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9893|评论: 184

 刘奇葆在巴中:展现未来秦巴山区宏伟蓝图,吹响秦巴山区加快发展冲锋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30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未命名1.jpg

四川秦巴山区扶贫开发工作座谈会在巴中隆重召开
未命名.jpg 刘奇葆作重要讲话 李崇禧主持 钟勉陈光志出席 李仲彬在会上作交流发言 周喜安等市领导参加会议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59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0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秦巴山区扶贫开发工作座谈会在巴中隆重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打一场川东北地区扶贫开发的总体战和攻坚战,从根本上改变川东北革命老区的落后面貌。

省委副书记李崇禧主持会议。省委常委、副省长钟勉,省委常委、秘书长陈光志出席。

刘奇葆指出,川东北地区是秦巴山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是革命老区、边远山区,也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重视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发展,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川东北地区加快发展。“十二五”时期是国家和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集中力量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关键时期。加强川东北地区扶贫开发,是加强薄弱环节、促进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需要,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区域协调的需要,也是加快老区发展、造福老区人民的需要。我们要充分认识开展川东北地区扶贫开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力度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努力实现更大更好更快发展。

刘奇葆指出,要牢牢把握国家正在制定秦巴山区集中连片扶贫规划的大好机遇,科学论证和精心编制我省秦巴山区扶贫开发规划,打一场扶贫开发的总体战和攻坚战,从根本上改变川东北革命老区的落后面貌。要坚持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决策部署,突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行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常规扶贫与特殊困难地区扶贫相结合、扶贫政策与农村低保制度相结合、扶贫开发与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项目扶持与提高发展能力相结合、专项扶贫与强农惠农扶贫相结合、自身努力与积极争取支持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各界帮扶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整合资源、综合治理,统筹兼顾、持续发展,自力更生、各方参与的原则,努力建设新村、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奔向小康。到2015年,要力争基本消除绝对贫困,贫困人口显著减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特色产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得到显著加强,推动贫困村向新农村、小康村转变,贫困户向宽裕户、小康户转变,为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刘奇葆指出,扶贫开发的主战场在农村,要坚持把新村建设摆在首位,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要抓紧做规划,按照全域、全程、全面小康的要求,以县为单位编制新村建设规划。规划制定好以后要坚持不懈抓下去,不停顿、不中断,同时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坚决防止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要按照政府主导、市场推动、群众自愿、因地制宜的要求,以片带面提高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水平。要配套规划建设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并与临近的城镇形成功能完善的新农村综合体,让广大农民群众充分享受发展成果。

刘奇葆指出,要着力加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向内尽快连通成都主枢纽,向外尽快打通北向出川新通道,加快实施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和“通达工程”,切实解决群众“行路难”问题。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加快农村电网改造,使农村居民生活用电得到较好保障、农业生产设施用电问题得到基本解决。要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市级中心城市和县城建设为重点,培育特色集镇、旅游集镇,把有条件的县城作为城市来规划、建设和管理,完善设施和功能,增强综合承载能力。

刘奇葆指出,要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要充分利用川东北天然气等资源优势,创新资源开发机制,在做强做大产业的同时富裕一方百姓。要发挥绿色、生态的优势,加快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大力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狠抓农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做出特色,做响品牌。要积极发展民营经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依托历史人文和生态环境,扶持和发展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和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以旅游促开放、助民富。

刘奇葆指出,要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均等化水平。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巩固“两基”成果,提高基础教育水平,大力实施职业教育攻坚,加快实施贫困农村免费职业教育的步伐,扩大职业教育规模,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大力开展技能培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积极促进就业,开拓劳务输出市场,认真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引导农村贫困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开辟新的增收门路。要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要切实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实现“小病不出村”的目标。要加强文化设施、广播电视和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开展“文明村”、“文明户”创建活动,提升群众文明素质。

刘奇葆强调,打好我省秦巴山区扶贫攻坚战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落实责任,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要完善政策支持,加大帮扶力度,扎实深入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帮村、干部包户”活动,推动各级机关更好地转变作风、改进工作,推动各级干部更好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机遇意识、自立意识和苦干意识,大力弘扬自立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荣革命传统,不等不靠,苦干实干,攻坚克难,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李崇禧在主持会议时指出,刘奇葆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我们搞好秦巴山区扶贫攻坚的战前动员,吹响了秦巴山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冲锋号,展现了未来秦巴山区的宏伟蓝图。刘奇葆书记的重要讲话也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贫困山区群众的一往深情和深切关怀,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和操作性,各地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刘奇葆书记的重要讲话中来,结合实际,狠抓落实。

就贯彻刘奇葆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李崇禧指出,秦巴山区的扶贫开发是一项综合工程,要抓住着力点,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实施重点突破。当前要按照刘奇葆书记的要求,坚持民生优先,把新村建设放在首位,同时要抓好以交通、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秦巴山区发展条件、优先打通出川通道,加大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发展。要坚持集中连片的扶贫开发思路,大胆探索创新机制体制,用好扶贫资金,实施好扶贫项目,真正扶到点子上、扶到关键处,不断改善发展条件,让老区群众得到实惠。要强化工作责任,把秦巴山区的扶贫开发责任落实到市、县、区,落实到相关部门,落实到项目施工单位,要对扶贫开发各项工作进行梳理,列出清单,明确责任单位、时间进度,倒计时推进;要把扶贫开发纳入目标管理,加强考核督查,通报进展情况,对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的要给予表彰,形成加快秦巴山区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钟勉在充分肯定巴中扶贫开发工作后指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时值岁末年初,又专门在巴中召开秦巴山区扶贫开发工作座谈会,标志着秦巴山区下一个十年综合扶贫开发工作全面启动。秦巴山区所在的市、县一定要抓住机遇、把握机遇、用好机遇,抓好工作的落实,努力促进秦巴山区扶贫开发和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就实施秦巴山区扶贫开发规划纲要,钟勉要求,在规划的完善上要进一步突出连片开发、成片推进,综合开发、整体推进;在规划的统筹上要注意与“十二五”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相衔接;在规划的实施中要进一步创新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新机制、新模式。

省扶贫移民局局长何大清汇报《秦巴山区(四川部分)扶贫开发规划纲要(2011-2015年)(讨论稿)》有关情况;巴中市委书记李仲彬、广元市委书记罗强、南充市委书记刘宏建、广安市委书记王建军、达州市委书记李向志分别作交流发言。

李仲彬在发言中介绍了巴中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做法,并感恩省委、省政府近年来对老区巴中的关心关怀。他说,近几年来,巴中无论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民生改善,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以及与兄弟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下一步,巴中将按照刘奇葆书记“打好老区扶贫攻坚战和发展翻身仗”的要求,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实更细更好。

省委副秘书长、省委省政府信访办主任严铁桥,省委副秘书长陈永刚,省政府副秘书长薛康,省委办公厅副主任、综合室主任曾卿,省委政研室主任冯键,省委农工委主任张宁,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刘捷、副主任童章舜,省教育厅厅长涂文涛,省民政厅厅长黄明全,省水利厅厅长冷刚,省农业厅厅长任永昌,省林业厅厅长王平,省商务厅厅长谢开华,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省卫生厅厅长沈骥,省旅游局局长张谷,省畜牧食品局局长杨昌明,省供销社主任刘国成,省财政厅副厅长帅克,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徐毅,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刘永湘,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杨光,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鲜雄,秦巴山区市、县(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我市领导周喜安、姚义贤、向全国、陈兴国、侯中文及市政府秘书长郭宝渝参加会议。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0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实现更大更好更快发展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一行莅巴调研
    图一:刘奇葆在南江县东榆镇槐树村与群众亲切交谈;
未命名.jpg
    图二:刘奇葆慰问平昌县双鹿乡潘桥村村民冯大庚;
未命名1.jpg
    图三:刘奇葆在东榆镇观看村民新旧居对比照片;
未命名3.jpg
    图四:刘奇葆在参观村民新居;
未命名4.jpg
    图五:刘奇葆、李崇禧、钟勉等省领导和群众共话新村建设;
未命名5.jpg
    图六:刘奇葆等省领导行走在新农村宽敞的村道上;
未命名6.jpg
    图七:刘奇葆、李崇禧、钟勉等省领导与槐树村群众座谈;


    图八:刘奇葆关注槐树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0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意义上的秦巴:唯有发展,秦巴才有意义,才不会让人疑惑,老区人民没有被遗忘,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巴中大有希望。
图七:刘奇葆、李崇禧、钟勉等省领导与槐树村群众座谈;
未命名7.jpg
图八:刘奇葆关注槐树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未命名8.jpg

发表于 2010-12-30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发“扶贫”,巴中人民的希望。

发表于 2010-12-30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victory: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0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区人民的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莅巴调研纪实
未命名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0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时令虽是隆冬,老区巴中却温暖如春。12月28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率省委副书记李崇禧,省委常委、副省长钟勉,省委常委、秘书长、统战部长陈光志莅临巴中调研。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仲彬,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周喜安的陪同下,刘奇葆一行风尘仆仆先后深入平昌县、南江县农村看望慰问贫困群众,和老百姓一起座谈,调研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

2011年即将到来,老区巴中人民的生活还好吗?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吗?刘奇葆对这些很是牵挂。

晨雾散尽,难得的冬日阳光洒满了大巴山区。
      
      走过一段段坦荡如砥的组道路,穿过一片青翠欲滴的菜园,28日历经5个小时、旅途劳顿的刘奇葆径直来到平昌县双鹿乡潘桥村村民冯大庚家。

73岁的冯大庚患有严重的风湿病,一个人生活在低矮的土坯房里,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进卧室、到厨房、察粮仓、看年货,在冯大庚家里,刘奇葆拉着老人的手,对老人的衣食起居、生产生活情况问得特别仔细。

交谈中,得知今年冯大庚已纳入农村低保对象,刘奇葆关心地询问:“每个月能拿多少钱?”

“每个月能领到100多元钱。”冯大庚感激地回答。

“在领养老保险吗?”刘奇葆问。

“我没有养老保险。”冯大庚摇摇头。

“明年就好了,我们要在全省农村推行养老保险制度,凡年满60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领取到养老保险,到时你既可领到低保,还可领取到养老保险金,两笔费用可以确保你的日子过得更好一点。”刘奇葆深情地说。

老人听后,高兴得像个小孩似的连声说谢谢。

听说省委书记来到潘桥村,不少村民放下手中的活儿,从田间、家中跑来齐聚在冯大庚的院子里。热情好客的村民们不时向刘奇葆打着招呼:“刘书记好!刘书记辛苦了!”

刘奇葆微笑着、回应着。把一床床棉被、一袋袋大米、一桶桶清油一一送到贫困户手中,祝福全体村民新年快乐!

刘奇葆说,巴中革命老区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国家一直在加大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力度,其目的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发展的问题。省委、省政府也特别关心支持帮助巴中革命老区加大连片扶贫开发力度,让老区人民逐步消灭贫困,奔向小康,奔向富裕。

刘奇葆深情地说,如今的潘桥村正在进行新农村建设,当新村建设起来后,基础设施条件就会改善,经济也就会很快发展起来,大家的日子也就会一天一天地好起来。

浓雾散去,阳光普照,冬日的潘桥村宛如仙境。

功能齐全的渠系纵横交错,连片的食用菌大棚和养鱼池星罗棋布,硬化的村道路和连户石板文明路通向山野,幢幢独具川北民居特色的新房分外漂亮……

刘奇葆高兴地说,经过新村建设,如今的潘桥村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纳入平昌2010年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潘桥村,按照一水、二路、三产业、四新居、五配套的思路,修建了1500多米石河堰、8口山平塘,2750多米灌溉渠堰,4公里文明路,建起了小池塘、小猪圈、小鸡场、小菌棚、小菜园‘五小工程’,建起了村两委阵地、便民服务、卫生计生、农民培训、文化体育、综合调解、农家购物‘六大中心’,部分富起来的群众依山傍水已建起14幢新民居……”村支书冯平边走边向刘奇葆介绍。

“走,我们看看去!”刘奇葆兴致勃勃地走进村文化室,室内从电视、报纸到各类农村实用技术书籍,应有尽有。两位村民正在专心查找有关养殖和种植方面的资料。

刘奇葆迈着轻快的脚步走进村文化室,随手翻阅了几本图书叮嘱道,这样很好,农村书屋的图书就是要满足村民的需要,符合村民的口味。

在村民集中居住点,村民张翠莲正忙着打扫清洁,准备在年前搬进新居,看到刘书记到来,快人快语的她忙把刘奇葆迎进家中,高兴地说:“刘书记,我以前只是在电视上看到您,今天您是到我家来的第一位尊贵客人,托您的福,您一定得看看我的新房子。”

刘奇葆看了客厅看厨房,看了餐厅看卧室,看到主人家中不仅新买了冰箱、电视、沙发等家电家具,还用上了自来水、沼气,并有了一个车库时,便好奇地问道:“你的这个新家有多少平方米?”

“楼上楼下共有252平方米!”张翠莲自豪地说。

“你花了多少钱?政府投入了多少钱呢?”刘奇葆关切地问道。

“我花了14.2万元,政府补助了近2万元。”张翠莲说。

“还要建房吗?”刘奇葆问。

“不建了,我的房子这下要管几辈子了。”张翠莲笑着说。

“不错,不错,我们真的很羡慕你们,你家的房子比我家的房子大多了,也好多了,祝你早日搬进新居。”刘奇葆说。

“我们能有今天,是托了党的福,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刘书记。”张翠莲感激地说道。

沿着居民聚居点形成的新街,刘奇葆看到伴随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村民新居一座座建了起来,卫生、计生、超市、便民点等社会化服务都跟了上来,刘奇葆指出,这就是小康的标志!

刘奇葆要求,伴随扶贫开发力度的加大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基础设施改善了,村容村貌变化了,产业发展起来了,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老百姓的要求也会逐步高起来,我们要在提高村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更要提高村民精神文明建设。要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只有把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解决了,老百姓才愿意适当集中,村民适当集中后,社会化公共服务才能跟进。

看着村民们张张洋溢着幸福的面孔,刘奇葆大声问道:“乡亲们,你们高兴吗?”

“刘书记,我们非常高兴!感谢党和政府!”村民们齐声回答。

“你们的高兴也就是我们的高兴。”在和潘桥村村民依依惜别中,刘奇葆挥手祝福全体村民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二

来不及掸去一身尘土,来不及休整一身劳顿。

在巴中进行简单午餐后,刘奇葆径直驱车来到他“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的工作联系点南江县东榆镇槐树村。

槐树村1600多名村民不会忘记2009年12月31日那个难以忘怀的日子,刘奇葆来到这里,看望慰问干部群众,在和老百姓一起座谈后作出了“建设美丽富饶新槐树”的重要指示。

一年过去了,在省委书记刘奇葆和省级各部门及巴中市、县党委政府的关心帮扶下,槐树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公里宽阔的网状村道路伸向远方,数十幢独具川北民居风格的建筑错落有致地坐落在山间,近100个蔬菜大棚在田间格外显眼,一排排圈舍内的生猪膘肥体壮,一群群土鸡在林地里追逐,有说有笑的村民在房前屋后休闲、劳作……

看到槐树村在一年时间里发生的喜人变化,刘奇葆的心情格外高兴。

刘奇葆快步走到村头傅顶云家和老傅亲切地拉起家常。

“老傅,今年你家种了些什么?养了些什么?”

“今年我建了一个蔬菜大棚,养了一些土鸡。这在以前想也不敢想。”69岁的傅顶云兴奋地说。

“收入怎么样?”刘奇葆问道。

“收入可好了,蔬菜大棚5千余元,土鸡6千余元,全家今年总收入在1.4万元左右,比去年翻了一番。”说到自家的收入,傅顶云笑得特别灿烂。

“全村的情况又是一个什么样子?”刘奇葆更加关心地问。

“多承刘书记的关心,今年我们全村人均收入达到了4120元,比去年增加1360元,村里的贫困户由去年的130户减少到51户。”村支书罗鹏远高兴地汇报。

在和村民傅顶云的交谈中,刘奇葆得知傅顶云家的房屋地处巴陕高速公路施工红线内,即将拆迁,打算在房屋拆迁后按照县里统一提供的图纸,新建一幢川北民居,便又关切地问道:“新房要盖多大面积?投资多少?”

傅顶云说:“村民现在新修的房子特别漂亮,以前只有在电视里才能看到。我的新房准备投资13万元,盖200多平方米。”

刘奇葆向傅顶云祝贺道:“老傅,你赶上了好时代,赶上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祝你早日搬进新居。”

在槐树村,刘奇葆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了很大的效益,路通了,水来了,农业生产组织健全了,产业发展了,新房子也盖起来了,这就是全面小康。我们现在走的是什么路子呢?我们现在走的就是新村建设之路,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奔向小康,走向现代化,这个路子我们要一直走下去。

来到院子里,刘奇葆向傅顶云、何显达、贾俊华三户贫困户一一发放慰问品。

在田间坝居民集中居住点,刘奇葆执意要到农户家中看看。

“合作共营奔富路,感恩重德树新风”。刚刚搬进新居的田间坝村民何然国的大门上一幅对联特别醒目。看到刘奇葆书记的到来,何然国热情地把刘书记请进家中,一边从箱底拿出两幅用镜框裱好的照片让刘奇葆欣赏,一边激动地说道:“刘书记,你去年12月31日来之前,我的房子还是几间土坯房。如今,我的房子已变成砖混结构的两楼小洋房了。如果没有扶贫开发,如果没有刘书记挂包槐树村,我哪能这么快就住进新居啊!”

“你真是个有心人,创意很好嘛,把新房和旧房拍成照片,来个对比,忆苦思甜。”刘奇葆幽默地说。

当得知何然国的新房自己投入了13万元,国家补助近3万元,现在家中用上了自来水、沼气和电器设备一应俱全时,刘奇葆说:“老何,你已跨入了小康生活,步入了现代化。这就是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给村民们带来的实惠。今后我们的重点就要发展产业,发展经济。”

走过一段平坦的村道路,穿过一片花团锦簇的果园,刘奇葆径直走进村民周明秀家。

周明秀至今记忆犹新,2009年12月31日刘奇葆来到她家慰问时家中的窘迫模样:房子低矮潮湿、穿眼漏风,全家唯一的增收项目就是靠一头母猪下崽卖钱。“困难是暂时的,我们来帮助你们想办法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刘奇葆当时温暖的话语至今回荡在她的耳畔。

看到恩人的到来,周明秀忙把刘奇葆请进家中,指着挂在墙上放得很大的去年刘奇葆来她家慰问时的照片说:“刘书记,您就是我们村我们家的大恩人,我们村我们家能有今天,全托了您的福。”

刘奇葆也特别感动地说:“老人家,不是托了我的福,而是托了党和政府的福了。”

在得知周明秀家既建起了新房、又办起了养鸡场、如今已没有其他困难时,刘奇葆鼓励她把房子粉刷好,继续努力,发展产业,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

三

听到省委书记刘奇葆再次来到槐树村调研的喜讯,看到恩人千里迢迢在新年即将到来之前又一次来到村民中间问寒问暖,槐树村一下子沸腾了,男女老少怀着感恩之心,早早等候在岳家大院。

刘奇葆刚迈进岳家大院,大院内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大家争先恐后地抢着和刘奇葆握手。

刘奇葆热情地招呼大家坐好后,便和村民们和蔼亲切地拉起家常。

刘奇葆深情地说,去年我来看过大家,一年后的今天我再来看望大家,感受到槐树村的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变化一方面是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支持帮助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槐树村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的结果。这说明了我们党的政策好,说明了我们走的这条扶贫开发、建设新农村的路子是正确的,给村民们带来了很多实惠。

刘奇葆指出,一年来,槐树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巴中、南江发展的一个缩影。这说明了我们党的政策是正确的,我们走的是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槐树村基础设施的改善、新村的建设、产业的发展、群众观念的改变比我预想的要好。特别是今天的槐树村村民已经不是过去槐树村的村民了,他们头脑中装了很多新的东西,他们发展的思路更加开阔了,这可以说是无价之宝。有了这种能动性,有了这种追求,我们相信,将来什么奇迹都可能创造出来。同时,槐树村生产组织合作社的建立和取得的成效比我预想的要好,生产组织合作社这个方式是与市场经济对接的一种方式,是一种正确的方式,就是把大家的力量整合起来各取所长、各取所能发展经济。

刘奇葆说,我今天来就是想问大家几个问题,这一年变化最大的是什么?明年想怎么干?今后想怎么干?还有什么困难和问题需要党和政府解决?你们要真心地告诉我,以便将来在制定农村发展政策的时候给我们提供参考……

刘奇葆的话音刚落,老支书杨绍兵就打开了话匣子:槐树村这一年的最大变化,一是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改善;二是产业有了长足发展,村里不仅引进了多个业主,还成立了蔬菜、生猪、土鸡合作社等;三是村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刘书记,我很自豪地告诉您,现在我们村里的蔬菜特别好卖,原因是很多人都知道槐树村是刘书记的挂包村,所以都特别相信我们村里的蔬菜质量。”村民李祝感受颇深地说。

“你们在开拓市场的时候打着刘奇葆的牌子是可以的,但要长久地把槐树村的牌子打出去,这样,槐树村才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刘奇葆和蔼诙谐的话语立即引来村民们热烈的掌声。

“刘书记,我从心里感激您,您是我们村里的大恩人。今年我种了5分地的豇豆,除了自己吃,还在市场上卖了2000多元钱。”村民李春莲抢着汇报。

“你们还有什么困难?”刘奇葆为槐树村村民考虑得更加长远。

“现在我们最缺的是技术和信息,希望党委政府给我们再想想办法,出出主意……”“前不久,我到成都附近考察了‘农家乐’,我也准备在槐树村开办‘农家乐’,希望有关部门给予支持帮助。”……村民们提出了一个又一个问题。

刘奇葆要求,槐树村明年和“十二五”期间要上更高的台阶,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坚持正确的发展思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完善,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要进一步把水、电、路、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好;要按照规划,进一步把新村建设好,在自愿的前提下,能集中的就集中;要进一步把产业发展好,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产业、优化产业,同时,要开拓新的发展门路、开拓新的增收产业,开展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继续开拓好劳务经济;要进一步探索、健全、完善各类经济组织,与大市场紧密相连;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培养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民,要讲诚信,把槐树村这个品牌打出去,确保村容村貌整洁,把槐树村建设成一个真正繁荣、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槐树村。

刘奇葆语重心长的话语,引来村民一阵阵热烈掌声。寂静的槐树村,再一次沸腾起来。刘奇葆对巴中革命老区的殷切希望,对槐树村村民的关怀和厚爱深深铭刻在1645名村民心中。

夜暮降临,繁星点点,万家灯火。晚6时,刘奇葆离开槐树村,全体村民一齐涌到他的车前为他送行。在热烈的掌声中,在“刘书记,请你再来槐树村作客”的邀请声中,刘奇葆挥手与村民们依依惜别。

巴中市领导姚义贤、陈延荣、李晓春、侯中文陪同调研。

发表于 2010-12-30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ni da ye 来一次 花费真不小

发表于 2010-12-30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领导舟车劳顿啊,可惜没关心我们通江人民一下哟。

发表于 2010-12-30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遥想去年的12月29日,刘书记“我宣布,乐坝至巴中铁路正式开通”。不知温总理啥时候来呀?

发表于 2010-12-30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巴中-————需要领导更多的关怀!

发表于 2010-12-30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久啊  事先确定好路线 接待上面人,
都知道你是贫困地区  还死要面子
发表于 2010-12-30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D:D:D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0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做一个感恩的人!有了发展的机遇,大家更多的是要同心协力,而不是冷嘲热讽。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0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久啊  事先确定好路线 接待上面人,
都知道你是贫困地区  还死要面子
张爱幂 发表于 2010-12-30 10:36 http://www.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这是中国历史的沿袭,是中国的现状,其实也没什么,一般的接待是必须的,一起陪同便于给陪同的人下任务,方便千叮嘱万嘱咐。

发表于 2010-12-30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演戏

发表于 2010-12-30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无冕之王,图、文都整得好啊,顶起!巴中的发展,特别需要关怀,特别需要支持,感谢省委、省政府扶贫连片开发。

发表于 2010-12-30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倍受鼓舞!

发表于 2010-12-30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巴中脱贫又加快了步伐。关键要落到实处,而且要有结果。这才是革命老区人民所希望看到的。不要学大跃进期间,吹牛不上税,搞表面工作,浮夸盛行。这样会坑苦老百姓的!!!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