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面积、人口】大埝乡位于县城区域西部,距县城25千米,毗邻驯龙、朝阳、岳源、双河、自治、镇子、建华七个乡(镇)。全乡(镇)幅员面积26.7平方千米,年末耕地面积976公顷,其中田492公顷。辖9个行政村,82个村民小组,0个社区,1个独立居民小组。总户数4479,总人口13234,非农业人口1295。 【经济发展状况】统一表述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73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7411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5378万元,其中工业增加值实现338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2284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567元。 【主导产业及优势产品】以农业生产为主,继续深化农业五大生产基地建设,种植295公顷、无公害水果,其中优质水果不知火40公顷,台湾椪柑50.4公顷,脆红李78公顷,青脆李193.4公顷,橘乐蜜柑34公顷主要销往成都、重庆、自贡等市,乡村企业有农副产品加工、酿酒等。有民营机砖厂1家,有独资企业紫竹液酒业有限公司一家,乡村企业及民营企业总产值5960万元,建立了四个专业合作社:安岳县大埝李水果专业合作社、安岳县洋禾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安岳县新房优质水果专业合作社、安岳县莲洞蚕桑专业合作社。 【基础设施】乡内大(埝)——驯(龙)路,大(埝)——朝(阳)路,(水泥路6.5公里)贯通全境。通畅路大埝至九村,2.46公里,通达路,朝阳洞村3公里,长庆村3公里。街道建设保持2008年状况,规化了停车位。通讯、电力基础设施同步发展,中国移动基站1处,移动电话1450部,移动电话普及率 达95%,程控电话3380台,无线通讯网络覆盖率达100%,广播转播站1个,广播网络覆盖率100%,闭路电视3925户。邮电所1个,通邮覆盖率达100%。完成农村电网改造4016户。4个电灌站,水保工程山腰蓄水池65口,山坪塘35口,建沼气池345口。土地整治4520亩。新建田间生产道路5.6公里。 [自然资源]属中浅丘陵地貌,地势丘陵,海拔370米,属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春少雨,全年无霜期320天,年均气温17.2摄氏度,年降雨量900毫升,无大型河流,朝阳水库红星渠贯穿4个村,退耕还林200公顷,天然林保护工程600公顷,荒山育林253公顷。森林覆盖率95%,有朝阳洞旅游景点1处。 [社会事业]辖区学校五所,其中高中0所,九义校1所,初中教学班6个,学生345人,教师18人;小学教学班25个,学生586人,教师34人;私立民办幼儿园3个班,,幼儿学生175人。教师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入学率达95%。卫生院1所,建筑面积910平方米,年均门诊10931人次,年均住院680人次,村级医疗站9个。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11855人。占农业总人口98%。
按时足额发放优抚金14.4万元,救灾救济12万元,“五保”供养金16.6万元,建立“五保”集聚点3处,敬老院3处,全乡参加社会养老保险102人,其中农村51人。落实“安身”工程18户,并对366户462名城乡居民发放低保金16万元,做到应保尽保,城镇低保金6.5万元,医疗救助金9.5万元,贫困、优抚建房金29.4万元,发放综合直补169.33万元,退耕还林补助59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