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收好处费的副市长
晨报:您是何时开始研究各国工资体制的?
刘植荣:我经历比较丰富,在部队工作20余年,2001年转业后,在欧洲、非洲等地工作,出版了十几本书,发表了几百篇文章,我不属于任何官方研究机构,仅仅是出于兴趣,才开始研究的。那是在埃塞俄比亚,因工作需要,我在那里住了2年,发现当地官员收入不高,县长月收入大概是800至1000比尔,而普通中学教师大概是850比尔,大家差不多,当时一个比尔约等于于一元人民币,现在还要低一些。在我们看来,这个收入实在是太低了,但官员却非常廉洁,有一次,一个副市长利用休息日来帮我们办事,一天下来,水也没喝,饭也没吃,我们就给他100比尔作酬劳,结果人家拒绝了,他说:这本来就是我们应该做的。
晨报:可很多媒体报道,非洲官员普遍接受贿赂?
刘植荣:在非洲,我看到的绝大多数官员是非常廉洁的。你说的那种情况,可能是国内有误解,在喀麦隆,去政府办事要塞“红包”,但那只是很少的一点钱,相当于小费,这可能和当地风俗有关。给了这点钱,人家会给你办事,不像国内,很多官员拿了钱,也不办事。
晨报:他们收入这么低,为什么会那么廉洁呢?
刘植荣:刚开始我也很奇怪,后来在欧洲工作,我和当地公务员经常打交道,传说中欧洲公务员的收入很高,可一问才知道,他们在当地属中低收入阶层。在工作中,我也接触了很多美国政府官员,他们在美国也属中低收入阶层。出国前,我也很同意“高薪养廉”的说法,可在国外呆的时间长了,我开始怀疑这个观点。
|