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人类”刘宏建南充突围计(组图)2011-01-12 04:46:00 来源:
华西都市报(成都)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书记访谈
“阳光,是我的执政理念”“网络,批评要正确看待”
书记市长访谈录3
华西都市报记者陈诚苏定伟摄影成潮生
因为他的高学历,网民亲切地称他为“新新人类”;因为他为老百姓的事情事必躬亲,老百姓又称他为“亲民书记”;近年来,南充大项目、好项目不断涌现,项目推动战略深入人心,老百姓又称他为“项目书记”。因此他也成为另一类“个性官员”。
2007年6月,时任成都市委副书记的刘宏建交流到南充任市委书记,成为这个川北重镇的“一把手”。
在他的简历中,有两个引人注目的字眼:“生于1962年”“航空发动机硕士研究生”,而他的履历也是骄人的:33岁任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35岁任成都市经委副主任,成都市机械工业局局长、党组书记;37岁就任成都市委常委;刚进不惑之年,刘宏建就当上了成都市委副书记、成都高新区工委书记。
2007年6月,不到45岁的刘宏建交流到南充,主政这个四川第二人口大市,因为特殊的从业经历,他担负起了“南充突围”的重担。媒体当时对他的评价是“年轻化”、“知识化”。
相比“张扬”的履历,刘宏建为人、为官都非常低调。他说,“我这人不喜欢张扬,比较务实”,因为他的高学历,网民亲切地称他为“新新人类”;因为他为老百姓的事情事必躬亲,老百姓又称他为“亲民书记”;近年来,南充大项目、好项目不断涌现,项目推动战略深入人心,老百姓又称他为“项目书记”。因此他也成为另一类“个性官员”。
2011年1月11日,华西都市报记者专访刘宏建书记。
A
项目书记:再造一个南充工业
由于专业背景、从业经验,刘宏建被省委交流到了南充,他的一个任务就是重振南充工业发展。一向低调的刘宏建说起项目推动立即就变得兴奋,一个又一个知名企业被他请到了这个历史上的川北重镇。他的目标就是“再造一个南充工业”。
华西都市报:大家都知道,你原来是成都市委的副书记,交流到了南充,在这两个地方工作,有什么不一样?
刘宏建:成都在整个西部地区处于领头羊的地位,工作的侧重点主要是产业布局、城市建设、城市影响力等问题,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精力放在了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上。而南充不一样,我从成都到南充工作,同时面临多方面的压力:人口多、底子薄、欠发达。所以我一到南充,就和我们班子一帮人,对南充的情况进行再认识,要找准它的出路在哪儿。
华西都市报:你们摸到的情况是什么样子?
刘宏建:南充最大的问题是发展不足,发展水平不高,发展基础薄弱,同时发展的环境不优。南充就确定了项目推动战略,大力推进优势产业的跨越发展。
华西都市报:网民将你亲切地称为“新新人类”,他们对新新人类的定义就是,IT等高新高科技行业的人士,而你本身是搞技术出身,又搞过高新园区的管理,你觉得这是选你来主政南充的原因吗?
刘宏建:我在企业工作的时间比较长,我过去搞航空发动机设计,在成都工作主要经历还是在工业发展和招商引资上,中间我也兼任了两年高新区书记。所以经验告诉我,南充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业落后,我们希望通过解决产业的问题,来促进南充的发展。实施了项目推进战略,通过基础设施项目、产业项目、民生项目、社会事业的项目,通过抓大项目、项目工作来带动全局工作,这个是我们的一个基本的着力点。
华西都市报:目标确定之后呢?刘宏建:工作抓手找到了,然后就确定了我们的三个工作重点,一个工作重点就是推进优势产业的跨越发展,来增强南充实力。我
们比较有优势的有四大支柱产业:第一是纺织,南充是中国绸都;第二,南充是农业大市,我们就围绕食品饮料深加工做文章;第三个由于成渝地区有比较发达的汽车工业,而且南充历史上机械、汽车零部件在配套上有一定的基础;第四个就是因为南充在历史上做了石油、天然气或者化工产业的设想,石油化工也是优势。
华西都市报:第二个重点呢?刘宏建:第二个重点就是民生问题,就是怎么样推进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来促进南充的和谐,人生活在这个城市里面要有宜居感和幸福感。我举个例子,过去南充市内的水电气欠压比较严重,由于开发商实力不强,在建设小区的时候,水压不够,变电站的容量不够,造成高层的没有水,小区电压比较弱。我们2007年做了一个调研,一共涉及到5万多户、30多万人,现在这些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我们这三年化解了50多亿的政府性债务。
华西都市报:老百姓现在喊你
“亲民书记”是不是这样得来的?
刘宏建:就是关心老百姓的民生嘛,我是一个比较低调的领导,比较务实的。第三个重点就是要实现这些工作的话,还要解决一个体制、机制创新的问题,就是要使南充的发展更具有活力,比如说南充这几年,过去没有工业,没有工业就要发展工业,首先就是载体先行,我们鼓励在9个县市区建工业园区,我们叫工业集中发展区,工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载体建设我们没有钱,就通过到银行找、上面要、社会资金的参与等等形式来建工业园区。
华西都市报:要到钱了吗?刘宏建:我们招大引强,找上市公司,找央企,现在世界500强进入南充的就有37家,这是过去不可想象的。
华西都市报:你们的目标是什么?
刘宏建:在“十二五”期间,再造一个南充工业。
B
阳光书记:“比较花哨的我们不来”
一向和颜悦色的刘宏建在“治吏”上却是“铁腕”。他说,他是一个技术型的人,做事讲究规矩,讲究规则。他的执政理念就是两个字:阳光。
华西都市报: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政坛上出现了很多个性化官员。你觉得你的个性化在哪儿?
刘宏建:我是搞技术出身的,讲究做事严谨,在这里我要营造的氛围就是要有规矩办事,按规则办事,有规矩按照规矩,没有规矩我们建立规矩,引导大家进入一个法制轨道。阳光,是我的执政理念。
华西都市报:“治国先治吏”,你作为南充的“一把手”,你如何管理你的干部队伍?
刘宏建:首先就是强调执政理念,对干部也是这么要求的,我们所从事的事业就是为人民服务,执政为民是我们的执政出发点和归宿,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理念。我要求我的队伍就是要一个“快”字、一个“实”字,要有一种办成事的能力,(我)要求务实,要真正地为
老百姓服务。
华西都市报:你处理过干部没有?
刘宏建:处理过。就是要对那些违反党纪国法、侵犯老百姓利益的处分严厉。出了问题就要处理,绝不姑息迁就,比较花哨的我们不来。
华西都市报:但在很多场合下,我们见到你却都是和颜悦色的。
刘宏建:(笑)但对那些犯错的批评得还是很重。比如过去会风不好,有打瞌睡的,打手机的,对不敢担责的干部,我会很不客气的批评。你现在去每个会场看,(这种现象)基本没有了。
C
亲民书记:老百姓的事情我就要过问
刘宏建虽然一直强调自己很低调,但是他却有一个原则,涉及到老百姓利益、诉求的事情,他一定要过问,只要他过问了的,就一定会有结果。
华西都市报:对于老百姓的问题呢?刘宏建:我一直很重视老百姓的诉求。我要求每天的治安要情要送到我面前,第二个就是老百姓给我写的信我要亲自看,诉求合理的都要批给相关部门处理好,不过信件倒是越来越少了。
华西都市报:你每天上网吗?关心什么问题呢?
刘宏建:我每天第一件事情就是上网,看书记信箱,然后我会定期排查老百姓的诉求,督促相关部门解决。比如老百姓的水、电、路、灯、排污等吃喝拉撒的小问题,我都会记在心里,南充日报、南充晚报,我在这两张报纸上的批示就有上百起,我做事有一个特点,只要这些事情到了我这一步我都会去处理,凡是我经手了的,批示一定会有结果。这些小事不是轰轰烈烈,但是长期坚持,对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改善党群关系都大有帮助。这就是古语说的,“勿以善小而不为”。
D
开明书记:我会正确看待网上批评
刘宏建每天都会上网,看老百姓的诉求,看大家对南充的评价。对于媒体对南充的负面新闻,他说,他会正确地对待,并反思工作上的不足。
华西都市报:你说你每天第一件事情就是上网,如果你看到南充的负面消息怎么办?
刘宏建:我会接受,我会正确地看待,因为南充处于发展的过程,大家的思想比较活跃,我们就是要通过这些网上对南充的评价、评论,找出我们党委政府工作上的不足。第二个就是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比如说过去的垃圾发电,污水处理,城管执法的问题,干部作风的问题,我们都要积极地应对。
华西都市报:近年来,各地危机事件、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你们如何应对?
刘宏建:如果是合理的诉求,那就必须解决问题。“事要解决”是从源头上解决矛盾纠纷,减少引起突发事件诱因的根本。还要把党委政府的声音传达出去,我们曾经遇到过,前年发生了一起事情,说南充城管暴力执法,造成了市民抗议,当时也是挂到网上,凤凰网、人民网都有。实际上这是人为夸大的消息,把下班高峰期的人流当成抗议群众。当时来了一些媒体,我们就把真相告诉他们,再通过他们把真相告诉大家,及时地把这个问题化解了。
华西都市报:你刚才说你经常关注微博,你自己有没有微博?
刘宏建:我亲自写就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了。但是南充的官方微博会开,我们现在对网络有定期的舆情反映,每天都要搜集信息,把网上的各种信息搜集给我。
E
务实书记:我给我这三年打80分
刘宏建说,说起南充这几年的变化,最起码的是,街道干净了,干部务实了,收入增多了,老百姓的投诉信少了。对这三年他的工作,他说,“打个80分”。
华西都市报:还有二十来天就是春节了,但很多人也许不知道春节的起源地就是咱们南充的阆中市。你能告诉我们,南充市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事情?或者说,如果我是一个外地人,你将怎么向我介绍南充?
刘宏建:南充是四川第二人口资源大市。南充还是朱德、罗瑞卿、张澜的故乡,陈寿在南充写下了名垂千古的《三国志》,开创了风靡全球的三国文化。丝绸文化、红色文化和嘉陵江文化正在日益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区域文化品牌。
华西都市报:南充一直以来都是川东北枢纽。省上最近也调整了高速公路规划,南充纳入其中的就达18条,而且处于兰渝和达成两条主干铁路的节点。您能描绘一下以后南充的交通格局吗?
刘宏建:南充居于“西通蜀都、东向鄂楚、北引三秦、南联重庆”的特殊地理位置,是承接区域性商流、人流、物流、信息流等的要冲和商品集散地。南充是四川内陆重
要的交通枢纽城市,黄金水道嘉陵江北上广元,南下重庆,千吨船队可直达上海;高坪机场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212国道、318国道、达成铁路和沪蓉、兰海等高速公路纵横交贯。目前,正在加快推进成德南高速、南大梁高速等重大交通项目。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推进成南达万城际铁路等。
华西都市报:你对你主政的这三年半最欣慰的是什么?
刘宏建:欣慰的就是通过这三年半的努力,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宜居感、和谐程度得到了提高,但我自己还不满意,只能说我们尽力了,干了该干的事情。我们还会通过南充的快速发展让老百姓过上更富裕更舒适更安心的日子。
华西都市报:你对你这三年打多少分?
刘宏建:(笑)80分吧。
华西都市报: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你对南充未来有什么设想?
刘宏建:四川正加快打造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我们已经对南充“十二五”发展做出了全面规划,我们一定要确立南充在川东北的领先地位,早日建成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打造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
精彩点击
我们都来自老百姓,我们执政的理念不是一句空话,不是一句宣传的话,它就是要贴近群众,就是要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虽然没有轰轰烈烈,但是它属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东西,对他们是大事,这个是我们必须要做的。
我是搞技术出身的,讲究做事严谨,在这里我要营造的氛围就是要有规矩办事,按规则办事,有规矩按照规矩,没有规矩我们建立规矩,引导大家进入一个法制轨道,搞工程的人追求的就是一种,不叫完美,叫严谨的作风。阳光,是我的执政理念。
我们当干部就是要关注民生,关心民生,这是我们的工作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以民为大。
作者:陈诚苏定伟成潮生 (本文来源: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