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bs.funlon.com/BMImages/2008/12/22/092237647068_1.jpg
早在2002年10月9日,英国广播公司(BBC)以“super volcano”为题,播出记者去黄石公园采访在那里工作的地质学家后,写下的几百字报道,说这里的地下有个“超级火山”,一旦爆发,其强烈程度是我们未曾见过的,爆炸的声音全球都能听见,喷出的火山灰将弥漫全球,使天空变得阴暗,天气变得寒冷。特别引人注意的是,专家预测,下次爆发可能不是很遥远。
2003年9月11日,英国网络媒体再次以“A monster awakens?”为题报道:“在黄石国家公园的地底下沉睡着一个自然界中最大的‘妖魔’--‘超级火山’!”“一旦喷发,足以毁灭地球上大部分生物。”于是又沸沸扬扬一番,中文媒体也纷纷跟进:“超级火山已露苏醒前兆,地球或遭‘活火熔城’?”作为大标题在网络上数十次重复出现。有的还突出为“美国坐在超级火山口上?”,“一旦喷发全美国将被火山灰埋没 ...”,甚至是“美国即将亡国...”。或将此“超级火山”比拟为地球内部的“定时炸弹”
不少人在评论这条新闻时提出怀疑,但报道称,引用的的材料来自科学家,这是怎么回事?
地球上的破火山口不少,大多在人类的历史记载后没有留下火山爆发的记录,也没有还会活动的迹象,被归入死火山一类;但也有一些重新活动起来,乃至再次爆发的。1988年两位火山学家公布的研究结果表明,138个直径超过5千米的破火山口发生过这样的事件,总计至少有1,299起。(Newhall and Dzurisin, 1988)
黄石公园这里的破火山口,在7万年前喷出过熔岩后,再没有留下过火山爆发的记录,但这里的有那么多还在喷出热水、热汽的喷气孔、温泉和冒泡的热泥浆,地温明显比别处高,冬天不积雪;经常发生地震,有时还很强烈,以及出现隆起和地裂等地面的形变,都是当代火山强烈爆发前后在火山附近地区所特有的现象。人们早就关心会不会再有火山在此爆发,但一直没有发生。这里成为每年有几百万游客来观光的胜地。
http://pic.66wz.com/0/00/67/98/679808_330172.jpg
A:火山
一个完整的火山,不仅是有地面上的山体,还必定有和地下深处储存岩浆的场所
(英文名称为magma chamber或 magma reservoir,中文通常译为岩浆库)
相连接、输送岩浆来的通道,它们合起来成为一个火山机构。
http://www.movzz.com/images/movie_images/20051127/movzz_com_content_images2_200511271326311133069191.jpg
我们现在在地球上看到的火山,都是它的喷出物环绕出口堆积而成的。喷出物中的固体碎屑含量愈多,堆成的山愈陡,但也有个限度,一般坡度不能大于30度,所以堆成了圆锥形;而随着火山锥堆的越来越高,位于中心的喷出口也相应升高和扩大,所以长白山的天池能占有那么高的位置,它就是个蓄有水的火山口,
火山口是大自然建造火山的产物,破火山口则是火山受到破坏的结果。
在大自然建造火山的过程中,各种自然力对火山的破坏作用已在发生,只是由于得到不断喷出的物质补充,所以能保持或增加它的高度,形成火山特有的形态,圆锥形是最典型的。
不过仅仅是风雨等外部力量的侵蚀,一座火山要破坏到在地面上消失的程度,需要很长的时间,但如火山爆发猛烈,可以在短暂的时间内,将原有火山锥部分甚至整个炸成齑粉,抛上天空;火山的高度因而被削减,乃至成为凹进地面下的大坑。如果喷出的结果使地下原来储存岩浆的场所被掏空,顶壁的岩层支撑不住因而塌落,凹陷的范围更为巨大,直径常有几千米,直至几十千米,上下宽窄相差没有火山口那么显著,底部也比火山口的底部宽大平缓,在西方语言中称它为“caldera”,源出于西班牙语“caldron”,本意是锅,西方人用的平底锅,其形相似,中文译作“破火山口”,用为地质学的专用名词。
火山口的大小和深浅都有限,一般直径不超过千米,深度不过二、三百米。其实也像口锅,不过是上大下小,中国式的尖底锅。
火山口规模小,一眼可以看全,特征也明显,比较
http://www.ln.xinhuanet.com/sysyh/2007-03/23/xin_2903042316259687319147.jpg
好认识。但如带着火山口的印象去观察破火山口,就难以识别出来了。
陆地上的破火山口,从表面形象看起来不过是块为山丘峭壁环绕的洼地,因为面积大,在里面行走,难时庐山真面目。当然,在航空拍摄的照片上,一目千里,也还能看出个轮廓。
出现在海上的破火山口,常表现为一群环状分布的岛屿。
但用地质学的眼光去看,是能够分辨出来的,因为构成破火山口的岩石是火山喷出的灰渣或熔岩堆积凝结而成,在颜色和形态上都有肉眼便能识别的明显特点,就是更不要说在实验里用物理化学的方法去鉴别了。
当然,有火山岩存在,不等于火山口就在这里,但经过查清这里的地质情况,是可以找到它的火山机构,确定破火山口的位置。特别是黄石公园这里有上万个喷气孔,经常喷出热水热汽和其他火山气体,更清楚地表明这里有过强烈的火山活动,所以它虽然在人类有史以后没有火山爆发的记录,还是早就把它作为活火山来看待,在世界活火山的目录中有它的名字。特别是近几十年运用现代化手段观测,对它了解更多,更详细,它的活动历史已基本查清。
http://www.cnnb.com.cn/new-gb/pic/0/00/16/31/163166_451500.jpg这座火山出现在210-220万年前,经历了从开始活动到高潮,再经过逐渐减弱直至停歇的过程以后,大约130万年前,再次活动;又停息了几十万年后到距今约64万年前,发生了最近一轮的活动。
一般的火山开始活动以后,不是喷发一次就死亡,而是多次喷发才完全停息。中文媒体对黄石公园“超级火山”的介绍中,多是说它“每隔60万年左右爆发一次”,实际上这个一次是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包含了多次喷出火山灰渣,还有熔岩的活动,不是一两天就完结,像黄石公园的火山最近一期火山活动开始于64万年前,而在16万到7万年前还多次喷出熔岩,,这些熔岩流布凝结成的岩石是火山的喷发活动到7万年前才结束的证据。因此我这里不用“次”而用“期”来表示,以免误会。
http://www.wzta.gov.cn/UserFiles/3(66).jpg
根据现在的了解,黄石公园第一期的火山活动喷出物总体积为2,450km3;掩盖地面的面积为15,500km2 ;造成的破火山口长75-95km,宽40-60km;是三期中规模最大的。
第二期的以上各项数据分别为 280km3 ; 2,700km2 ; 16km;规模最小
第三期的以上各项数据分别为 1,000km3 ; 7,500km2 ; 85km×45km;
现在看起来比较明显的破火山口,是第三期的火山活动留下的。(见下面的地图。红色虚线表示破火山口边缘的位置。上面照片中的 Yellowstone Caldera rim 即其北部边缘的一段。)
(以上数据取自美国地质调查所公布的材料
http://volcanoes.usgs.gov/yvo/history.html
; 照片为犹大大学( University of Utah) Bob Smith所摄)
黄石公园火山喷出的熔岩中,二氧化硅(SiO2)的含量超过68%(以重量计),即呈酸性,粘滞而不易流动,冷却后凝结成流纹岩,和其他火山灰渣结成的凝灰岩堆积起来成为高台。黄石公园及其附近地区,在这些破火山口形成以前的更早的年代,有过规模更大的火山活动,喷出物把这里堆成高原,说它是洼地,是就破火山口的范围内,相对于周边的破火山口缘而言。
黄石公园的平均海拔高度达2438米,边缘更是高峻,因而能有峡谷和瀑布在其间形成,它成为美国的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的天然公园,实得火山之赐。
http://pic.435000.com/images/007/20070403090241_1.jpg B:敦大学学院本菲尔德灾难研究中心主席比尔·麦圭尔教授说:
“大约每隔5万年,地球就会经历一次超级火山爆发。会有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被灰烬淹没,周围的大陆覆盖上火山灰,大气中充斥着硫蒸气,之后几年都会阻碍阳光射进来。白昼变得如同月夜。超级火山对全球的危害程度取决于它的位置和气体在大气层中停留的时间。人类历史上危害最大的超级火山爆发是印尼的多巴火山,它在7.4万年前爆发。由于很接近赤道,它喷出的气体很快进入了南北两个半球上空。冰核数据显示,之后的五六年里温度急剧下降,热带地区也出现了冰冻情况。
超级火山爆发的几率是遭大陨星撞击的12倍。它在我们有生之年出现的概率是0.15%。现在需要注意的是过去喷发过的火山,例如美国的黄石火山和印尼的多巴火山。但更令人担心的是,超级火山还可能从那些从来没有过火山爆发的地方出现,例如从亚马孙雨林下面。”
http://www.yiqiyou.com/upload/2009/01/08/16/1231404552268.jpg
未来70年出现超级火山喷发的可能性:非常高
黄石公园是一座超级火山。它坐落在一个巨大的热点--一个熔岩储藏所--之上。这个储藏所下达地球至少200公里深处,上至接近地面的地方,形成了一根所谓的超级热柱。热点的热量为黄石公园里所有的喷气口、间歇泉、温泉和冒泡的泥坑提供了动力。地面以下是个岩浆房,直径约为72公里--大致相当于公园的大小,最厚的地方达13公里左右。想像一下,有一堆TNT,面积相当于英国的一个郡,伸向13公里高的天空,达到了最高的卷云的高度,你就会大体知道黄石公园的游客们是在什么东西上面漫步。这样的一池岩浆对上面的地壳所产生的压力,已经把黄石公园及其周围地区顶了起来,使其比本来所处的位置高出大约半公里。要是发生爆炸,这场灾难简直是难以想像的。伦敦大学院的比尔·麦圭尔说,一旦爆发,"你无法走到离它1000公里以内的地方"。造成的结果也许更加糟糕。
黄石公园所在的几处超级热柱,很像马提尼酒杯,越往上越细,但到了接近地面的地方就向外张开,变成盛着不稳定岩浆的许多"大碗"。有的"大碗"的直径可达1900公里。根据目前的理论,超级热柱并不总是猛烈爆发,有时候只是源源不断地喷出大量熔岩,就像6500万年前发生在印度德干暗色岩区的情况。超级热柱占地50万平方公里,喷出的毒气很可能对恐龙的灭绝起了作用--肯定不会起好作用。超级热柱也许还要对造成大陆破裂的裂缝负责。
这样的热柱并不少见。眼下,地球上大约有30处活热柱,世界上许多有名的海岛和群岛都与热柱有关--比如冰岛、夏威夷群岛、亚速尔群岛、加那利群岛和加拉帕戈斯群岛,南太平洋中部小小的皮特凯恩岛,以及许多别的岛。但除了黄石公园以外,别的都在海洋里。谁也不知道黄石公园最后怎么或为什么会在陆块上面。只有两个情况是肯定的:黄石公园所在地壳很薄,下面的世界很热。但是,到底是不是因为有了热点地壳才薄,还是因为地壳薄才有了热点,这是个争论很激烈(可以这么说)的问题。地壳的大陆性质对热点的爆发有着重要的影响。别的超级火山往往汩汩细流,比较温和,而黄石火山爆发起来非常猛烈。这种事情不常发生,但一旦发生,你还是离得远一点为好。
据知,它的第一次喷发是在1650万年以前。自那以来,它已经喷发了大约100次,但最近的3次是有文字记载的。最后一次的强度相当于圣海伦斯火山的1000倍;前一次相当于280倍;再前一次的强度大得天知道是多少倍,至少是圣海伦斯火山的2500倍,但也许是可怕的8000倍。
我们绝对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用来与它比较。近代最大的一次是1883年8月印度尼西亚的喀拉喀托火山爆发。它发出的轰隆声在全世界回响了9天,使远在英吉利海峡的海水晃了半天。要是你把喀拉喀托火山喷出的物质比做高尔夫球,那么黄石火山最大的一次爆发喷出的物质太小像个大球,你完全可以躲在后面作为藏身之地。按照这个比例,圣海伦斯火山喷出的物质不过是一粒豆子。
200万年前黄石火山喷出的火山灰足以把纽约州埋在20米的深处,或者把加利福尼亚州埋在6米的深处。迈克·沃里斯在内布拉斯加东部发现的化石床就是这种火山灰形成的。那次喷发发生在如今的爱达荷州,但在过去的几百万年里地壳大约以每年2.5厘米的速度加以覆盖,因此今天就在怀俄明州西北部的下面。(那个热点本身留在原地,就像对准天花板的一个乙炔炬。)它在后面留下了肥沃的火山平原,成为种植马铃薯的理想之地。地质学家们爱开玩笑说,再过200万年,黄石公园将会为麦当劳快餐店生产法式炸土豆条,而蒙大拿州比灵斯的人们将会围着间歇泉翩翩起舞。
上一次黄石火山爆发所喷出的火山灰,铺满了西部19个州的全部地区或部分地区(加上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部分地区)--几乎涵盖了美国密西西比河以西的整个地区。记住,这里是美国的粮仓,生产世界上差不多一半的谷物。还不要忘记,火山灰不像一场大雪那样一到春天就会融化。要想再种庄稼,你不得不找个地方堆放所有的火山灰。几千名工人花了8个月的时间才从纽约世贸中心6.5公顷的废墟上清理掉18万吨垃圾。想一想,清理堪萨斯州要花多少时间。
我们还没有考虑对气候产生的影响。世界上上一次超级火山爆发发生在苏门答腊北部的多巴,那是在74000年以前。谁也不知道它的强度有多大,但肯定大得吓人。格陵兰的冰核显示,多巴火山爆发以后,至少有长达6年的"火山冬天",天知道之后又有多少个糟糕的生长期。据认为,那次爆发几乎将人类灭绝,使全球的人口减少到不足几千人。这意味着,那几千人是所有现代人的共同祖先,这也说明了我们为什么缺少基因的多样性。无论如何,有证据表明,在此后的两万年里,地球上的总人数从没有超过几千。不用说,从一次火山爆发中恢复过来要花很长的时间。
C:研究表明:岩浆在黄石公园下运动
黄石国家公园的大部分地方是一座坍塌的大火山,或是一个喷火山口。大概64万年前,在一次猛烈的火山爆发中,这座火山喷射出大概240立方英里的岩石、泥土、岩浆和其他物质。大约7万年前,最后一次火山爆发,熔岩流填满了许多洞穴。从那时候起,这个地区就不再安宁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片土地时而隆起、时而下陷。卫星的最新数据指出,由于在地表面之下的岩浆运动,导致这片土地隆起和下陷,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公园北部边缘在持续上突,而喷火山口的南部正在下沉。
欧洲航天局的ERS-2卫星两次跨越黄石公园,捕捉到喷火山口的雷达图像,美国地质调查局的Charles Wicks, Daniel Dzurisin和他们的同事对此图像进行了研究。通过使用一种叫干涉测量法的技术——结合两个有不同优点的雷达,并给出一个高度测量标准,科学家确定了在地面的高度,结果显示出陆地在上突。但图像也透露,越往南面的陆地在下陷,同时以喷火山口的北部边缘为中心,大概12英里圆形范围内的陆地仍然在上升。根据《自然》杂志的数据,陆地隆起的源头位于地下7英里多的地方。
因此,岩浆的运动必定是上升和下沉的原因,Dzurisin解释到。“恰恰是太深了,所以不可能由增加水热法体系的压力引起,”他说,“有少量岩浆或者在上升,或者已经浸入了7英里的深度,也或许这些岩浆已经在那里了,并已经受到了压力。”
根据Dzurisin的说法,尽管以前的研究暗示,新的岩浆在黄石公园下面运动,但这代表了首个显著的证据。这种岩浆运动也将解释最近发生的表面现象,如新出现的裂缝和温泉,也包括汽船喷泉常常喷射。“如果对它加压或者增加7英里深的源头的容量,会使陆地陷入紧张状态,那样会出现新的裂缝,这些裂缝为那些以前没有通道进入的温泉开辟了一个通道,”他补充到。
并不是说这些新的岩浆,在不久的将来会再次在黄石公园喷出;更多的地震,更集中的地形变化和火山气体溢出等等重要得多的迹象才能证明岩浆可能喷发。但它的确证明了在世界上最大火山系统之一的持续活动。“我们不知道,下一次事件是否会是一次填满喷火山口的持续熔岩流的延续,或者一个新循环的开始是否会制造出一个新的喷火山口,” Dzurisin说,“在我们这个时代或者将来的任何时间,火山爆发离我们非常远,发生下一次火山爆发的概率较低。”坏消息就是:这个系统已活动了数百万年了,在某个时候,它会再次爆发。美国著名的黄石公园以独特的风景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据了解,公园今日容貌得益于64万年前的一次“易容”。当年,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一带火山喷发,将一片山脉夷为平地,地上只留下一个冒烟的大洞。科学家们将之称为“野兽”的火山喷发。从表面上看,今日的黄石公园平静祥和,但实际上它还有潜力进行另一次惊人的喷发。让人不安的是,黄石公园近期的地热情况似乎非常活跃。难道是“野兽”在蠢蠢欲动?为了更好地进行研究,一支科学家队伍进入了黄石公园。
D: 黄石仍然“狂热”
黄石国家公园最吸引游客目光的是数以千计的温泉和喷泉。科学家相信整个黄石公园的热泉都是地下火山活动的产物。据统计,全园有间歇泉200余处,许多喷泉喷水高度超过三十几米。其中,最有名的是忠实泉。它因有规律地、每隔33到93分钟喷水一次而得名,每次共喷出摄氏93度的热水约40吨,高度达40到50米。
公园的护林员经常提醒游客远离野牛和冒着蒸汽的热泉。但是除了冒泡的泥潭和热泉外,没有任何迹象使游客们意识到他们正在火山口穿来穿去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口之一。
“黄石是一个地质公园,不是很多人都知道这一点。”一生都在研究黄石火山的美国犹他大学地球物理学家罗伯特·史密斯说。
过去几年来,科学家在公园里安装了传感器,以确认史密斯长期以来的猜测:“野兽”并没未死去,它只是在假寐罢了。尽管这些传感器被悄悄放进公园并避开了公众的注意,但是安置传感器本身就说明黄石的过去可能会继续,这一看似安宁的高原有一天会“大发雷霆”,使得1980年美国华盛顿州圣海伦火山喷发看起来像打了个喷嚏。
终于引人关注
多年来,史密斯一直在为黄石的火山观测站奔走呼吁。不过一直到2001年夏天,黄石公园才设置了官方的火山观测站。黄石火山观测站包括散布在公园内的28个电子检测点,但是一些科学家认为黄石至少还需要100个类似的检测点。
事实上,30多年来地球物理学界基本上都认为黄石公园处在主要的火山带上。但是为什么这么久人们都没有对此进行密切观察呢?
史密斯说,主要是因为科学家无法判断黄石火山系统是否为死火山。也就是说,黄石看起来不像火山,因为这个火山看起来太大了。火山口有50多公里宽,虽然都处在黄石公园范围内,但却无法望到边际。从古老的火山口北端望去,几公里内有黄石河的上瀑布和下瀑布,火山口的南段也就消失在在云蒸雾罩之中。
自从64万年前大喷发过后,火山口内发生了一系列小规模的喷发,火山灰等喷发物不断填在火山口里。上个冰川纪中,1000米厚的冰川将火山口的边缘抹平,变成了现在宽广的、起伏的高原和周围环绕的群山。
黄石公园一带的地貌不停变化,但由于没有合适的检测设施,没有人知道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史密斯研究黄石公园30多年,他在公园里安放了多个地震检波器,测到了大小1.5万次地震。尽管黄石公园位于从加利福尼亚州到蒙大拿州的的地震活跃带上,但是这些地震并不符合传统的地震规律。史密斯开始怀疑:黄石公园的地震和热泉是地下岩浆流动造成的吗?
1965年,当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打算对黄石公园进行远感科技试验时,美国地质测量小组对黄石公园的火山口和熔岩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写入地图。负责绘制地图的克里斯蒂安森回忆说:“对于它曾是座年轻的火山,我们并不吃惊。吃惊的是它一直年轻。”
克里斯蒂安森于是向史密斯请教。他们仔细研究地震材料后发现,这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巨大火山,并塑造了美国西北部的大部分地貌。不过,史密斯的理论1973年发表后,大部分人对此并不接受。
然而,之后的一些发现改变了人们的看法。20世纪70年代中期,史密斯发现过去50年中,黄石的平均海拔上升了1米,唯一的解释就是火山在膨胀上升。史密斯和他的学生们又花了两年时间来确认这一发现。1979年,史密斯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他的发现,这时即使怀疑者也开始相信黄石确实是活火山。
火山垂而不死
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还不能回答最重要的问题:火山还会再度喷发吗?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一个研究小组最近发现,火山岩里的微小结晶表明黄石是一个“垂而不死”的火山。
克里斯蒂安森和史密斯对于火山是否再度喷发还不敢肯定,但是他们知道黄石的火山没有死,因为没有理由表明黄石的火山不再喷发。克里斯蒂安森认为近期不可能发生具有“野兽”那样破坏力的喷发,但是他不排除小规模的喷发。地震、岩崩、间歇热泉都是可能的,像圣海伦火山喷发那样规模的喷发也是可能的。他说:“我们必须做好准备。”
资料链接
黄石国家公园的火山喷发始于200万年前,来自地球深层的岩浆造成了灾难性的喷发。喷发的规模如此剧烈,以致于地表下储存岩浆的地方都空了,从而该地区的地表陷落,留下了一个比美国罗德岛州还大的大洞。这个大洞,也就是大火山口,长80公里,宽65公里,深数公里。130万年前,火山又喷发过一次,这次喷发位于黄石公园西南。64万年前,火山再度喷发,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地貌。
E:地球迄今十大破坏力最强火山爆发(组图)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6月26日消息,据美国探索杂志网站报道,火山爆发向来就是“可怕”与“恐怖”的代名词。火山爆发能喷发大量火山灰、有毒气体、炽热的岩浆,湖底喷发引起的洪水、塌方、泥流、燃烧的气体、冲击波,火山爆发引发地震以及海啸。以下是地球上曾发生的10大破坏力最强的火山爆发。
1.中国西南部2亿6千万年前剧烈火山爆发
http://img.blog.163.com/photo/ssWgXX5-CH090rLfqN-LwQ==/5700149753368127620.jpg
中国西南部2亿6千万年前剧烈火山爆发
尽管在地球的历史上火山一直在形成、酝酿、死亡的过程中,但是对史前火山爆发我们只能通过地质手段进行研究。英国利兹大学的保罗-维格诺尔正是从事该领域研究,并且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保罗带领研究团队对中国西南部一个火山岩层进行研究,并通过其中的海洋生物化石测算出当地2亿6千万年前曾发生过剧烈火山爆发。此次火山爆发破坏力非常强大,研究人员相信导致了二叠纪中期物种灭绝。不过此次物种灭绝并没有其后900万年发生的二叠纪末期大灭绝灾难性强。据估计二叠纪末期大灭绝导致地球上有96%的海洋物种灭绝, 三叶虫、海蝎以及重要珊瑚类群全部消失。此次物种大灭绝使得占据占领海洋近3亿年的主要生物从此衰败并消失,让位于新生物种类, 生态系统也获得了一次最彻底的更新,为恐龙类等爬行类动物的进化铺平了道路。
2.美国黄石国家公园210万年前强烈火山爆发
http://img.blog.163.com/photo/hZ3XOABLrBA3CZFmFuERfA==/5700149753368127619.jpg
资料图:黄石国家公园
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是一个地质活动活跃区域,有世界上最大的间歇泉集中地带,全球一半以上的间歇泉都在这里。黄石国家公园的著名间歇泉有“老忠诚喷泉”、“七彩池”等,图中所示的正是美丽的“七彩池”喷泉。这些地热奇观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存在的证据。尽管黄石国家公园火山曾数次喷发,破坏力强大,但是其爆发的规律性另一些人感到担忧。人们的担忧来自于黄石国际公园3次大的爆发:一次是导致该地区火山口形成的210万年前的强烈火山爆发,70万年后第二次强烈火山爆发发生,再之后70万年第三次强烈爆发发生,火山爆发的规律性令人惊讶。令有关部门担忧的是,如果黄石国家公园火山继续遵循这个爆发规律的话,那么如今又到了其活跃期。一旦黄石国家公园火山爆发,美国有关地质观测部门就会密切观测。
3.菲律宾1991年皮纳图博火山大爆发
http://img.blog.163.com/photo/WJxdRKxC5RdCJLfB78YvNw==/1716997357935584645.jpg
1991年菲律宾的皮纳图博火山大爆发
1991年菲律宾的皮纳图博火山大爆发,造成了800人死亡,尽管并不是人类历史上伤亡最重的火山爆发,但是此次火山爆发导致10万人无家可归,有100万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造成5亿美元的财产损失。火山喷发的强度非常大,是1980年圣海伦火山的10倍,在20世纪所有火山喷发中位居第二位,仅次于1912年阿拉斯加州卡特迈火山喷发。爆发将皮纳图博火山削去了 约300米,形成一个直径2.4公里的新火山口。此次火山爆发向大气中喷发了2000万吨的二氧化硫,而大气中的火山灰尘埃遮天蔽日,遮挡阳光,使得全球气温降低了一摄氏度。皮纳图博火山喷发出大量的火山灰,覆盖方圆近4000平方公里的区域,火山灰厚度达5厘米,农作物惨遭掩埋,房顶则披上一层厚厚的尘衣。
4.9300万年前海底火山大爆发
http://img.blog.163.com/photo/mKMLrCt7IwBshcPpHX8QZw==/1441996305689171369.jpg
9300万年前海底火山大爆发
9300万年前海洋生物遭受到了火山爆发的毁灭性打击。据去年的一项研究,当陆地上的恐龙惬意的生活时,海底火山爆发的大量增加导致大量海洋物种灭绝。该项研究的作者表示,当时的地球比现今温度要高许多,而且海水更为粘稠、运动缓慢。当地壳构造板块移动导致海底火山爆发激增时,喷发的火山灰切断了海洋的氧气供应。海藻、蛤蚌和其他海洋生物大量死亡,沉入海床,最后变成了我们今天海底钻探的化石燃料——石油。
5.印尼7万年前多巴湖超级火山爆发
http://img.blog.163.com/photo/U_6xsTd_QzKE_TkRltHABg==/1441996305689171387.jpg
7万年前印尼多巴湖超级火山爆发
多巴湖是一座位于印尼苏门达腊岛北部的火山湖,此湖呈菱形,长100公里,宽30公里,面積1,13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湖。7万多年前,这里发生过一次超级火山爆发,导致人口锐减,并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多巴湖。关于此次超级火山爆发对早期人类所造成的毁灭性打击并没有文字记载,但是有科学家相信此次火山爆发改变了人类的进化史。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施坦利认为,多巴湖火山大爆发喷发出3000立方公里的火山灰等物质,造成了巨大多数早期人类灭亡,只剩下1万名成年人存活。现代人类都是从这很少的1万人演化而来。施坦利的假设并没有得到证明,不过多巴湖是人类历史上第二大火山爆发。爆发形成的巨大火山口就成为了今天的世界最大火山湖——多巴湖。
6.美国西部1200万年前火山大爆发
http://img.blog.163.com/photo/OGB76u5cWmY89EVKvR6slw==/1977924661346356614.jpg
1200万年前爱达荷火山大爆发
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一个国家公园内(Ashfall National Park),有着奇特的尘暴化石底床,这里完整地保存着远古动物的尸骨。在一千多万年前,犀牛、三趾马等动物来到这里饮水,被火山爆发的灰尘埋没,尸骨完整地保存在灰色的灰尘中。而导致远古动物厄运的就是发生在如今爱达荷州南部的火山爆发。此次火山爆发强度很大,喷发的火山灰覆盖了美国西部的大部分地区。许多动物瞬间毙命,而还有许多动物因空气中悬浮的火山灰被吸进肺部、导致窒息缓慢死去。
7.希腊圣托里尼岛3500年前火山爆发
http://img.blog.163.com/photo/yDu741w-OkLKPovpviUJuA==/600386125324309747.jpg
希腊圣托里尼岛3500年前火山爆发
自从有记载的人类历史开启以来,可能没有哪次火山爆发如同发生在希腊圣托里尼岛的3500年前的一次火山爆发留下如此深重的印记。众所周知,代表克里特文明的城镇阿科罗提利被掩埋。阿科罗提利(Akrotiri)位于圣托里尼岛的西南部,如今是一处可欣赏火山口风景的美丽村庄。阿科罗提利还是希腊重要的考古点之一,该小镇是当地人在废墟下重新建造的。从废墟挖掘出的很多有价值的文物被送往雅典考古博物馆。被掩埋的小镇废墟保存下许多古建筑、美丽的壁画和弯曲的道路。
许多科学家还推测此次火山爆发还催生了许多神话传说。比如柏拉图的亚特兰蒂斯失落城市,以及圣经中的埃及的十大灾难。
8.意大利公元79年火山爆发毁灭庞贝古城
http://img.blog.163.com/photo/Ee9ij4we6_RFrzoXIMRk6w==/1441996305689171841.jpg
公元79年意大利维苏威火山大规模爆发
公元79年意大利维苏威火山大规模喷发,玻璃一样的熔岩碎片、石块、晶体和灰尘从天而降,整整持续了一周时间。灼热的火山碎屑流毁灭了当时极为繁华的拥有2万人口的庞贝古城,其它几个有名的海滨城市如赫库兰尼姆、斯塔比亚等也遭到严重破坏。死亡人数估计超过1万。直到十八世纪中叶,考古学家才把庞贝古城从数米厚的火山灰中挖掘出来,那些古老的建筑和姿态各异的尸体都完好地保存着。
9.印尼1815年塔姆波拉火山爆发
http://img.blog.163.com/photo/ttpDNEfR8w8gHK3dY8dltw==/1441996305689171847.jpg
1815年印尼塔姆波拉火山有记载历史上最猛烈爆发
尽管许多人听说过维苏威火山和庞贝古城,印尼塔姆波拉火山并不为很多人知晓,但是这次200多年前的火山爆发,是人类历史上最猛烈的火山爆发。爆发的火山伴着轰轰的巨响,不断向高空喷出大量的火山灰和气体,厚重的火山灰在以后3天内将附近 480千米范围内的天空完全遮黑。在距火山几百千米以外的瓜哇岛,天空黑得几乎伸手不见五指。直到7月份才停止喷发。塔姆波拉火山的高度被削去了1000多米,火山上部失去了700亿吨山体,形成了一个直径达6000多米,深700米的巨大火山口。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投在日本广岛的那颗原子弹爆炸威力的8000万倍。厚厚的火山灰杀死附近岛屿的农作物,大约有9.2万人因缺少食物而被饿死。所形成的火山云至少让全球温度降低5华氏度。这种影响持续了一年多时间,一些欧洲人和北美人将1816年称之为“没有夏天的一年”。
10.加勒比群岛1902年培雷火山喷发
http://img.blog.163.com/photo/atmuL0S3fnLZnsDQplRZzg==/1441996305689171853.jpg
1902年加勒比群岛培雷火山喷发
培雷火山位于加勒比海东部西印度群岛的马提尼克岛北部,高1350米,为全岛最高峰。位于马提尼克岛的圣皮埃尔市1902年还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但是当年一次剧烈的火山爆发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培雷火山在1902年的喷发,是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火山喷发,也是世界上损失最惨重的灾难之一。1902年4月23日,火山山顶冒出黑色烟柱,爆炸声如雷轰鸣,火山灰纷扬而下,将街道和屋顶蒙上薄薄一层。许多当地人并没有撤离,甚至有游客赶来要欣赏大自然奇观。忽然在5月8日早上7时52分,培雷火山开始猛烈地喷发,山体突然炸开,随着震天的巨响而来的是一条眩目的巨大火舌直冲天空,窜高数百米。1100平方公里的马提尼克岛也似乎在颤抖。大量有毒的高温气体和火山灰就夹带岩弹、灰浆,猛烈喷发出来。
培雷火山喷出滚烫的熔岩,所到之处,森林化为灰烬,房屋成了废墟,海水翻滚沸腾。顷刻间,山下的圣皮埃尔小城变成一片瓦砾,遭受了空前的毁灭,死伤无数。当地人或者被滚烫的火山熔岩吞噬,要么就窒息而亡,圣皮埃尔市当时有3万人口,只有不到4个人活了下来。(唐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