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天天"司马相如”够了没有?

   关闭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0-12-30 19:54 |
马甲太多,慎言
FArKn 发表于 2010-12-30 19:34 http://www.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另外,诚恳地向您问声好。
    前年的时候,在论坛上,我们两人之间打口水仗的时候,但凡对你多有冒犯的地方,诚恳地向你致歉。希望你能海涵与谅解。
    岁月的流逝,时间的推移,让我觉得你在很多方面,是一个对家乡很关注,同时有自己的见解的很有才华的人士,对于有才华的蓬安儿女,我是心存敬畏和尊敬的。
    因此,特别向你问好和致敬!
发表于 2010-12-30 21:26 |
旅游经济是贯穿天时地利人和的载体,环视旅游好区域,无不是政通人和,国富民丰。因为在旅游环境的有限资源中,唯有人的因素决定环境的优劣,所以,看好蓬安,发展旅游,卓有成效的提升了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的明显优势。要抓住发展的契机,在各项软环境中实施安民、乐民政策,要让景区建设成为温馨的家园,因为旅游人员的心态追求的是恬适、放松、快乐、随意、、、

[发帖际遇]: 消水白鹤飞在成都论坛灌水,不小心把自家淹了,损失小米椒5个.

发表于 2010-12-30 22:24 |
我认真的看完了楼主以及跟帖网友的所有文字,得出一个结论:蓬安会因为有了你们这样关心蓬安发展的人而发展得更好!
不管你们是支持蓬安在发展中的某些成就,还是反对蓬安在发展中的某些诟病,都是对蓬安发展的鼓劲和鞭笞!都体现出了对蓬安---这片生养我们的土地的热爱!

发表于 2010-12-30 22:27 |

依稀记得有句话是这样说的: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发表于 2010-12-30 23:24 |
其实就是政府公信力不够。何必呢,你们争来争去,还不如想办法如何提高政府公信力。那样,政府说什么都好,老百姓都支持,这些不就不会发生了?

发表于 2010-12-31 00:37 |
楼主和“蓬安市民”的争论引出了一个话题-------蓬安旅游发展及宣传切入点究竟应该是什么?

其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司马相如文化为切入点还是以古镇、老码头等为切入点,大可讨论。

本人对蓬安官方发展蓬安旅游的良苦用心还是认同的,但以司马文化为切入点这个思路确有讨论的必要。客观地说,撇开其籍贯争议,司马相如在中国历史甚至中国文化史上,并不是特别出名,推这样一个名气不太大的古人为蓬安作秀(纯褒义,绝无任何贬义),有两点不好的感觉,一是自己感觉向外人解释起有点费劲,二来让外人产生“蓬安无人”的感觉,有点别扭。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倒倾向于楼主的观点。不太认同“蓬安市民”的看法。

但楼主和蓬安市民的争论出发点不是争夺论坛话语权,也不是因个人恩怨,出发点都是希望制好蓬安旅游名片,所以“五毛”或“目光短浅”之类的话大可不必说。

君子之争与“鸟人”之争有天然区别!哈哈。

发表于 2010-12-31 00:56 |
回复 27# 做爱已成回忆


    你不要把南坛的那些无聊人扯到蓬安论坛,蓬安论坛这个帖子的争论是理性的

发表于 2010-12-31 00:57 |
差点被你们笑死。。。。。。。。。。。。。。。。。。。。。。。。。。。。。。。。。。。。。。。。。。。。。。。。。。。。。。。。。。。。。。。。。。。。。。。。。。。。。。。。。。。。。。。。。。。。。。。。。。。。。

存在即合理。

发表于 2010-12-31 01:00 |
回复 28# 做爱已成回忆


    你可能是哪个的马甲,要羞辱别人,去南充论坛哈,哪儿好像战斗正酣

发表于 2010-12-31 01:10 |
蓬安现在正在发展中..可以说是一年比一年好.

不晓得楼主在懊恼啥子.

不要在说自己是蓬安人的同时,又那么含沙射影的说些扭曲性的话..

说句难听的话,真的是 又想当婊子,又要立牌坊.

发表于 2010-12-31 01:11 |
我说话难听,你可以攻击我.

不要殃及家人...

发表于 2010-12-31 03:31 |
好,子弹兄,我不知道这样称呼你妥否,请明示。首先,我想先对子弹兄说一声对不起,我不应该用无知、愚昧这样的词语来说你。就像你说的,错了就错了,我认错,对子弹兄真诚的说一声对不起。另外,我想告诉你,在生活中,我并不是一个喜欢骂人的人,解释一下前天为什么我会那么说你,因为刚开始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以为你是一个外地人注册马甲号来发表诋毁蓬安言论,因为我不太相信有蓬安人会写这些,所以在语言上可能过了一点,但我自认为并不过分,也只是点到为止,不知道子弹兄是否感受到。当然,现在我也知道了你的身份,并非马甲。如果你长期关注蓬安论坛,就应该知道前段时间的确有某地人在蓬安论坛发表挑衅言论,而当时我刚好第一时间知道了1月11号的调图信息,知道又让蓬安人的便捷交通梦落空而失望难过的时候,某地人立马就跳出来嘲笑、讽刺蓬安人,所以我回应了他,并且骂了粗话,这个我是承认的。但是我并不后悔,这也并不是我做人不好,而是他上窜下跳、欺人太甚,对于这种小丑,他没有资格让我去尊重他。而且,你说这样有失蓬安人的风度,我建议去某地论坛看看,他在某地论坛注册了马甲号以后发表了什么针对我,甚至针对蓬安人的言论。至少我知道蓬安人是没有注册马甲号发表啥子针对某地的言论和文章,也没到某地论坛去理论。从这一点上来说,我觉得蓬安人很理智,不赞同有失蓬安人风度的说法。相反,我觉得蓬安人更有风度,至少我们是在自己的地盘上进行正当防卫。其次,我要感谢你为我“拨乱反正”,把我从边缘政府人员拉回到一个普通蓬安人的轨道上来,让我不再成为众所矢的,不再成为某些老乡的发泄对象。昨天晚上我本来不想回复你的,当时觉得你们反正都认为我是邪恶的政府工作人员了,如果我越说得多反而给自己摸黑,但是后来想到自己作为一个蓬安人,为了家乡更美好,我有必要跟你交流一下在下的一些看法,我才写了那些东西。其实说句老实话,打这样多字,说这样多话,其实是很伤脑筋,也很费精力的,但是就像你说的可能真理会越辩越明,我就陪你了。我想说要谈文笔的话,还是邓四平先生比较不错,我的文笔不算好,不过都是肺腑之言,我希望自己的家乡蓬安更美丽。
    1、解释一下为什么昨天会说你不满意政府,因为联系到最近,你也提到的问题,就是蓬安的水电气费问题,而你又是注册的一个新号发表这类文章,很容易让我联想到,你是因为这件事不满意政府,才会把矛头对准政府,对准我这样一个你们感觉近似政府人员的人。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我是支持老百姓维护正当权益的,我觉得现在的贫富差距太大,老百姓挣点钱很不容易,政府应该帮助百姓解决问题。但是我想说,你们在这里闹,或者即便这里有政府工作人员看到,能起到什么作用?还不如用法律来武装自己。其实从我的观点来说,我还真希望,这个蓬安论坛有蓬安的政府人员,甚至大领导光顾。这样更容易通过论坛这个平台,把老百姓一些中肯的建议最快的传达到蓬安决策层领导手中。这样对于蓬安的形象和发展来说是一件很好的事,同时还体现了民意,对领导来说也是双赢的。在有了成就感的同时也有了广大群众基础。还有你说的不HX声音的问题,我想说,其实在中国,甚至世界上,又有哪个地方是绝对的HX呢?就连美国这种所谓的资本主义国家也不能完全达到HX,就像奥巴马刚上台的那个时候多风光,多少人支持,而他也信誓旦旦的说要把美国的经济搞得怎么好,而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现在的奥巴马政府支持率已经下降很多,所以我认为这个世界上就没绝对好的东西,只有更适合国情的东西。至于你说的被“跨省”这个问题,希望你仅是当做一句玩笑话,至少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而且我并没有给你扣什么帽子哈,希望你能明白。
     2、说说司马相如文化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蓬安现在所发展的旅游也利用了蓬安的司马相如文化。而我看了你的观点,大概感觉出你是认为蓬安现在所发展的旅游是完全跟司马相如等文化无关的,而是仅仅依靠我们的周子古镇码头和秀美的临江风景打造出来的,对吧?就说说的你所崇敬这个“嘉陵第一桑梓”吧,你知道这个名字怎么来的吗?这个桑梓名字的来历其实就是跟司马相如有关,桑梓的意思就是故乡,“嘉陵第一桑梓”旅游景区的诞生正是因为得利于司马相如故里被一些专家学者所肯定,蓬安政府才敢大力开发旅游的,不然你想一想龙角山都有成百上千年历史了,从来都没有人想过要打造成旅游景区,为什么在蓬安是司马相如故里得到一些专家学者所肯定的时候,蓬安就用桑梓来命名景区呢?其实这并不是因为这里的风景原因而取名桑梓,那要不然嘉陵江沿线这么多市县没有取名“嘉陵第一桑梓”呢?那是因为他们不需要用桑梓这个词语来纪念当地人。而且,你所说下河街是什么最后的码头古镇,以及沿江的秀美风景等,我想说,蓬安的旅游景区并不完全靠这些来打造出来的,这中间是有一部分历史文化因素的。要不然如果没有司马相如文化,蓬安的周子古镇也不可能那么快就成为四川最美古镇了。其实你放眼看嘉陵江沿线的城市,比如南部、仪陇新县城、阆中这些,他们如果要打造成嘉陵第一桑梓这样的景区,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是他们没有蓬安桑梓这种特定的文化,所以效果自然达不到蓬安。个人觉得,蓬安下河街的那些古建筑其实在很多地方都有,单纯说风景的话,说不定在嘉陵江沿线还有比蓬安更好的地方,为什么在蓬安加上一些比如司马相如、周敦颐这些文化元素过后,打造出来的旅游就那么的成功呢?其实还不是有历史文化元素在里面。所以这也是我认为司马相如文化对蓬安发展有帮助的一个原因。另外,想说一说,一个城市文化底蕴以及跟名人拉关系的问题,其实放眼现在的中国,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做法,就连成都,本来就已经很有历史文化了,可是都还在把一些仅与自己有一些关联的东西往自己身上拉,就比如武侯区这个问题,前面我已经说过原因。当然,不能说这就是一种好现象,但是至少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一个城市知名度更高,让一个城市变得更加宜居,这也是一个好的影响。况且蓬安以后的相如故城打造出来了,来蓬安旅游的人就会多了另外一个去处了,对游客也是一种吸引力,个人感觉没有什么不好。试想以后的蓬安可能会成为一个穿越古今的城市。有西汉的古韵味,也有当代的现代气息,这是一个多么宜居,多么美好的地方呀。难道这些不算是司马相如文化所带给大家的好处吗?至少我相信我们附近的一些县没有这样发展旅游,更没有把一些文化拿出来作为城市发展的一个主题。而对于现在的蓬安来说,有司马相如文化,也有这样的基础让蓬安变成美丽的旅游圣地,对于我们来说,何乐而不为呢?我还想说文化,我们假设如果周围的一些在没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前提下与蓬安地理环境相类似的地方来发展相同的旅游模式,你是一名游客,你会选择有历史韵味的地方还是纯粹人工打造的旅游景区?我相信你有答案。而且,我想说,与蓬安地理相同的地方,在嘉陵江沿线应该是存在的。而蓬安现在可以取胜、甚至领先,与蓬安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有关系的。
     3.我还是认为我说蓬安因为有了司马相如,才有了今天的相如广场,相如文化公园,桑梓文化广场,甚至嘉陵第一桑梓的说法没有多大错。也许你说我们没有相如广场可以有人民广场,没有相如文化公园可以有人民公园的说法在理论上是对的,但是,你看看我们周围那些没文化底蕴的城市,他们现在修了多少广场、多少公园吗?用来纪念了谁?就算修了,也仅一个普通名字、不会被永久记住的广场、公园,前段时间我还看到,中国的什么人民路、建设路等等是取名最多的了,有任何纪念意义吗?会被当地人当作一种历史文化来记住吗?但是蓬安的相如广场、相如文化公园这些名字却是全国唯一的,而且仅蓬安使用。说实话我不知道你为什么不喜欢和相如相关的名字,我希望你知道,其实相如县这个名字是占了蓬安所存在1500年历史中的近900年,不短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蓬安县更有资格叫相如县这个名字。所以我一直觉得有文化底蕴比没任何底蕴好很多。而丽江到底是因为什么而知名,说句实话,我现在确实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丽江就是一座古城,感觉也有后天打造的成果,以后的相如故城打造好了,可能效果不见得要比丽江差。所以我希望政府能够有一个远景规划,将整个锦屏沿江一带都纳入远景旅游发展规划,蓬安旅游的目标近期应该是阆中,远期应该是丽江。当然,我不知道我的说法是否正确,是否妥当。这仅代表我个人的一种看法而已。我同样也会尊重你在这个问题上看法。
     4。你说得对,蓬安打造了下河街、龙角山等嘉陵第一桑梓景区,带动了一部分经济。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景区背后的故事。如果没有司马相如故里和以周敦颐而得名的周子古镇,蓬安会打造嘉陵第一桑梓吗?如果不打造旅游景区会带来旅游经济的发展吗?至少我觉得难说。而且这些也都与文化有关,不管是司马相如还是周敦颐。说实话,你在文章中批判周敦颐在蓬安立讲学这件事我是不不赞同的,因为据我听老人们说,在蓬安打造嘉陵第一桑梓之前很多年,蓬安人就知道周子古镇,以及周敦颐来蓬安讲学的事了。并不是现在才捏造的。而你提到的吴道子,说句老实话,我也有点一头雾水,不知道为什么会在龙角山上修建他的头像。如果有知道的高人,请给予指点。
     5.说说司马相如故里在蓬安这个问题。我看了你的观点。想给你解释几点我所看到的,更多的,我希望你可以去“司马相如”贴吧去看一下,因为我很多东西是从那里面学习而来。首先,说一下,你说的相如故宅,其实你没有弄清现在这个相如故宅和司马相如的关系,你说得非常对,司马相如这么多年了,他的房子即便在蓬安也不可能完好存在,所以现在的故宅并不是说就是西汉修的房子,而是在梁天监六年在设立相如县的时候,是以相如故宅作为县治,也就是官府所在地(原文: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记:“相如县,亦巴西县地,梁天监六年置相如县,兼立梓潼郡于此。至后周郡废县存。即汉司马相如所居之地,因以名县,其宅今为县治。”),在相如县及后面的蓬安县存在以来,老县政府是在锦屏,这与大家听到的锦屏是老县城一说完全吻合。而且,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故宅实际上清朝的时候被翻修过的,蓬安县内清朝修的房子存在得还是有很多。所以大家现在才能看到司马相如故宅。而我认为这个故宅更准确的含义不是司马相如家修的房子,而是司马相如家的位置在此地。还有你说的文物问题,我找到了一些文字,仅供大家参考(原文:如今,在蓬安县锦屏镇西拱桥处有一宽阔平坦的坟址,站立坟前,滔滔嘉陵江水一览无余。当地老百姓称此处为“平水三丈,必出宰相”之地,这就是传说中的“司马坟”。老人们说,上世纪60年代,由于当地修建拱桥缺乏石料,就把司马坟拆了。撬棺的石匠发掘出一块长约50厘米、宽约40厘米的小石碑,上面刻有墓主的名字等,虽年深日久,“司马”两字仍比较清晰。此石板曾被当地农民陈继元收藏,后丢失,至今下落不明。司马相如是蓬安人的说法,现得到王明元、周予瑜、何剑青等专家学者的赞成。)。至于你说司马迁为什么要这样写,我找到了这个说法(原文:原四川师范学院(今西华师大)副院长、著名古代史专家、四川史学会副会长龙显昭教授作了较长发言。他认为:根据文献记载,两说(“成都说”和“蓬安说”)都可以成立。当时“大量的北方人民迁入四川(巴蜀); 司马相如、扬雄他们有可能在入迁的路线上不同,司马相如或他的先辈在蓬安定居,后来他需要发展到成都,有如今天,你有本事可以到成都,到了成都不说,而且还要到北京。当时的长安就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司马迁《史记》说他是成都人,是指他最后落籍在成都。因为汉代社会是非常重视户籍制度的,所谓编户齐民。官府要靠户籍制度征税;做官的要根据乡举里选,就是-那里的籍贯。所以司马相如落籍于成都,《史记》就说他是‘成都人’。”因此他主张把“两说”整合起来,出生于蓬安,落籍于成都。)。对于这个问题的真实性还需要留给研究历史的人来解答,不过我相信这么多证据都证明了司马相如故里,而且推断非常合理,我也没有理由怀疑这只是蓬安政府的一厢情愿,而没有尊重真正的历史。并且现在管我们的省会成都的媒体都说蓬安是司马相如故里,使我更加坚信司马相如就是生于蓬安。另外,恕我无知,我不知道你从哪里看到外国没有承认中国的5000年文明。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好像罗格在北京奥运会上提到过中国的5000年文明吧。
    6.说到呼吁长途列车停靠蓬安站的问题,我想给所有蓬安老乡说一下,其实比我还早呼吁这个问题的是“yihuang”网友,大家最应该感谢他,我和“chunhua”网友都是后面加入的。不过我记得“yihuang”给我说过,在他之前还有一位老乡呼吁过,但是我不知道你的名字和网名,所以请原谅不能说出你的名字。至于你说的我发帖子标题中的“感谢”应该用“赞扬”这个问题,说实话,我真没考虑过,也许当时就是一种感激之情,所以就用了“感谢”,至少我认为符合我当时写那篇文章时候的感受吧。
    7.我希望如果有政府工作人员看到这些文字的时候,转告领导,蓬安人迫切希望将重建蓬安的脸面蓬安火车站纳入十二五规划中去,蓬安政府肯定要出钱,不然成都铁路局不会白修蓬安站,另外加长站台,装上电子显示屏,按照旅游火车站的高站台建设,具体建议请看一下我的几篇帖子里都有网友们的建议。更希望蓬安以后有什么,可以在网上征求大家的意见,给普通人一点发言权和建议权。
    最后,我想给子弹兄说,从我看到的东西来说,虽然现在没有官方明确表态说司马相如生在蓬安,但是现在的史料都是对司马相如生于蓬安有利的。至少我相信司马相如就是蓬安人,当然我也会尊重你的看法和意见。我还是坚持一个观点:如果蓬安站在一个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平台上发展旅游会更容易取得成功。好了,现在已经凌晨三点半了,我敲了几个小时,有些困了。说实话,这种讨论或者说是交流还是太费时间和精力了,我希望讨论就到此为止吧,既然大家都是蓬安人,希望大家为了蓬安的发展献上自己微薄的力量吧。虽然某些观点可能不一致,但是蓬安发展得更好是大家一致的愿望!希望你也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某些问题,更蓬安政府再给力一点!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1 10:20 |
回复 33# 流__年


   看都没看懂我说的啥,就来骂人。有本事,你也像“蓬安市民”一样,和我好好的说,好好的辩论。张口就是“婊子”,“牌坊”的。你不是说话难听,而是,常年没有刷牙。我懊恼了吗?我否定蓬安这几年的发展了吗?我在哪里含沙射影了?我又在哪里扭曲了?我说自己是个蓬安人也让你不爽了?难道既肯定发展,又对发张的某些方向提出自己的质疑和建议就是要当“婊子”了。就连党员在开会的时候,也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说。难道一味的盲从就是“贵妇”?你高中没有学过: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矛盾。蓬安本来就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到位,说都不能说了吗?说出来,不是给社会主义抹黑。前段时间,看到袁县长去处理露天垃圾场的问题,我还是觉得很好 的。但要是没人去反映这些问题,谁能知道哪里的垃圾场让老百姓这么苦?领导干部又怎么知道去解决。反正我这个人,一辈子都做不到“歌功颂德”。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1 10:28 |
回复 34# 流__年


   我攻击你啥?就因为你骂了我“婊子”。我可以告诉你,我不会没素质到去攻击你的家人。我也不会回骂你。就是觉得你有点不男人,又要去惹事,又怕别人报复。如果真的害怕家人被人攻击,在回帖的时候,嘴巴里集点德,有事说事,不要张口就骂人。今天我不骂你,但不代表明天不会有别人去骂你。你能原谅你自己说话难听,不是每个人都能原谅你说话难听。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0-12-31 10:36 |
好,子弹兄,我不知道这样称呼你妥否,请明示。首先,我想先对子弹兄说一声对不起,我不应该用无知、愚昧这 ...
蓬安市民 发表于 2010-12-31 03:31 http://www.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请允许我客观公正地评价一下:
    网友“蓬安市民”的分析是非常客观务实的,尤其是这篇回复很令人心悦诚服。
    这篇回复可以这样说,既讲道理,又摆事实,用事实说话,非常有理论修养,也非常有理论水平,我认真读了,里面还提出了很多的中肯的建设性意见与建议。确实令人信服,至少我非常信服。
   真理会越辩越明,如果蓬安论坛或者其他论坛都能这样理性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并都真诚地用一颗热爱家乡蓬安的赤子之心来办事,用心思考,用心办事,则家乡蓬安何愁不兴。
   同时,我也真诚地向“蓬安市民”网友以及“子弹”网友问好与致敬。
   今天已是2010年12月31日,明天就是新的一年开始了,希望以此帖的讨论为发端,2010年的蓬安论坛大家都来齐心协力为家乡发展和建设出力,大家在反映问题,讨论事情的时候,都自觉拒绝人身攻击,拒绝互相谩骂,而是真正地把论坛建设成为一个有益于家乡,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互相沟通的友谊的金桥和媒介平台,则是幸事与好事。
   文明辩论,理性思考,真诚交流,其实才是我们蓬安人真正的良好风范。
    仅为此,我再次向你们真诚致敬。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1 11:18 |
回复 35# 蓬安市民


    市民兄,认真的读完了你敲打你敲打的每一个字,也让自己学习到不少东西。年终了,我已办完手上所有的事情,所以这两天有点时间写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你也不必熬夜来给我说你心中的看法,毕竟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嘛。白天,有闲暇的时间,我们再好好探讨。

     开了这个帖子。其实也就是 楼上一位兄弟说的:想让自己的家乡找到一条最适合自己的旅游发展切入点。没有其他任何目的。总的来说,也是希望蓬安旅游发展得越来越好,给外地人一介绍,人家就有想来看一看的想法。就像前几天 某城市宣传自己。广告语为”一座叫春的城市”,我相信当地政府也是好心好意的在宣传,推出这句宣传语也是经过当地政府深思熟虑了的并自认为不错的,但效果呢?雷到了其他地方的各族人民。

      常听说外地人来我们蓬安旅游,谈到目的说的是:听说有个叫司马相如故乡的蓬安县,风景不错,我们就来了。大家看到这句话,可以细细的想着人家是冲着司马相如来的还是冲着风景不错来的。宣扬司马相如文化对蓬安的旅游一点帮助都没有,这肯定是乱说。但也不能把发展旅游,过分的依赖和夸大化“司马相如”。

      我知道,当今的蓬安的主流旅游发展声音就是宣扬司马相如文化,我怎么改变不了。这是地方政策性的问题,是件大事,并且已做了这么多年了。就算某天看到了局限性和难再上一个台阶,从头再来又谈何容易?只希望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若干年后。真的会有国内外大批旅游者,不仅要去“赤壁怀古”,也要到我们蓬安来“司马相如怀古”。

      好了,到此为止,我也不想再辩下去了。以后我会努力的去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我有一位兄长,当年四川地震,在震后立马放下自己手上的工作,积极联系自己的家乡重灾区广元青川县,把青川的木耳,香菇,蕨根粉条积极联系我所在的这个城市销售,帮助不少灾后的农民。还联系部队运输了几百万的物资回去,我没有他那样的能力,但他是我学习的榜样。我真心的希望能为家乡做些什么,希望家乡越来越好,哪怕是提一条能也许领导人永远也看不到但包含了自己善意的建议。也希望以后再看到我的帖子的人,就算有异议,也不要骂我。

发表于 2010-12-31 16:12 |
三国名将...王平出生锦屏镇王家大院
哈哈!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