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将免除高中学费 率先实现十二年义务教育2010年12月27日07:38
四川新闻网我要评论(3)
字号:
T|
T
幸福时刻
人物:籍田中学高一学生刘红
时间:10月13日上午11时
籍田镇是双流县最边远的乡镇之一。由于地处丘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籍田中学不仅要接收本镇学生,还要覆盖相邻的乡镇。来自大林小堰沟村的刘红,就是籍田中学高一的在读学生。有机会和其他孩子一样坐在教室里学习,对于这个花季少女来说显得更加珍贵。
熟悉刘红的人都知道,她来自一个特殊困难家庭。在刘红读初二那年,父亲不幸患上了尿毒症。这噩耗犹如晴天霹雳,落在了这个虽然不算富裕、却其乐融融的家庭。
“爸爸每周要到华阳做两次透析,听妈妈说至少要上千元。”爷爷奶奶年事已高,弟弟还在上学,沉重的胆子只能压在母亲一个人身上。刘红心里明白:初三毕业之后,她极有可能面临辍学。
双流县免除丘区高中学费的消息,让原本已经放弃希望的刘红一展愁容。而由于刘红成绩优秀,她不仅不用交学杂费,就连书本费、住宿费也都全部免除了,每月还能从学校领到200元生活补助。“现在我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好好读书,争取考上理想的大学。”
教育,不仅是衡量一个地区的发达程度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也是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双流县在实施教育惠民工程、推进城乡教育事业均衡发展上,一直走在成都市前列。而明年,该县又将在全市、全省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实现一个创举———率先实现十二年义务教育。
免除高中学费
率先实现12年义务教育
其实,受益的远远不止像刘红这样来自丘区、家庭困难的学生。
2009年,双流县就出台《中共双流县委 双流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决定》,将教育惠民工程作为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六大”工程之一。决定中明确提出“免除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学生住宿费。到2011年,实现从义务教育到两类高中教育学生学费全免”、“切实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学生教育需求,实现对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城乡低保家庭学生及困难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为贫困家庭大学生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确保无一名双流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等等教育惠民的一系列具体规定。
2009年,该县在全省率先免除高中教育阶段丘区户籍学生学费;今年又免除高中教育阶段农村学生学费。2011年,双流县免除高中教育阶段学生学费将扩展到双流籍所有高中阶段学生,在成都、全省乃至西部地区率先实施十二年义务教育。
城里老师下乡 一呆就是3年
在实施了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之后,城乡学校之间的差异就集中在了教育教学质量等软实力上。如何将城市里先进的教学理念带到农村,并真正在农村学校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教师交流是重要的举措之一。
华阳锦江小学德育处主任廖丽华,是今年8月双流县2010~2013学年度教师交流工作中的一员。她被交流到了丘区的大林小学,交流期为三年。
“起初,我还是有些犹豫的。父亲身体不好,他坚决反对我参与交流工作。”不过,经过慎重考虑,廖老师最终还是来到了大林小学。和城里的学校不一样,丘区小学基本上没有什么校园文化,也几乎不搞什么德育活动。因此,廖老师到大林小学之后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协助德育处拓展德育工作范围和内容。“比如,针对留守儿童比较多的特点,我们将家务事自主自立融入到德育工作当中;组织开展艺体节、读书月等活动。”
而作为语文学科带头人,廖老师还承担了传递先进教学理念的任务。“学校对所有的语文老师都提出了要求,只要有空,尽量去旁听廖老师的课。”大林小学校长徐成志同样也来自锦江小学,到任也不过三个多月。
“在过去的教师交流工作中,城区学校学生家长对其他学校交流来的教师不放心;交流期限一年,家长和学生对教师交流中出现的教师更换频繁的现象有意见。”双流县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将交流期限延长到三年,一方面避免了频繁更换老师的现象,另一方面更加符合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规律,对于中学来说三年正好是从起始年级到毕业,对于小学来说三年正好完成一个阶段的教学。
率先实行
城乡教师“县管校用”
教师交流能够有如此大动作,其重要基础之一就是双流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城乡所有教师“县管校用”。
双流县教育局局长贾兆余曾表示,为了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教育人才的均衡配置,双流县提出必须打破“单向支教”工作模式,建立“县管校用”机制,实现城乡教师“双向交流”。
其中,首先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实行“无校籍管理”。由县人才交流中心教育分中心行使教师的管理权,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城乡编制标准、统一岗位设置标准及岗位结构比例、统一教师聘用程序和考核原则、统一调配干部名师,打破教师“从一而终”的职业生涯模式,让教师由“学校人”逐渐过渡为“系统人”、“职业人”。
在强力推动干部教师互动交流中,双流实行校长交流岗位补贴和职级制,新提拔和任职6年以上的中小学校长原则上进行交流任职,5年内全县符合交流条件的校长均进行交流。教师交流方面,今年秋季启动的错位交流,将教师交流期限延长为3年。
为了切实保障交流的质量,双流县还利用教师绩效工资实施契机,统一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津补贴及绩效奖励标准,明确基础性绩效工资的分配办法和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原则,完善有利于优秀教师资源城乡均衡配置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待遇保障机制,实现了县域内同职级中小学教师“同工同酬”、“同县同酬”,并适当倾斜农村,为教师在城乡之间定期流动创造条件。
http://mat1.gtimg.com/cd/images/index/icon_t.gif网友“微”观:
·网友微博热议 后悔没晚生几年 http://mat1.gtimg.com/cd/images/10/12/1/shouting.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