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楼价在调控中上涨,导致房企销售额猛增。据公开资料显示,地王市场上劲头十足的保利地产在2010年实现销售签约逾660亿元,同比增长52.53%,比起2010年500亿的预定销售目标远超了160亿元。地产龙头万科更是首次突破1000亿元,全年销售额高达1082亿元,同比增长70.5%。另一巨头龙湖地产2010年累计实现销售面积245.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3%;累计实现销售额达333.2亿元,同比增长81%。
2008年多家房地产企业还在为进入房企销售百亿俱乐部而津津乐道,仅仅两年之后,百亿俱乐部已经黯然失色,不少房企正朝着进军500亿俱乐部、千亿俱乐部而暗自发力。
这得益于2010年的银行信贷资金大量流向房地产业。据央行和国家统计局的有关数据显示,2010年信贷总额接近8万亿元。而在开发商资金构成中,国内贷款12540亿元,个人按揭贷款9211亿元,这意味着2010年新增贷款中用于房地产业信贷的资金,就高达2.17万亿元。分析人士指出,过量的信贷货币投入导致地价房价虚高,从而导致地产泡沫的发生。2010年开年以来,中央政策在调控中“让房价飞”,到了2011年开年,尽管中央严厉调控楼市,但北京、上海土地出让金已破千亿元,土地供应量约为过去两年总和,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金突破2万亿元。不少专家认为,土地财政是高房价的罪魁祸首,而土地财政的受益者地方政府、开发商、银行则是高房价的推手。
据人民网报道,近10年来中国各地土地出让金收入迅速增长,在地方财政收入中比重不断提升。资料显示,2001年—2003年,全国土地出让金达9100多亿元,约相当于同期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35%;但到2009年,就达到1.5万亿元,相当于同期全国地方财政总收入的46%左右。有些县市土地出让金占预算外财政收入比重已超过50%,甚至占80%以上。而2010年,由于土地供应量约为过去两年的总和,比2009年再增收5000亿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