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出现所谓的“人造鸡蛋”呢?记者采访了湖南会同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任科员朱宝利,他说,“人造鸡蛋”就是蛋品业内被称为“橡皮蛋”的劣质蛋。早在1982年就有“橡皮蛋”出口后被退货。国内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分析研究后得出结论——— 产生橡皮蛋的原因是鸡饲料中棉籽饼比例过高。
棉籽饼为什么会让鸡产下橡皮蛋?朱宝利解释,棉籽中含有一种叫棉酚的化学成分,能影响蛋清中和蛋黄中的蛋白质及生物活性物质变性,从而在鸡蛋煮熟后变硬并有弹性,会出现像乒乓球样弹跳的现象。另外,如母鸡有生殖系统炎症或吃了含酚性成分的植物等,下的蛋会出现橡皮蛋,鸡蛋经低温贮藏也可能出现橡皮蛋。
棉酚对人体是否有毒?朱宝利称,没做动物毒性试验,不清楚。但在上世纪70年代,棉酚曾作为男性避孕药使用,现已停用。“饲料中允许添加棉酚,但要控制比例。当饲料中棉酚含量过多,鸡食后会中毒;至于鸡蛋中能否含有棉酚,目前国家尚无明确规定。”朱宝利说。
煮蛋求证:冻了的鸡蛋无“鸡蛋味”
“人造鸡蛋”真的与温度有关吗?为此,市民张女士进行了实验。
8日下午2点,张女士将一个鸡蛋放入冰柜中。下午6点左右,将被冻的鸡蛋和一个常温下的鸡蛋放入锅中,“煮了一会儿,常温下的鸡蛋熟了,又将被冻的鸡蛋继续煮了近10分钟,取出后发现其蛋清发软,蛋黄发硬,有点弹性,闻起来没有‘鸡蛋味’,常温下的鸡蛋很香,有‘鸡蛋味’”。
药监人员:悬赏千元买“人造鸡蛋”无人应征
到底有没有“人造鸡蛋”?从事药品、食品监管的朱宝利说:“‘人造鸡蛋’不存在,这是个误导。”朱宝利对“人造鸡蛋”关注研究了8年。2003年,朱宝利第一次听说“人造鸡蛋”。“我的职务是主管药师,不信能仿造出能以假乱真的‘鸡蛋’。”随后,朱宝利来到湖北武昌,找到一家自称培训“人造鸡蛋技术”的某科技中心一探究竟。
花了600元钱,朱宝利从这家科技中心学会了制造“蛋黄”和“蛋清”的技术,但老师就是不教怎样制作“蛋壳”。“那‘蛋黄’和‘蛋清’用的是廉价的化工原料”,在我一再追问下,老师告诉了我真相。”原来他们就是打着教人学习制造“人造鸡蛋”幌子骗钱的,根本造不出蛋壳。
朱宝利通过对所谓的人造鸡蛋进行课题研究,最终得出结论——— 人造鸡蛋在中国不存在!并在《潇湘晨报》悬赏1000元购1枚人造蛋,至今无人问津。
工商调查:经检查市场上销售的鸡蛋合格
社会上流传的“人造鸡蛋”到底是不是真鸡蛋?2008年2月,朱宝利上书温家宝总理。2008年7月,他收到国家工商管理总局的回信,内容为:“今年3—4月,根据国务院领导及总局领导的批示精神,我局组织湖南、山东、广东等地工商机关对媒体报道反映的‘问题鸡蛋’认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湖南、山东、广东等地工商机关对市场销售的鸡蛋,以及部分媒体报道的小超市的鸡蛋,通过送法定检验机构检 验 ,检 验 结 果 为合格……”
这个朱宝利就是最反对说地沟油会被加工成食用油的,天涯的贴子也是他发的,可以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