朋友所说,仅在韩国的金许两姓人士就达600万之众,如果他们都到安岳来寻根认宗,将会是中国旅游的一个"闪光点"。
早在几年前,安岳就聘请国内资深专家对许黄玉故里进行了建设性详细规划,并逐步实施。从基础设施入手,斥资200余万元,修通了安大路至许家坝、张公寨、老君岩景点的环形柏油路。逐步完善许家坝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恢复许氏祠堂,建设中韩民俗文化一条街。准备新建许黄玉生平事迹博物馆和游客接待中心。傅常志说:"要修建许黄玉生平事迹博物馆,还需要中韩的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通力协作和提供资料、文物。目前,正在积极联系韩国方面的专家。"
记者在许家坝采访时,充分感受到了这种热火朝天的气氛:许氏老房子附近的一块地皮已破土动工,推土机的轰鸣中已将过去的泥泞小路换成康庄大道;60户仿汉代民居正在紧张有序地修建中,一名冒着腾腾热气的农民告诉记者,他对将来韩国人的入境游充满信心;到老君岩的道路不再坎坷,代之的是平坦的柏油路和泛着青色光彩的墨青色石台阶;老君岩的道教造像群已焕然一新,昔日灰头土脸的石刻披上了"金衣",正容光焕发地静候来客;巨型石碾、神井、双鱼纹等历史人文景观,正以它博大的情怀见证历史的变更……
"不过,要打造一个令韩国、东南亚、全世界的游客如归的许黄玉故里,任重而道远。"傅常志说,安岳是农业人口大县,财政穷县,在打造上资金无疑是"瓶颈"。目前,正在积极宣传,提升许黄玉故里知名度,希望可以通过包装项目进行招商引资,真正把许黄玉故里打造成为以韩国人为主,面向东南亚乃至全世界的旅游新亮点。

姓名:傅成金
职务:安岳文物管理局局长、中国文博副研究员
许黄玉自称为阿渝陀国公主,这给许氏的生世披上了一层神秘面纱。近年来,通过韩国著名考古学家金秉模、赵兴胤等专家学者的考证,许氏的出生地极有可能在安岳。
傅成金说,韩国人喜欢饮茶,皆信茶种是许太后从其家乡带到韩国的。古印度不饮茶,有文献记载,中国四川是茶的起源地,并且印度的所有文献中没有公主远嫁韩国的记载。从文化上看,许氏七子得道升仙,属于典型的道教文化,当时四川曾有由张道林创建的五斗米道,这否定了许氏自称是"阿渝陀国公主"的说法(印度的宗教是佛教)。从这两点上看,许氏的出生地是四川无疑。
安岳,古称普州。许氏的谥号是"普州太后"。这两个"普州"是一种巧合,也是一种必然,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安岳设普州是北周建德四年,与许黄玉公元48年到驾洛国相差500多年。安岳这个"普州"是行政区划的命名方式,在"普"字后面贯"州",如目前的在"安岳"后面加"县"一样。在安岳称普州以前,安岳这个地方属"普"管的一个地方,"普"就是现在的安岳(包括乐至、遂宁的部分地区)的地名。那么,在北周建德四年以前(具体是哪年尚不清)安岳叫"普",这与"普州太后"的"普"应该有相通之处。"普州太后"是许氏的谥号,是许氏的后人对她的称谓,时间可能推至公元189年以后,这缩小了安岳称"普州"和谥号"普州太后"的时间差距。为什么要叫她为"普州太后"现在很难考证,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同根同源的文化背景。
许氏墓碑上的双鱼纹与安岳瑞云乡汉墓的双鱼纹是形状几乎一样,这或许是许氏告诉后人按图索骥的信号(在其他地方的双鱼纹和安岳汉墓的双鱼纹有较大的差别)。
"要证明许氏就是安岳瑞云人,还有一条漫长的路要走。"傅成金说,"出土文物中可供研究的太少,不过,总有一天会'真相'大白!"

姓名:许平
年龄:41岁
职务:安岳县瑞云乡园门村党支部书记
住址:安岳县瑞云乡许家坝
许平坚信,韩国普州太后的祖籍就是瑞云乡许家坝。"天下许姓是一家,连韩国许多姓许的知名人士也认可这个观点。"韩国的许氏后裔和安岳许氏的脸廓、眉宇之间和下颔等面部特征基本相似。
他小时候曾听长辈们说过,许家曾出过贵人。到底是谁,他不知道,直到韩国的专家、学者的到来他才知道,原来这个大贵人是大名鼎鼎的普州太后--许黄玉。
许平曾随考察团到韩国去拜祭过许太后,多次与韩国的专家、学者交流。他说,到韩国时,曾受到韩国自民党总裁金钟沁、崇善殿金常助、商界金镇原等韩国朋友的热情接待,韩国金海市市长宋银复、大宗会会长许德行、汉阳大学赵兴胤、考古学博士金秉模等曾多次造访许家坝。数次与韩国人的交流,给他印象最深的是,虽然语言上有些阻碍,但是大家亲如一家人--"身上流淌的血可不会因为语言不通而产生阻碍"。很多韩国的专家、学者也和他一样,认为许黄玉的出生地就是许家坝。
在与韩国人的交往中,他还了解到,韩国政府曾斥资200多万美元在印度修建了一座"许氏纪念馆"。可是,到那里去寻根的人却有一种"上当"的感觉:无论从面部特征,还是从文化背景等方面都感觉"不对头"。后来,他们到许家坝后,才发觉许家坝这个地方跟他们是那样的"亲","有种家的感觉"!
许氏带到韩国的"镇妖塔"(由婆娑石--安岳称鸡血石组成),目前存放于太后陵内。到许家坝来访的韩国客人曾问过许平知不知道婆娑石,由于翻译把婆娑石译成了"煤炭",所以许平说没有。韩国客人认为既然许氏带婆娑石到韩国,那么她的家乡应该产此种石头,听许平这样一说,很失望。后来,许平才知道,翻译口中的"煤炭"就是婆娑石,也就是安岳称的鸡血石,后悔不迭。"偶尔有石匠打石头时打出鸡血石的。"许平说,"我们这里迷信的说法,鸡血石可以避邪。如果下次韩国朋友来,我一定要告诉他们。"

姓名:许大培
年龄:70岁
职务:安岳县瑞云乡许氏族长
住址:安岳县瑞云乡许家坝
70岁的许大培精神矍烁,或许由于是族长的原因,许大培给人的感觉是沉稳而睿智。他向记者讲述了一些许家坝的古老故事:传说许家坝是普州"接官亭",也就是迎接古时官吏上轿行往普州的地方,是一个物华天宝、钟灵毓秀的肥沃之所。一些风水先生多次在许家坝老房子后面转来转去,他们说许家祖坟地很富态,是一块神仙地,肯定会出大人物。早在1959年时韩国金秉模教授就想找他了解一些情况,由于当时政治运动比较多,他没问什么事就以接洽不便拒绝了金教授的造访。
许家坝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现在很多人修房造屋还能挖掘出古时的砖瓦。虽然无法考证这些砖瓦产于何年何代,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古时候许家坝是一个富裕的地方。
许大培引着记者向老君岩去的路上,不时告诉记者,在许家坝附近有很多双鱼纹。这些双鱼纹形态各异,有长有短、有肥有瘦、有静有动。与许太后墓碑上的双鱼纹极相似的是,汉墓里的双鱼纹,属于瘦长、静止的那种。听专家们说,这种双鱼纹很罕见,仅太后墓碑和许家坝有。在许家坝历来有"尚鱼"情结,大家过年、过节都爱煮上几条鱼,以示年年有鱼(余),大家还爱把吃完的鱼尾贴在大门上。
走到老君岩下,道教的石刻造像鳞次栉比,数百余尊造像在向世人述说着老君岩的前世今生。许大培告诉记者,这些造像有的是古人的杰作,有的是现在才塑造的。老君岩上面这几个山头原本叫张家寨,是许氏家族没落后卖与张姓占山为王的地方,是一块很平坦、很开阔的土地。文革后留下来的古迹很少,仅胜下一个巨大的石碾子。
许大培还向记者讲述了一件离奇的事,在老君岩旁的剪刀石和乌龟石之间盘踞着一条蟒蛇。据他说,能围直径为四五米的竹林绕三圈半,有六七丈长,水桶那么粗,全身呈乌黑色。这条蛇是老君岩和许氏家族的守护神,从不伤人,也不伤禽畜。第一次见到它的是一名捞柴的妇女,蟒蛇没有伤害她,只是使劲"唬",逼得那妇女绕道而行。在老君岩举行的一次庙会中,这条巨蟒出来与大家见过一次"面",很多人都看到了它的"尊容"。蟒蛇游动时,两边人一般高的草一个劲地向两边"分",还夹杂着"呼呼"的风声咧。附近一些农民也证实了许大培的话,有人说:"许家坝出了一只金凤,这条乌龙(指蟒蛇)是回来报恩的。"

发表于 2010-12-1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图!欣赏!

发表于 2010-12-1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8# 晓风残悦


    顶一下。。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